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能為社會主義制度所用嗎(二)
股份制發展到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巨大的股份公司壟斷了國內經濟后,必然將魔掌伸向世界形成跨國股份公司。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為避免兩敗俱傷保證都有利可圖,各股份公司就暫時取得妥協:或劃分各自的勢力范圍形成國際壟斷同盟或再組成更大的國際間的股份公司,形成更大的國際壟斷同盟。國際壟斷同盟在全球研究、實施壟斷策略,制定壟斷價格,壟斷生產、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保證獲得巨額壟斷利潤。這是帝國主義階段的股份制的新內容。
二十世紀初,美、英、法、德等帝國主義國家的大資產階級,就通過國際壟斷同盟瓜分了世界,建立了各自的勢力范圍。
比如大家熟知的瑞典名牌汽車沃爾沃,就有美國福特和法國雷諾的股份。巴西淡水河谷的主要股東是日本的三井住友。必和必拓是澳大利亞的必和公司與英國的必拓公司的組合。
無論是淡水河谷,還是必和必拓以及力拓,都有高盛、J.P摩根、花旗、匯豐等國際金融大鱷的投資。
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淡水河谷等礦業巨頭已對全球礦業資源進行了瓜分,其中就有在我國的投資,這些只是全球盛宴中的一小碟菜。由于其已形成國際壟斷,控制著全球礦產價格,導致我國資源戰略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為了控制黃金價格,美國等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壟斷同盟建立了“黃金互助基金”。為了將黃金價格控制在35.20美元以下,1961年11月份,他們來到位于瑞士巴塞爾的秘密“巴塞爾周末”會議所在地,秘密商量對策,內容在當時均為最高金融機密,沒有任何書面記錄,任何協議都是口頭達成,主旨就是壓住倫敦市場的黃金價格。目標就是如果金價超過35.20美元時,予以迎頭痛擊。所有參與該基金的中央銀行都保證不從倫敦市場上購買黃金,也不得從南非、蘇聯等第三國購買黃金。
德國的國際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族通過股份制控制了英、法、德的銀行業和一些重要工業,建立了歐洲銀行體系,后來通過股份制又控制了美國的花旗銀行(由洛克菲勒公司和庫恩雷波公司的紐約國家城市銀行與摩根第一國家銀行合并而成)以及美國的鐵路。洛克菲勒公司、摩根公司和庫恩雷波公司等只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的代理人。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了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的核心。
他們為了本壟斷同盟的利益,敢于去做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
梅耶•羅斯柴爾德有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就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貨幣戰爭》宋鴻兵編著中信出版社)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歐洲銀行體系的實質是,在一個國家建立私人絕對控股的或者完全私有的,掌握貨幣發行權的中央銀行。如此一來,該國的經濟繁榮和衰退就變成了金融寡頭可以控制的過程。金融寡頭首先通過擴大信貸吹起泡沫,待財富進入投機狂潮后,再猛抽銀根造成經濟衰退和資產暴跌,他們再廉價收購。一句話就是先通過通貨膨脹再進行通貨緊縮來剝奪人民財富。因此,控制了貨幣發行,就成為了社會實際的、真正的主人,同時也控制了立法。
還有,別人花錢必須自己兜里有錢,而私有的中央銀行花錢卻是在“創作貨幣”,即利用大家的錢來為自己爭奪最大利潤。
這樣無本暴利的掠奪方式,使金融家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和道德。
由此就產生了國際金融壟斷同盟力圖控制一國貨幣發行與反控制的殊死斗爭。
我們舉美國為例。
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杰克迅總統主張建立獨立的國家財政體系,反對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的控制,結果被刺殺未遂。1845年6月8日,杰克遜總統去世。他的墓志銘上只有一句話:“我殺死了銀行”。
1841年3月4日 ,同樣堅持獨立的財政體系,反對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經濟控制的哈里森,當選美國第九屆總統,其在就職演說中受了寒,病情卻奇怪地日趨嚴重,一個月后竟然不治而亡。人們普遍認為總統是被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用砒霜毒死的。
1849年,卡扎里·泰勒當選總統后,同樣堅持獨立的國家財政體系,反對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的經濟控制,一年后神秘地死去了。1991年經過開館化驗,結果發現死于砒霜中毒。
美國南北戰爭后,總統林肯主張掌控貨幣發行權并發行了“美國政府券”,又稱“綠幣”。企圖擺脫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的控制,結果1865年4月14日被暗殺。
1881年,美國第20屆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說道:“在任何一個國家里,誰控制著貨幣的供應,誰就是所有工業和商業的絕對主人。當你明白整個(貨幣)系統非常容易地由極少數人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來控制時,你就不用別人告訴你通貨膨脹和緊縮的根源了。”
這番點到要害的話出口才幾個星期,加菲爾德總統就被刺身亡。
1913年《美聯儲法案》通過。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終于達到了目的,徹底控制了美國的國家貨幣發行權。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簽署了11110號總統令,令美國財政部發行‘白銀券’進入貨幣流通,企圖從私有的美聯儲手中奪回貨幣發行權!擺脫必須從美聯儲“借錢”并支付高昂利息的荒謬境地,結果肯尼迪被暗殺。
1981年1月,里根上任伊始就要求國會成立“黃金委員會”研究恢復金本位的可行性。此舉直接觸犯了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的禁區, 1981年3月30日 ,里根被暗殺未死,從此他再也不敢提金本位了。
美國歷史學家指出,美國總統的傷亡率比美軍諾曼底登陸的第一線部隊的平均傷亡率還要高。這還沒算多位國會議員喪命。
國際金融壟斷同盟的分支,美國銀行家協會在發給所有會員的信中十分露骨表白:“堅決反對政府發行貨幣,你們要停止資助那些不愿表示反對政府發行貨幣的候選人。---恢復政府發行貨幣---這將嚴重損害我們作為銀行家和放貸者的利潤。立刻去約見你們地區的國會議員,要求他們保護我們的利益,這樣我們就能夠控制立法。”(《貨幣戰爭》宋鴻兵編著中信出版社)
如今美國已經欠國際金融壟斷同盟44萬億美元!
