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有轟動效應的好新聞
今天(2009年9月15月),“京華時報”A02版,發表了該報特約評論員范正偉的京華時評:“‘大學白讀了’糾偏髙等教育”。是由“近日,武漢54名大學畢業生‘回爐’讀技校”引起的。以下是文章全文。
近日,武漢54名大學畢業生“回爐”讀技校,其中一名畢業生因求職受挫,稱“大學白讀了”,再次引發人們對大學人才培養的熱議。
“大學白讀了”,不外乎有兩種理解:在大學里沒學到東西,或者是學的東西不實用。總之,如果不是學生荒廢學業,便是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岀了問題。大學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是一個在西方討論了幾百年的問題。對當下中國而言,“大學白讀了”所反映的遠遠超出了大學本身。
幾年前,一則“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傳遍大江南北,引來紛紛嗟嘆;北大學生不該賣豬肉,人才浪費。其實我們也不妨反問:北大畢業生該干什么?或者推而廣之,大學畢業生應該干什么?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大學畢業生似乎從來與體力勞動不沾邊,與所謂的底層工作絕緣。這與學而優則仕的意識有關;更緣于長期以來我們對大學教育的過于美化和人才培養的一鍋粥。
這些年來,幾乎所有的學院都在忙碌著改成大學;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朝著北大、清華的方向邁進;幾乎所有的大學都在與市場接軌,什么專業火就開設什么專業。大學成為了一個象征,一個裝飾,里面裝滿了“精英的理想”和“虛幻的承諾”,而這樣的理想和承諾全然與學校的定位無關,與社會的需求無關。當畢業生帶著單純的理想從象牙塔里回到現實生活后,自然會發現大學白讀了。
在許多國家,大學的分類很明確,比如研究型大學、綜合性大學、職業性學院乃至大學的專業學院,都有明確的培養目標。而我國的許多大學,表面上雖有分工,實際上教育方式和要求趨同,不少高校的本科生、專科生培養沒有多大區別,導致一些學生畢業后髙不成低不就,在社會上很難生存。
此外,職業教育不受重視。我朋友的小孩,高考成績一般,但他寧可上一個從沒聽說過的大學,也不愿去上省重點職業學校。這樣的例子很多,這既與尊重知識、輕視勞動的社會意識有關,也與當前技工的勞動報酬偏低有關。
國家需要多種人才,既要有社會精英,更需要技術工人。在發達國家,技工比例占到了大多數,形成橄欖形的結構。我國卻出現了啞鈴形的結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量比重大增,居于中間的技工數量成為稀缺人群,這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這幾年全國各地出現的技工荒,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大學畢業“回爐”讀技校的現實選擇,還是“大學白讀了”的無奈喟嘆,它們釋放的信號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 * * * * * * * *
以上是評論員文章的全文。某些人正在髙唱近30年教育戰線取得“輝煌成就”時刻,“京華時報”評論員文章,卻是一曲“不諧音”。正是這曲“不諧音”,唱響了人民的心聲,講了大實話。可喜的是,最近毛澤東旗幟網、烏有之鄉網,都先后轉載了“求是”雜志、“人民日報”中選到了人民看得懂、喜歡看的文章,盡管初露在這類報、刊里僅占星星、點點,也值得祝賀。京華時報、人民網發表這類文章就更多一些,人們盼望了30來年,終于盼來了一些能看的好文章。我所以說它好,就是這些文章說真話、說人話。
當然,我也能理解這些在官辦報、刊發表這類文章的作者之苦衷,有些話還得慢慢地講。南方有句土語:心急吃不上熱白粥(北方叫大米稀粥)。
