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強:2010熱點(下)—“中俄歐世界島軸心體系”的建構與發展
【內容提要】從歷史到現實,美英共濟會通過掌控金融體系、能源供應、軍工產業及傳播媒體,將美英兩國政府“改造”成為實現其“統治世界”陰謀的專政工具,以貨幣霸權作為其全球統治的核心基礎,以政治、軍事、貿易、科技、資源、文化以及思想作為其推行霸權的輔助工具,在當前正加緊實施其種族主義全球戰略。面對此一危急局面,中國、俄羅斯與歐盟三方如果能夠組成一個實質性的地緣戰略聯盟,一個涵蓋整個亞歐大陸、綜合實力遠超美國的世界最大政治、經濟及軍事聯合體將會橫空出世。這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島軸心體系”一旦形成,必將成為世界反美英法西斯聯盟的核心基礎及中堅力量,進而聯合亞非拉三大洲的發展中國家,以逐步消解美元霸權、在國際金融貿易領域消除美國霸權勢力作為反法西斯斗爭的核心內容。“中俄歐軸心體系”的最終目的并非為了“統治全世界”或要將美國“從地球上抹掉”,而是要團結一致地徹底粉碎美英共濟會的反人類陰謀、有效消解美國全球霸權的統治體系,將美國還原為一個行使“正常國家”職能的地區大國。
深刻認識美英共濟會陰謀的性質及危害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每逢重大歷史關頭,毛澤東主席的這句名言又會被重新提起。表面看來如此文明發達的美英兩國怎么會是法西斯國家?向來貌合神離的中俄兩國如何才能真心結盟?內部尚且矛盾重重的歐盟又能否聯合中俄“一致抗美”?要切實解決這些重大問題,我們迫切需要重溫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里的警世哲言:“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
人們在審視近現代西方文明發展進程之時,總有幾個關鍵的歷史之謎難以索解:為何大力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的西方國家卻長期推行有形無形的種族歧視和殖民掠奪?為何自命文明進步、理性至上、科學民主的西方國家卻將戰爭、殺戮、壓迫強加于全人類?為何曾經幫助世界各國抗擊法西斯侵略的美國卻在戰后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動亂與戰爭策源地?關于資本主義剝削及帝國主義侵略的傳統理論,其實仍只是揭示了現象的本身,直至英美“共濟會”將神秘主義、精英主義、種族主義及帝國主義共冶一爐的有關秘密及重大陰謀的相繼揭露,這些關鍵問題才得出了合理的解釋。
傳統的歷史教科書告訴人們,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新老帝國主義集團爭奪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的非正義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抗擊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正義戰爭。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有關史實的陸續披露,我們明白了這兩次世界大戰原來屬于同一場戰爭(只是分成兩個歷史階段來進行),所謂“反法西斯戰爭”的局部性質不能掩蓋其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世界霸權的丑惡本質;我們還了解到,一小撮由英美兩國的猶太人及盎格魯-撒克遜人所組成的“西方精英階層”為了追求“永遠暴利”的奢欲,為了實現“統治世界”的狂想,利用通過權錢交易、官商勾結及金融壟斷所攫取的政治經濟權力(也包括操縱媒體的輿論欺騙手段),不斷地制造一次又一次的金融恐慌和經濟危機,不斷地挑起一場又一場的地區沖突和國際戰爭,不惜殺死數以千萬計(包括本國民眾與軍人在內)的無辜生命,不惜毀滅無法估量的人類文明成果。事實上,這些在歷史與現實里至今仍然“逍遙法外”的金融寡頭、野心政客及戰爭販子,與他們所“審判”的德意日法西斯戰犯一樣,都是人類有史以來至為罪大惡極的反人類罪犯。