“如果美國人民最終讓私有銀行控制了國家的貨幣發行,那么這些銀行先是通過通貨膨脹,然后是通貨緊縮,來剝奪人民的財產,” ——托馬斯·杰斐遜(《獨立宣言》作者)(《貨幣戰爭》宋鴻兵編著中信出版社)
難道死去的總統們是在為人民爭利益嗎?非也!他們是為了部分壟斷資本家爭利益。他們與國際金融壟斷同盟之間是兩個或幾個壟斷同盟之間的矛盾。矛盾的焦點就是奪取對方的勢力范圍。
對于壟斷資本家列寧則指出:“由于它的根本的經濟特點,則最不愛和平最不愛自由最主張到處發展軍國主義”(《列寧全集》第28卷第221頁)
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由于經濟上的壟斷必然造成政治上的反動。政治上的反動又必然喜歡動武。
因此,暗殺總統事件和戰爭的發生就不難理解了。
國際壟斷同盟好像世界政府中的一個“經濟管理部門”,國際壟斷同盟之上還有“政府”。
2011-06-11 中國廣播網報道:世界還存在一個很少人知道的神秘的“全球影子政府”。那就是只有百余人的“彼爾德伯格集團”。 一年一度秘密集會的地點在瑞士滑雪勝地圣莫瑞茲。每年參會的組合大體相似,大約有100名顯赫人物,80%來自西歐,其余來自北美。參加者必須是被邀請,有要人的推薦信。他們都是重要的商人、政治家和精英,而且有極大的個人關系及影響力。彼爾德伯格集團目前的領導人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歐盟前副主席戴維儂。曾參加會議的人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首相卡梅倫、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國際貨幣基金前總裁卡恩等,數十位跨國公司董事長。每屆彼爾德伯格會議達成的一致意見是“制定世界政策的前奏”,成為8國峰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既定方針。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永久會員大衛·洛克菲勒1991年露骨的說:“準備向世界政府邁進,------由知識精英和世界銀行家組成的超國家主權實體肯定好過過去數世紀實踐的國家自決”(《全球影子政府瑞士辦年會FACEBOOK創辦人或發表演說》 2011-06-11 中國廣播網)
“全球影子政府”實際上是諸國際壟斷同盟之間矛盾的協調者。是瓜分世界的更高一層的國際壟斷同盟,是一個更龐大的贏利性組織,是諸國際壟斷同盟的“影子政府”。
一小撮人不但壟斷了世界經濟而且壟斷了世界政治!!他們之間的紐帶就是股份。
之所以稱為“全球影子政府”,是因為“政府”解決不了諸國際壟斷同盟之間的利益沖突。“全球影子政府”是更大的國際壟斷同盟之間又爭奪又妥協的自然而然的機構。
為擴大本壟斷同盟的勢力范圍,他們交替使用和平與武力兩種手段。他們之間的妥協是為了分割世界,競爭是為了重新分割世界,分割世界是斗爭的實質和內容。由于分割是靠實力的,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兩敗俱傷和保證彼此都能有利可圖,在一定時期內,它們之間將取得暫時的妥協,因此就產生了國際性壟斷同盟,這是帝國主義階段的特征之一。但實力一旦發生變化,強者將毫不猶豫向弱者發起攻勢,奪取其勢力范圍。這就是兩次世界大戰、朝鮮越南戰爭、中東戰爭、阿富汗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科特迪瓦戰爭等產生的原因。
眼下利比亞戰爭是法國等帝國主義國家為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去侵略利比亞的結果。這個結果同樣正在中國發生,美、日、韓、澳組成小北約支持日本侵占釣魚島。美、越、菲、馬、印尼、印度組成南海集團企圖瓜分中國南海諸島。
宇宙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總是同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系著、互相依賴著、互相制約著、互相作用著。因此,每一個事物和現象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是受周圍具體、歷史的條件所制約的。一定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產生,在一定的條件下得到發展,又在一定的條件下滅亡。條件是必要的。斯大林說:“一切都依條件、地方和時間為轉移。”(斯大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栽《列寧主義問題》)
股份制產生、發展、壯大的歷史充分說明,它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長期發展過程中客觀需要的產物,其本質是鞏固、強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隨著資本主義私有制初期資本的集中,到帝國主義時代資本的壟斷,再發展到作惡多端的國際壟斷同盟,股份制作為私有制本質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發展深化,與私有制本質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成為帝國主義剝削、壓迫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有力武器。因此,股份制不屬自然科學而是資本主義經濟管理的一個制度是有階級性的。既然股份制是有階級性的,社會主義制度當然是不能用的。
就在當前世界在“影子政府”的領導下,國際壟斷同盟一手在全球研究、實施壟斷策略,制定壟斷價格,壟斷生產、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保證獲得巨額壟斷利潤。另一手是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隨時鎮壓反抗者的情況下,我們的精英是如何看待股份制的呢?
