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大學的意義
——一個大一學生眼中的大學精神
(一)
特約撰稿人/陳惟一(蘭州大學08級)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應學校文史學社邀請,為其社團招新所做的宣講講座的整理稿。)
大家好。今天我準備講兩個方面的話題:一,大學的精神;二,通識教育與知識譜系的構建。
一,大學的精神
首先我們來談談大學的精神。說到大學的精神,我認為我們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大學。而說到什么是大學,就有必要搞清楚大學的起源。說到這我想到一個很搞笑的事,就是湖南大學說他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理由是他們的前身是北宋初年建立的岳麓書社——確切地說是976年建立的,所以今天算來已經一千多年了。然后這種說法就引起了爭議,網上有的人就說:如果這么說的話,那我們到周口店猿人遺址去找找看,沒準能找到幾處當年老猿人教小猿人如何打獵、制作工具的地方,那么我們就可以在那里建上一個周口店大學,向世界宣稱我們擁有一個校史幾十萬年的大學了。
說到這里大家都笑了。我想大家要的原因可能是出于這樣一個共同的認識:并非所有傳授知識、傳授技能的地方都可以稱作大學。的確是這樣,如果每個傳授知識技能的地方都能夠稱作大學的話,那么我想當今中國最大的大學一定是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我們現在大學不是都流行開分校么,國內的大學一看人家加州大學都辦了十個分校了,一下都瘋了,紛紛搞分校。但我想誰也沒新東方分校規模辦的大。但是我如果把新東方稱作大學的話,大家一定不會同意。所以我想我們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大學。
1.中國沒有大學傳統
其實大學這個概念完全是舶來品。大學只起源于西方,確切地說,是歐洲。我們中國從來就沒有大學的傳統、大學的概念。我這么說可能很多人會不同意,他們會引用四書中的《大學》來反駁我。我也的確發現在當今媒體上關于大學的討論中總是喜歡引用《大學》中的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來說明我們中華文明的大學傳統源遠流長。在這里我要澄清一下:這完全是個錯誤的說法。我不知道那些頻頻引用這句話裝作很有文化的媒體究竟有幾個搞清楚了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么意思。
對國學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國學中有“大學”“小學”的劃分。這個“小學”不是我們小時候上的那個小學,而是指對古代語言文字學的傳統稱謂,包括音韻學(釋音)、文字學(釋形)、訓詁學(釋義)三個方面。而“大學”是與“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相對而言的,是指治國安邦的“大人之學”。而《大學》這本書開篇的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三條綱領?!懊鞯隆笔侵缸畛绺叩牡赖?,而“明明德”也就是指要了解明白最高尚的道德?!坝H民”并不是我們字面上理解的那種要求統治者裝模作樣地深入群眾、那種我們每天晚上七點打開新聞聯播都能看到的鏡頭里表現的那種意思。親的繁體字是“親”,這里是通“ 新”的意思,就是自己了解了至高的道德之后要感染周圍的人,使他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而“止于至善”是指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后人要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里“明明德,親(新)民,止于至善”也是和廣為人知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圣人八條目相契合的——大概也就是上古時期的八榮八恥的意思。所以我們能看出來,這里的“大學”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那種作為高等教育機構的“大學”壓根就沒有半毛錢關系。
這里我想岔開去多說幾句。為什么我說中國根本就沒有大學的傳統?因為我們從這里也能夠看出中國的文化人熟習典籍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行為更多的是指向功利性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有句古話叫“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大家可能也了解古時候科舉并不是只考四書五經,科舉是分文武科的,周星馳不是有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么。學文的十年寒窗苦,四書五經要背的滾瓜爛熟,學武的要練騎馬射箭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這些,而是因為練好了這些就可以投靠皇權獲得世俗的利益,也就是功名利祿之類。
即使《大學》第一句沒有提到這些,只是說“止于至善”,但我們知道孟子總提“內圣外王”,“內圣”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外王”。孟子不是早就號稱養了浩然之氣成了圣人了么,為什么還是汲汲奔波于戰國各割據政權之間呢?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中華文明由于形成于東南有海、西北有高山戈壁的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內,過早地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其實這對文化的發展很不利。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過早的大一統政治體制的建立使我們的讀書人早早就養成了依附于皇權的臭毛病,而學術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正是“自由思想,獨立精神”,這是我們自古以來就缺少的。下面我們將在和西方文明的對比中發現為什么大學精神是西方獨有的。