美國旅德學者威廉·恩道爾在其《石油戰爭》、《霸權背后》等系列著作里,以扎實的史料和精到的筆觸,揭示出一個更令人震驚的事實:在一戰爆發近百年之后的今天,當人類已經進入“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地球村”時代之際,還是那一小撮自命為“人類精英”的猶太及盎格魯-撒克遜金融寡頭、野心政客及戰爭販子,又在謀劃發動“第三次”乃至“第四次”世界大戰。同樣是以美英兩國共濟會組織所主導和推動,同樣是以掠奪財富、壟斷資源、種族清洗、統治世界為目的,在“天定命運論”指引下的美國必須永遠不停地“開疆拓土”——亦即永不滿足的、“與時俱進”的帝國擴張和殖民奴役。不同的是,這一場罪惡本質與納粹集中營、日軍大屠殺毫無二致的法西斯戰爭,卻是打著“民主”、“人權”、“反恐”等道德旗號來進行的,對于世人具有更大的欺騙性,對于人類的理性與良知則更有顛覆性。而更令人發指的是,這一場新形式的世界大戰已不僅使用毀滅性的軍事武器,還會通過人為制造的大范圍糧食危機以控制全球糧食供應命脈,甚至拋出滅絕性基因武器來殺死數以十億計的特定種族人口,以便在戰后建立一個全世界人民均處于猶太-盎格魯種族專制統治之下的“世界新秩序”。這無疑就是一場德意日法西斯戰爭的“終極版”。
二戰時期,當世界各國面對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時,求生的本能與反抗的意志促使各大國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樣道理,在21世紀的今天,當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面對這個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為恐怖的戰爭陰謀及生存威脅,必然要在政治、經濟、社會及軍事等方面采取各種緊急應對措施,更需要最大限度地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包括美英兩國人民),共同組成全世界反對美英法西斯陰謀的戰略同盟,力求徹底粉碎此一全面威脅人類生存的法西斯恐怖組織。08年8月俄格戰爭發生后,筆者在《俄格戰爭打出了多極世界的戰略框架》(見文末鏈接)一文里,提出了中國、俄羅斯與歐盟三方應逐步構建“世界島軸心體系”的戰略設想。現在看來,為了有效應對美英共濟會“統治世界”的陰謀,這個構想確有付諸認真論證的必要。
中俄聯盟是構建“軸心體系”的首要條件
當前,美英兩國以貨幣霸權作為其全球統治的核心基礎,以政治、軍事、貿易、科技、資源、文化以及思想作為其推行霸權的輔助工具,正在密鑼緊鼓地加緊實施其全球戰略布局。面對此一危急局面,全世界所有不甘心屈從于美英野蠻奴役的國家除了聯合團結起來之外,還必須制定針鋒相對的應急策略,以及對癥下藥的中長期戰略謀劃,才能有效抗擊美英兩國的狼子野心。
十九世紀末以來,世界各個主要國家之間的戰略角力一般都遵循地緣政治原則來進行。但自從美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逐步確立美元霸權之后,尤其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若仍舊采取單一的地緣戰略來對付美英兩國的全球霸權體系,恐怕收效甚微乃至徒勞無功,“蘇聯解體”就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而能夠切實打擊美國霸權基礎的有效措施,顯然需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亦即有關各國通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名義,逐步實施一系列旨在消解美元霸權的國際貨幣政策,以此“釜底抽薪”之舉力求將美國從所謂“超級大國”還原為一個“正常國家”。在當前,能與美元相抗衡的國際流通貨幣只有歐元,還有尚無“自由兌換”之名而有“國際流通”之實的人民幣(英鎊和日元可以忽略不計)。此外,石油與糧食也是美國推行全球霸權的戰略工具,而俄羅斯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中國和歐洲都是世界主要產糧區,再加上政治和軍事因素,當今世上有資格、有實力與美國進行戰略博弈的地緣政治玩家,就只有位于亞歐大陸的中國、俄羅斯與歐盟(本文內所指稱的歐盟一般不包括英國在內)三方。
