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匯報與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南懷瑾先生“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演講,于8月4日在上海美侖大酒店舉行。聽眾200余人,多數為兩岸出版界和傳媒集團的老總及文化界資深人士。南先生的講座共四個小時,分為下午四點至六點、晚上八點至十點兩場。本報現將這次演講內容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在今明兩天的“文匯講堂”刊出,以饗更多的讀者。
緣起
諸位先生、諸位女士、諸位老前輩(我看在座的老前輩非常多),很抱歉啊,我到現在,對自己一生的結論、對自己的評價是八個字——一無長處、一無所是。像講課、演講,我一生經過了很多,可是在上課、演講的時候,每次有個感覺,好像一頭牛被人拉到法場受宰割一樣的,很緊張。問題是一次上課也好、一次演講也好,不曉得給人家貢獻些什么。
這一次演講,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張耀偉副社長聊天時引起的。張社長的叔叔張尚德教授,是我的老學生。我告訴耀偉,新聞出版是很難辦的事,現在整個的新聞出版界走到了一個困境,最好賺錢的是搞電視,但是手機、網絡一出來,電視也落伍了,時代已經到了量子力學、信息科技的階段,傳統的新聞出版業受到很大挑戰。我以前也辦過報紙、出版,他就再三要我來跟大家講講。
正名
出版社現在怎么辦?現在整個的新聞界、出版界都是一片混亂,前途怎么走?這是個大時代趨勢的問題。這個趨勢的前提,就是歷史的演變,我是親自經歷過的。
出版和新聞業現在有個名稱,叫做“媒體”。我反對這個名字。以中國固有文化講,新聞、出版不應稱為“媒體”,這是外文亂翻譯過來的隨便稱呼。做媒的,在中國文化像是令人看不起的,媒婆是兩邊騙的。出版和新聞或電臺、電視臺,怎么能叫“媒體”呢?我說他們是文化教育事業的先驅,具有領導和中介的功能。我們最近一百年來的文化非常有意思,多半跟著外國的文化亂跑,自己沒有正名。
新聞出版與文化教育
新聞出版業和文化教育事業連在一起的,不要一提文化教育就是學校課本,那只是一點點,整個新聞出版都是文化教育的范圍。
最近,我為了中國的文化教育問題,在寫一篇文章。我的話好像有點岔開了,其實還在本題上。因為中國150年來一切問題的根源,是文化教育問題。尤其現在的教育問題是非常非常嚴重,每個小孩子很小就戴上近視眼鏡了,而且給家長們逼得都快瘋了。
中國3000年以來的教育有一個基本錯誤,錯誤是什么?就是“重男輕女,望子成龍”,幾千年來都是這個思想,現在還是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再譬如講,中國宋代以后流行的觀念“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我們那個時候很普遍。像我們出來,剛剛長大成人就碰到第二次大戰,跟日本人打起來,我們堅持要盡忠報國,堅持要出去當兵,就推翻了那些觀念。現在呢?我發現很多黃埔的同學,叫孩子們再也不要去做軍人了,要做別的事。他們本身都是中將、上將、司令。我呢,把兒子送到美國西點軍校學習去。我說這個世界再有幾個一百年,也離不開“軍事”。可是到今天,我們的教育還在這個觀念的圈子里。
推翻滿清以后到現在,只有95年。我是剛剛推翻滿清以后出生的,可是我開始受的還是清朝末年的教育。你們可以從這95年中的教育演變,研究整個社會演變的因果。
有人碰到事就罵政府,我說你們不要罵政府,政府沒有罪過。所謂“政府”,是文字上一個符號。政府機構是水泥木頭建的一個房子,政府里頭的內容是官員。這些官員哪里來的?不是政府生的,是我們老百姓生的子女培養出來,送進去做官的。他們做得不好,政府做得不好,應該罵我們自己,是我們沒有把子女教育好,政府沒有罪過。這是文化教育問題。
我最近為了教育問題,忽然想到,中國三千年的政府、帝王政權,基本沒有出過教育經費哦!回轉來看歐洲史也是一樣。中國的過去,讀書人都是民間自學出身的。所以中國的讀書人最標榜的是“耕讀傳家”四個字,一邊種田,一邊讀書。任何的家庭,孩子們自己讀書出來,或者在私塾讀出來,三年一考,縣里頭考取了以后,叫秀才。
