說到“憤青”,還是先講講“憤青”一詞的來歷和含義。我查了相關資料,百度是這樣說的。
基本信息是:憤青(英文:Angry Young Men),是“憤怒青年”的簡稱。“憤青”之名的由來,至今眾說紛紜。中國“憤青”有的說是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左翼工人運動;有的認為起自清末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些說法皆難以考證。不過,英文“Angry Young Man”這個專有詞組,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就已經出現,指的是一班思想激進的作家,其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 1965 年的劇作《憤怒的回顧》(Look Back in Anger)。
“憤青”廣義上指凡是懷有對某些社會現象和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不滿情緒的憤怒青年。因此,事實上“憤青”不限于任何一個時代與國家,古今中外都有,如滿懷報國之志,卻遭猜忌而投汨羅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再如帶領法國人民征服整個歐洲的拿破侖,也
有如劉邦、項羽、李世民、毛澤東、周恩來等這樣的歷史風云人物,他們的早年都可稱為廣義上的“憤青”。
“憤青”狹義上是指對社會、政府、國家的明天已徹底失去希望,以激進的言辭表達想法的人士。因此,狹義上的“憤青”也被一般老百姓所厭惡,他們不是消極逃避,就是盲目樂觀,總之,與傳統的儒家中庸思想不一致。
其實對這種“狹義”的“憤青”我也時有見聞,他們對一切社會上的事情皆消極和極端,憤認為一切皆黑暗,都是假的,都是虛的,只讓自己更舒服是真的。根本不相信世上還存有美好的事物,這種人最終會落入到以自我為中心,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處事原則、極端自私的窠臼!但是這兩種皆而不同的兩種人,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怎么都歸于一個“憤青”的名下了呢?現在一提到“憤青”總是讓人有種貶義的意味,憤怒的青年,總是給人一種那種面目猙獰的樣子和難以正常溝通的感覺啊!
百度中“憤青”相關資料里這樣介紹:“憤青”各國皆有,.......這些鷹派、強硬派、極右派和我國被稱著憤青的非常相似,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并沒有被在其國內受到太多的責難,相反卻在國際政治斗爭中與鴿派、溫和派、和平力量交替出現,成為國家對外政策中的軟硬兩只手或黑白兩張臉,強硬派把關系惡化,然后溫和派出來轉遞胡蘿卜;溫和派不能使對方就范,強硬派就出來揮舞大棒,為其國家謀求最大可能的國際利益。........當遭遇到他國的鷹派、極右派、甚至軍國主義分子時,我們的理性用完成理性的顧全大局的手段應對,肯定是要吃虧的。在對方強硬政策當道時,我們除了冷靜理性面對外,還必須要有強硬手段備用,以免對方全贏我方面輸。也就是說當對方推行極端民族主義的政策,我方也只有以我們的民族主義與之應對,對方溫和我們自然也就溫和,如果我們壓制“憤青”那就等于是自廢武功。 “憤青”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民意,這個民意應該為國家所尊重,民意可以為我國抵擋外國的強大壓力和無理要求,特別是在和那些西方民主國家打交道中,他們也要顧及中國的民意,這為我國外交人員在談判時贏得回旋之地。 ........
看來在中國廣大的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憂國憂民的人們被統統用一個“憤青”概括了,如果你不滿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那么你是“憤青”;如果你對日本侵占我釣魚島而譴責,那么你是“憤青”;你對美國接見達賴表達強烈反對,那么你是“憤青”;你為中國南海被又被瓜分的危險而憂患,那么你是“憤青”.......在外國每天不計起數的各種游行示威,爆發很多激烈的沖突而沒有人把那些人叫做“憤青”而一貫把西方人都繼續想象成文明而禮讓的紳士,而在中國在國家和民族利益受到侵犯時進行溫和的示威和抗議就成了“憤青”?!為什么外國維護自己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不被叫做“憤青”而被奉之為“鷹”派?!(鷹在西方很對國家是非常正義的圖騰,地位相當于中國的龍)而在中國有些人卻要污蔑自己的愛國者和仁人志士?!
我在思索,什么時候“憤青”開始廣泛流傳?又用于愛國和有理想、有良心的仁人志士的身上?百度上的資料這樣說,這個首先要從中國的網絡發展說起,早在94年因特網初期發展的時候,中國的網絡和國外還沒有什么接觸。此時的網絡還可為是純凈的天空,當時有條件上網的都是一些大學院校學生。也有很多是從老BBS轉過來的人群。此時大家討論最多的都是中國的發展和政治問題。當時幾乎所有的高校BBS(校園內部網)都有政治話題。但這時候還沒有憤青的稱謂產生。 直到98年網絡普及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逐漸和國外進行的相當的接觸。中國網民首次和國外的反華政治團體接觸。這時候憤青的稱謂便扣在了中國部分網民頭上........看清楚了,“中國網民首次和國外的反華政治團體接觸。這時候憤青的稱謂便扣在了中國部分網民頭上”,這里有個兩個重點,一、互聯網普及后;二、與反華政治團體接觸后。很微妙嗎?是的。這就和中情局滅亡中國的《十條誡令》和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制訂的《戰后國際關系原則 》接上了。(我會編輯另一篇日志專門介紹)這些解密文件要完成的歷史使命是:把中國變成一個醉生夢死的墮落國家,一個把理想主義稱為傻×的國家,一個誠實和善良難以立足的國家,一個對愛國的仁人志士充滿嘲笑和鄙視的國家。
所以,現在“憤青”一詞有了升級版——“愛國賊”!所謂的“愛國賊”是這樣的:岳飛主張武力抗金,耽誤了秦檜和趙構的茍合成了“愛過賊”;人民反日游行抵制日貨,影響了中日關系大局成了“愛國賊”;人民抗議美國會見達賴插手南海問題,要求更加強硬對待美國,成了“愛國賊”。如果愛國是賊,那誰是英雄?“曲線求國”的汪精衛?秦檜?圖窮匕首見,從強扣在愛國、憂國、有理想、有良心的仁人志士頭上的“憤青”再到升級為“愛國賊”,可見用心之良苦!用心之險惡!
魯迅當年棄醫執筆,拿起刀筆來喚醒麻木的國人,如今竟然又有如此之多麻木而無知的國人!可見敵對勢力對中國的陰謀的奏效,清醒起來吧,喚醒自己的良心,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愛國有罪?!如果非要叫我們叫“憤青”我要說,“憤青”在則中國在,“憤青”亡則中國亡;“憤青”寡則中國弱,“憤青”眾則中國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