眾所周知,英國的地緣戰略家麥金德早在1904年就已將亞歐大陸稱為“世界島”,宣稱“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全世界”。因此,歷來奉行“大陸均勢政策”的英國開始極力防止俄羅斯與周邊國家形成“亞歐大陸樞紐強權”。繼承英帝國衣缽的美國自然亦將“世界島”戰略奉為圭臬,麥金德的門徒布熱津斯基即通過《大棋局》一書公開表示,“對于美國來說,歐亞大陸地緣戰略涉及有目的地管理具有地緣戰略地位的重要國家···(美)帝國的三大地緣戰略定律是:在各諸侯之間保持安全的依賴性,避免相互串通;讓附庸者保持順從、得到保護;防止野蠻人(指中俄及其周邊國家)聚成一伙”。另一方面,布熱津斯基亦同時提出“在下個世紀初葉的某個時候會最終產生一個跨歐亞安全體系”,但這個“跨歐亞安全體系”卻是由美國及北約所主導的,其目的是“排除單一的占支配地位的大國的出現”,并將俄羅斯、中國、日本乃至所有歐亞國家一網打盡。顯而易見,屬于海權國家的英美兩國最為重視也最為忌憚的世界級戰略格局,正是在亞歐大陸上形成“大陸樞紐強權”,而我們在未來最為重要的戰略任務,就是要構建由亞歐大國自身掌控主導權的“世界島軸心體系”。
在世界地圖上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國土幾乎橫貫亞歐大陸,歐盟位于大陸西部,中國則居于大陸東部。很明顯,中俄歐三方已經占據了亞歐大陸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一頭連著太平洋,另一頭連著大西洋,其中包括中俄法三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核武大國,世界十大經濟體中的五個大國(中德法意俄),而中俄歐三方GDP總量則超過20萬億美元(不含英國)。在當今國際政治格局中,人們總是慣性地依據歷史和現實將中俄歸為一方,將美歐歸為對立的一方。若中俄歐能夠打破這種慣性思維成為一方,而將美英兩國孤立為另一方,那么未來的世界格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換言之,中俄歐如果能夠組成一個實質性的地緣戰略聯盟,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最大政治、經濟及軍事聯合體將會橫空出世,其綜合實力遠超出美國之上。這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島軸心體系”一旦形成,必將成為世界反美英法西斯聯盟的核心基礎及中堅力量,進而聯合亞非拉三大洲的發展中國家,以逐步消解美元霸權、在國際貿易領域消除美國霸權勢力作為反法西斯斗爭的核心內容,再輔以相應的政治、軍事及文化手段,力求實現徹底粉碎美英共濟會陰謀的最終目標。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現階段不論中國或俄羅斯均無力單獨抗衡美國的全球霸權體系,故此必須擺脫所謂“新三國演義”的戰略迷思,在構建“世界島軸心體系”進程中首須結成牢不可破的中俄戰略聯盟。在亞歐大陸上,中俄兩國是一對“背靠背”的鄰國,亦曾經同屬社會主義大國,具有豐富的對美斗爭經驗(美蘇進行過數十年的冷戰,中國則在韓戰、越戰直接與美軍較量);今天的俄羅斯已經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其天然氣、鐵礦蘊藏量及森林面積均居世界第一位,煤、鋁蘊藏量及水力資源居世界第二位,加上其廣達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絕對是一個世界級的資源大國。中國則擁有世界第一的人口數量和外匯儲備,以及位居世界前列的市場規模與進出口貿易,并將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為重要的是,中俄兩國在二戰遭受德日法西斯侵略而成為人命犧牲及財產損失最為慘重的兩個國家,并在戰后仍然長期受到美英所主導的西方陣營的封鎖與圍堵;美國發動的“和平演變”及金融戰爭造成了蘇聯解體,中國亦因同樣遭遇而導致巨額財富流失。普京曾經指出,中俄高度互信的關系是促進世界穩定的最重要因素。故此,無論是為了國家的發展還是民族的生存,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核武大國的中俄兩國都應該、而且必須聯合起來,以大度的胸襟放下各種歷史恩怨和利益沖突,以堅定的意志承擔領導人類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以長遠的眼光結成“團結一心、一致抗美”的戰略同盟,發揮“1+1大于2”的戰略作用,為逐步構建“世界島軸心體系”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并打造強大的軍事保障。