2.神學對西方大學精神的影響
現代意義的大學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大學剛剛興起的時候只有一個專業,大家知不知道是什么專業?對,是神學。大學起初只不過是一個研究神學的機構。后來漸漸演變為同一行業人群培訓后繼者的行會聯合體,最后慢慢發展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其實最初的研究神學的傳統對后世大學精神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這里我想給大家念一段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神學家、教育家紐曼在其著作《大學的理念》中的一段話:“承認一個上帝,你就在你的知識科目中引入了一個包羅萬象的事實,它迫近、也吸收其他每一個可以想象的事實。如果我們遺漏了那滲入每一種知識門類中的東西,我們怎么能夠研究任何知識門類的任何部分呢?……如果你從神學就開始分割的話,那么你也將把整個世俗知識的體系打成碎片。”
這段話翻譯的很糟糕,但我們大概能聽出來該神學家的意思是上帝,確切地說是一種宗教精神是凌駕在每一個具體的知識科目至上的。我當初第一次讀這段話的時候很費解,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也很費解。我是沒有宗教信仰的,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和我一樣。在我們這個缺乏宗教信仰的國家成長起來的人很難理解這種宗教精神的傳統。后來我又反復讀過好幾次,漸漸有了些理解。我不敢說我的理解是對的,在這里我只是說說我的理解供大家參考一下。
這里的“上帝”,我想并不一定理解成一個“神”,一個我們想象中的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頭,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宗教上的存在,甚至可以理解成自然規律本身。他說這種存在“滲入每一種知識門類”,我想可以理解成每一門具體科學背后包含的終極真理,那種自然規律本身是超越了人的主觀性的。也即是說:西方的大學是將一種形而上的對無限真理的渴求置于具體的學科研究之上。
在這里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我們自己的國學。國學中最重要的就是經學,經學是什么?就是研究圣人之言的學問。而我們知道我們的“圣人之言”是可以隨著后人的不斷注疏而加以改變的。每一個人注六經,都有每一個人的注法。所以我們言無定言,自然法也無定法。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和我們今天講座也沒關系,我就不深入了。隨著皇權的更迭,一切的圣人之言也都是可以修改的。我們總是號稱“微言大義”,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很不好的傳統。
而西方早期宗教觀念雖然有一個比較迷信的趨向,但是它的標準放在人們所謂主觀性的范圍之外,所以這個標準是永遠達不到的。因此也是永存的。柏拉圖的解釋就是:“這是永遠的最高目標。”
所以一對比就很清楚了,西方的大學傳統究竟和我們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對于超然,對于知識本身的敬畏。
法國哲學家德里達對這一種傳統有一句很精辟的解釋:“大學是什么?大學就是無條件追求真理的地方?!?nbsp;
3.對于知識本身的探索欲奠定大學精神的基礎
下面我想用幾個例子進一步闡述這一種精神。有一個關于法拉第的故事,說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演示給別人看,有位貴婦人說:這有什么用?法拉第反問道:剛生出來的小孩子有什么用?這里我想大家都清楚,法拉第的意思是我們不應該總是僅僅關注科學上的新發現究竟有什么用,最好埋首科學本身,因為孩子總會長大的,同樣,科學理論的進步在后世總會引起技術上的革新。
這樣的精神已經很值得急功近利的中國人學習了。但是我認為這樣還不夠,討論并不應該只到這里為止。我想舉個自己身邊的例子:我高中時的一次語文課,班上正討論科學和終極真理的相關問題。記得當時我問某位物理奧賽拿了保送資格的哥們:你喜歡物理嗎?他一臉誠懇地說很喜歡。我說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你所學的東西會有什么用,你還會去鉆研它嗎?他說會的,因為我們根本無法預測當下的理論研究成果會對后世的技術革新帶來怎樣巨大的影響。這話很好,技術從科學理論的轉化需要一個漫長的滯后期,科學史上我們看到了太多的例子可以說明前世的某個不起眼的理論發現對后世的科技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但是這時候,我又問了一個問題:現在我是上帝,我告訴你,你現在所學習的東西,在后世根本沒有任何用,注意是任何“用處”,你今后從事的學習研究只能使理論更加完美一點而已,那么,你還會去學習物理嗎?他想了想,說:不會了。
其實這哥們比起那些只是因為學科競賽獲獎可以保送進大學便投身于自己并不真心熱愛的競賽活動的那些同學精神境界高多了。不過在我不近情理的追問下,他的回答也的確能反映出中國學生在自然科學學習的精神追求方面的傾向性。
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一個物理學家臨死時說:“我就要死了,帶上兩道難題去問上帝?!边@個人就是海森堡,這兩道難題就是相對論和湍流。王小波在雜文《智慧與國學》里引用過這個故事。我每次讀到這個情節,心里都會顫動一下。我想上帝就像習題冊后面的標準答案,他那里肯定有解,不過這部分內容只有死后才可翻閱。許多科學家就是想在翻答案之前把題給做出來,好在死后向上帝夸耀:看,你難不倒我。海森堡解題能力超一流,但還是有兩道打星號的附加題沒能及時搞定。不過不要緊,人家笑呵呵地準備看答案去了。就像王小波說的,“在天堂里享受永生的快樂他還嫌不夠,還要在那里討論物理!”這就是大師的境界,這就是一片無條件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
海森堡臨死前絕對不可能只是惦記著那兩個難題對后世科技進步的阻礙,都快掛了,管甚身后之事?當然,追求經世濟用是絕對沒有什么問題的,這也是很崇高的目的。可是這在探索的第一動力上,我們畢竟還是和西方有了差別,缺少那一種純粹的孩童般的對宇宙本身的好奇和探索欲,可能就是我們在基礎科學方面一直趕不上西方的原因。
