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就在很多歐洲人還沒緩過神來之時,德國政壇就發生了一場大地震。
2021年底成立的德國“交通燈”執政聯盟終于在11月6日這一天解體了。
當晚,朔爾茨宣布解除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上圖右三)的職務,并已上報總統走批準流程。
朔爾茨指責林德納“自負、卑鄙、拒絕妥協”,他還聲稱林德納“將黨派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不可理喻,危害國家。”
德國總理如此嚴厲地公開指控一位部長,這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
德國《圖片報》標題就直接指出:“朔爾茨宣布林德納為替罪羊。”
甩鍋,才是朔爾茨暴怒的真正原因,他要讓德國人相信,德國面臨的一系列危機是林德納他們造成的。
隨后,林德納在國會大廈發表聲明,指責朔爾茨蓄意破壞執政聯盟, “他正在帶領德國進入一個不確定的時期。”
意思就是,朔爾茨領導能力不行,不值得信任。
同時,林德納所在的德國“自由民主黨”議會黨團領袖杜爾宣布,該黨所有部長退出聯合政府。
這標志著“交通燈政府”聯盟正式解體。
由于執政聯盟只剩下了社民黨和綠黨,議席相加不夠執政門檻,朔爾茨將面臨議會“信任投票”。
朔爾茨建議于明年1月15日舉行信任投票,他大概率無法得到信任。這樣,議會只能解散,原定于明年9月舉行的議會大選,將提早到3月。
朔爾茨很可能成為半個世紀以來最短命的德國總理。
自1974年以來,除了瓦爾特·謝爾之外,德國總理平均任期都在8年以上,默克爾更是做了16年總理。
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現在德國沒有這個基礎了。
德國政治地震,與特朗普當選并沒有因果關系,但有內在關聯。
自殘式的德國政府
朔爾茨與林德納翻臉,是聯盟內部矛盾的一次總爆發。
誰對誰錯,不是看誰罵得更兇。
雙方沖突的導火索是財政剎車(Schuldenbremse)問題。
背景是德國正面臨連續兩年的經濟衰退,德國工商總會(DIHK)在年初就提醒德國政府,如果再不拿出辦法扭轉經濟頹勢,德國的經濟問題將變成長期結構性的危機,有35%的德國工業企業將走向倒閉。
要拯救德國,政府首先要開源節流,再幫助企業獲得廉價而充足的能源(俄羅斯),還需要具有廣闊前景的海外市場(中國)
然而在開源節流問題上,三黨卻鬧成了一團。
財政剎車(Schuldenbremse)擊中了綠黨的要害---放棄援助烏克蘭。
林德納態度是,援助烏克蘭是應當做的,但德國經濟已承擔不起。
簡單說,就是德國沒錢了,財政部變不出錢去給澤連斯基上貢。
但朔爾茨卻站在綠黨一邊,要求暫停“財政剎車”。
政府想靠借錢來援助烏克蘭,額外債務規模為150億歐元,但林德納堅決拒絕,他不想開這個借錢援助烏克蘭的口子。
于是,社民黨和綠黨就開始整活了。
11月4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綠黨)第八次跑到基輔,還帶來了2億歐元,展現德國將繼續全力援烏的決心。
氣得德國媒體《時代報》直接用臟話罵她。
綠黨整活,是想給自民黨施壓,迫使林德納放棄抵抗。
但財政剎車(Schuldenbremse)是有憲法依據的,即德國政府每年新增債務不得超過GDP的1%。
林德納認為債務已經夠多了,烏克蘭這個財政包袱必須結束。
10月29日,雙方攤牌。
朔爾茨和林德納各自召開了一場“經濟峰會”,互不邀請對方參加。
11月2日晚,兩人在總理府進行最后的秘密“溝通”,德媒也預感到了會發生大事,攝影記者就蹲守在總理府外。
11月3日凌晨00:55,林德納離開。
下午,自民黨放風稱,“如果經濟政策沒有根本性的改變,聯邦預算就沒有基礎,本屆政府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這表示自民黨準備要退出聯盟。
11月4日,貝爾伯克在基輔發聲,她說,“當你看到烏克蘭人每天遭受的苦難時,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作為德國人、作為歐洲人,我們對烏克蘭負有特殊的責任。”
圣母啊!閃閃發光的圣母啊!
