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流失的根源
――違反政府負債律的危害
我們此前從邏輯上證明,資本主義社會維持正常的再生產,必須政府負債或增發貨幣,因為資本集團生產的外銷商品的唯一用戶是非資本集團勞動者,為了獲得利潤,必須銷售額大于勞動者工資,這必然導致部分商品沒有市場,只有政府負債或增發貨幣,提高工人收入,才能實現資本家集團商品的完全銷售(鏈接出處)。我們將其簡稱為政府負債律。下面談談,違反政府負債律,會對經濟產生什么影響,西方國家是如何對付的。
所謂違反政府負債律,就是政府既不負債,也不增發貨幣,這必然導致一部分商品無法實現銷售。在二戰之前,西方國家大多數時候是違反政府負債律。那時候,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有個經濟危機規律,就是每8-10年發生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生產過剩,工人失業,大批工廠倒閉。例如,1929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生大蕭條,美國1933年與1929年相比,國民產值下降了一半,倒退了20多年。這正是當時西方國家違反政府負債律的必然結果。
對西方大小資本家來說,產品滯銷,工廠倒閉,就等于畢生積累的財富消失。因此,將過剩產品輸出到其他國家,轉嫁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是那個時代常見的做法。通常一國發生危機,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因為那個時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違反政府負債律,而且各國市場是普遍聯系的。由于各資本主義國家都發生經濟危機,將過剩產品輸往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比較困難的,各個獨立資本主義國家都會提高關稅,防止外國產品輸入,占領國內市場,從而加重國內生產過剩的危機,這就是常說的貿易大戰。
提高關稅是防止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另一個辦法是貨幣貶值,從而降低出口商品價格,增加出口,減少生產過剩。那個時代貨幣實現的是金本位或銀本位,例如,英國發行的貨幣1英鎊,代表的是英國政府開出的1英鎊白銀欠條。因此,貶值貨幣就是讓欠條所代表的金或銀減少,這使出口商品可以降價,因為貨幣貶值,商品在國內能換到的欠條數量保持不變情況下,其實際所代表的金銀減少了,從而可以降低價格到國外換較少的金銀了。事實上,生產過剩情況下,物價會進一步下降,從而使出口商品價格可以進一步降低。這實際上等于低價賤賣,損失物質財富。由于當時交通不發達,外貿在各國經濟中所占比例很小,從而對西方社會產生的影響較小。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將危機轉嫁到自己的殖民地和其他第三世界落后國家。首先給第三世界國家帶來的滅頂之災。由于西方傾銷工業品,導致第三世界國家工業被消滅在萌芽狀態;由于大批金銀隨進口商品到來而流失,使第三世界國家的國內貨幣急劇減少,導致商品活動停滯,從而經濟受到重創。其次,為了爭奪其他國家市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常常會大打出手。因此,二戰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到20世紀初,又先后爆發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使得西方有識之士憂心忡忡,擔心資本主義制度是否適合人類,是否會毀滅人類。也正是在這種狀況下,產生了馬克思學說,誕生了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另一方面,西方學者不斷探索新的解決辦法。1936年,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被譽為西方經濟學革命。在該書中,作者提出了解決生產過剩的辦法,就是政府負債給老百姓增加收入和消費,來減少生產過剩。甚至提出發動戰爭來減少生產過剩,這一樣是政府負債來解決生產過剩。
凱恩斯主義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是主流理論,成功地解決了西方幾百年無法制止的經濟危機痼疾。以往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導致的生產能力下降不見了,代之的是生產能力不斷增長,從而保持了經濟的不斷發展。這是戰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美國參加二戰前夕,需要征收大量兵員,但是美國兵役局軍醫說應征青年約半數體檢不合格,主要原因是過去十年營養不良。全國有半數以上兒童家庭年收入不到 1500美元。農民占人口四分之一,而四分之三農民仍然用煤油燈。(光榮與夢想,1932-1972美國社會實錄338頁)。說明當時美國還很落后。
二戰前夕,美國總人口為1.32億,其中婦女只有17%參加工作。二戰期間,美國參戰人數高達1400萬人,同時,軍工生產還占用更多人,到1945年,就業人數從4500萬增加到6600萬人,包括500多萬婦女。經濟也比1940年增加一倍以上。說明近一倍從業人員從事的是與人民福利無關的無效勞動,然而,它解決了生產過剩問題,從而經濟得到發展,當時美國的生活水平也提高20%以上,一改戰前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局(同前,414頁)面。同時,政府債務開始不斷膨脹起來。戰爭結束,經濟反而下降,因為戰爭物質不能再生產了。但是,二戰以后,由于實行凱恩斯主義,解決了生產過剩危機問題,經濟一直穩步增長,這是美國和西方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圖來自薩繆爾森經濟學)
凱恩斯理論成功地提出了生產過剩情況下的解決辦法,但是,對生產過剩是如何產生的,他認為,一個經濟社會的總收入與總就業量決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決定于“消費傾向”、“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以及對貨幣的“靈活偏好”這三個基本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
馬克思則認為“(產生生產過剩)危機的根源在于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成果的資本主義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具體表現在兩點,一是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 狀態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生產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當這兩種矛盾發展到尖銳的程度使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遭到嚴重破壞時,就會出現經濟危機”。
這兩種觀點都認為,危機的產生是有條件的,在一定條件下,才會爆發。筆者提出的政府負債律,邏輯上證明了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規律,只要資本家集團得到利潤,政府不干預,就必然導致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社會總是存在的一種必然規律。必須通過政府干預才能解決,不是政府負債,就是政府增發貨幣給勞動者(或者說非資本家)。
如果我們不按照這個要求來做,將生產過剩輸出到國外,就會招致經濟損失。與一個世紀以前根本不同的是,今天的貨幣與金銀無關,它是不斷貶值的政府欠條。美元欠條每8年貶值一半。40年前1美元約等于1克黃金,現在僅等于0.03克黃金。放在手里不用,等于財富流失。我們將物質財富換成美元,存在手里,等于免費奉送財富。 降低匯率,搞低價賤賣,來解決生產過剩,等于奉送更多財富。
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占國民 產值40%以上,通過低價賤賣等政策導致每年流失的財富,超過自己老百姓消費的物質財富(均根據產品出廠價格估算)。這比一個世紀以前發生的經濟危機要惡劣得多,因為那時危機發生后,主要是工廠倒閉,降低生產能力,由于受交通限制,輸出財富到國外所占比重很小,例如,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出口僅占國民經濟5%以下,出口順差就更小了。筆者根據世界銀行和國家貨幣基金組織每年發布的人民幣購買力平價匯率估算,30年來,我們一共流失財富25萬億美元。現在每年流失財富超過1萬億美元(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9974 )。因此,我們所謂的30年高速發展,是財富加速流失的所謂發展。它帶來的是國內資源逐漸枯竭,環境逐步惡化,貧富差距加大,社會分裂。繼續下去,中華民族就會踏上亡國滅種的絕境。
物質財富是不滅的,提高老百姓收入,從而將物質財富分配給自己的老百姓,才能保有財富。保存在自己的老百姓手里,即使經過40年,其物質還在國內,并沒有消失,重新加工,仍然還是財富。
相反,將物質財富出口換美元欠條,由于美元每8年貶值一半,40年后,其所能換回的物質財富僅剩下(1/2)5=3%。40年前1美元約等于1克黃金,現在僅等于0.03克黃金。充分說明美元欠條的騙人本質。
兩條道路,兩種命運,我們必須作出改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