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寫過一篇充滿人文情懷的科幻小說《朝聞道》,寫的是一個外星人來到地球,告訴地球上的科學家們說地球科學的發展已經要威脅到整個宇宙文明安全地存在了,他們作為高等文明有必要維護整個宇宙的安全,于是他們決定鎖死地球文明的科學研究。但是他說可以告訴那些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學家每個人研究領域中的終極奧秘,包括物理上著名的大統一理論,條件是那些科學家必須在了解之后立即赴死。于是地球上最一流的科學家不顧國家的勸阻,親人的挽留,紛紛報名赴死。這就凸顯了小說標題的含義:朝聞道,夕死可矣。
其實并不獨西方的學人有這樣的精神,中國文人身上又是同樣有這種追求知識本身的純粹。學貫中西的文化昆侖錢鐘書先生臨死前說過:“西方的大經大典,我算是都讀過了?!闭f完就含笑溘然長逝——當然后半句是我想象的。不知道大家聽了這話什么感覺,反正我覺得,這就是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
4.中國高等學校職業化的現實
下面我們從大師的牛逼境界中回到現實,就會悲哀地發現,我們的大學正在可恥地淪為職業培訓機構。我也知道,大學的任務不單單是追求純粹的真理,還有一個就是為了學生的終身職業做準備?,F實情況是,并不是每一個上大學的學生都準備投身學術的。但是我不禁要問:為什么我們不能懷抱兩種不同目標的人群分在兩個不同的教育機構里呢?問題出在哪里?正是有太多的培養職業人才的“學院”一窩蜂似的升級為“大學”,所以才造成了今天“大學”職業學院化的現實。
九九年開始的高校擴招根本就是一個敗筆。大學不是職業培訓學校,大學要那么多人干什么?在這里我絲毫沒有貶低職業學校的意思,相反,中國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抓緊擴大職業學校在非義務教育階段的相對規模比例。大學教育根本就不應該是面向就業市場的培訓場所,結果有那么多本該進入職業學校的適齡人口進入了大學。我再說一遍,我絲毫沒有瞧不起職業學校的意思。沒看現在就業市場上那么多中等職業技術人才的缺乏和大學生需求的飽和兩者間的強烈對比嗎?我希望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人是想進大學來提升自己的精神素養的呢?有多少人是想在學術研究學術探索方面有所建樹的呢?又有多少人只是想混個大學文憑好找工作的呢?又有多少人是在大學階段汲汲于考各種證書好為將來找工作增添砝碼的呢?對于這些人我沒有批評的意思,社會的各行各業需要你們,國家建設離不開你們,但你們不應該到大學來。大學不是干這些事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有多少大學畢業生在抱怨大學四年根本沒有學到什么東西,還有很多論調比如“四年青春,我被大學上了” 之類的。這不是你們的錯,這是體制的錯。你們來錯地方了。
我們民族心理中好大喜功的毛病在這里有一個集中的體現?!按髮W”一定就比“學院”高級嗎?根本不是。這是兩個培養不同人才的地方,我們卻偏偏將其混同??杀氖?,我們卻還以為這是一條高等教育改革的康莊大道。
5.對于基礎教育產業化的批評
這里我順便批評一下近年來的教育產業化。在中國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就是,我們的人口基數龐大,教育資源嚴重匱乏,于是教育并不僅僅是教育,教育還擔負著很沉重的社會任務。直到今天,我們的社會還是一個等級森嚴的階級社會,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之間的壁壘還是很堅固的。比如說,富人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背景加上他們的家庭背景進入社會更加容易成功,而窮人的孩子正好相反。并且由于掌權的都是既得利益階層,社會資源再分配、政體改革這些調節階級對立現狀的措施更加不容易得到實施。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觀察歷代王朝的覆滅,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背景就是上下兩個階級之間嚴重缺乏人口流通,從而導致大規模的社會動蕩。窮人們自己吃苦受累不要緊,但是連自己的子孫后代都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不造反還干什么?
這時候教育就是溝通兩個階級、打破階級壁壘的一個重要手段,有時甚至是唯一的手段。當然說打破也是夸張了,頂多是在密不透風的壁壘上開了一個可供人員流通的小口子。比如古時候的科舉制度,比如今天的高考。高考并不僅僅是一個幫助高校選拔人才的手段,同時他還是一個緩和社會矛盾的調節器。我是江蘇南京人,我在家鄉對于高考的壓力感覺還不深刻,因為我們那兒并不怎么流行復讀。可是進了大學我才知道,在河南、山東一些人口大省,復讀真是蔚然成風,一般復讀個兩三年都沒人驚訝。甚至有復讀十幾年的。我們宿舍四個人,除了我都復讀過一年,除了我都是非獨生子。每個家庭巨大的人口壓力加上巨大的社會現實壓力——大部分是安身立命的就業壓力,歸根結底還是人口壓力,使得每個人在高考面前都背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而我們的社會并沒有提供給我們更多階級流通的機會,于是我們只能選擇在高考面前一年一年地徘徊。
而教育產業化,正是將這一個僅有的階級溝通的橋梁擊打得搖搖欲墜。有人不同意:人家國外不是早就搞了教育產業化了么?但是我請你們看看,人家是高等教育產業化,我們是什么?我們是基礎教育產業化!我們許多公辦的學校,用著得天獨厚的公共資源,花著不分貧富的納稅人共同支付的稅款,卻搞起了民辦教育的“大好產業”。我初中就是在一個打著“公有民辦”的學校上的學,每學期都要多交幾千學費,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學費竟然比非義務教育階段的高中學費還貴。有人說:你上純粹的公辦學校不就完了么?但要知道,任何領域引入市場機制就意味著優勝劣汰。民辦學校,尤其是公立學校搞民辦,有錢有資源,于是,優秀的師資、優秀的硬件設備都向那里流動,造成交得起錢的上層階級的學生由于受到更好的教育從而更容易有升學的可能。交不起學費的寒門學生,只能利用相對較差的資源。最后的結果我想不用我再多加描述了吧。所以教育產業化,尤其是利用公共資源的教育產業化的結果就是:花窮人的錢,為富人辦學校。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劫貧濟富!世間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嗎?