德國選擇黨主席愛麗絲·魏德爾回應:德國不需要一個在治療過程中處理自身問題的聯盟,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阻止德國經濟崩潰的政府。
此時,德國已不是左右之爭,而是:到底是德國利益高于烏克蘭,還是烏克蘭利益高于德國?
5日,自民黨還沒有下玉石俱焚的決心。因為它的支持率已掉到6%,如果不依靠執政聯盟,它連達到進入議會的門檻(5%)都有問題。
但美國大選開票的形勢鼓勵了自民黨,因為拜登號召全力援助烏克蘭的政策將被特朗普結束。
所以自民黨的壓力減輕了。當然,它也想挽救一下自己可憐的支持率。
除了林德納,自民黨的交通部長維辛、司法部長布施曼和教育部長貝蒂娜都準備辭職,大家共進共退。
朔爾茨只能硬著頭皮讓聯合政府解體,否則,綠黨也要退出。
綠黨的經濟部長哈貝克在美國大選結束后,他還嘴硬地說: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德國和歐洲必須展現出行動能力,最有力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
綠黨這幫人到底要將德國毀到什么程度?誰也不知道。
反正離拜登任期結束還有兩個月時間,它們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除了蹦床運動員借錢到基輔倒貼的鬧劇之外,德國還發生一起嚴重泄密事件。
上周五,德國媒體《Stern》曝光了一份絕密文件,是林德納發給朔爾茨和哈貝克的一份內部文件。
林德納在這份18頁的文件中,幾乎否決了綠黨提出的全部政策:
氣候目標?刪!供應鏈法案?刪!集體談判法?刪!難民福利:刪!援助烏克蘭?刪!XXXXXXXX……
這是德國政府最核心的內部討論內容,怎么會到媒體手里?
林德納燒黃紙,斬雞頭,在耶老爺面前發誓不是自己泄密。
他把矛頭指向綠黨的哈貝克,自民黨甚至稱這是叛國罪。
如果不是哈貝克,那就是總理自己泄密了。
當然,以德國人現在的保密能力,說不定是被俄羅斯或印度竊取了絕密文件,肯定不是“清清白白美利堅”。
聯合政府解體后,德國政治將會混亂一段時間,但核心問題是經濟。
德國經濟兩條腿:能源和市場。
能源這條腿,早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就被貝爾伯克打斷了,她剛上來,就下令關閉“北溪2”天然氣管道,這是默克爾留下的遺產之一。
市場這條腿,也是一瘸一拐,德國居然跟中國搞起什么“價值觀”外交。
就在德國企業界呼吁加強對華合作關系時, 10月31日,經濟部長哈貝克對《日經亞洲》聲稱,盡管德國經濟增長緩慢,但仍將繼續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他的原話:“你突然意識到,你實際上被下藥了。”
他要實施“對華去風險戰略”,中德合作共贏,居然被說成了“下藥”、說成了“依賴”。
默克爾辛辛苦苦建立了中德密切合作關系,難道蹦床運動員和童話作家覺得自己比默克爾聰明?哪里來的自信。
那么,他們打算如何擺脫對華“依賴”?辦法是有的,去找印度。
10月底,朔爾茨內閣有一半成員組團訪問印度,德國政府還通過了一份名為“聚焦印度”的文件,鼓勵德國企業去印度投資和發展,還要引進印度移民到德國。
但德國企業不想去印度,“投資墳場”的名聲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這就是德國執政聯盟所謂的擺脫對華“依賴”的方法--有蛋糕不吃,非要用牛糞代替,并宣布牛糞有的是。
政策毫無邏輯可言,它們是真沒有把德國人的利益當回事,而且還要自豪地宣布:我幫大家找到牛糞啦,可以擺脫對蛋糕的依賴。
德國執政聯盟這三年在國內就干成了兩件大事:
一、大麻合法。
二、變性自由。
有這樣的德國政客在執政,德國不衰敗是天理難容。
林德納陪社民黨和綠黨也玩了三年的“自殘”,但他現在害怕了,因為他知道,再這樣玩下去,會把德國命根子玩沒了(制造業)
德國家底還很厚,社會上中產階級的痛感還不是很強烈。
但是,如果德國又到了一個面包50萬馬克的時候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