歐盟為何需要聯合中俄“一致抗美”
毫無疑問,目前擁有27個成員國、近5億的總人口、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萬億美元的歐盟,已經成為世界舞臺上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經濟及軍事綜合性區域力量,而被稱為“國際體系中的一個次體系”。尤其是作為“歐盟發動機”及歐元主體基礎的德法兩國,在現代世界歷史上都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工業大國和軍事大國。但是,由于歐盟成立時間尚短、根基仍未牢固,內部亦存在各種糾結難解的結構性矛盾,加上美英兩國勢力的全面滲透與高度介入,目前正在走向一體化的歐盟確實還不足以成為地緣政治上的決定力量,更未能成為一個具備完整意志及擁有全面力量的“世界行為體”。因此,從表面看來,在現階段討論歐盟與中俄兩國的結盟,似乎不具備現實的可操作性,而難免“天方夜譚”之譏。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我們僅僅看到一些表面現象,卻忽視甚至誤判了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及主流方向,則必然在不久的未來陷于措手不及、坐以待斃的被動局面。自十九世紀至今的兩百年里,歐洲政治格局基本體現為以英國、美國為代表的海權國家,與以法德俄三國為代表的陸權國家爭奪歐洲主導權的歷史斗爭局面。英國長期推行所謂“大陸均勢政策”,采取分化離間、扶弱抑強等外交手段,以及挑起戰爭實行武力干涉這軟硬兩手策略的交替應用,極力阻止在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能夠統治各國的強權國家,以維持英國作為海權國家所取得的霸權地位。索爾茲伯里在1896年即提出英國不應該與大陸國家結成固定的聯盟,而“保持行動自由以操縱歐洲均勢”。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更說得明白,“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此一道貌岸然的表白正是英國霸權心態及其陰險用心的真實寫照。當然,由于戰后西歐地區經濟實力增強及國際地位提高,已經衰落的英國不得不改變傳統的均勢外交政策,轉而謀求加入“歐洲共同體”參與歐洲大陸事務,一方面為自身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另一面則暗中在政治框架內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后腿。
美國在二戰后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霸權國家,亦繼承了英國的地緣戰略思想,不僅積極干預亞歐大陸各地區的國際事務,更超越英國將分化離間的工夫主要用在中俄關系及俄歐關系之間。美國先是通過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推行“馬歇爾計劃”以控制歐洲的經濟發展和財富流向,繼而成立北約以掌控歐洲的軍事力量及安保政策,其后又時常找準機會打擊歐元,以破壞歐洲各國走向“一體化”的歷史進程。1992年,歐洲12國簽訂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該條約旨在將歐共體改為“歐盟”,創立單一的歐洲貨幣,以及制定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美國為了阻止英國加入歐元區,“協助”猶太財團的“金融大鱷”索羅斯成功狙擊英鎊,英國護盤失敗而被迫退出了歐洲匯率體系,導致英國至今仍未加入歐元區。此外,美國發動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同樣是打擊歐元;07、08年的次貸金融危機,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寡頭企圖利用有毒金融資產一方面要套住中國,另一面則引爆歐洲各國的債務危機,以達到破壞歐盟(主要是德法兩國)金融基礎、打擊歐洲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由此可見,美國的既定政策就是從政治、軍事上控制歐盟,以使其永遠成為美國的附庸,而特別著重阻止歐元的日益壯大和持續發展,以維護美元霸權的全球統治地位。