而且學過初等經濟學的都知道,教育這一產業是具有外部性的。也就是說,教育水平的提升帶動國民素質的提升,那么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是遞減的。而那些從交易成本遞減中得到利益的絕大部分部門,卻并沒有為教育產業建設付費。由于市場對具有外部性的公共品供求的調節是不充分的,所以政府一定要利用公共權力介入教育資源的調節。無論在哪個國家,基礎教育產業化我認為都是一個荒誕的選擇。
6.高等教育職業化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局限
下面回到我們的話題。其實高等教育功利化并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那種由于改革開放帶來的全民犬儒化效應。這和新政權建國后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幾乎在每個高校聚集的城市,都有一所文理科突出的大學和一所工科強勢的大學。比如說北京的北大和清華,比如說上海的復旦和交大,比如說南京的南大和東南,比如說武漢的武大和和華科。大家不會認為這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吧?實際上這是建國后50年代初院系調整的結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網上搜索關于52年院系調整的相關信息,我在這兒就不對詳細過程加以贅述了。
建國后高校院系調整的一個總思路就是,將原本文理工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人為地重新排列組合,分別構造出以文理科基礎科學為主導的大學和以工學、農學、醫學等應用型學科為主導的大學。為什么要這樣?我們遍觀整個世界的高等教育史就會發現,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的文理科基礎學科都不是很發達,政府更多的精力都是投入到工程學科的發展中去。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基礎科學的研究需要長期大量的人才、經費投入,而且投入產出的周期非常長。這樣的負擔是急于發展的相對落后國家難以承擔的。而工科人才的培養無論從經費、時限來說都相對經濟,況且我們建國后百廢待興的社會局面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科學人才。所以很自然地,我們計劃經濟體制下不可避免地產生計劃教育,計劃教育也就導致了政府人為閹割大學的情況。
而這一切的背后都是我們教育理念的問題。我們過去的體制根本就沒有把教育看作是培養一個和諧發展的人的嚴肅過程,而是在計劃體制下將每一個個體看作成為有待加工的沒有生命的零件。大學也并不是一個培養完善人格的具有崇高使命的教育場所,而只是一個負責為社會建設制造職業機器的零件加工廠。學生被送進大學,接受三兩年技能培訓,然后就像一顆顆螺絲釘一樣被送入社會安裝在整個龐大計劃體制早就給他分配好的位置上。在這個可怕的過程中,人就和機器沒什么兩樣。
我們早先有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且不說這句話反映了社會思潮中對于不能對生產力造成直接影響的人文學科怎樣的忽視,單說數理化,難道說的真是要學子一直鉆研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嗎?顯然不是的。學好這些學科不過是為了將來成為緊缺的工程技術人才打底子,然后期望被體制安排到社會中成為一個零件,僅此而已。
今天我們又走向了另一個方向。雖然社會發展程度大幅提升了,但是我們的社會主流擇業觀又向著經濟、金融、管理、法律這些應用型學科頂禮膜拜。因為這些專業在我們的概念中就代表著財富,就代表著成功。看看我們每年高考各省市狀元的專業選擇,有幾個選擇文史哲或者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的?當一個國家最優秀的頭腦 ——我們姑且認為高考篩選出的算是最優秀的頭腦——都不愿意去鉆研那些基礎學科的時候,我們的民族在學術發展上還有什么希望?
我這樣說可能偏激了一些。個人的自由選擇始終應是我們堅持的原則。但我只是想提醒大家為什么我們的如此長時間大規模地忽視基礎學科的重要性。出了社會發展水平外,我想更多地還是由于我之前講的觀點:我們缺乏對知識本身的渴求與探究欲望,我們的民族缺乏無條件追求真理的精神氣質。
7.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恢復大學精神
國力上來了,我們就嘈嘈著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熊培云說得好:“若真有抱負建好中國大學,不必到哈佛、牛津去取經,只要買張去昆明的火車票,到西南聯大的舊址上走一走,想一想,答案就會有了?!痹诳箲饡r期那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只有八年校史的西南聯大卻培養出了數不清的大師級學者,不能不說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我們想沒想過這究竟是為什么?當記者問到為什么西南聯大在那么困難的環境中,能在短短八年的時間里培養出那么多人才的時候,當年的西南聯大學生、中科院院士鄒承魯只回答了兩個字:自由。 是的,自由。我想當初西南聯大校址不選在國民黨的后方重鎮重慶或是成都,而是選在天高皇帝遠的昆明,這里面或許包含了校方躲避黨派干涉的苦心。當然自由并不僅僅指避免黨化教育的自由,還在于學習氣氛的自由。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先生在他的口述自傳《上學記》里回憶了他在聯大讀書時學校里的自由風氣和那些大師學者的人文風骨。我給大家讀兩段:
“ 舊社會沒有標準教科書,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各個老師教的不一樣,各個學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覺得這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見解,對于學生來講,至少比死盯著一個角度要好得多。“轉益多師是吾師”,學術上獨尊一家,其會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簡單化了。人類的文化也是這樣,什么都絕對化、純粹化總是很危險的。
一定非要有個目的,而且最好是沒有任何躥的,讀書本身就是目的。讀書本身帶來內心的滿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別人看來,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價值都沒有,但對我來說,過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標準來衡量的?!?/p>
何兆武在聯大先后讀過土木、歷史、中文、外文四個專業。這在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看來是不可想象的。相似的還有國學大師陳寅恪,人家是留學,陳寅恪當年卻是“ 游學”。那時陳寅恪游學西方二十三年,“奔走東西洋數萬里”,足跡所至有日本、德國、美國、法國、瑞士等國,先后就讀于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美國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但未曾獲得一個學位。他每次在一個學校學習,待到快要拿文憑的時候就走人,文憑在他眼里,不過是一張廢紙而已。陳寅恪并不是向我們今天有的留學生似的在外面只是混吃混喝混文憑,他在游學期間學習并掌握了蒙、藏、滿、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臘等十幾種語言。大師為什么是大師?不是為了文憑而求知,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記得我剛進大學的時候,想去聽哲學院的課,于是我就去哲學院的院辦想搞一份課表。而值班的女老師竟然如臨大敵似的對我說:“你是哪個院的?你不是我們院的學生為什么要聽我們院的課?”這是什么混賬話?一個大學里的工作人員竟然就這個思想水平,我真替她感到丟臉。我想這個問題,不單單是我自己學校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大學教育的問題。這個問題也牽涉到我接下來將要討論的話題:通識教育與個人知識譜系的構建。
