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奪取寧夏、甘西”的最初版本,首見于中共中央致中共西北局的這份電報:
朱張任同志:
?、?strong>一、二、四三個方面軍有配合東北軍,打通蘇聯,鞏固內部,出兵綏遠,建立西北國防政府之任務。由此任務之執行,以配合并推動全國各派統一戰線,達到大規??谷諔馉幹康?/strong>。
㈡根據一、二、四方面軍會合,甲軍(東北軍)與我們聯盟,日本指揮蒙偽軍進攻綏遠、內蒙,企圖割斷中蘇關系,及蔣介石注意西南,暫時無法顧及西北等情況,上述任務可能而且必須在較短時期內實行之。
㈢打通蘇聯,為實現全國抗日戰爭,首先為實現西北新局面,進行部分抗日戰爭之重要一環。其步驟為:
⒈二、四方面軍盡可能的奪取岷州或其附近,作為臨時根據地,控制岷州附近洮河兩岸之一段。候部隊相當整理后,即以有力一部出隴西攻擊毛炳文,相機消滅之。目的在威脅蘭州,以便甲軍李忠(于學忠)部三個師全部集中于蘭州為戰略樞紐。另外以有力一部出夏河攻擊河州馬步芳家鄉,目的一在威脅青海,吸引西路甘、涼、肅三州步芳兵力之東援,以便甲軍派一部接防,使西路三州落入甲軍之手;一在消滅青馬一部,促其與我講和。李毅(張學良)現有代表在青馬處,以上是李毅與我商定之計劃。此外,再派較小一部拒止王均于西、禮之線,并派員與王進行外交,同時也對毛炳文進行外交。彼等均在極危懼中,外交成功有大的可能。上述計劃,大概以一個半月時間實現之,在此期間,二、四方面軍努力解決人員補充與被服補充兩問題,以免進到甘北較貧苦區域發生若干問題。
⒉完成上述任務后,實行三個方面軍在甘北之會合,擴大甘北蘇區,準備進攻寧夏。這一步驟約在十月到十一月實現之。
?、?strong>十二月起,三個方面軍中以一個方面軍保衛陜甘寧蘇區,并策應東北軍對付蔣介石之進攻。以兩個方面軍乘結冰渡河,消滅馬鴻逵。占領寧夏,完成打通蘇聯的任務。
……
洛、育、恩、博、稼、懷、凱、澤[1]
這是1936年8月12日中共中央領導人致中共西北局朱德、張國燾、任弼時的電報的內容,其中“打通蘇聯”行動是擬與東北軍聯合進行的,分作三個步聚:第一步,以在河州(今臨夏市)以“西渡佯動”配合東北軍取得甘肅西部——可以簡要概括為“替東北軍盤下河西走廊”;第二步,紅軍三大主力在甘北會師——這里的“甘北”是指現屬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海原、固原地區,準備攻寧;第三步,乘結冰期(12月)渡過黃河,奪取寧夏。[參見圖1-1:“打通國際”的第一個藍圖——配合東北軍“打通蘇聯”首長決心圖(1936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提出)]。
再簡而概而言之,紅軍主力在實現會師圖謀寧夏之前,得先為他人作一回嫁衣——
紅四方面軍以西進佯動,幫助東北軍取得甘肅西部,“接通蘇聯”。
然而張學良可能有張學良的難處——至少人家還沒有與蔣介石公開翻臉,哪些便宜能占哪些便宜不能占不好占,他肯定也有基于自身利益的一番盤算。同樣,共產國際雖然已經得悉并肯定了中共中央對東北軍開展的統戰工作,并指出“必須保持同張學良的接觸,利用這種接觸來開展我們對張學良軍隊的工作,鞏固我們在他的各個部隊中的陣地,并在士兵群眾和軍官中廣泛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但卻仍然對張學良個人抱有或許可以理解的成見和懷疑:“不能把張學良本人看作是可靠的盟友,特別是在西南(軍閥集團)失敗之后很有可能再次動搖,甚至直接出賣我們”[2]……
或許是這兩個因素之一,或許是這兩個因素兼而有之,10天后的中共中央手中的“寧夏戰役”藍圖,就大變了一個模樣:東北軍的參股沒有了,戰役第一步那個“為他人作嫁衣”,變成了“為自己作嫁衣”,而且不是佯動是真動——在甘南的紅四方面軍直接渡河西進,奪取青海和甘肅西部!