譬如我小的時候,就是走這個路線。我們家里花錢請一位老師來教我讀書。反正請了老師來家里教,就通知隔壁種田的鄰居,孩子愿意讀書就一起來吧,錢歸我們出。他們也就送孩子來讀書,然后就告訴我們家里:哎呀,我們的孩子來陪你們家少爺讀書。我父親說,既然請了老師來,也希望你們孩子一塊兒讀書。他說,我們孩子讀書干什么?只要學會記賬就可以了。當年讀書教育是這樣。
我記得11歲時,我進了高等小學。這個高等小學,你們大概不清楚了,我告訴你們一個歷史的經過。所謂高等小學等于現在的中學,里頭已經有英文,還有教物理、化學的,而且住校。
我非常希望辦一個小學、幼兒園,學生最好住校。學生住校是什么道理呢?這跟古代的教育思想有關系。古代的教育有個目標,出在《禮記》,中國幾千年教育的思想,有四個字——敬業樂群。這個“樂”字有幾個讀音,像廣東話就叫“音樂”(音“音哦”),你說溫州“樂清人”,發音是“哦清人”,這是唐代的國語,客家話、廣東話是唐朝的國語。閩南話、福建話是宋代的國語。我們現在的國語是北方話,這是推翻滿清以后,大概民國十三年時國會定的,也有一個經過的。
中國古代教育的目標,四個字——敬業樂群,“敬業”就是好好學習學問,好好學習作一個人,學習人文,養成人格,再學習謀生技術,對學習、對行為、對工作要有誠懇敬重之心,不可以馬馬虎虎混的,不像現在這樣;“樂群”就是培養在社會共同生活中的道德、倫理、禮節、秩序、能力,禮節就有秩序的作用,維護社會秩序和人際環境的健康。
這是我講當年進高等小學的事。因為我讀私塾出身,國文很好,但英文、數學不懂,物理也不懂。因為家里的聲望,我插班進去讀,這個叫做讀“新式的洋學堂”,洋化了。我只進去讀了半年,就畢業了。畢業時第一名,背榜第一名,最后一名,呵呵。哎,自己不在乎,因為講起國文來啊,比人家都好,老師都贊嘆;其它的課我只讀了半年,是勉強跟上的。可是從城里回到家,喲,門口站了一大堆人,還有警察,在那里打鑼啊,掛紅布啊,“南某人秀才中了”,呵。當時人的觀念,如果高中畢業,算是舉人了;大學畢業算是考取了進士。
大家要研究,究竟“科舉”的利弊在哪里?古代教育的經驗在哪里?我簡單提出來,給諸位介紹一下,怕大家不懂歷史,希望回去多做研究。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因為如果不懂歷史,中國未來的前途根本就不知道方向。中國歷史有一句話——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要觀察現代,要觀察未來的社會政治發展的前途,必須要懂歷史。
我們現在的教育,對自己的歷史差不多不清楚了。所以“觀今宜鑒古”,“鑒”是像鏡子一樣看;“無古不成今”,沒有前面,就不曉得后面。要研究前面的路是怎么走過的,乃至我們這一百年來是鬧一些什么問題?今天的社會,發展到了一切向“錢”看,又是怎么來的?未來的一切是不是向“錢”看,還是一個問題。
何謂“事業”
所以我倒轉來跟大家講新聞出版的問題,扯開那么長,其實都是關聯的。新聞出版不能局限在狹小的眼光里,是與整個文化教育事業連在一起的。“事業”也不是職業,《易經·系辭》中講:“舉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謂事業”,現在大家動不動稱“事業”,其實都是職業。“事業”是要對全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不是口說為社會,實際作“飯碗”考慮的職業。新聞出版業,如果要作“事業”考慮,必須從整個社會大文化大教育著眼。否則,就等而下之,免談了。
再談教育
我們三千年來的這個教育,政府幾乎沒有出過錢啊。當年我們民間教育培養子弟讀書,是自己讀的。中國歷史上這些名臣、大臣,可以說都不是國家培養的,是民間培養,自學成才的。
反過來一看,推翻滿清到現在,學了近現代西洋教育的體制、文化,蓋了那么多學校,感慨很大了……
一個農村的家庭,邊區的家庭,辛辛苦苦賺一點錢,給一個孩子讀了高中、大學以后,永遠不會回去了,都向都市里擠,甚至擠得更好呢,出國去了。出國以后,尤其現在都送到美國什么的。我在美國住了好幾年,很清楚看到他們每一年的教育經費省了多少。美國人本身,一個高中畢業的人,自己拿著報紙看不懂,還問我們講些什么。全世界尤其像中國、印度,最好的農村出來的優秀人才,考取留學,留學好的,人家給你吸收了,他用了全世界第一流的優秀人才,他自己的教育經費省了多少?!