好,這個話題啰啰嗦嗦講的實在有些冗長了??傊痪湓挘航ㄔO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恢復大學精神。
二,通識教育與知識譜系的構建
下面我們來談談第二個話題。我準備講一講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實踐通識教育最主要的方法——讀書、以及關于讀書方法的相關問題。
1.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國教育環境下對于通識教育的忽視由來已久。梁思成在1948年的時候在清華大學就做過一個演講,題目叫《半個人的時代》,談的是文理分家導致人思維模式的片面化的問題,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個人的時代”。在演講中他指出,高校文理分科必然會使中國人變成畸形人,或者是只有技術沒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或者是空有人文思想而沒有現實技術的邊緣人,,半個人的時代不是社會的進步,這樣的知識分子要擔負起中國人進步的使命是不可能的。他的觀點,在今天看來,愈發地振聾發聵。
我之前說了,由于時代的局限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原因,建國后的高等教育更多地是功利性的指向。按照通識教育的路徑培養人才,教育成本的投入會成倍地增加,人力資源投入產出的周期會無限延長,這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新政權所無法擔負的。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教育程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種腦力勞動的奴隸制。我們必須認識到,對于健全人格的培養遠甚于職業機器的塑造。
這樣的思想愛因斯坦早就提出過了。他在《論教育》一文中這樣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我們的教育過早地把人分成兩個種類:文科生和理科生。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于將自己安置在某個陣營之中,然后安于自己的思維被體制固化的荒謬現實而不知道改變。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強調文理科學生不同思維模式的笑話一樣的文字,居然還有很多人津津樂道于這樣的狀況,并炫耀自己某種思維發達另一種思維殘廢。每個人大腦都應該是完整的體系,既應該具備理性的邏輯思考能力也應該具備感性思維??杀氖乾F在許多人的大腦都缺半邊,更可悲的是許多人還認為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的狀態。
我們的教育流水線制造了這么多年的殘廢品,是時候改變可悲的現狀了。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培養健全的人格,如何培養具有完整知識體系的和諧的“人”這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上。
其實這本是基礎教育階段應該解決的問題??墒怯捎谖覀儑医逃Y源的嚴重匱乏,在中小學里,大家更多的精力花在怎樣應付考試、怎樣努力升學這樣一個個體爭取教育資源的過程中。所以我想對你們這些已經進入大學的同學們說:對于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知識體系,在中學里你們沒有來得及培養,那么,進入大學以后你們一定要學會自我培養。自我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識教育。
2.通識教育的起源與目的
首先對于通識教育許多人有著膚淺的認識。他們覺得理科生讀兩本小說,文科生記誦幾個科學名詞就叫做通識教育了。這樣的認識我除了評價“too simple too naive” 沒別的好說的。我們提倡通識教育,目的絕不是為了在吹牛逼時增加一點談資,而是為了構建個人完整的知識譜系。為什么要構建完整的知識譜系?是為了掌握不同的思維方法,了解各學科的知識構建邏輯,從而更好地認識世界,學習自己的專業,更重要地是成為一個健全、和諧的“人”。
有人可能會問我們為什么要這么高標準嚴要求?有的人混混日子大學四年不也畢業了嗎?我想說的是,我今天的這番話都是說給把自己當作一個真正的大學生、想在大學里面身體力行地實踐德里達“無條件地追求真理”的同學聽的。如果你認為沒必要,完全可以選擇自己度過大學的方式。我的話僅供你參考。
談了半天通識教育,我們都沒有談及通識教育的起源這個問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就論述過通識教育的理念。大哲學家認為通識教育是培養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古希臘公民的通識教育包括五個方面:文學、音樂、數學、藝術以及哲學。這里我們要考慮到古希臘城邦政治的體制背景,他們在人類文明中較早實現了民主制。希臘人是要作為公民參與整個城邦的政治生活的。所以他們的通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個體成長成為合格的具有民主意識可以參政的“公民”。簡而言之,他們的教育是培養公民的教育。
3.我們的教育是培養順民的教育
這里我又要岔開來說幾句了。我們的教育,純粹是培養順民的教育。用語文教育為例。大家覺不覺得奇怪,中學學的那些科目里,“數學”“化學”乃至“歷史”“政治”(且不管中學里學的那些垃圾能否能稱為政治學)除了是中學中的一門課程外,它們都還是一門學科;但是只要提到“語文”,我們就反應過來那是中小學里的那個“語文”,它不是一個學科,離開了中小學教育它就不再存在了。
為什么呢?其實“語文”并不是一門課程,而是兩門:“語”和“文”。“語”就是“語言”,“文”就是“文學”。我們的基礎教育里把兩樣雖有聯系但功用卻大不相同的課程混合在了一起,而且長期以文學的教學壓制了語言的教學。語言的功用是什么?是明白、透徹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運用語言,應該首先具備正確、合乎邏輯地表達思想的能力,然后才談得上文學性的運用語言文字。而且我認為文學性地表達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我們可以要求每個人都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但是我們為什么要培養每個人都能創作文學作品呢?但是,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合乎邏輯地說理,這是無論什么樣的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反觀我們的教育,長期以文學性的寫作培養偷偷替換了說理能力的培養。有時候我真感覺,像我這樣的人在我們的作文考試中竟然拿不到高分,不是我的恥辱,是我們考試形式的恥辱。我們的作文,大多是要求你寫一些風花雪月的泛濫著不切實際的文學性的文字,而不是思路縝密的思辨性文字。就是最最需要說理的議論文上,我們也不去學習如何符合邏輯地推導結論,而是花更多的注意力去“編造名人小故事”作為論據。并且臨考時老師都會提醒你:最好不要寫議論文,最好寫記敘文。為什么?因為我們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實在是一塌糊涂!但是我們都知道,今后的繼續學習和工作中,無論什么專業,應用最廣泛也最重要的就是議論文的寫作能力,確切地說是議論文寫作背后嚴密的邏輯思辨能力。而除了文字工作者,我們大部分人不會有多少機會寫作記敘文——除了寫些小情小調的日記性文字,而且,那樣的文字,水平高低并沒有多大關系。
我這么說可能有些空洞。我舉幾個法國高考的作文題大家對比一下可能對我說的有更深刻的認識:
“1.“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2.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
3.什么是公眾輿論能夠承受的真理?
