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是一項涉及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為保持經濟持續和健康發展,面對當前非常糟糕的國際經濟大環境和國內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在嚴格控制增長速度、全力維護物價穩定的調控目標下,國家正以財政和貨幣政策為手段,通過強化緊縮開支和上調銀行準備金率等方式,以金融領域為重點,開展了一系列力求能夠使經濟"軟著陸"的治理措施。
由于金融行業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因此在金融領域中實施的政策措施,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如果不對潛在的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清理,由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隨時都可能對整體經濟,造成致命的打擊。
那么,當前金融領域中存在的風險是什么?
首先,銀行系統中潛存的不良資產風險,是目前最大的金融風險。
2011年6月,國家身審計暑首次指出,目前我們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已經達到10.7萬億。雖然同銀監會提出的9.1萬億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它們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對部分地方政府,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償債能力的擔心。根據銀監會的報告,2011年1-5月銀行系統共計發放了55.77億人民幣的貸款,其中有4.5萬億存在風險,2.4萬億面臨直接違約風險,而這些風險中的絕大部分,又都來自地方政府和國企。考慮到前期累積的債務,再加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當前緊縮銀根,對絕大部分中小企業所產生的巨大壓力,整個銀行系統中潛存的不良資產風險,正在不斷地上升。如果一旦形成規模性的地方債務違約現象,那么引爆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其次,銀行系統中普遍存在的流動性差的風險。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自2010年起,國家連續多次上調銀行準備金率和居民存款利息的舉措,正在使銀行中的流動性變的越來越差。它主要表現為,由于銀行對地方政府和國企等的前期貸款,主要是中長期貸款,特別是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貸款;而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和長期的負利率又使得銀行的存款,正在不斷地短期化,加上國家目前越來越嚴厲的貨幣調控手段,所有的問題迭加在一起,使得銀行的流動性短缺問題十分突出。而流動性短缺又使得來自資本市場的投機者,對中資銀行以做空的方式進行圍剿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加大。它所產生的后果,一是損害中資銀行在市場上的聲譽;二是使得銀行的資產隨著市場的沽空行為在不斷地縮水。
第三,國家缺乏對金融行業進行有效監管的科學方式和手段。
目前,由于中國的金融行業正處在一個一方面同國際市場接軌,另外一方面各種形式的金融活動,正在國內不斷興起的時期,因此,很多規范和不規范的金融活動,都打著創新和探索的名義大行其道。雖然銀監會對大到銀行治理、小到民間借貸的行為,進行監管和指導,但是這并沒有減少金融領域中的問題。例如,銀行業務的創新及安全問題,民間借貸市場的規范和監管問題,各種風險投資活動的規范及退出機制等問題,長期以來都存在著要么一管就死,要么任其發展的現象。一句話,當經濟過熱的時候,對銀行的打壓越嚴厲越好,當經濟增長缺乏活力的時候,對銀行的無序放貸和各種違規行為又聽之任之。雖然大家都知道地下錢莊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可是長期以來,各地地下錢莊的非法活動,不僅沒有被遏止,而且還出現了不斷壯大和蔓延的現象,就非常典型地說明了我們對金融行業的監管,是多么的無序和粗放。其中,不按照金融行業的市場規律,而是按照政策的需要去行事,是當前整個金融行業監管過程中存在的最突出問題。
那么,該如何防范金融風險?
首先要對金融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在理清問題的基礎上,啟動綜合改革和頂層設計。以同國際接軌為目標,對監管制度的制訂和監管手段的科學化、市場化,進行深刻、徹底的改革。
其次,要高度重視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爆發的誘因。特別是對一些突出問題,例如,對地方政府潛在的債務違約行為,要進行限時清理。國家要在逐漸淡化地方政府經濟建設職能的基礎上,讓銀行對地方政府所欠債務,以市場化手段盡快處置。把能夠引發金融風險的各種誘因,消滅在初期和可控階段。同時還要嚴厲打擊和取締地下錢莊,確保整個金融市場的安全。
第三,要對現有的監管方式和手段,進行全面清理。對那些要么太軟,要么太嚴,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的監管內容,堅決剔除并且使之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由于金融安全對整體經濟具有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以金融為手段,對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治理的時候,一定要對金融領域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所采用政策措施的科學性,進行深層次研究,并審慎行事。只有這樣才能夠一方面確保問題能夠有效解決,另外一方面也使得金融行業的發展更加安全和規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