我們回轉來看,自己難過了……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像我也是農村出來,17歲出來,幾十年到現在,沒有回過家,對家庭、對父母、對社會做了些什么貢獻?目前也是這樣,年輕人從農村出來,都變成這個情況了,所以說教育失敗。當然不止如此。
鼓勵
由教育失敗又回轉來講,新聞出版事業是大問題,我辦過報,也做過出版,這個出版和新聞的問題,必須要大家共同研究走一條什么路線。
我先告訴大家兩個現代的例子,出版界的商務印書館,當年曾經出過兩位偉大的人物,大家應該知道,一位是陳云先生,共產黨里經濟學專家,也是開國的功臣;第二個,就是王云五,后來作國民黨的行政院副院長。兩個人都是商務印書館作工人出來的,他們都是自己努力出身,自學成才。
講這個現代的例子,是對新聞出版界年輕人,乃至全社會年輕人的一個鼓勵。希望大家自立自強,在新聞出版事業、文化教育事業乃至其它事業上,不要交歷史的白卷。
再說上海當年的歷史。前些天,還有上海電視臺的制片人找我談。我說你要拍上海的歷史,上海近代的社會發展史第一個人是誰呢?第一個是哈同,南京東路的繁榮跟他有很大關系。后來慢慢發展到,同新聞界有關的,是《申報》的社長史量才。史量才開始也是送報出身,后來變成全國新聞界的第一人。結果呢,給蔣介石打死的。為什么?因為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北伐,他反對。他說,“蔣介石有什么了不起啊,他有十萬大軍,我有十萬讀者。”兩個人不合作,因此被行刺死的。
人貴自立
這些人他們怎么能夠出來呢?四個字——人貴自立,他們不是國家培養,也不是社會培養,是自學成才的。
我現在經常聽到新聞界有個術語,任何一件案子發生,就說是“社會問題”。我說我也是社會的分子之一,這個問題發生同我一點關系都沒有。這不是社會問題,而是家庭教育問題,不要推給社會。社會是個群眾的團體,各有各的范圍。
談起每一行,我好像都懂一點點。懂的原因,我只引用孔子一句話,“吾少也賤,多能鄙事”,人家問孔子“你怎么什么都懂?”,孔子說“你不知道,我因出身貧賤,很多下等職業也都做過,所以懂得很多事情”。我經常引用他這句話自勉。
家譜與地方政治
講出版,我小時候看到修印家譜,我說中國有兩大家的家譜是歷史文化上特別的:一個是山東曲阜孔家的家譜,一個是江西張天師的家譜,這兩家可以說中國三千年歷史文化中特別的家庭,不過張天師的家譜不及孔家。
家譜、姓氏,是中國人宗法社會的觀念,比如龔家有龔家的家譜,南家有南家的家譜。這個家譜的流行,唐宋就開始了,一代一代這樣。那么我們家里請修家譜的師傅,是專門作記錄的,譬如說我姓南,生下來叫什么名字,讀書的時候叫什么名字,有小名、乳名(吃奶的時候的名字),有學名,像我,現在叫南懷瑾,一輩子三個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個時代很多人名字都改了,為了鬧革命啊,怕被抓了,另取個名字代號就出來。寫文章的則有筆名。修家譜就不行了,把這個名字、別號什么都寫上,生幾個兒子、生幾個女兒、嫁在什么地方,都有。
中國有幾千年的家譜歷史,家譜的作用非常大。這個家譜的宗族有祠堂,以祠堂為中心,管整個宗族,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公務人員來管。不過宋明以后,理學中禁錮人的部分,被政治用來大行其道,變成后來民間的反動,殃及了整個傳統文化。
