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沙龍活動記錄(上海)
時間:2008-8-9 地點:上海
主題:奧運會與群眾體育的關系
主持人:易水寒
易水寒:主要講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體育的起源及基本性質:二是建國后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又分為兩個階段。
最開始的體育活動是從勞動中演化而來的。比如劃船,射箭,投槍,賽馬,跑步,攀登,游泳等。這些都是原始社會勞動者必備的技能。體育鍛煉也是勞動技能的訓練過程。人們通過勞動創造了各種體育形式。這是勞動與體育的結合時期。勞動就是體育,體育就是勞動。
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人類創造財富的能力不斷提高。這時有了階級分化,勞動階級不得不整日勞動維持生存,寄生階級則有充裕時間發展各種體育運動形式,以愉悅身心。體育與勞動的分離慢慢變成某一部分人享受的特權,體育分化的過程也是階級的分化過程。體育與政治,經濟等社會因素無法分割。它也體現了社會變遷的基本過程。
建國后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有兩個階段,兩種特征。
大眾體育時代:基本特征是國家主導,財政支持,民眾廣泛參與。體育為提高人民身體素質服務,為國家建設服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主席的一句口號“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是國家政權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當家作主的表現。
具體形式包括50年代的廣播體操。因為它的成本低,易操作,適合大眾,廣播體操先后設計了八套,別且為青少年設計了專門的體操。使廣播體操成為我國過去幾十年中參加人數最多的群眾健身活動之一。
20世紀60年代,乒乓球,游泳運動興起。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國健兒的勝利,鼓舞千萬中國人拿起乒乓球拍。乒乓球熱規模空前。游泳是另一項群眾活動,上海組織過渡江活動。1965年6月1日上海組織的大型群眾渡江活動歷時兩天半,有兩萬五千人參加。
70年代象征性長跑活動興起。1974年上海組織了“鍛煉身體,保衛祖國,上海——珍寶島象征性長跑”活動,有140萬人參加。
第二個階段是奧運爭光計劃。即以奧運表現來為政權服務,制造強國印象。中國政府為了確保奧運金牌數量,大幅度提高體育經費,并提出一個以爭奪奧運金牌為目標的體育發展計劃——《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國家射擊隊介紹,他們練習使用的槍支、彈藥、飛碟都是外國進口;國家羽毛球對介紹,他們每年出國參賽的費用高達六、七百萬元。中國整個體育的外事比賽費用每年應該在億元以上。中國為備戰雅典奧運會,投入約200億元,中國隊獲得32枚金牌,每枚金牌的成本約為6個億。
與奧運計劃紅紅火火相反的是這一階段的群眾性體育運動慘淡。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撥付經費少之又少。群眾體育設施數量和質量遠不能滿足需要。人民體質隨之下降。前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組感嘆,“我當政最大的遺憾是人民的體質改善的還不夠快,日本人的體質提高的比我們快,二戰后他們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2厘米,兒我們還不到4厘米。我這個1.68米的身高回到家鄉居然算是個大個子,太不像話了。”
國家為了國際形象,投入巨額資金和大量人力物力,優先發展競技體育,忽視了普通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愿望。最終結果是奧運金牌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體質卻越來越差。
自己的親身體會是沒有場地搞體育活動,或者是沒有時間。體育和文藝一樣是附屬于政治的,精英路線的體育為精英服務。
蟈蟈兒:中國的體育事業是一支特種兵在戰斗。為奪金不惜傷害身體,使用興奮劑。但是全民運動沒有發展起來。
小黃:有人喜歡做表面文章,奧運爭光計劃投入過大。但自己的感覺是打籃球都不方便。我們的感覺是形式主義嚴重,看完開幕式后感覺奢華,讓人心疼。
小張:中國早期的體育為大眾服務,甚至還從奧委會中推出來。群眾運動紅紅火火,那時取得的成績是實實在在的。自己曾做過體育服裝的生意,一些運動隊和運動員讓銷售商為其提供贊助。中國體育的問題是缺乏合理的運動員選拔體系。比如足球投入很大,不但沒有任何成績,反而成為不良形象的代言人。沒有成績只有不良習氣,而且內斗嚴重。毛澤東時代雖然工資低,但成績好,現在反而倒掛。大家寧愿看外國人踢球也不愿意看中國人踢球。沒有群眾基礎,成績只能是空中樓閣。
另外對開幕式讓李寧點火有點不同意見,他已經不只是個運動員了,而且更是個商人,這樣做有做廣告的嫌疑。