就教育問題,30年的教育“改革”,說重一點,基本上毀掉了人民教育這塊重要基地,讓走資派、資產階級、反動學閥專了這塊陣地的政,成了他們培植修正主義的基地、牟取暴利的搖錢樹。不僅在校的工人、農民子弟學生的比例急劇下降,即或少數幸運兒,靠大人省吃儉用、借髙利貸進了大學門,但無權、無勢、無靠山,等候他們的便是畢業就是失業。我估計,上述武漢54名“大學白讀了”而“回爐”讀中技,其中大多屬于這種情況。我可以斷言,這54名“大學白讀了”的學生,其中不僅沒有一個是高官的子女,也不會有一位是億萬富翁、反動資本家的子女。
又如,人們議論北大畢業生賣豬肉,可能不是議論大學生該不該賣豬肉,而是議論當今大學為了市場化,濫發展、濫招生,一句話,為了錢,就可胡亂來。但這些辦學的秀才,還死要面子,一些專業的名稱很好聽,其實是個空心蘿卜,本來就是個“廢品專業”,畢業生向哪里分配?不能責怪現在苦孩子挑瘦、檢肥,你想想,有的窮苦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被逼得發廣告賣淫,這還叫挑肥檢痩嗎?而是一些辦學的酸秀才,用漂亮的招生廣告騙來學生,錢一到手,學生畢業分配與他無干,反正錢撈到了。如果一些辦學的秀才,干脆撕下臉皮,說只要能抓到老鼠,公開開辦“賣豬肉系或專業”、“賣淫嫖娼系或專業”、……,“明碼標價”,不更符合“市場經濟”?又何必裝蒜,遮遮掩掩,死要面子呢?結果,培養的學生,找不到工作,被逼得“當村官”、賣豬肉、零工資就業、賣淫、……。還在高唱有多少在校生、“改革開放”給教育戰線帶來了“輝煌成就”。
在此,我以親身經歷,介紹一下被一些流氓、文痞污辱為“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時代大學生真實情況。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學,工、農、兵、烈士子女占了多數。像我們農村出來的學生,每月發給16元助學金(南京地區),其中12元為吃飯的代金券,4元現金,包括洗澡(每次1角)、理發(每次3至4角),及學習用品,冬季的棉衣是學校(補助)發的新衣,貴重一點的文具(例如繪圖儀器、計算尺之類),由學校借給用,畢業時交回。寒、暑假助學金照發,這樣回家的來回路費還有余。講義、學、雜費全免。那時住宿一律免費。參考書,因學校圖書館有一定規模,基本上從圖書館借閱,少數到市場上購買。每月12元錢吃飯代金券,中、晚均有十幾種萊任選,一盤扣肉1角5分,一盤南京鹽水鴨、板鴨、紅燒獅子頭、黃魚、河魚、油炸河蝦、……(即全葷)均1角5分;白萊肉片等(稱半葷、半蔬)均每盤1角;炒白萊等純蔬菜每盤5分錢,湯免費。當時大米6至7分錢一斤,學生食堂伙食學生參加管理,每月公布帳目,不盈利,有節余在節日期間給學生加萊。大學畢業時,基本上供不應求,不用自己找工作;本人還提前一年畢業了。那時,大學生大多精力都是念書,除髙年級時一部分同學找對象、談戀愛,那時找對象、對戀愛也不像現在那么花稍,大多是“秘密”的,學校里沒有任何營業性場所,省委書記的兒子在學校念書,至多有輛自行車。那時,誰也不去問誰是髙干子女。所以,大學生活很幸福,學習,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生沒有旁的額外負擔,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上不起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就不用找工作,而是工作來挑選你。所以,我再自豪地講:毛澤東時代的大學生幸福!!!(注:如有記錯了,望知情者更正,我介紹的是當時南京工學院<現稱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的學生生活)。如果像現在,我上不了大學,也上不起大學,上了也是白上大學。
但現如今,如果指望修正主義,能辦出人民的教育,可能比登天還難,現在世界上有了飛船,登天反成了易事。
看了上述“京華時報”的文章,談了這些看法,說是心得也好、說是牢騷也行!
惲仁祥
2009年9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