要講政治管理,宗法社會的經驗很值得研究。中國幾千年的地方政治,大家也沒有好好研究。
中國的宗法社會,以祠堂為中心,地方政治靠祠堂。那個時候好像沒有警察,我們小時候都看不到警察,也不知道什么叫警察。你說要警察來管,那是個笑話。一個鄉村里頭,平安無事,白天門都是打開的,家里沒有人都可以,有雞、狗啊守門,沒有警察,也沒有什么“鄉長”,像這些“長”的“短”的都沒有,只有個“保正”,也叫做“里正”。譬如說我們南家那個地方,里正就是南家年紀大的一位老頭子,或者駝個背、彎個腰,啥事都沒有,他來做保正了。如果地方上一個雞給人家偷了,算大事了,等于美國那兩幢高樓被人家炸了,全村人都出來了,那不得了,怎么有人偷雞摸狗的?我們是那個社會情況中出生的,當年的社會是這樣安定,上海的社會也是這樣安定,后來變化到今天。
抗戰救國
抗戰期間,我還辦過報紙。抗戰起來那是1937年,我們參與抗戰了。我當年出來是為了救國,就變成軍人了,我的身分特殊、關系也特殊,在四川、云南、貴州、西康四省的邊緣,在大渡河邊,那都是我的范圍了。這個歷史故事非常有趣,我現在只講有關新聞出版的事。
我那時年輕,21歲就冒充四五十歲,留個胡子,學那個蔣老頭子一樣,一天到晚瞪起眼睛罵人。下面的土匪部隊差不多近一萬人。年輕人,帶領這樣的流亡之眾,號召這些人怎么樣來抗戰,前方的兵源不夠,我還要把這個部隊送到前方去。
我做那個土匪部隊的總司令,開始覺得很威武,二十幾歲站在臺上閱兵,一立正、一答禮的時候,自己覺得好偉大,已經高與天齊,好像孫悟空做齊天大圣一樣。后來就覺得不好玩了,所以看這些大領袖們閱兵,我就笑。
我大概古書讀多了,后來像《三國演義》一樣,就想辦法“掛印封金”,當時我是自稱北漢王,自稱總司令的,報紙上常常登我那些事情。我帶一個參謀,一個侍衛長,寫一封信擺在辦公桌上,溜掉了,不做了。
衣冠文物
講到抗戰,岔過來四十年前的另一個故事。我的故事太多了,你們聽得會亂,不過挺有趣的,你們就當聽小說吧。
四十多年前,我到日本去了,干什么呢?參與代表臺灣的文化訪問團,有四十多個教授,我是顧問,團長是何應欽——日本是向何應欽代表投降的。到了日本以后啊,只有我一個人穿長袍。我到外國有個習慣,到歐洲、美國、日本,都穿長袍,拿個手棍,朋友們笑我。我從二十幾歲起,出來穿便衣就穿長袍,拿手棍,也因此占了很多便宜。
到美國時過海關,從舊金山過關,我穿個長袍、拿個手棍。我聽說到美國,從舊金山入關是最麻煩的,尤其對中國人檢查最嚴。海關一看我這個樣子,“喲,這個老先生是個什么人啊?”那么,我隨行帶了十幾個大皮箱子,兩大箱都是中藥,因為我出門喜歡帶中藥,跟著我的人,生病了也好吃藥,在外國看病看不起。我就穿個長袍,拿個手棍站在那邊看著。我說你們去吧,行李通關完了我再過來。舊金山海關人員帶一只小狗就出來,就向皮箱上爬,嗅來嗅去,一個黑人跟在后面,那個狗聞到中藥味道了。
那個黑人看到小狗這樣,就問這個行李是什么人的?我站在對面,對他點個頭,他知道了。他看了半天,把這個小狗拼命拉回來,就問我旁邊一個學生,“他是誰呀?”那個學生對他吹牛,“你不知道呀?他是我們中國當代孔子啊,是你們國務院請他來的,他本來還不肯來呢。”“噢,是這樣的。”就把那個小狗抱走了。他說,箱子里是什么?我說你告訴他,不是鴉片,是中藥,如果有問題,兩箱留在海關,等我走的時候,再回來帶走。那個同學就把我的話翻譯給他聽。“不要看,不要看了,我知道了”。最后他就讓我簽字,12箱行李全都一起過關。原因是什么?