1精英們說: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
此意即是,國家掌握控股權條件下的股份制就是公有的。
持這種觀點的人忘記了股份制中的股份不是固定不變的,通過股份買賣控股權是可以轉化的,即在產權交易、產權重組中實現股東地位的變化。尤其在帝國主義階段,國際壟斷同盟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即使不是公司的股東也能夠達到實際控制公司的目的,即通常所說的公司“實際控制人”。
我們的28個主要行業中有21個被美國控制,人民的3萬億外匯財富在救助美國,600噸黃金儲備存放在美國。南海領土主權和朝鮮半島問題使我們陷入窘境。這說明經濟的附屬地位必然使政治上不能獨立自主!現實結果是否可以說是實施國家控股的“公有”股份制思想的失敗?
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的原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規定:國家對國有企業享有所有權,企業有獨立經營權。具體經營權有:a.生產經營決策權;b.產品勞務定價權;c.產品銷售權d.物資采購權,e.進出口權;f.投資決策權g.留用資金支配權;h.資產處置權,i.聯營兼并權,j.勞動用工權;k.人事管理權;l.工資獎金分配權;m.內部機構設置權。
幾十年來,掌握大權的企業盲目生產和競爭,造成了經濟結構失衡、生產過剩、通貨膨脹、危機頻發,質量低劣、環境污染、職業病和毒害人事件頻發。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腐敗分子已結成利益同盟并走向賣國。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的原則實施后,我們的結果和資本主義股份制國家的社會現象驚人的一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央當初設計的公有股份制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就是這樣與資本主義國家的股份制企業一樣嗎?!這是否可以說是實施國家控股的“公有”股份制思想的失敗?
什么才是公有制企業呢?
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空前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愈來愈高。在以社會分工和協作為條件的社會化生產中,各生產部門之間密切聯系互相依存,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它們之間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這是不言而喻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68頁)然而在私有制度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內部是有嚴密計劃性的,可企業之間的利益對抗決定了生產的競爭和無政府狀態。社會經濟各部門的比例是受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通過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強制地實現的,這就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股份制因擴大了企業規模有利于社會化生產,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私有制社會的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然而由于加強了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又使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因此,“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摘自馬克思《資本論》第25卷)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公有制的實現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矛盾。公有制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全社會勞動人民或部分勞動人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和財富的形式。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企業、個人的根本利益一致,聯合成為一個整體的條件下,整個社會經濟就可以按經濟規律的要求統一計劃,大家自覺地按照預先的計劃實現高速協調發展。馬克思指出:“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的分配,在共同生產的基礎上仍然是首要的經濟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20頁)恩格斯指出: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323頁)列寧說:“經常地、自覺地保持平衡,實際上就是計劃性”(《列寧全集》第3卷第566頁)
計劃經濟按照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在全社會科學合理地利用了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和自然資源,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使全社會各方面協調平衡高速發展,將經濟危機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計劃經濟并不排斥價值規律而是積極主動利用。計劃經濟在社會主義階段不否定商品交換。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實現形式,對社會再生產過程起著調節、指導作用,因此計劃經濟離不開市場,而是將市場置于計劃的指導下加以利用。
公有制與計劃經濟存在著本質聯系,而股份制與市場經濟存在著本質聯系。也就是說,公有制必然實行計劃經濟,股份制必然實行市場經濟。私有制是股份制賴以生存的前提條件。
因此,單純“國有”并不等于“公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有國有企業。法國60%的企業都是國有的。
共產黨宣言里有一段話:“幾十年來的工業和商業的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歷史。要證明這一點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環中愈來愈危及正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共產黨宣言》馬恩選集1卷256頁)列寧指出“危機是什么?是生產過剩。生產的商品不能實現,找不到需求”(《列寧全集》第2卷第135頁)
全社會只有取消了雇傭勞動,勞動者成為了社會主人,社會經濟實行統一的計劃,社會沒有經濟危機,各部門按比例協調發展。如此條件下的企業才是“公有”的!!
2 精英們說:股份制在發展社會生產力和變革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過程中是有進步作用的,有益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過股份制可以建立公有制企業和私有制企業的一種合作形式。
初期的股份制是有進步意義的,集中了社會閑散資金辦了大項目,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股份制在集中了資本家的個人資本辦大工程的同時,也在資本主義內部改革了生產關系,使原先單獨的、個別的資本家的私人資本成為集體資本家的私人資本。使原先資本家個人單獨經營的私人企業,成為集體資本家的社會企業。使生產進一步社會化,為下一步勞動人民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革命創造了有力條件。“但是,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第二十七章)也就是說股份制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而只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前進了一步。而這一步又是以生產關系與生產力進一步激化為代價的。
由于私有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共產黨用社會主義代替了資本主義,這是歷史的進步。怎么還能用淘汰落后的東西來改革和完善呢?社會主義固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這是正常的凡事物均如此,否則生命就停止了。但完善是在前進的過程中,用共產主義的思想來完善,而不是在后退的過程中,用腐朽的資產階級思想來完善。
公有制是社會發展史中嶄新的、進步的經濟制度。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是通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而股份制是專為私有制服務的一種形式,是腐朽沒落應該消滅的制度,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如何合作呢?幾十年來我們合作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難道不是國有資產被侵吞了嗎?難道不是經濟秩序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嗎?現在又有多少人認為我們的企業是公有的呢?