4.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
5.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局限?
6.感知能力是否可以來自教育?”
不知道大家聽了這些題目之后有什么感想。反正我是覺得,如果讓我們的學生來考這些哲學意味很強的題目,不用說表達自己的看法了,恐怕弄懂這些題目在說什么都很困難。我認為,如果我們的試題漸漸往這個形式靠攏的話,就會迫使我們的學生去關注那些經典的人文典籍,從而提高人文素養、普遍提升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比如說,要想回答是否“所有的權利都伴隨以暴力”,洛克的《政府論》不能不讀吧?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不能不讀吧?以試題為導向,是促使學生閱讀課外作品并提升綜合素養的最便捷方式。用這樣的閱讀體驗加上自身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難道不比死記硬背一些無病呻吟的“哲理散句”、模仿一些雜亂無章且不知所云的“滿分作文”更加有利于整個一代人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嗎?
但是,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為什么不以這樣的思路去施行教育改革?難道是我們學生的水平不夠嗎?放屁,水平不都是在教育中培養出來的么?難道是教育資源緊張嗎?扯淡,把那些印著大坨大坨應試垃圾的語文教學參考書、習題集換成印著人文經典的書本發給學生不就解決了么?但是為什么不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當局懼怕培養出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論斷:“沒有某某某,就沒有新中國”,或者說,“只有某某某,才能救中國”。我不是想說這樣的結論一定是錯的,在這里我不想討論這些結論的正誤,有興趣我們可以私下交流。我只是想說:為什么沒有某某某就沒有新中國只有某某某才能救中國?能否拿出合乎邏輯的論證過程出來?沒有,根本沒有,所以我們的教育只能以死記硬背為本體,以玩弄文字玄虛為作文宗旨,但是就是不讓你擁有理性、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再說一遍:我們進入大學了,一定要學會自我教育。
而且由于理性論證能力的缺乏,我們沒有認識到科學作為一個整體,它作為一個思想工具的完備性,所以正如我上面說過的,我們缺乏對科學,對知識本身的尊重。即使是我們這些進入大學的同學,由于我們接受知識時大部分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而不是通過縝密的邏輯過程,所以即使我們將來以腦力勞動知識勞動為營生,我們也難以理解王小波為什么說“科學是這個平凡的塵世上罕見的東西”“它總是邏輯完備,無懈可擊”。所以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文革中本具備應理性的廣大學生卻成為了悲劇中作惡的主角,以及今天中國社會的反智主義思潮——其中竟然還是以大學生為主。(點擊此處可參見拙作《誰有資格評判韓國教授的研究成果?——兼談中國當代的反智主義》)
4.讀書——通識教育自我培養的重要手段
好。扯得有點遠,回來說我們的知識譜系的構建。剛才說了構建知識譜系、成為思維完整的人的重要性。下面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構建完整的知識譜系。即使進了大學,我們所面臨的教育條件還是收到了相當的限制。比如,我們國家的互聯網經常出現某些網站詭異地不能訪問的情況——當然我不是說黃色網站;我們的大學教育里還存在著相當嚴重的黨化教育的痕跡,陳寅恪幾十年前提出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治學條件至今還只是一個夢想。在外部教育條件還受著種種限制的當今中國,我們進行自我培養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讀書。沒錯,讀書。
有人會問:怎么進了大學還談讀書啊,我們都讀了十幾年的書了。我想說的是:你們讀了十幾年的東西,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文字垃圾而已。這樣將可能有些偏激,但是你們能理解我在說什么。我希望大家經歷了應試教育的洗禮,或者說應試教育的摧殘以后,九死一生地進入了大學,一定要讀一些真正的書,真正啟迪思想、震撼靈魂的書。否則,你今后怎么好意思對別人說:我是一個大學生、我是一個讀書人?!
我知道,當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還是相當豐富的。有的人整天在網吧里打游戲,有的人整天窩在宿舍里看電影、電視劇,美劇一季一季地下載了來看。還有的同學尤其是女生,晚上一看沒課么,也不上自習,三五成群地出去逛街買衣服。我不是批評這些活動,這些活動閑暇時調劑調劑心情是完全合理的。只是我認為,大學里面,更重要的課余活動應該是讀書。為什么?因為讀書只能在大學讀,或者說,只有大學才能提供最便利最舒適的條件讓你縱情讀書。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打游戲啊看電影啊看電視劇啊逛街啊談戀愛啊這些活動將來畢業了工作了都可以照干不誤,這些都屬于娛樂活動,不需要多少腦力的投入。但是你認為等你將來進入了社會,工作之后,面對全新的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壓力,每天還有多少時間花在讀書上面呢?那時候工作中的腦力耗費就相當多了,下班之后還不趕緊打游戲看電影逛街放松放松,而且你由于錯失了在大學中培養讀書興趣的良好機會,你只望你回家后還能捧起書本嗎?那時候恐怕想抽出時間學習學習專業知識為自己充充電都要辛苦地擠時間了。
而在大學里面,每天除了上課就沒有什么任務了——有的垃圾課還沒什么上頭,生活花費都是家長供著,每天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用來飽覽人類思想的精華。要知道,許多走進職場的人最嫉妒的就是大學生用有那么多的時間資源。而這么多的時間如果僅僅用來從事娛樂活動,你自己覺得浪不浪費?并且我還要像個碎嘴老太一樣地說一句:你家人一年幾千塊錢地把你千里迢迢地送進大學,是讓你干什么來的?是讓你整天娛樂的嗎?