穿長袍的力量,加上手棍,這條手棍跟我走遍全世界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基本的東西,四個字——衣冠文物。我們推翻滿清以后,中國人沒有自己的衣冠,日本人、韓國人還穿我們過去的衣服呢。我在日本,他們問我,和服好看?還是長袍好看?我說你的衣服就是我的衣服,你們這個衣服就是三國時孫權的那個,你們現在叫它“和服”,中國人也跟著叫,我說錯了,那個叫“吳服”,我們江蘇吳國傳過去的,你們大家翻譯錯了叫“和服”。為什么中國人沒有自己的衣服了呢?其實你查一查,民國時全國研究通過制訂中國人的衣服,后來來不及推行了。
我們曾經有五千年文化,結果到現在,沒有自己的衣服、沒有自己的文物,非常可悲的。
我在臺灣的時候,大家帶外國人來看“故宮博物院”,外國人看了很驚訝。中國人說,你看,我們的文化!我說“少吹了,那是我們老祖宗的。”我們這一代中國人自己做了什么?拿不出來!外國人到上海來一看,看了說,“久仰你們五千年文化,認為應該很特殊的,結果原來是這樣。”我說“對不起,我們中國人現在剛開始,重新在忙,這些洋房都跟你們學的。”他說,“學我們的還不如我們。”沒有中國特色啊!所以這一代文化……我們這些青年同學們聽了要好好努力啊,我們已經老了,不行了。
新聞出版的道德責任
繞這一圈,講回來,講到我當年在邊地,掛印封金走了,到了四川宜賓。隨行的一個參謀一個侍衛,從邊區出來,天又熱,半路生病了,一個是傷寒,很嚴重,我身上又沒有錢了,這怎么辦呢?我就跑到一家報館里去求職。
我把胡子也刮掉,到《金岷日報》報館,在柜臺前一站,問里面一個老先生,“你們報館要不要傭人?”他說,“什么傭人?”“掃地端茶的傭人要不要?”然后他看了看我,“哎,你這個年輕人?”我當時穿一個中山裝。
他說:“你是下江人吧?”四川人叫我們外地人是下江人,已經很客氣了,按照土話,就叫“腳底人”。
我說:“對的,因為抗戰逃難到這里,沒有飯吃,想找報館里掃地的工作。”這個老先生就看了我半天,“正好缺一個掃地的工人,不過我不能做主,你等一等,我進去問社長。”他就進去了。
這個社長出來了,社長也穿一個中山裝,很魁梧。他姓許,我對這個人特別感謝,后來變成好朋友。他出來看了我半天,“你下江來的?”
我說:“對呀!”
“你愿意做工友?掃地端茶的?”
我說:“對呀,馬上要個工作,為了生活。”
“你現在就上班,我正需要一個人。”
我說:“好。”
我就進去柜臺,把掃把拿來,整個的報館有這樣大,我大概一個鐘頭,把它搞得干干凈凈的。這個社長坐在那里始終看著我,我把地也掃完了,桌子也抹好了。社長說:“請你過來,你不是做這個工作的。”
我說:“為什么?哪里做得不對?”
“做得太對了,你是讀過書的。”
我說:“小的時候馬馬虎虎讀過。”
“會寫信嗎?”
我說:“普通的信會寫。”
“你會寫文章嗎?”
我說:“文章的話,就不知道了。”
“你不要客氣了。你不是做掃地這類事的。”他一邊說,一邊拿一張紙,“你隨便給我寫一篇散文什么的。”我拿起筆來一寫,他說:“你不要寫了,我知道了,我這里缺一個副刊的總編輯,立刻上任。”兩個鐘頭,從工友升到副刊總編輯。
這一下,我就扳竿子上了。我說,“報告社長”,我就站得很端正,給他行禮,“多少錢一月?”他就告訴我多少多少。我記不得當年的待遇了,拿現在比方,差不多三千塊錢一個月。喲,我說:“那么高啊!現在我有兩個朋友生病,等著要請醫生,沒有錢,能不能先借一個月薪水?”他說:“可以啊,借兩個月給你。”這個社長,有氣派!