胖大貓: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而是官僚資本主義。當權者利用了毛澤東時代的資源為自己服務。開幕式的主題是和諧,但是實際上并不和諧。上午買菜時遇到一對貴州夫婦,因為缺錢無法給自己的孩子治病,這樣的事情有很多,說明沒有關心百姓的生計。
中國辦的這屆奧運會花費這么大,在其他國家或許都是不允許的。而且奧運會本來是要遠離政治的,但是我們邀請了80個國家的首腦。
夢樓:奧運會開幕了,舉國上下都很關注。我們沙龍今天的主題也和奧運會有些關系。只不過我們的關注焦點不局限于體育賽事本身。如果我們的運動員能夠摘金奪銀,站在領獎臺上,讓國歌一次次響徹全場,那么這都是值得我們高興和自豪的事情。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除了為的運動健兒加油鼓勁,搖旗吶喊之外,參與奧運的形式就僅限于此了。(志愿者,新聞記者,官員裁判等不在此列)有人說奧林匹克的精神是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強。這的確是一種追求卓越的可貴的進取精神,但它很可能被發展為職業運動員不斷挑戰身體極限的動力源。在這種精神的倡導下,有些運動員經受了著超負荷的訓練強度,動用了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甚至不惜冒險使用興奮劑之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此外,運動員普遍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因素無疑對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很大的威脅。這與我們倡導的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是根本對立的。
就我個人的理解而言,奧運精神應該包含以下幾個含義:
(一) 增強體質,保持健康。
運動的首要目的是強健體魄,增強體質,通過運動保持人的身體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我們從事一切事業,一切工作,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的。沒有一個好的身體說什么都等于零。隨著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有著越來越多的共識。因此,奧運會作為一個體育的盛會,應該提倡增強全人類的體質,保持全人類的健康。
(二)普遍參與。
歷經百年,奧運會不斷發展,其規模從少數幾個西方國家逐步擴大到全世界。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奧運會是全人類的體育盛會。它具有的這種普遍性決定它應該對全人類普遍開放,使得人們都能夠參與。奧委會的工作也應該致力于為全世界的人們創造更多平等參與的機會。這就要求奧運項目趨于非專業化,降低人們參與的難度。奧運會不應該是專業運動員的特權,少數人的舞臺。
(三)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奧運會是一個跨國界的體育盛事,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建立友好關系的重要紐帶橋梁。所以比賽的成績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國人民的友誼!每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都代表著自己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背景,政治制度,有著諸如語言,民族,宗教等差異。但這些都不能阻斷人們相互之間建立良好感情聯系。其實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差異人們才更需要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比賽只是一種建立感情聯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以上三個含義的基礎上,人們才能真正欣賞到結合了力與美的體育,享受運動的快樂,分享勝利的喜悅。
牛老爺:奧運會是一個富人的游戲,平常的普通人沒有多少條件搞體育活動。精英們搞的體育是為了讓洋爺爺們高興的,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毛主席年輕的時候曾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重視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但現在這種教育遭到了破壞。