3精英們說:股東是企業的主人,因而股份制度提高了股民積極性是民主的好形式。
從形式上看,凡股東都有權討論和決定企業的經濟活動,但實際上權力只在極少數控股的大壟斷資本家手里。大壟斷資本家用發行面額很小的股票來吸收零散資金,這些小股東的股票數量既少又分散,根本不可能參加股東大會,更不用說參加公司管理了。大股東只要掌握很少的股票就能控制公司。列寧對此指出:“當資本主義的教授和辯護士們看到小股東的人數在增長時就說私有者的人數在增加。事實上是百萬富翁對‘小股東’的資本的控制的加強(和百萬富翁收入的增加)。”(《列寧全集》第19頁第195頁)可見股份公司的管理和分配實權完全掌握在大股東手中。帝國主義階段的股份制實際上是大資本控制中小資本,是資本集中、吞并的工具。大多底層的勞動者雖然持有少量股票,只是被利用被愚弄而已,并沒有改變被奴役的地位。既然沒有主人地位還哪里有積極性和民主可言?
尤其我們國家,“存在‘權利分配’政府監管缺位,高管拿天價高薪卻不給股民分紅,獨立董事制度形同虛設。”(2011年4月16日中廣網報道)
其中最關鍵、最要命的是監管層的失職、不作為。經濟學家郎咸平在顧雛軍問題事發的半年前就提出了質疑,但并沒有對監管層產生絲毫影響。媒體質問:如果郎咸平的質疑所引起的全國性震動都不足以為監管造勢,那么還有什么力量可以讓監管機構耳聰目明?
由于小股民(是主體)信心匱乏股市身陷困境。在一片指責聲中,深、滬交易所與2004年實行“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制度”,想加大小股民的權利,削弱大股東的控制和操縱。然而社會普遍認為,我們的市場還沒有規范化、誠信化,沒有客觀公允的中介機構和執法嚴明的監督管理,網絡投票注定流于形式。
事實也是如此,7年來,“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制度”并沒有吹走股市污濁的空氣。
按新“證券法”規定,一名科龍小股東將德勤審計告上法院卻不被受理。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法律走不通就走政治。小股東金躍于2007年11月24日寫信給證監會主席尚富林,準備競選人大代表為小股東利益講話,希望得到支持。他指出:大股東與小股東信息不對稱,公司被大股東掏空退市,公司上市欺詐利潤造假等等造成的虧損都有小股東承擔,而深、滬交易所卻是一而再再而三作弄小股東。全社會沒有誰為小股東利益說話,小股東以淚洗面。
中國股市70%以上的股民虧損,基本都是小股東。小股東哪能不以淚洗面!!
事實證明2004年決定實行的“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制度”沒有為小股東帶來福音。
今年,“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絡投票業務實施細則”出臺了。小股東的處境能有好轉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主導權掌握在大股東和證監會手中,他們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策略和手段,永保自己的根本利益,這點只要我們看看美國虛偽的民主選舉制度就清楚了。
縱觀人類歷史上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都處于被剝削奴役的地位。原因就在于那些社會都是私有制社會,奴隸主、封建主、資本家掌握了生產資料成為了主人,由此就有了剝削的條件。而勞動人民也由此成為被剝削者,成為了仆人。主人就會從自己的根本利益出發,設計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規章制度和民主形式,治理自己的國家和管理生產與分配。因此,第一步是政治體制的轉變第二部是所有制的轉變。否則,勞動者不可能成為主人,也就不可能有民主。
4精英們說:通過股份制我們可取得資金和技術,使國家迅速發展起來。
如果這個觀點正確的話,那非洲早就發展起來了。幾年來,眾多國家都陷入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中不能自拔,惶惶不可終日。于此同時,由南美洲12個左翼政權國家組成的“南美洲國家聯盟”(南美共同體)卻一片欣欣向榮,受經濟危機影像很小。原因就在于他們掙脫了美國80——90年代的經濟控制,成立了自己的獨立自主的經濟組織的結果。
世界“影子政府”領導下的諸多國際壟斷同盟,是不允許其他人發展起來的,從世界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100多年里,除了美、英、法、德、意、日、加那大7個帝國主義國家外,他們不允許別人強大,只允許被他們瓜分。
二戰后期,美、英密謀瓜分法國被戴高樂發覺,在戴高樂的堅決斗爭下陰謀才沒有實現。日本如果沒有處在美、蘇斗爭的戰略前沿和朝鮮戰爭的補給地,也不會高速發展起來,可是就在其高速發展快要趕上美國時,美國聯合歐洲于80年代搞了個“廣場協議”,將日本經濟打壓下去使其10多年沒有翻身。前蘇聯一直是美、英等的死對頭,雙方爭奪了半個多世紀。美、英等在60年代利用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攻擊新興革命的伊拉克,在70年代伊朗霍梅尼革命后,美、英等又資助伊拉克打擊伊朗,在兩伊勢力都削弱后,美國又設計推翻了薩達姆,將伊拉克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
7個國家就是已組織起來的強盜各霸一方。他們一方面要共同扼殺后起之秀,又一方面互相撕咬激烈爭奪。
因此中國若想通過股份制將經濟發展起來是注定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經濟一定在市場經濟中,通過股份制被帝國主義控制、瓜分、掠奪。他們的投資、入股絕不是幫助我們,而是削弱、控制、坑害我們。引美資裝配“麥道”迫使“運十”下馬就是很典型的例子。60年代,中國的紅旗轎車受到世界贊揚,看現在幾乎遍地都是貼牌外國車。我們與外資的合作既沒有品牌又不掌握核心技術。相反,衛星、宇航、軍機、造船、核武器、核潛艇等,沒有外資的行業都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來了。從外資絕不可能得到技術或者先進的技術,因為壟斷資產階級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掠奪,他豈能把新技術傳給你?中國2002年生產出了cpu龍芯2號相當于奔騰4水平。2008年生產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四核CPU龍芯3號,采用65納米工藝,主頻1GHz,晶體管數目4.25億個。中國僅利用9年時間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速度令世界震驚。在中國速度和雄偉的計劃下,2009年美國AMD公司急急忙忙地來到中國,要向中國轉讓基于X86的落后的芯片技術了。英特爾也急了,于2007年投資25億美元在大連建芯片廠,去年建成投產。
目前世界主流CPU的制程技術為32納米,中國自主研制的CPU主流制程技術為65納米,而英特爾大連芯片廠的設計卻是大大落后的90納米。按照對華出口管制條例,美國政府只允許大連芯片廠升級至45納米。當然如何升級還要看如何既賺大錢又打擊中國技術而定。
日本的半導體技術是50年代購買美國的專利,靠自己力量發展起來的。韓國的汽車業也是購買國外專利,聘請國外技術人員,生產出來的汽車起自己的名字叫“現代”。
如果說引進外資是為了補充我們的資金不足那是可笑的說法,地球人誰不知道中國就是有錢呢!截止2009年底,外商在華投資額累計在1萬億美元左右。而我們擁有3萬億美元儲備!其中美國國債8000億美元,這還有沒算貪官、漢奸弄出去的財富。可見中國不缺錢不缺人才缺的是精神!