哦,我好高興哦,回來請醫生治療這兩個人,我就上班了。
后來我還做到了代總編輯,非到午夜看完大樣不可,看到天亮再回去睡覺。現在我習慣夜里工作,就是從那時候鍛煉起來的。
那個時候抗戰,弄個收音機聽國外的消息,德國打得怎么樣?我們國內兵到哪里?好難收聽到啊。我坐在前面寫文章,排版的點個蠟燭燈、煤油燈,坐在后面一個一個字拿來排版,馬上印出來給你看。那時三四個人就管一個報紙,抗戰時候,好可憐啊,不過比鄧小平同志當年用油印的已經好多了,已經算很進步了。
有一天晚上我很輕松了,凌晨三點半,我說“都好了吧?”那個排版的領導是我的好朋友,姓蕭,他說,差不多了,哎呀,還缺這么一塊,那么大一塊。我說趕快,把那個投稿的拿來看看,選一篇。結果一篇都不行。
我臨時想了一個辦法,我登了一個征婚啟示,我就是那個小姐,什么日本人打來了,我是杭州人,杭州、蘇州出美女的,我逃難到這里,家破人亡,誰要娶我,什么條件……哎呀,自己很高興。打一個廣告出來,結果不得了,一千多封信,那些男的照片、生辰八字都有。這件事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我們以前受的教育是“文人下筆很嚴重”,我的老師告訴我,寫文章下筆千萬不能寫錯一個字,“一字之差,下十八層地獄”。
我是受這種教育出身的,這一下玩這個花樣不得了,這一千多封信,你要回復人家,那些男的照片從哪里寄來還要退回給哪里。社長回來對我笑,說“你犯了一個錯誤——恃才傲物,新聞辦報不容易的啊,不能恃才傲物,我看你怎么下臺啊。”其實社長承擔的責任更大。我后來想辦法,又登了一條廣告,說這個小姐到重慶,不慎墜到江里,死掉了。
所以,后來自己一輩子懺悔。做新聞事業、做出版業,不能馬虎,不能忘記自己是個文化人,文化人對社會的道德,對自己要負責,不能玩花樣。
我剛才提到上海的真正發展,應該從上海的人文發展史到社會發展史,從李鴻章時代開始到哈同,然后是虞洽卿、杜月笙,到史量才。那個時候上海最好的出版社是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號稱“商務的書出來,有人找出來一個錯字,任罰五元銀大洋。”他們為什么沒有錯字?商務印書館請了很多前清遺老學問好的來校對。我的經驗,最好做校對的人比寫文章的人水平高一點才行。自己校對不容易發現錯誤,因為自己一看都對嘛,其實有時候還用錯了字。商務印書館不大請青年校對的。最后一遍校對,倒轉過來對,從后面一個字倒回來對,所以沒有錯字。這是老出版界的風范,后來才有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現在,我們出版業的同仁出版的書很多、很亂。但是我深深感到,出版業、新聞業,這個道德責任沒有建立。
對做新聞的朋友來講,現在社會上出了很多的案子,新聞記者在里頭的作用很大。新聞記者本來是“言官”,好像“監察御史”的作用,現在實際什么都不是了。你看社會上有殺人的案子,現在新聞記者一寫,把做案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我說完了!這個報紙一登,不到三個月,同樣的案子會出來了,教壞了。新聞有教育的效用。
當然,做新聞的道理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所以現在碰到一個“人咬狗”,還把這個人的牙齒多長、有多厚、咬狗的哪一點,好吃不好吃,都寫出來,當然有人跟著“燉狗肉”吃嘍。現在新聞挖空心思找噱頭,制造新聞,還為了廣告收入,等等,已經舍本求末了,與社會道德責任、教育離得越來越遠了。
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南懷瑾先生演講錄(下)
由文匯報與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南懷瑾先生“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演講,于8月4日在上海美侖大酒店舉行。聽眾200余人,多數為兩岸出版界和傳媒集團的老總及文化界資深人士。南先生的講座共四個小時,分為下午四點至六點、晚上八點至十點兩場。昨天“文匯講堂”刊出了演講內容的上半部分,今天刊出下半部分,以饗更多的讀者。
社會責任與市場
下午我們講到新聞出版這個文化傳播事業,有一個觀念,我們的新聞出版業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應該走文化先驅的領導路子,大家自己要認識這么一個任務。