而且我想說,有些業余愛好還是不去培養的好。比如有些同學原先不會打游戲,但是上了大學看人家都打,自己也去學,結果就沉迷在里面了。我自己就不怎么會打游戲,玩魔獸調了無敵密碼竟然也干不死敵人——因為我不會放魔法,只曉得物理攻擊。水平可以說相當的爛。而我并不是沒碰過電腦,我小學家里就買電腦了,我剛玩紅警的時候還是DOS狀態下的。只是我一直不想學打游戲,我總是覺得要么就不玩游戲,要玩就起碼要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我覺得這些精力不如投放在別的地方對自己素質的提高更有好處。我并不是說我的這種態度就正確,我只是說出來提供給大家參考參考。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時間是我們每個都掌握的資源,并且它是有限的,花在這個方面的時間資源就算耗費了,就再也不能把同樣的時間資源花在另一個方面了。這也就是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的概念。而我們要使自己的時間資源效用最大化,就必須問自己兩個問題:
一,每個人對于效用最大化的衡量標準是不一樣的,自己的衡量標準是什么?
二,為了效用最大化,時間資源究竟如何分配?
無論怎樣,我們在使用時間的時候都一定要慎重,因為時間可以算是我們大學生手中唯一重要的資源了。所以我才說,有些業余愛好還是不去培養的好。
而且我認為讀書的樂趣完全可以替代那些娛樂活動的樂趣。我高中的一位語文老師在他的一片文章《讀書真的那么重要嗎》里引用過英國作家伍爾夫講過的一個故事:末日審判之時,那些建功立業的各路英雄都在接受天主的賞賜當天主看見一個書生腋下夾著書靜靜地從他面前走過時,便對身旁的人不無羨慕地說:“噢,這個人在人間已經熱愛過讀書,就不必再領受其他的賞賜了。”折腰如果是我們現在的許多大學生看來,完全就瘋了:我現在讀書就是為了換取將來工作后能夠得到的各種現實的利益,結果你竟然什么也不給我!其實他們不知道,熱愛讀書,正是上帝賜給人類的最好的禮物。
我不是為了裝崇高,如果末日審判的時候我面對上帝,我就可以平靜地對他說:我不用領受什么賞賜了,我在人間已經享受過讀書的樂趣了。我是真的這么想的。漫畫家涂老鴉在他的性教育漫畫里說他青春期的時候每次看到什么某某小孩車禍身亡的消息時就想:他們連那事也沒做過就死了,白白來這世間一遭。于是他日后愈發地小心翼翼注意交通安全。有時我就會問自己:如果我現在立刻就死去,我會不會遺憾呢?大部分時候我都能心情坦蕩地對自己說:“不,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維特根斯坦對此句亦有貢獻)但是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我不能像錢鐘書那樣牛逼烘烘地說:西方的大經大典,我算是都讀過了——別說西方的大經大典了,我連東方的大經大典都沒讀過幾本。所以我覺得和讀書比起來,其他什么事真的是微不足道的,我臨死大概也只會牽掛我還有哪些好書可以讀。不過想想看,那事沒干過就死了的確還真挺遺憾的,所以還是先別死的好。
5.成為又博又精的人才是完全可能的
好,讀書的樂趣就講到這里。我們講了半天構建知識譜系,但許多同學可能會對這個具體的定義有些疑問。你總說構建知識譜系,那到底標準是什么呢?我說沒有什么特定的標準,但是有些底線。比如說,人文社會科學中,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法律我們都要有所涉獵吧,自然科學中,對于一些學文科的同學我們不要求掌握繁雜的數學工具,但是一些主要的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科學發展史我們要有所了解吧?比如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史就很有代表性,我覺得不分文理都應該有所掌握。這些知識都應該是形成一個人底蘊的基本結構。并且注意,我們閱讀相關書籍并不是為了掌握幾個相關名詞然后出去裝逼,而是為了了解各學科的思維方式,借以幫助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
有的同學問:我也很想把博覽群書,但是我們還有專業課要學習啊,不能不學專業課專門去遍覽群書吧,那樣畢業都是個問題啊。還有的同學問:如果我們樣樣都讀的話,成了一個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精的人怎么辦?并不是人人都要成為陳寅恪錢鐘書那樣的大宗師的啊。只是博而不專的話,將來進入社會都是問題啊。
我覺得,這些問題完全不存在。你想想看,在大學的日常生活里,難道你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課都在學習專業知識嗎?難道你每天都是一門心思撲在專業課本上的嗎?首先我不排除有這樣的學習狂人。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人的課余時間花在專業課學習上的大概連百分之五十也不到。甚至我保守估計說了百分之五十都會讓好多人臉紅。這個每個人捫心自問一下就可以了。你有那么多的空閑,把那些打游戲看電影等等的娛樂活動時間稍微勻一點出來,花在讀書上,難道這是什么做不到的事嗎?
