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1日07:50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針對云計算、數字城市等領域建設問題,人民網近期獨家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倪光南認為:中國某些部門、某些人迷信外國產品主要是觀念問題, 但同時也有規章制度上的問題;中國美國商會去年抨擊中國政府采購制度采用的是“雙重標準”。
信息設備采購不應盲目迷信國外企業
記者:在一些地方部門所進行的信息化工作中,對國外產品是仰視的態度,據您的了解,在云計算、數字城市建設領域,中國產品能替代國外的產品嗎?我們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看待國內外企業的競爭?
倪光南:中國某些部門、某些人迷信外國產品主要是觀念問題, 也有規章制度上的問題。實踐表明,外國產品和外國系統照樣要出問題,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現實情況是,采用外國產品出了問題不需負責,而采用國產產品出了問題就可能負責。究竟是通過教育還是通過訂立規章制度來克服上述傾向,需要有關部門認真研究。
現在云計算、數字城市等技術遠沒有成熟,有關標準也沒有完備。實際上,外國跨國公司各家提供的技術、產品或解決方案也都各有千秋,并非十全十美。另一方面,在中國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中國許多企業也正在發展這方面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差距其實并不大,何況,在對本國需求的了解與提供支持服務等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云計算、數字城市等建設采用本國的技術、產品與服務既是可行的,也是應當大力提倡的。
記者:對于優先選用國貨的提法,有國外觀點可能認為,它可能與WTO的原則有所沖突,前段時間相關媒體也有這方面的報道。您覺得國外的這種觀點對嗎?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尊重WTO原則與支持國產品牌這之間的關系?國外的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
倪光南:人們不一定都了解政府采購和WTO的關系。由于中國還沒有簽署WTO的“政府采購協議”(GPA),中國政府采購市場并不需要對外開放。這也是對等的。例如美國政府的“救市計劃”規定要“買美國貨”、“用美國人”,他們也沒有向我們開放。去年,中國美國商會發布了《美國企業在華商務環境》白皮書(《白皮書》),其中專門有一章對中國的政府采購加以抨擊。這完全不符合WTO原則,也暴露了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實際上,這方面中國做得比美國更開放。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美國救市計劃要求買美國貨,而中國卻派出赴美采購團,成百億美元地買美國貨。
采購國產貨物并不排斥在華外資公司,中國的政府采購對于外商投資企業和中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界定國產貨物。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是增值準則,即在在本國生產的、增值達到50%以上的貨物。美國國會在1933年通過的《購買美國產品法》就采用這一準則。
我國早在2004年制訂的《軟件政府采購實施辦法(試行)》中規定:國產軟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最終形成,且在國內的開發成本不低于總開發成本的50%”的軟件。由于對軟件而言,其主要增值是在開發環節,所以這一開發成本準則和國際上通行的增值準則是一致的。可惜這個辦法沒有付諸實施,致使2010年的政府軟件正版化變成了政府軟件進口化。中國的現實情況是,不是我們違背了WTO原則而是我們違背了《政府采購法》。
記者:國外企業在推進信息化工作時,對商業目的進行了帶有理論色彩的包裝,但同時也聽到一種聲音,感覺國外一些產品在性價比與服務上,未必像宣傳的那樣好,以您的專業知識來看,國外所宣傳的這些信息化構思,價值到底有多大?一些地方政府與企業熱衷選擇他們,其結果到底值不值?
倪光南:我們已經說到,新一代信息技術遠沒有成熟,有關標準也沒有完備,國外企業往往是將它們原來的產品略加改進,包裝成新一代產品,所以不應當盲目迷信國外企業。中國有的企業雖然小一些,但技術未必差,希望政府和央企、大型國企能積極選擇他們作為合作伙伴,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原有的信息系統,這樣,不但可以成倍地節省信息化開支,提高信息化水平與效益,還能做到真正自主可控。
中國在信息化領域應減少對外技術依賴度
記者:云計算應該是國家未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思路之一,在云計算時代,資源會越來越集中,相信安全問題也會越為越讓人重視,特別是政府部門、重要的企業等等將在這方面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您覺得我們要如何去應對這些挑戰?
倪光南:云計算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系統、網絡系統的安全問題外,還有它特殊的問題。在計算資源和數據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存放在云中心的海量數據的安全,如何保護眾多云計算用戶的隱私權不被侵犯等等,都是難題。顯然,這些問題不可能立即就有完善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通過實踐,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有的問題還需要制訂相應的法規予以保障。
不過,我們并不能因此就不敢采用云計算了。實際上,即使是現在的信息系統、網絡系統,同樣面臨著一系列安全問題,而且這不僅是技術問題,而且是管理問題,還涉及到政策、法規、戰略等深層次的問題。美國政府最近出臺了一個“網絡空間國際戰略”,這說明他們是將網絡戰、網絡安全等放到戰略高度來部署、來推進,這種舉措很值得其他國家的借鑒。
現在看來,對信息安全要求最高的政府部門、重要企業的信息化更應轉向云計算。盡管云計算還需要面臨一些新挑戰,解決一些新問題,但是歸根到底,當這些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后,云計算所帶來的資源高度集中與統一管理不但將大大有利于資源的共享,而且也一定會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和強化管理。
記者:在談論云計算、數字城市這新興市場機會時,大家好處說得多,問題說得少,您覺得這兩塊的正負效應分別是什么?安全問題在其中占據什么樣的位置?
倪光南:發展云計算、數字城市是符合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潮流的,采用這些新技術來推進信息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采用云計算能大大提高信息基礎設施利用率,節省成本,降低能耗,加快應用部署等等。
不過,如果缺乏統籌規劃,盲目跟風,也可能造成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但這不是這些新技術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的規劃和管理的問題。
至于安全問題對于任何信息系統來說都是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對云計算當然也不例外。
記者:云計算、數字城市在中國,可謂方興未艾,一些大的跨國企業在中國也進行了很多宣傳,像IBM、惠普,戴爾等等,他們同時對中國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您覺得,國外企業的深層次介入,會不會對中國的信息安全構成影響?
倪光南:我們應當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但是中國的信息化不應依托外國技術。我們歷來主張政府和重要信息系統應主要采用自主可控的國產軟硬件與服務,目前中國的現狀離這一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大家知道,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減少對外技術依存度,而現在,我國信息化對外技術依存度是相當高的。
2010年6月胡錦濤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提出,中國要推進“可靠、低成本信息化”,這是中國作為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推進信息化的指導方針。過去,由于外國跨國公司在信息領域的壟斷,使國產軟硬件與服務難以進入市場,當前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起給了中國本國IT產業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能乘這個機會,使中國信息系統尤其是重要信息系統大量地從采用進口裝備轉向采用國產裝備,那么對增強我國信息安全和降低信息化成本都有重大的意義。
記者:在云計算、數字城市發展的這個新的機遇期,中國企業應該如何贏得更大的發展?政府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倪光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中國企業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機遇爭取后來居上。中國政府是強勢政府,擁有雄厚的資源,政府的引導可以起決定作用。這里,最重要的支持是市場支持。政府要強調自主可控,率先采用國產云計算、數字城市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那么中國的豐富科技人力資源和巨大的市場資源將會在這新一輪IT革新中,充分發揮作用,現在中國成為信息強國、信息大國的條件是完全具備的。(記者陳健編輯整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