另一方面,歐洲思想界在歷史上早已產生了“歐洲一體”的觀念,如圣-皮埃爾提出的“歐洲邦聯”思想,圣西門提出的建立某種“以改善人類命運為目的的社會組織體系”的倡議,以及庫當霍夫-卡萊吉在一戰后領導的“泛歐運動”等(注),這些體現“歐洲統一”思想的方案和運動成為日后“歐洲一體化”的理論先驅及推動力量。上世紀五十年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后,法德兩國自然洞悉英美兩國的歐洲戰略圖謀,因而開始倡議并推動建立歐共體,其本意就是要逐步促成“歐洲一體化”,以抵制美國對西歐經濟及各國主權的全面控制;同時,他們亦非常明白美英兩國硬將蘇聯“制造”成為冷戰對手、以便將整個西歐納入其霸權管治范圍的地緣戰略意圖。在抵制美國霸權方面,法國總統戴高樂堪稱代表人物,他明確提出要建設一個獨立自主的“歐洲人的歐洲”,努力減少英美對西歐的政治影響并反對英國加入歐共體;1963年戴高樂推動法德兩國簽訂《法德合作條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法德軸心”,更于1966年促使法國退出北約而震動整個西方世界。時至今日,具有鮮明特征的“戴高樂主義”仍對法國乃至歐洲的政治走向產生著深遠的歷史影響。因此,現代歐洲在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走上了經濟先行、政治協商、防務合作的新功能主義發展道路,雖經曲折起伏卻又持續不懈地推動著歐盟的壯大與崛起。
當然,今日的歐盟在政治、經濟、社會及安全等各方面不免存在著糾結難解的內部矛盾,加上美國的各種明暗破壞手段,致使歐盟未來發展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頗有步履維艱的意味。在政治方面,歐洲的傳統思想文化歷來提倡張揚個性、尊重個體發展,各國政府或各民族暗地里彼此猜忌防范,無不致力于維護自身的主權及利益不受侵犯或損害,并為“邦聯”或“聯邦”這兩種歐盟發展模式爭持不下,因而往往導致作為超國家組織的歐盟難以形成統一的行動意志(05 年法國與荷蘭公民投票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即為一個顯例),亦不能自由使用各種力量。在經濟方面,多年來歐洲的經濟發展缺乏活力,經濟增長長期放緩,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致使2009年成為戰后歐洲經濟衰退最為嚴重的年份,歐元區各國收支失衡、赤字暴增,當前希臘債務危機所引發的骨牌效應更使歐元的前景蒙上巨大陰影。在社會方面,經濟衰退、失業嚴重、人口老化導致全民福利制度不堪重負、難以為繼,加上許多西歐國家國內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本土居民與外來移民(特別是非洲裔及伊斯蘭教徒)的矛盾與對立,經常引發種族騷亂甚至恐怖襲擊,這些社會問題造成歐洲社會呈現惰性乃至開始分裂,反過來又導致政治生態環境日漸惡化。此外,美國極力鼓動歐盟快速東擴,囫圇吞棗地吸納大批屬于前蘇聯陣營的、政經差距甚大的東南歐國家入盟,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另一面不可告人的目的卻是通過“摻沙子”以稀釋法德軸心在歐盟的主導權,進而阻滯以至破壞歐洲一體化進程。所謂“新歐洲”、“老歐洲”的劃分,以及當前波蘭與德國日益嚴重的矛盾和對立,就是美國分化歐洲的成功例子。