比如講著作、出版,我們自己出版界要反省了,現在做一個出版商,只考慮自己,這本書的市場如何,銷路多少,賺錢多少,沒有考慮后果,越熱鬧越花俏越好,變成“嘩眾取寵”,這四個字還是好聽的,換一句話說,是有害于社會。
印書與眼腦保健
再例如,我發現,這一代海峽兩岸四地澳門、香港、臺灣、大陸,出的書都有一個大問題,尤其是負責教科書出版的朋友們更要注意了。
我當年在臺灣,國民黨的中央黨部請我演講的時候,我非常嚴厲的,等于是訓了一頓教育部的人:現在書出來,紙非常白亮,加上這樣亮的電燈光,眼睛都搞壞了。像我現在90歲了,從小開始讀書,那時沒有電燈啊,煤油燈還是后來的,靠蠟燭一點點燈光,或者點一根燈草的油燈讀書。我讀的書,吹牛給大家聽,光是武俠小說都看了數萬卷,還不要說正統的書,全部《大藏經》、《道藏》讀完,《四庫全書》差不多翻遍了。我到現在90歲,有時候晚上看報紙,還不戴眼鏡。現在的小學生都戴上眼鏡了,原因是什么?出版界要注意,負責教育的更要注意,紙太白,電燈太亮,字印得太小。
所以我告訴臺灣當年的教育部,立刻下令,尤其是教科書等等,不要用小字;書紙,要用米色的。一會兒我拿一本書來,告訴大家我們過去讀的書是怎么印的。
現在印的書啊,是為市場而出版,沒有為國家民族、為年輕人的文化教育、為孩子們的健康而用心,這是我們要反省的;每個家長自己也要考慮,這樣對孩子眼睛和腦都不好。
說考試
當年,為了普及現代教育,廢了科舉。結果搞了半天,教育卻變成現在這樣。中國過去有一個制度非常好,是考試制度。漢朝開始薦舉制,隋唐變為科舉制,都屬于考試制度,有幾千年歷史。民間自學成才的人,經過考察、考試,被國家選用。幾年一考,考你經世濟民的思想、才能、辭章、書法。這個考試制度,后來留傳到歐洲去,英國人十九世紀前后學會了考試,慢慢就傳到其它國家。考試是中國人發明的。
考試本來是為了選拔人才用的,古代的教育和考試很經濟,教育是民間自己搞的,政府考試取才是幾年一次,可是現在,考試變成一個禍害了。小學、中學、大學、留學一步步要考,做公務員做官還要考。當年臺灣的公務員,每天早、中、晚都要打卡,所謂“三卡”,看你有沒有按時上下班。然后做公務員三年一大考。所以,當年有人對打卡考試,就寫了一副對聯,可憐自己:
為五斗米折腰,三卡三考,喪盡氣節。
領十萬元滾蛋,一分一厘,了此殘生。
“為五斗米折腰”,用陶淵明的話,說讀書人出來做官,為了生活沒有辦法,為了一點待遇,所以做公務員;“三卡三考,喪盡氣節”,把人的尊嚴都搞沒有了,彼此不信任;“領十萬元滾蛋”,退休金領了,然后,“一分一厘,了此殘生”。
最近我聽到,更糟糕了,進幼兒園也要考試。年考、季考、月考、周考、天天考,隨時要考。
而且考好的進名校,考不好的只好讀差學校,既然這樣,那何必要學校教育呢?教育是為了培養那個不行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將不好的、不對的人教好。
教育精神的變化
我們當年讀書很輕松,我也去聽過大學老師們講課,當年大學教授也不同現在。后來,教育變化很大。我也做過幾個名大學的教授,我上課從不點名,也不認識學生,講完了就走。這是很傲慢也很失禮的,我已經看不起現代這個教育了。
教育,以師道而言,對學生人品的教育要負一輩子的責任。
現在的教育,變成出賣知識的商業行為,坐在下面聽課的是老師的雇主而已。一個鐘頭,老師寫二十分鐘黑板,最后講了半天,不知所云的,皮包一夾,下課走了。然后就亂考試。對學生沒有用啊。
尤其現在發展到還要學生給老師打分數,受歡迎的才可以當教授,不受歡迎的就滾蛋了事,這不曉得是個什么教育。
但得流傳不在多
出版與教育,我都聯起來亂講一頓。講出版,著書的人自己要考慮,是否對得起社會?我們看古人留下的書,一輩子的經驗,往往只留下一本書。譬如我常說的管子(管仲),比孔子還早的,一個窮讀書人出身,到了中年以后,幫助齊桓公稱霸,所謂“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古書上只用八個字。“一匡天下”,在當時中國,等于是統治了全國;“九合諸侯”,九次召集“聯合國”會議。管仲上面頂一個齊桓公,實際上都是他搞。他一輩子的經驗下來,留下來只有一本書,我們現在看到叫《管子》。今天講世界的政治哲學、政治的法則,還跳不出他的范圍。
孔子一輩子自己只寫了《易經》后面的論文報告,寫了兩三篇,其它的文章都是與學生們的對話,自己很少寫,別人給他作一點記錄。老子嘛,過關出不去,被海關的關長抓住,不準出關,要他把學問留下,結果寫了五千言。釋迦牟尼佛講了一輩子的學問,沒有寫一個字,都是學生記錄的。在古代,大的學問家留下文章是很慎重的。譬如諸葛亮的一生,不止政治好、軍事好,學問也很好,留下來的文章只有幾篇,《前、后出師表》,還有幾十封的信,他寫信都是很簡短很漂亮的文章。