外資進入的實質就是建立自己的勢力范圍,控制該國經濟。一旦經濟被控制政治必然被左右。我們的28個主要行業中有21個被美國控制,貿易往來主要集中在帝國主義國家,在美國存有3萬美元外匯和600噸黃金。強盜一翻臉我們的經濟就翻船了!因此,我們的政治是不能獨立的。美國讓人民幣升值我們就逐漸升值,迄今已累計升值20%多了,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在國際關系中,我們也不得不看著美國佬的臉色行事,當然要原則上方向上的,具體辦還要策略些,因為我們還要臉面,可美國佬卻每每不給我們臉面!
5 更可惡的是竟有政府高官、精英到馬克思著作里曲解了一些論述,作為對其主張股份制的支撐。例如:
“那種本身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并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在這里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并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章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在生產社會化競爭激烈的條件下,多賺錢的唯一途徑就是增加資本擴大投資,隨著社會信用制度的出現而產生了股份制。股份制是適應資本家擴大投資而出現的在社會上直接集資的制度。
“——在這里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這里的“社會資本”按照馬克思本人“個人的資本”的注釋,是集體的私人資本的意思,是指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互相聯系的所有個別資本的總和。該句意為:股份制直接在社會上集資后擁有了集體的私人資本。
“——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這里的“私人資本”是指未加入股份制的,個別資本家的個人資本。該句意為:股份制擁有的集體的私人資本與個別資本家的個人資本之間的矛盾關系。
“——并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這里的“社會企業”是指股份制后的企業成為了集體的資本家的企業。
“——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這里的“私人企業”是指未加入股份制的,單獨資本家獨自經營的企業。該句意為:集體的資本家的企業與單獨資本家獨自經營的企業之間的矛盾關系。
馬克思的這段話沒有股份制可為公有制所利用的思想。相反,馬克思在這段話后的一句是:“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這為股份制的私有制性質定了性。
“在股份公司內,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因而勞動已經完全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余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另一方面,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還和資本所有權結合在一起的再生產過程中的職能轉化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單純職能,轉化為社會職能的過渡點。”(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章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
由于股份制是集中了零散、小規模的資本家的個人資本,形成了集體資本家的社會資本,建立了集體資本家的社會企業。在這個企業中,資本職能的使用權歸于企業管理經理,資本家成為單純擁有資本所有權的貨幣資本家,不參與企業經營管理。
“——因而勞動已經完全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余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
勞動者失去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剩余價值所有權,
“——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
這里的“生產者的財產”是指勞動人民的財產,“直接的社會財產”是指社會直接占有的公有財產。
股份制是私人資本再轉化為勞動人民的財產的必須經過的階段。
而這種勞動人民的財產不是私有的,而是社會直接占有的公有財產即生產資料公有制度。
“——另一方面,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還和資本所有權結合在一起的再生產過程中的職能轉化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單純職能,轉化為社會職能的過渡點。”
指那些沒有加入到股份制里的個人資本實行管理職能與資本所有權分開,是使零散的私人資本成為集體資本家的社會資本,實現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范圍內的資本社會化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的這一大段話絲毫沒有股份制可為公有制所利用的思想。相反,馬克思在這段話下面隔一段話后的一句指出:“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這為股份制的私有制性質定了性。
馬克思在這篇文章里,還用很多文字指出了股份制的資本主義性質,比如:“這是一種沒有私有財產控制的私人生產”。“但是,這種向股份形式的轉化本身,還是局限在資本主義界限之內;因此,這種轉化并沒有克服財富作為社會財富的性質和作為私人財富的性質之間的對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態上發展了這種對立。”恩格斯在該文注解中指出:股份制的“結果是全面的經常的生產過剩,價格下跌,利潤下降甚至完全消失;總之,歷來受人稱贊的自由競爭已經日暮途窮,必然要自行宣告明顯的可恥破產。”
為了證明馬克思的股份制思想和一些高官、精英的卑劣歪曲,筆者將馬克思的原著附后請讀者自鑒。
6有人建議:可制定有利于散戶、小股民等大多數人的政策,嚴格限制股票投機行為。