然而,一如老子所言,“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歐盟當前所面臨的發展困局與生存危機,正是推動歐盟與中俄加強多邊關系的全面發展乃至結成戰略聯盟的歷史時機。在今天,對于美國謀求永遠奴役歐洲的陰險用心及有關戰略,歐盟各國、尤其是法德兩國都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更有必要進行深刻的反思,以便在分清敵友的認識基礎上重新確定歐盟的未來發展方向。至為關鍵的一點,美國為了維護其建立在美元體系上的全球霸權統治,勢必致力于打擊任何有能力威脅美元地位的其它國際貨幣;而歐元則是維系歐盟團結的金融基礎,以及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經濟力量,可謂不容有失。因此,除非歐盟愿意放棄“一體化”這個發展目標和歷史使命,否則美元與歐元即形成了不可調和的尖銳矛盾,美國與歐盟之間亦必然產生針鋒相對的利益斗爭。歷史事實說明,歐盟在未來若仍要堅持推進一體化,就必須調整以往的親美路線,選擇與中俄結成實質性聯盟,借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與能源供給,加上中國的人民幣和大市場,才能鞏固歐元的生存基礎以及推動歐盟的持續發展。
結語:“中俄歐軸心體系”的作用及意義
數千年來,幾乎所有對人類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古代文明都誕生在廣袤無垠的亞歐大陸上;進入近現代后,世界歷史的中心舞臺同樣是位于被稱為“世界島”的亞歐大陸上。在過去,由于地理空間的自然阻隔,以及宗教、民族及國際政治等因素所造成的人為障礙,亞歐大陸從未能形成一個“政治經濟統一體”,亦從無哪個亞歐國家的政府致力于推動“亞歐大陸一體化”。直至21世紀的今天,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高科技發展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等各種因素的共同促進下,由亞歐國家所主導的、著眼于涵蓋整個亞歐大陸并致力于推進“亞歐一體化”的“世界島體系”終于浮現出一個朦朧的輪廓。
鑒于面對美國這個共同的生存威脅和唯一的敵意對手,中俄歐三方同樣首須分清敵友,放下彼此成見,促進共同利益,才能打造一個聯合構建“世界島軸心體系”的政治基礎。若僅有中俄結盟,或可一時自保,但不足以抵御美國統合整個西方世界所發起的長期進攻,這已為歷史所證明;若僅有俄歐結盟,彼此之間所存在的歷史矛盾與防范心結極易為美國利用,注定這種結盟難以維持長期穩定,何況缺失東亞地區的政治配合與經濟支持,俄歐結盟同樣難以走遠。因此,只有中俄歐三方結成“亞歐大陸軸心體系”,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互補的世界級戰略聯盟,才能有效地抗擊美國霸權以及主導亞歐大陸的歷史發展方向。這個“世界島軸心體系”一旦成形,勢必以其強大的經濟向心力及地緣政治影響力,牽引著周邊的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乃至北非地區產生大范圍的、歷史性的統合運動,東西方文明以及各民族文化得以通過多條“新絲綢之路”在亞歐大陸上融匯交流、共同繁榮,歐盟所堅持的民主人權原則,中國所提倡的和諧世界理念,在此“世界島”上才能具備“落到實處”的政治保障、經濟條件和社會基礎。
事實上,“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美國至今之所以能夠稱霸全球,除了因緣際會的歷史因素外,歐洲發動兩次大戰、前蘇聯突然解體、中國當前面臨內外困境,各自的內部因素同樣是一個主要原因;美國在今天從帝國巔峰跌落下來而淪為“世界公敵”,亦只能歸咎于自身的貪婪與狂妄,以及其反人類的法西斯惡行。當然,“中俄歐軸心體系”的最終目的并非為了“統治全世界”或要將美國“從地球上抹掉”,而是要團結一致地徹底粉碎美英共濟會的反人類陰謀、有效消解美國全球霸權的統治體系,將美國還原為一個行使正常國家職能的地區大國。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還應注意運用政治經濟手段爭取英國、日本、加拿大等美國的“盟友”,同時在國際輿論上大力宣傳美英共濟會的陰謀及其危害,以使各國尤其是美英兩國民眾認清美英政府的真實面目,以求逐步孤立美國霸權,并且最大限度地團結亞非拉所有熱愛世界和平、維護人類良知的國家和人民,共同參與反對美國法西斯霸權行徑的斗爭運動。總而言之,正義是否能夠最終戰勝邪惡,取決于中俄歐三方政府與民眾的深刻思考與明智選擇。
注:見 陳玉剛《歐洲一體化的歷史與觀念》,《史學月刊》2005年第6期。
有關鏈接:《俄格戰爭打出了“多極世界”的戰略框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9dc630100aodw.html
2010、08、1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