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幾點起床的?”
“7點52。”
“那晚上幾點睡啊?”
“2、3點吧。”
“啊,那你吃得消嗎?”
“還行。”
“年輕就是好啊,可以的。”
這是一位00后的年輕工人,就讓我們稱之為小張吧,新時代工人階級中的一員。小張今年剛滿20歲,還未畢業,但已經進廠一個多月了。他屬于實習生。小伙子挺壯實,人也高,還是半個本地人(本省),正好大學在這邊讀,就在這邊找工作了。小張現住在離廠近10公里的小區,平時上下班騎小電驢,每天都卡點到廠,還算方便。不過小張的房子是租的,一個月算上水電費千把來塊呢。可小張一月的工資只有4k,而且因為沒有畢業,廠里不讓他轉正。這些苦楚他也只能默默忍受了,畢竟現在大環境不好,工作也不好找。他說之前在一個數碼城面試,里面全是詐騙分子,都是放貸的,工資還少。現在這個廠專業正好對口,他就來了。
這位新工人干活什么的倒還利索,獨當一面暫時算不上,小當一面是沒問題的。不過小張偶爾也會犯一些小失誤:他總愛戴著個耳機,有時候別人講話他聽不太到。有次主任喊他,他半天沒聽到,就被主任說了幾句,讓他把耳機摘掉。后來他就戴得少了。在工廠上班,對資本家而言,廠里的工人應該聽話、干活利索、質量高、要動腦筋、會想事兒。但對多數工人而言——比如這位新工人:因為他沒有認識到工廠是如何剝削工人的、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本質,所以他和許多工人一樣,老板說什么就做什么,默默地當個嗎嘍(方言,意為猴子,與“牛馬”一詞在自嘲方面同義,表示“低人一等”)并以此自嘲。他和其他不少工人都認為社會就這樣了,自己無力改變,也不想改變什么。他們會說要你適應社會,而不是社會來適應你。說得沒錯,但首先這個社會是資本主義的社會,我們也確實要先適應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才能更好地推翻它,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社會!
廠里每個單位的下班時間不一樣。有的是12小時工作時間,有的是8~9小時。這位新工人就是后者。算上通勤的路程,小張一天工作共計10小時左右。但工廠只給算8小時,中午休息一小時不算。這樣工人必要的休息時間就被剝削走了,并且大部分工人都不認為這一小時休息應當算在工時里面。這其中甚至包括我們一些“左派”,工人認識不到也就算了,但那些“左派”的政治經濟學是真白讀了。下班后,工人會和朋友一起約打球。其實這是昨天就訂好的,他們有一個微信群聊,20來個人,平時都由群主(據工人所說是個富婆、開店的,至少是個小資產階級)訂場地。其余則由大家出球、出吃的零食飲料。這也算是合理分工吧。也因此,小張平時刷抖音也是看的打球類視頻多一些,上班的時候就經常在群里聊天(還有自己的同學群)。
從這個新工人身上就可以看到,資產階級的教育,并不是為了發展人、培養人、為社會服務而進行的,而是為了培養為資本增殖的奴隸、為資本主義服務的會動腦筋的機器人而進行的。他還未畢業,剛年滿20周歲,就被學校逼著找工作,以完成學校的就業率數據。而那一串串冰冷的數字,卻是由一個個對未來充滿熱血的青年換來的。
而另外一個同樣年經的工人,與他有著相同又不同的生活。
這位工人是高中畢業后進的廠,因為高考沒考好,小姑娘沒學可上,就隨著家里人來到經濟發達地區生活了。這位工人的生活算是比較優渥,雖然和對象兩個人擠在一間由車庫改裝的小房間里,但是房間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桌子上擺著零食、冰箱上放著雞蛋、寵物籠挨著梳妝臺、墻上的掛飾與桌上的擺飾、還有個剛好能卡住過道的瑜珈墊……小小的房間塞滿了東西。
小姑娘每天6點出頭起床,要練練瑜珈,化化妝,吃個早餐,然后8點上班。廠里的活也算是輕松,不是很累,能坐著干。但是訂單多的時候,每天也是加班到8點,單休;訂單少的時候,就5點下班了,有時候還雙休。不過即使工廠工作不是很累,但她也逃不過被剝削和壓迫的命運。車間要交手機,要搜身安檢。有一次,副組長過來讓她把報表弄了,她不干,懟了回去:“我和工友們聊天呢,我要聊天的,現在時間又沒到,急什么,做了方便你又不是方便我”。副組長沒辦法,只好走了。工人的斗爭性是有的,對自身的階級地位也是有一定認識的。她還表示,工廠不缺工人,工人也不缺廠。但和廣大工人群眾一樣,到此為止了。她知道剝削和壓迫,但是又不知道背后的邏輯、不知道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規律。像這樣的工人還有很多,他們有時候會感嘆工人的地位,卻又不過多細想。
多數工人不僅是處于時事冷感,也是經濟冷感。工人們甚至不喜歡看那些經濟的、時事的內容,他們認為這些與他們沒有關系。他們認為社會就這樣,與其費功夫了解這些,不如好好上班,多賺點錢。同時,他們又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產品是自己創造的,這是自己創造的價值,并為此感到自豪;他們相比于辦公室工人和小資產階級,更注重集體、協作分工,更有紀律性和組織性。
下班后,她或是找朋友一起打羽毛球,或是逛街、拍照,晚一些時候就回家溜狗,然后洗澡睡覺了。相比上個工人,她就睡得早些,但也要11、12點左右了。平時她也喜歡刷抖音,看看帥哥、手飾和其他雜七雜八的商品。她因為有男朋友,所以經常就買買買。
這個廠是她自己通過中介找的廠。因為通過中介找廠工資高些(看地區,有的地方中介不靠譜),還給我推薦過靠譜的中介。不過現在因為工廠訂單少了,她的工時也跟著少,工資減少,打算跳槽。那個廠是12小時的廠,但工價很高。不得不說,工人的生存技能真是點滿的。革命者們費了半天勁才能找到一些適合工作的廠,還時不時被辭退,而工人卻總是能夠找到令自己較為滿意的廠。也許是雙方標準不同,但更多的還是革命者們自身的問題,缺少經驗,不僅是找工作的、還有工作的。也許是革命者們天生就不適合當嗎嘍吧,我們是來推翻剝削統治的,又豈會甘心打白工?
而她的幾個工友,因為沒有男朋友,所以住得就更小了。其中一位的房間小得幾乎只有一張床。她們更喜歡拍照,玩手機,很少出來玩,即便出來,也是為了拍照。
這兩位都是非常年輕的工人。而比他們大些的工人,過的也是差不多的生活。比如上述工人的男朋友,23歲左右。他平時下班后會去送送外賣,或是跟朋友們喝酒吃飯。一些年輕工人在文化知識方面的掌握確實少。有次聊天時,我說工人是沒有民主的。她就問民主是什么?我只好回答,民主就是大家一起討論后決定而不是老板一個人說了算,工人的民主就是工人說了算而不是老板說了算。并且工人對現實的認識也不夠。除去經歷討薪討薪罷工的,大多數工人們都認為統治階級會處理好的,要相信美好,不要有反抗的想法……
總的來說,持此類立場的工人為數不少,但在工人階級的占比如何,目前還不可知。他們因為自身的生活、工作等等還算尚可,處于資產階級定義的溫飽水平,算是能夠安穩地過日子,所以“日子人”是這類工人最大的特征,至于未來,他們則沒有考慮過,也不愿意去想,頗有種“相信后人智慧”的感覺。也許是對自己前途感到迷茫而抗拒,也許是看到了糟糕的未來而放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