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文先介紹明代地理學家、地圖學家羅洪先的簡歷,然后說明他在地理制圖學上的貢獻。羅洪先的主要貢獻是繪制了兩卷《廣輿圖》,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最后,把羅洪先與明代航海家鄭和以及荷蘭地圖學家墨卡托作對比。
關鍵詞:地理 地圖 羅洪先 朱思本 鄭和 墨卡托 《廣輿圖》
明代狀元羅洪先簡歷
羅洪先(1504年-1564年),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山東按察副使羅循之子。明代學者,思想家,地理學家,地圖學家。
羅洪先幼聞陽明之學,心即向慕。王守仁死后,始自稱其門生,以傳播王學為己任。嘉靖八年(1529年),羅洪先中進士第一,即狀元,授撰修。次年,告歸。后召拜春坊左贊善;上疏得罪皇帝被貶,削籍為民后回歸故里,從此不入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羅洪先去世,享年61歲,詔贈光祿少卿,謚文恭。
羅洪先精研輿地,考圖觀史,凡天文地志、禮樂典章、河渠邊塞、戰(zhàn)陣攻守無不精究。
羅洪先著有《念庵集》22卷,收錄于《四庫全書》。另有《冬游記》、《廣輿圖》傳世。
羅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學和地圖學方面,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尤以地圖學貢獻卓著,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地理制圖學家。
羅洪先在地圖學領域的貢獻
羅洪先一生奮發(fā)于地理學、地圖學等科學的研究。他“考圖觀史”,發(fā)現(xiàn)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制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
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chuàng)立地圖符號圖例,創(chuàng)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fā)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
下面是羅洪先繪制的《廣輿圖》。
羅洪先結合自己調查所得資料,歷經10年,將朱思本《輿地圖》分幅轉繪,增廣為數(shù)十幅,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前后編繪成兩卷《廣輿圖》,圖后附有沿革隸屬的說明,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
羅狀元的《廣輿圖》計有地圖45幅、附圖68幅,共計地圖113幅。繪畫工整、刻鐫精細,并首次采用24種地圖符號,其中部分符號已抽象化,豐富了該圖內容,提高了其科學性。
每幅圖面每幅寬46公分,豎長35公分。每個輿圖都有文字說明達數(shù)千字,包括該地區(qū)的軍事、行署、鹽政及其他紀事。因此,《廣輿圖》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概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羅洪先的《廣輿圖》為圖集形式,實用方便,易于保存,故先后翻刻6次。
《廣輿圖》是明、清以來諸多傳統(tǒng)輿圖編繪時所據(jù)之底本。
下面是清朝版的《廣輿圖》。
羅洪先在世界地圖學領域的地位
羅洪先在地理學、地圖學領域的造詣和貢獻,不僅在我國古代制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制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地理制圖學領域,我們把羅洪先與中國古代和世界歷史上的人物對比時,有三個人物值得重視。
一是元代道士、地理學家朱思本。
朱思本(1273年-?),字本初,號貞一,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中國元代道士,地理學家、詩人、作家。
朱思本精于地圖學(古稱輿地之學),繪制了兩卷《輿地圖》?!遁浀貓D》完備了中國制圖的計里畫方之法,并系統(tǒng)地使用圖例符號,成為后世從元至清繪制地圖的范本、典據(jù)。
二是明代航海家、外交家鄭和。
鄭和(1371年-1433年),本姓馬,明成祖朱棣賜姓鄭,明朝太監(jiān),世稱“三保太監(jiān)”;云南昆陽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qū))人;航海家、發(fā)明家、外交家。
鄭和七次出海,環(huán)繞地球航行,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鄭和團隊繪制的《天下全輿總圖》(下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幅世界地圖。
關于《天下全輿總圖》,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說明。
鄭和團隊發(fā)明了蒸汽機、有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對此,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闡述。
其三,荷蘭地圖學家墨卡托
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1512年3月5日—1594年12月2日),荷蘭地圖學家,精通天文、數(shù)學和地理。他繼鄭和之后第一次將全球完整地表現(xiàn)在一幅地圖上。
1568年,墨卡托制成著名的航海地圖《世界平面圖》,將世界完整地繪制在一幅地圖上。1630年以后普遍被采用。晚年所著《地圖與記述》是地圖集巨著,轟動世界。
西方史學家說,墨卡托是第一個繪制全球地圖的人,是地圖發(fā)展史上劃時代人物。殊不知中國的鄭和比他早140年繪制了全球地圖。
羅洪先堪稱與鄭和、墨卡托相媲美的東方偉大的地圖學家。羅洪先與墨卡托是同時代的人物;羅洪先比墨卡托大8歲。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