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有聲:關注為“農民工”階級定位
作者 蘇 杜
時間 2010-03-03
(本文大意:對“農民工”做階級分析以定位,講生產資料論歸屬,這些自然都是馬克思主義的范疇。但是,這恐怕還不夠。“現代產業工人隊伍的主體已經是農民工”,誰代表他們?“農民工二代沒有了生產資料土地”,“最重要的問題”怎么就成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戶籍制度改革”與“企業技術升級”,將使“農民工”更加“現代產業工人”化。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誰也無法眩耀體面與尊嚴。)
“現代產業工人隊伍的主體,已經是農民工”,說了出來的時候,真真引起了我的極大關注。在這里為“農民工”階級定位,不僅是“多年在心里積累的一種看法”,還即興從“農民工”從事職業之廣泛,與“城市”“人們”生活聯系之密切等方面做了簡要的論證,甚至還提到了“農民工二代”“在農村沒有土地,也就是說沒有生產資料”,難道你不認為無論是從高端人士到一般理論專家,多少年來極少使用這樣的字眼、這樣的概念了嗎?
然而,我極大關注的,卻不僅是“現代產業工人隊伍的主體已經是農民工”這一科學判斷,也不僅是“農民工二代沒有生產資料也就是沒有了土地”這樣的深入分析,我極大關注的,更是有了這一科學判斷,有了這樣的深入分析,又會怎樣?
“現代產業工人隊伍的主體已經是農民工”,而且,官方稱,這樣的“現代產業工人”已經有了1.5億這樣的規模。如果再加上“歷史上遺留下來”幾千萬的前“產業工人”、今“下崗工”,總的“產業工人隊伍”當不會少于2個億,至少要占到中國勞動力人群的半數以上,那么,哪個政黨代表他們呢?哪個社團代表他們呢?政協與人大嗎?如果是,請說明一下現在正在開會的全國政協與全國人大,“農民工”身分的委員或人大代表有多少人?是執政黨嗎?如果是,請說明一下“十七大‘新階層’優秀代表競選黨代表成為一種政治現象”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現代產業工人主體”中沒有形成這樣一種“政治現象”?執政黨高層人士“不斷向新階層代表人士釋放善意”,“代表名額不斷追加”,為什么沒有什么人向“現代產業工人主體”的“農民工”釋放這樣的“善意”,也給他們追加一兩個代表名額呢?
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很簡單,“農民工二代沒有生產資料也就是土地”,那么,他們的生產資料,也就是土地,“流轉”到哪里去了呢?還要問:在“農民工二代”沒有了生產資料即土地的條件下,“最重要的問題”怎么就成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與“生產資料”是一個籃子里的菜嗎?即便是“戶籍制度”是“最重要的問題”,即使是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現代產業工人主體”的“農民工”都成了皇城根下或上海灘上的“居民”,充其量,他們不也就是“上升”到了前產業工人、今“下崗工”的地位,也許不必“開胸驗肺”,但仍須“以身試藥”嗎?
“農民工”成了“現代產業工人的主體”,是隨著“新階層”成了執政黨的“群眾基礎”而同時完成的。中共對“新階層”的工作方針是“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中共重要的統戰工作會議不僅明確了這個方針,還“進一步闡述了開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的重要意義,強調最大限度地把他們團結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是鞏固黨的群眾基礎的需要,是鞏固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并將“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作為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堅持以社團為紐帶、社區為依托、網絡為媒介、活動為抓手,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更廣泛地團結和凝聚在黨和政府周圍。”比較起來,對“現代產業工人主體”“最重要的是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不顯得有點不平衡嗎?
做階級分析以定位,講生產資料論歸屬,這些自然都是馬克思主義的范疇。但是,這恐怕還不夠。馬克思說過,“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階級間的斗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就已敘述過階級斗爭的歷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我的新貢獻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2)階級斗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我在期待著這方面聲音的時候,卻聽見了關于“現代產業工人主體農民工”一種“新理論”,具體是涉及“民工荒”的,說:“民工荒倒逼企業技術升級珠三角掀‘機器取代人工’潮 ”。我不知道這一“新理論”是政協委員創立的呢,還是人大代表構建的,回眸2008,我只知道它像當時廣東“騰籠換鳥”“用經濟手段引導新東莞人回鄉創業”一樣,是再次“解放思想”的結果。回眸數百年前,牛頓、瓦特、愛迪生、愛因斯坦們,我還知道,如果他們在天有靈的話,非要下凡來和他打一場國際官司不可。這太埋沒他們對汽工業革命、核工業革命的貢獻了。
是汽工業革命葬送了最初產業工人早先手工業師傅的尊嚴,是核工業革命葬送了蒸汽機師傅的尊嚴,是血汗工廠葬送了中國農民分田單干的尊嚴。中國“新階層”像國際以及中國的“老階層”一樣,它們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失去了土地的中國“農民工”不過是雇傭勞動者中的一支。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誰也無法眩耀體面與尊嚴,除非理論家將出賣血汗與享人血汗,甘做二奶與擁有二奶,崇尚謊言與編造謊言,統統列入體面,妝以尊嚴。
馬克思的這些主義,是可以不信的,而且,誰也無法保住它不被修正,但是,反對者與修正者是要拿出一點像樣的理論才是,須知,“民工荒倒逼企業技術升級”這樣的理論,與煙塵未散的“騰籠換鳥”一樣,是太顧腦袋不顧腚了,它連“農民工”逼出了“科學的春天”,還是“科學的春天”誕生了“農民工”的先后順序也分不清了!
“戶籍制度改革”與“企業技術升級”,不是什么中國特色的新東西,而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走過的舊路子。“新階層”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里。“企業技術升級”使勞動的差別越來越小,使工資幾乎到處都降到同樣低的水平,因而“農民工”內部的利益和生活狀況也越來越趨于一致。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現代工人的社會地位并不會隨著工業的進步而上升,而是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工人和資產者之間的沖突,從一個人的上訪,到十個人的討薪,再到幾十萬人離去“傷心地”,幾百萬人不再“東南飛”,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突的性質。這是“民工荒”的實質。“新階層”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里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資本的條件是雇傭勞動。雇傭勞動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競爭之上的。“新階層”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農民工”同病相憐,不約而同地走上了逃離血汗工廠的同一條路。然而,故鄉已不再是昔日的故鄉,資本正在那兒張網以待。“于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我仍然期待主流能對馬克思的這些主義做出像樣的回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