周律師:奧運會本身還是有些觀賞功能的。但是現在又有些不想看奧運會了。因為看著很心疼,想到花那么多錢辦感覺很奢華。奧運會的運動項目應該是業余的,不應該是職業的。比如我們平時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下班后我們可以下下棋,打打球,大家互相之間比一比,還有點意思,而且誰也不會很在意比賽的結果輸贏。但是如果發展到大家為了贏,連班也不上了,在家專門干這個,然后再贏別人,這就沒意思了。奧運會就應該是這樣:大家平時各自做自己的工作,開奧運會的時候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就可以了,沒必要搞成現在這樣。尤其舉重,拳擊項目,多摧殘人的身體啊。這種運動一點美也欣賞不到。體操現在也有這樣的問題,讓人抽筋扒皮的搞體育是不對的。當然有些項目如足球籃球等還是可以職業化的,這些項目的觀賞性還是很不錯的。我們在奧運會上有些項目的金牌拿著意義不大,比如舉重,人家都不玩了,我們還去爭金牌。而且在奧運會拿金牌多也不能證明國家的強大。
另外,奧運會的開幕式也不是很好,張藝謀的一些東西讓人看不懂。
東南虎:這次開幕式中,盡管來了很多國家的領導人,但是我們沒有發現古巴的領導人卡斯特羅,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這說明他們沒有被和諧。奧運會本來的意義上是遠離政治的,但是奧運會的發展史是一直和政治互為表里的。奧運會最初是和平的象征。當初在希臘舉辦的奧運會是各個城邦之間的運動會,即使雙方交戰,也會因為奧運會的舉辦而停止。現代社會舉辦的奧運會都違反了希臘當初的傳統。只是在2004年奧運會回到希臘后,希臘舉辦的奧運會才有了一些回歸。比如他們有意識的拒絕一些高科技的東西(污染高,消耗大),使用一些很自然的東西。而且他們對商業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有些場館的體育賽事免費開放。
小薛:奧運會可以和民眾的體育活動分開來看。奧運會的開幕式是很好的,我是從公關的角度來看,作為對外的宣傳,這是必要的,而且是成功的。至于說大眾體育是國家提供的公關服務不夠。這兩者是可以分開進行的。兩者并不矛盾,沒有什么值得批判的。
七彩熊貓:同意小薛的意見。搞奧運會也可以搞民眾的體育活動。不用把兩者對立起來。
周律師:表示不同意。認為奧運會的舉辦過度使用了資源,干擾了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紅星:下午參加了一個《良友》畫報舉辦的體育攝影展,有一段話很值得深思:
標題是運動的目標,內容是錦標的作用是提倡體育,但是體育的最終的目的絕不是錦標。在運動競技的廣場上,勝利者不必喜,失敗者不必悲,他們同樣的是演員,扮演在廣大的民眾面前,告訴他們體育的意義是在身體的康健。
我們不需要什么體育皇后,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健全的國民。哪怕他是競賽場中最末的一個。每一個運動員都應該牢記:運動的最終目的是在健全的身體,是在有健全的身體來為全人類的幸福貢獻最偉大的工作而不是一把金戈或是一面繡旗。
但現在的奧運會被商業化之后已經不是這樣的情況了。奧運會不應該被這樣商業化。
易水寒:大家爭議的焦點在于對奧運會的定位不同,可以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周律師:奧運會的火炬傳遞儀式經過自己家,很多人被大巴車拉過來在那里歡呼,自己反而看不到。而且奧運的安保措施把大家搞的像恐怖分子似的,感覺不舒服。
小黃:奧運會花多少錢自己不清楚也沒有明確的數字,不做評論,但不要影響學習和生產。
牛老爺:不同意奧運會花錢多不在乎的觀點,花錢多都是花我們納稅人的錢,辦這樣一個奧運會不合適。
Simaxiudi:執政者通過奧運會彰顯政績,或者轉移民眾的視線,獲得民眾支持,調動民眾積極性,依靠人多錢多把事情做起來,并沒有什么不合適。因為各國都是這么做的。這是個共性的問題,不是我們獨有的。蘇聯如此,朝鮮搞的《阿里郎》也是如此。專業運動和業余的群眾運動分工也是合理的。因為有些項目天然的適合專業來做。民眾即使不參與,也可以欣賞。
周律師:自己平時并不運動,群眾運動愿意自己運動就運動嘛。
紅星:但是群眾沒有條件運動,這就限制了人們的體育活動,慢慢的鍛煉的人少了,體育設施場地也少了,這樣惡性循環,導致人最后不運動。愛好運動的反而被人視為不正常。
易水寒:現在的白領即使有場地運動,可能也沒有時間運動,而且也可能沒有精力去運動。每天的壓力那么大,時間那么緊張,每天下班連做飯的力氣都沒了,怎么鍛煉啊!
周律師:想想還是毛主席那個時代好,大家在一起上班,平時住在一起,大家對物質生活沒有那么高的追求,所以就追求一下文藝和體育的活動。
紅星:那時的工會就是組織工人們的文藝和體育活動的。當時是一個國營企業的職工基本上都居住在一起,上下班時間和休息時間都比較統一,而且工廠里生活區也不會太遠,大家比較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以及共同志趣的工友一起搞文體活動。而今天的公司,工廠規模都比較小,居住的地方離工作的地方也很遠,不是同一單位的人住在一個小區,連對面都不認識,根本就沒有一起運動的可能。群眾體育走向精英體育應該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今天的一切東西都向精英看齊,都為精英服務,因此體育也不可能潔身自好了。
(根據筆記記錄整理,未經參與者本人審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