而且我想對大家說:我請你們千萬不要太小看自己了!我們的教育也總是有意無意的給人以誤導,仿佛我們只能在“樣樣都懂”和“精通一樣”之間做一個二選一的選擇似的。完全錯誤!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完全有能力成為“博”且“精”的人才。只要你肯去做,只要你肯相信自己。而不是整天把時間耗費在感嘆大學生活的無聊、整日無所事事的虛度光陰上面,或者重復去從事一些毫無意義的活動。
6.循序漸進——關于讀書的方法問題
好。這個問題也不是問題。下面我就想談談讀書究竟應當怎樣讀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正確衡量自己讀書的欲望和能力。這是什么意思呢?我有一個室友,在我的影響下,他對政治理論也漸漸地感興趣了——或許是他本身就有興趣,只是我時不時地和他討論這方面問題激發了他閱讀的欲望,具體怎樣我們不去管它。然后他就沖到圖書館借回了一本書,拿到我面前宣稱要開始仔細鉆研。我一看題目嚇了一跳:《現代世界體系的混沌與治理》。我說這么專業性的著作,你能讀懂嗎?他說我不管,反正我每天硬著頭皮也要讀十頁,不相信這學期讀不完。
我覺得這家伙的讀書勁頭我們是應該鼓勵的,畢竟他知道讀書的重要并且準備拓展自己的精神廣度。但是我覺得他這種“硬著頭皮每天讀十頁”的方法我們不應提倡。他這就屬于沒有正確地衡量自己的讀書能力與讀書欲望。
我曾經也有這樣的階段,當年看《時間簡史》,除了前面一兩章之外,其他的內容說的什么我完全是一頭霧水。但是我堅持花了一個寒假把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啃完了,因為這本書封底的一句話始終激勵著我:“閱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獲?!钡请S著我閱讀經驗值得增長,我終于領悟到了,如果“懂與不懂都是收獲”這句話不是商家做商業宣傳的一個策略的話,那么它完全就是一句屁話。懂,是收獲不錯。不懂,一頭霧水,什么也沒明白,它怎么也是收獲呢?一頭霧水的閱讀的閱讀,除了滿足你“我在閱讀大師名著”的虛幻的虛榮心之外,對你沒有任何幫助。并且你耗費了時間,我們剛才說了,每個人的時間資源是最寶貴的。你為什么不花同樣的時間去閱讀你能明白的文字呢?等你公里到了,再去啃艱澀的文字,對于你個人的效用不是更大嗎?難道今后當別人提起某某作品,你輕飄飄地來一句“噢,這書我讀過”,然后別人投來的崇拜眼神,真的那么重要嗎?我再說一遍,我們讀書是為了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為了裝逼。
所以我認為恰當的讀書方法應該是循序漸進。什么叫循序漸進?我認為面對一個完全沒有知識積淀的領域,我們應該從閱讀零散之文入手。這些零散之文包括某一領域著名學者的博客文章、針對學科領域的講座文字稿等等。比如說你想對經濟學有所了解,但你對經濟學有沒有任何了解,那么你最好先閱讀一些專家學者談論經濟學相關問題的千字左右的文章,比如許多著名經濟學者的博客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閱讀那些文章的過程中,你會對這個領域產生初步的了解,學科結構、基本術語都會有個漸漸積累的過程。而且這些文章大多是專家學者面向普通大眾的普及型寫作,所以接受起來相應地沒有多少門檻。
同時在閱讀這些零散之文的時候,你會對相關領域的名家巨著有個耳濡目染的熟悉過程。比如閱讀經濟學小文章,你總是發現不同的作者反復提起亞當斯密,或者總是引用《國富論》,那么你就會對相關大師的學術觀點和相關經典的大致內容有所了解。等你閱讀了幾百篇零散文章之后再去抱著《國富論》細細鉆研,效果絕對比你什么都不懂一上來就“硬著頭皮一天十頁”的效果要好得多。
7.理清進入學科的途徑
在一個領域細細鉆研時不要忘了理清自己要經過的途徑。還是以經濟學為例,初學者可以閱讀曼昆或薩繆爾森的教科書,然后有了了接再去看中級宏微觀的書,比如范里安的或者曼昆的教科書。等你讀到一定程度可能覺得數學知識的缺乏,然后你就可以看一看數理經濟學的書,比如蔣中一的那本《數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或者學點數學工具,再反過頭來看更高級的教科書,或者直接去閱讀那些經濟學名著。這些書我大部分也沒有讀過,但是我知道我要想深入經濟學必須通過哪些路徑,那么剩下來的就只是持續不斷的時間投入了,而不會再迷茫我究竟應該怎樣入手啊倒底讀哪本書啊,在無謂的地方浪費時間。
再比如中國古典文學,我認為對初入門者比較適合的途徑是先讀讀元雜劇。首先因為元雜劇有故事情節,總比你一上來就唐詩三百首能夠讀得下去。如果一上來就零零散散的詩詞,比較容易消磨讀書的欲望。再一個雜劇里面的辭句都比較凝練,也是經過作者精雕細琢的,比讀明清小說更能培養你對漢語的感覺。而且明清小說比如三言二拍之類的我們都知道比較黃,不宜提倡——當然如果你聽了我的花回去趕緊找本今古傳奇研究,然后對古典文學興趣大增我也沒意見。雜劇中好多唱詞是化用了前人詩詞,看多了再去追本溯源閱讀唐詩宋詞我覺得效果更好。然后詩詞讀多了有好多典故出自楚辭漢賦或是先秦散文,再這樣一層層追本溯源,我想你對古典文學的知識譜系就這樣構建出來了。
8.別忘了,你是一個知識分子
好,我講的已經夠多了。在講座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想對大家說:大家一定要先把自己看做一個大學生,看做一個知識分子。因為只有你自己首先將自己看做一個知識分子,你才能在大學中自覺不自覺地以知識分子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讀書,努力思考,這是社會賦予知識分子的使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你才不會自甘墮落。當你整日整日地泡網吧、打游戲、感嘆大學生活空虛無聊的時候,請你告訴自己:我是一個知識分子。
這是我曾經在文章中寫過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 總理都說,我們這個民族要有幾個抬頭仰望星空的人,未來才會有希望。我希望不管是哪里的大學生,只要你自詡為一個真真正正的大學生,自認為是一個未來的知識分子,我認為你們不應該太妄自菲薄了,你們要高傲一點,你們要不諱言地做一個精神貴族,因為你們是大學生,是知識分子,不管你們學的是什么,不管你們將來做些什么工作。承擔一個民族仰望星空的任務的人們,就應該有那種不與培塿為類的自覺意識。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應該去想一些超脫了你生活的東西,那些遙遠的,深邃的,璀璨的東西。這不是故作姿態,這不是裝逼。俗人永遠會以裝逼等詞匯來打擊你嘲笑你,因為有些東西他們不懂,有些境界他們沒有企及,僅此而已。 ”
最后祝愿大家盡情享受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學生活!謝謝大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