求人不如靠已——毛澤東在年前的瓦窯堡會議上闡示過這個方針:
關于鞏固擴大根據地和打通蘇聯聯系的比較問題。如果以打通蘇聯是半斤,鞏固擴大根據地是八兩,這樣的比較是不好的,應該把鞏固發展根據地作為百分之九十,而打通蘇聯聯系是百分之十。如果在山西擴紅有辦法,我們不準備馬上爭取打通蘇聯,實際上這邊是半斤,而那邊是半斤。我們要以民族解放戰爭來號召,在陜甘晉寧綏5省建立根據地,爭取領導權,各方面去做,紅軍及根據地起重要領導作用,最切近的馬上就要做。擴大根據地就是要靠近蘇聯,朝著一個方向。紅軍還需要的是在戰役上爭取勝利。現在,我們與蘇聯聯系,使之成為一件事,使國內革命戰爭與民族戰爭成為一個東西,用戰爭去發展根據地,去打通蘇聯。我們說中國革命是件大事,別動隊是某種性質上的,但在某種程度上是聯合軍隊,如在數量上講是別動隊,而在中國民族解放上講,紅軍是主力軍,如此提法比較妥當。[3]
8月22日,毛澤東拿出“打通國際”第一個升級版本與彭德懷蹉商——
……
2.黃河結冰期究有三個月還是二個月。
3.假如以四方面軍待機獨立攻青海,一方面軍獨立攻寧夏,而以二方面軍位于(例如在岷州、靜寧、天水地區)箝制敵人,策應兩方,估計能達占青、寧兩地之目的否?主要的是一方面軍有獨立戰勝寧馬之把握否?如果缺少把握之點在于攻城方面,而不在于野戰方面,則用多兵攻城與用少兵攻城,是否有重大之區別?
4.如以二方面軍位于陜甘大道附近,箝制毛、王、何敵,看一、四方面軍分攻寧、青之第一步戰果再定,增加與否及向何方增加,距離與時間上來得及否,我覺得如果冰期在兩月以上,則增加是來得及的,判斷合乎事實否。[4]
次日,在中共中央領導人致中共西北局朱德、張國燾、任弼時等人的征詢電中,這個意思就被表述得更加清楚明白——
㈠依托現實力量,假如以二方面軍在甘南、甘中策應,而以四方面軍獨立進取青海及甘西直至聯系新疆邊境,兄等認為有充分之把握否。
?、婕偃缭诒谇斑^黃河,能找到皮筏否。
?、缣m州、青海線之黃河,何時開始結冰,冰期長短如何。[5]
據徐向前回憶,當時張國燾打電話就“以四方面軍獨立進取青海及甘西直至聯系新疆邊境”方案向其征詢意見時,他的回復是:“問題不大,紅四方面軍有這個力量奪取甘肅西部!”[6]
應該說,“以四方面軍獨立進取青海及甘西直至聯系新疆邊境”的方案,是很對張國燾的心思和胃口的,也很對紅四方面軍諸多領導成員的心思和胃口的。而就是在基層干部戰士中,如果能解除“再翻雪山再過草地”的顧慮和擔憂——比如建立比較鞏固的甘南根據地為補給后方,也是能夠產生積極呼應的。
這又是為何呢?
注釋
[1]《中共中央領導人關于今后戰略方針的建議致朱德、張國燾、任弼時電(1936年8月l2日)》,《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597~第599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致中共中央書記處電(1936年8月15日)》,《國外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研究譯文集(第一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局編譯處編)第422~第423頁,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3]徐占權、徐靖:《存亡·決策——長征中的重要會議解讀》第278~第279頁,解放軍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4]《毛澤東關于征詢對紅一、二、四方面軍作戰部署的意見致彭德懷電(1936年8月22日)》,《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62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5]《中央征詢對二、四方面軍行動的意見致朱德、張國燾、任弼時電(1936年8月23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65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6]徐向前《歷史的回顧》第33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4月第2次印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