資本主義初期公司的唯一目的是賺錢,而帝國主義階段公司的唯一目的是騙錢。由于壟斷階段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都被大壟斷資本家控制,為了得到壟斷利潤,他們必然會制定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法律。比如在美、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引以自豪的中產階級隊伍在近幾十年來逐漸減少,原因就是掌握政權的少數大壟斷資本家,不斷制定對自己的掠奪有利的政策,吃了窮人吃富人的結果。縱觀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的法律、規章制度建設:關于勞動人民的欠薪問題,低工資問題,兩極分化問題,下崗失業問題,強拆問題。關于公務員和富人的財產申報制度,天價高薪,腐敗,以權謀私,亂收費問題等始終解決不了。對于公務員和富人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毫無辦法。比如,三公消費、建別墅,高爾夫球場、企業事故瞞報,霸王條款等。因此,想制定有利于大多數人的政策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有條件的,有利于人民的規章制度的出臺必須是人民首先有民主和立法權利。
初期的股份制是有進步意義的,集中了社會閑散資金辦了大項目,但后來投機盛行,是私有制下的掠奪、不勞而獲的寄生蟲思想的必然結果。是股份制寄生于私有制卵翼下的規律性體現。我們經濟生活中出現的炒樓、炒大蒜、炒生姜、炒綠豆、炒中藥材、炒現象,正說明了我們的股份公司與資本主義國家的股份公司本質是一樣的。我們的一些公司還在學習美國的“金融衍生品”業務,可以斷定未來的投機炒作詐騙將更加盛行。但損失將更加巨大,因為我們沒有加入到國際壟斷同盟中去,發達國家也絕不會吸收我們加入,他們只把我們當做任人宰割的小羔羊。
資本家的本性是極力追求賺錢,這必然走向投機炒作詐騙的道路,說明股份制的已經極端腐朽墮落,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如果我們能改變股份制的游戲規則,限制股份公司的投機行為,那我們的股份制就不被帝國主義國家承認是股份制了。因為離開帝國主義國家發明創造的股份制,他們如何實施壟斷和掠奪!
7 有人說:股份制與我們國家的集體企業相似。
這種認識可是大錯了。集體企業屬于社會主義公有制中的一種形式。它是生產力還不十分發展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集體企業中上下每一個職工都是企業生產資料的所有者,領導是全體職工在職工中選舉出來的,是全體職工的仆人。集體企業中不存在雇傭和剝削行為。而在股份公司里面,大股東、資本家與工人屬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前者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是剝削者,后者是一無所有的被剝削者。即使有工人有一些股票也是為人作嫁,沒有絲毫權利改變不了被剝削的地位。在集體企業里面,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公平的分配制度按勞取酬。而在股份公司里面勞動者的工資只是勞動力的價值,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都被資本家們以高薪、股息、利息、利潤等名義瓜分了。集體企業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一分子,在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支配下,它的產品、產量、銷售是受計劃經濟指導的,因此不用擔心產品相對過剩,造成價值不能實現。而股份制屬集體資本家的企業,其本質仍是私有制企業,存在著生產的社會性與私人占有之間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經濟危機周而復始地出現。社會主義的集體企業還要由集體所有制發展到全民所有制,升華到共產主義。股份制必然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而死去。
因此社會主義的集體企業和資本主義的股份制企業是性質不同的對立的兩條發展道路的企業。
中國是主張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因此中國就不可能利用股份制。帝國主義國家想利用股份制掠奪我們的財富,控制我們的經濟,分裂我們的國家,我們也不能利用股份制。
總而言之,私有制性質的股份制不能為社會主義所用!
參考資料:
《貨幣戰爭》宋鴻兵編著中信出版社
《肯尼迪被刺之后 3年內18位關鍵證人都神秘死亡》中國網 2007-10-30
《肯尼迪得罪銀行家被殺 3年內18位證人死亡》 2007-10-29 新聞午報(上海)
《淡水河谷變盤背后 金融鱷操控鐵礦石》搜狐財經轉載《經濟觀察報》2011年04月23日
《政治經濟學辭典》許滌新主編
《全球影子政府瑞士辦年會 FACEBOOK創辦人或發表演說》 2011-06-11 中國廣播網
《學者披露腐敗七大新特征 腐敗分子結成利益同盟》2011年8月25日京華時報
《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時事資料手冊97年4期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第二十七章摘自毛澤東旗幟網資料下載欄目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正視外資的十大危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賈根良 教授著 2010-10-19 烏有之鄉
《“網絡投票”:讓小股民擁有發言權?》2004年12月15日 09:22 中國經濟時報
《小股民的權利為何如此虛弱》2006年4.7每日經濟新聞
《外商在華投資額累計已超過1萬億美元》2010年05月14日中國新聞網
《龍芯處理器——中國第一款高端通用CPU芯片》 2009-01-10 網易新聞
《英特爾大連建廠技術落后主流兩代 建設周期超長》 2007-03-27 中國證券報
《美國不吐口 英特爾最核心技術無法引入內地》2010-10-27 09:09:51 第一財經日報
為揭露精英的騙人伎倆,附錄馬克思原文如下: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到現在為止,我們關于信用制度所作的一般評述,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以便對利潤率的平均化或這個平均化運動起中介作用,整個資本主義生產就是建立在這個運動的基礎上的。
.流通費用的減少。
1.主要流通費用之一是具有價值的貨幣本身。通過信用,貨幣以三種方式得到節約。
A.相當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著貨幣。
B.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85)這一點,和第2點中要說的,有
(85) “法蘭西銀行銀行券的平均流通額,1812年為106538000法郎;1818年為
101205000法郎;而貨幣流通,即所有收支總額,1812年為2837712000法郎;1818年為
9665030000法郎。所以,法國1818年的貨幣流通同1812年的貨幣流通相比為3∶1。通
貨速度的巨大調節器是信用…… 由此可以說明,為什么貨幣市場所受到的沉重壓
力,通常是和通貨充足的現象同時發生的。”(《通貨論》第65頁)——“1833年9月和
1843年9月之間,在大不列顛開辦了將近300家發行自己的銀行券的銀行;結果銀行
券的流通減少了250萬鎊;1833年9月底是36035244鎊,1843年9月底是33518544
鎊。”(同上,第53頁)——“蘇格蘭的流通驚人地活躍,以致在那里用100鎊可以結清在
英格蘭需要用420鎊才能結清的貨幣業務。”(同上,第55頁。最后一點,只涉及業務的
技術方面。)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權由郭力所有[email protected]
部分共同之處。一方面,這種加速是技術性的;也就是說,在現實的、對消費起中介作用的商品流轉額保持不變時,較小量的貨幣或貨幣符號,可以完成同樣的服務。這是同銀行業務的技術聯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信用又會加速商品形態變化的速度,從而加速貨幣流通的速度。
G.金幣為紙幣所代替。
2.由于信用,流通或商品形態變化的各個階段,進而資本形態
變化的各個階段加快了,整個再生產過程因而也加快了。(另一方面,信用又使買和賣的行為可以互相分離較長的時間,因而成為投機的基礎。)準備金縮小了,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一方面,流通手段減少了;另一方面,必須經常以貨幣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縮減了。(86)
.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
1.生產規模驚人地擴大了,個別資本不可能建立的企業出現了。同時,這種以前由政府經營的企業,成了公司的企業。
2.那種本身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并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在這里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并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
3.實際執行職能的資本家轉化為單純的經理,即別人的資本的管理人,而資本所有者則轉化為單純的所有者,即單純的貨幣資本家。因此,即使后者所得的股息包括利息和企業主收入,也就是
(86) “在銀行設立以前,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所需要的資本額,任何時候都比實
際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額大。”(《經濟學家》1845年第238頁)
包括全部利潤(因為經理的薪金只是,或者應該只是某種熟練勞動的工資,這種勞動的價格,同任何別種勞動的價格一樣,是在勞動市場上調節的),這全部利潤仍然只是在利息的形式上,即作為資本所有權的報酬獲得的。而這個資本所有權這樣一來現在就同現實再生產過程中的職能完全分離,正象這種職能在經理身上同資本所有權完全分離一樣。因此,利潤(不再只是利潤的一部分,即從借入者獲得的利潤中理所當然地引出來的利息)表現為對別人的剩余勞動的單純占有,這種占有之所以產生,是因為生產資料已經轉化為資本,也就是生產資料已經和實際的生產者相分離,生產資料已經作為別人的財產,而與一切在生產中實際進行活動的個人(從經理一直到最后一個短工)相對立。在股份公司內,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因而勞動也已經完全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余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另一方面,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還和資本所有權結合在一起的再生產過程中的職能轉化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單純職能,轉化為社會職能的過渡點。
在我們作進一步闡述以前,我們還要指出一個經濟上重要的事實:因為利潤在這里純粹采取利息的形式,所以那些僅僅提供利息的企業仍然可以存在;這是阻止一般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不變資本比可變資本龐大得多的企業,不一定參加一般利潤率的平均化。{自馬克思寫了上面這些話以來,大家知道,一些新的工業企業的形式發展起來了。這些形式代表著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在大工業的一切領域內,生產現在能以日益增長的_______速度增加,與此相反,這些增產的產品的市場的擴大卻日益變慢。大工業在幾個月中生產的東西,市場在幾年內未必吸收得了。此外,那種使每個工業國家同其他工業國家,特別是同英國隔絕的保護關稅政策,
又人為地提高了本國的生產能力。結果是全面的經常的生產過剩,價格下跌,利潤下降甚至完全消失;總之,歷來受人稱贊的自由競爭已經日暮途窮,必然要自行宣告明顯的可恥破產。這種破產表現在:在每個國家里,一定部門的大工業家會聯合成一個卡特爾,以便調節生產。一個委員會確定每個企業的產量,并最后分配接到的訂貨。在個別場合,甚至有時會成立國際卡特爾,例如英國和德國在鐵的生產方面成立的卡特爾。但是生產社會化的這個形式還嫌不足。各個公司的利益的對立,過于頻繁地破壞了它,并恢復了競爭。因此,在有些部門,只要生產發展的程度允許的話,就把該工業部門的全部生產,集中成為一個大股份公司,實行統一領導。在美國,這個辦法已經多次實行;在歐洲,到現在為止,最大的一個實例是聯合制堿托拉斯。這個托拉斯把英國的全部堿的生產集中到唯一的一家公司手里。單個工廠——超過三十家——原來的所有者,以股票的形式取得他們的全部投資的估定價值,共約500萬鎊,代表該托拉斯的固定資本。技術方面的管理,仍然留在原來的人手中,但是營業方面的領導則已集中在總管理處手中。約100萬鎊的流動資本是向公眾籌集的。所以,總資本共有600萬鎊。因此,在英國,在這個構成整個化學工業的基礎的部門,競爭已經為壟斷所代替,并且已經最令人鼓舞地為將來由整個社會即全民族來實行剝奪做好了準備。——弗·恩·}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因而是一個自行揚棄的矛盾,這個矛盾首先表現為通向一種新的生產形式的單純過渡點。它作為這樣的矛盾在現象上也會表現出來。它在一定部門中造成了壟斷,因而要求國家的干涉。它再生產出了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了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這是一種沒有私有財產控制的私人生產。
把股份制度——它是在資本主義體系本身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私人產業的揚棄;它越是擴大,越是侵入新的生產部門,它就越會消滅私人產業——撇開不說,信用為單個資本家或被當作資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內絕對支配別人的資本,別人的財產,從而別人的勞動的權利。(87)對社會資本而不是對自己資本的支配權,使他取得了對社會勞動的支配權。因此,一個人實際擁有的或公眾認為他擁有的資本本身,只是成為信用這個上層建筑的基礎。以上所述特別適用于絕大部分社會產品要經過的批發商業。在這里,一切尺度,一切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多少還可以站得住腳的辯護理由都消失了。進行投機的批發商人是拿社會的財
(87) 例如,我別可以在《泰晤士報》125上看到1857年這樣一個危機年的破產表,
并且把破產者自己的財產和他們的負債額比較一下。——“真的,那些有資本和信用
的人的購買力,遠非一個對投機市場毫無實際知識的人所能想象。”(圖克《對貨幣流通
規律的研究》第79頁)“一個人,只要他有這種名聲,即被公認為擁___________有充足的資本可以
經營他的經常的營業,并且在同業中又享有良好的信用,如果他對他所經營的貨物的
行情看漲持有樂觀的估計,而在投機開始和進行時又一切順利,那末,他就可以按照一
個比他的資本大得多的規模來購買。”(同上,第136頁)——“工廠主、商人等等,都大
大超過他們的資本來進行交易…… 現在,資本與其說是任何一種商業交易的界限,
不如說是用來建立良好信用的基礎。”(《經濟學家》1847年第1333頁)
產,而不是拿自己的財產來進行冒險的。資本起源于節約的說法,也是荒唐的,因為那種人正是要求別人為他而節約。{如不久前整個法國為巴拿馬運河的騙子總共節約了15億法郎。巴拿馬運河的全部騙局126在它發生整整二十年之前,就已經在這里多么準確地描繪出來了。——弗·恩·}他的奢侈——奢侈本身現在也成為獲得信用的手段——正好給了另一種關于禁欲的說法一記耳光。在資本主義生產不很發達的階段還有某種意義的各種觀念,在這里變得完全沒有意義了。在這里,成功和失敗同時導致資本的集中,從而導致最大規模的剝奪。在這里,剝奪已經從直接生產者擴展到中小資本家自身。這種剝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發點;實行這種剝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目的,而且最后是要剝奪一切個人的生產資料,這些生產資料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已不再是私人生產的資料和私人生產的產品,它們只有在聯合起來的生產者手中還能是生產資料,因而還能是他們的社會財產,正如它們是他們的社會產品一樣。但是,這種剝奪在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內,以對立的形態表現出來,即社會財產為少數人所占有;而信用使這少數人越來越具有純粹冒險家的性質。因為財產在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運動和轉移就純粹變成了交易所賭博的結果;在這種賭博中,小魚為鯊魚所吞掉,羊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在股份制度內,已經存在著社會生產資料借以表現為個人財產的舊形式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向股份形式的轉化本身,還是局限在資本主義界限之內;因此,這種轉化并沒有克服財富作為社會財富的性質和作為私人財富的性質之間的對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態上發展了這種對立。
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廠,是在舊形式內對舊形式打開的第一個
缺口,雖然它在自己的實際組織中,當然到處都再生產出并且必然會再生產出現存制度的一切缺點。但是,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對立在這種工廠內已經被揚棄,雖然起初只是在下述形式上被揚棄,即工人作為聯合體是他們自己的資本家,也就是說,他們利用生產資料來使他們自己的勞動增殖。這種工廠表明,在物質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產形式的一定的發展階段上,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怎樣會自然而然地從一種生產方式中發展并形成起來。沒有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的工廠制度,合作工廠就不可能發展起來;同樣,沒有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的信用制度,合作工廠也不可能發展起來。信用制度是資本主義的私人企業逐漸轉化為資本主義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礎,同樣,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國家規模逐漸擴大合作企業的手段。資本主義的股份企業,也和合作工廠一樣,應當被看作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只不過在前者那里,對立是消極地揚棄的,而在后者那里,對立是積極地揚棄的。
以上,我們主要是和產業資本相聯系來考察信用制度的發展以及在這一制度中包含的資本所有權的潛在的揚棄。以下幾章,我們將要和生息資本本身相聯系來考察信用,考察信用對這種資本的影響和信用在這里所采取的形式;同時,我們還要提出一些專門屬于經濟學方面的意見。
在此之前,先談談下面這點:
如果說信用制度表現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那只是因為按性質來說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在這里被強化到了極限。它所以會被強化,是因為很大一部分社會資本為社會資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這種人辦起事來和那種親自執行職能、小心謹慎地權衡其私人資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這不過表明: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對立性質基礎上的資本增殖,只容許現實的自由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限度,因而,它事實上為生產造成了一種內在的但不斷被信用制度打破的束縛和限制。(88)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加強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種要素。
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質是:一方面,把資本主義生產的動力——用剝削別人勞動的辦法來發財致富——發展成為最純粹最巨大的賭博欺詐制度,并且使剝削社會財富的少數人的人數越來越減少;另一方面,又是轉到一種新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正是這種二重性質,使信用的主要宣揚者,從約翰·羅到伊薩克·貝列拉,都具有這樣一種有趣的混合性質:既是騙子又是預言家。__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摘自馬克思《資本論》第25卷自毛澤東旗幟網資料欄目下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