所以古人說,一個人著書出版,“但得流傳不在多”。一個著作,可以流傳千古,才夠得上是著作。假使隨便出一本書,嘩眾取寵很鬧熱,只有半年的壽命。下午我報告過,報紙副刊的總編輯我做過,副刊的文章,我們叫“報屁股”的文章,三分鐘壽命,看完了就拉倒。有時候一下子搞得名氣很大,但這個文章不會流傳的。譬如辦報寫社論的,在一百年當中,那么多報館,那么多社論文章,出書留傳下來的,只有一兩個人。
因果
做新聞出版的更要注意,這是一個教育道德、社會道德的責任,千萬要考慮,電視上、報紙上一篇文章出去,影響太大。你看到好像沒有關系,忙得也顧不了那么許多。我常告訴人家,世界上,政治、軍事、外交,沒有善惡的,也沒有是非,只有利害關系,怎么臨時處理,要懂得應變。但是要注意,雖然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是有因果的;乃至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因果的。
這個因果律是自然規律,科學、哲學、宗教、政治、軍事、經濟、醫藥、法律、建筑乃至飲食男女,什么都逃不開這個法則。換一句話,有報應的,因果就是報應。這個道理是一個哲學道理、科學道理,我們不深講,只提醒出版界、新聞界怎么樣自強自立,認清楚自己的現狀和社會責任、歷史責任。
現代傳播業,除報刊、圖書以外,加上了電視、手機和網絡,變化越來越深刻,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影響越來越快,因果也越來越快。今后的前途怎么走?值得深思。
文化人的人生目標
出版業、新聞業離不開文化,離不開文化人的責任。文化人要為社會負起責任來,自己首先要建立一個人生目標。
就這個人生目標問題,我抽出來一篇文章《儒行》,這篇文章是哪里來的呢?四書五經的《禮經》來的。什么叫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叫四書;五經是《詩經》、《書經》、《易經》、《禮經》、《春秋》。中國文化的基礎在這里,是中國固有文化、特色文化之一。這是我們幾千年老祖宗傳下來的財富,里頭宗教、哲學、科學什么都有。可是你們在座的年輕人沒有看過,在座的還有許多老前輩,也許翻過,也許沒有翻過。像我們,從小受過這個教育。
《禮經》是什么書呢?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中的憲法,所有中國文化的根源都是這里來的。譬如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的儒家,你問他什么是儒家?誰作代表?他也許會答復你:“孔老二”,或者孔子、孟子。我說,你不要搞錯了,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之一,儒家也只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體。我有一個比方,孔家店是糧食店,中國人的糧食店,人人非吃不可。打倒了孔家店,中國人沒有糧食吃了,吃面包、牛排有時候不對胃口的。道家是個什么店呢?藥店。藥店一定要有嘛,生病去買藥吃,不生病不需要買,可是藥店不能打倒。佛家開的什么店?百貨店,什么都有,你高興可以去逛一逛。當然,不管開的什么店,發展大了久了,大概都會出現劣貨乃至冒牌貨,反過來壞了自己的牌子。重要的是,孔子孟子代表儒家開的糧食店,你不能打倒。結果把他一打倒,連帶把古文也丟了,中國文化的根就斬斷了。
現在講到四書五經,我們當年是背的。《禮經》這篇《儒行》告訴你,一個知識分子怎么做人做事;還有《學記》、《坊記》,都很重要。
教育的目的
我們中國幾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生,是教我們做一個人,職業技術則是另外學的。而且教育從胎教開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學習。人格教育、學問修養是貫穿一生的。所以社會除了政治、財富力量以外,還有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品格修養,作為社會、人心的中流砥柱。
不像現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教育觀念,專門為了職業,為了賺錢,基本人格養成教育都沒有。人如果做不好,你講什么民主、科學、自由、法治、人治、德治、集權,乃至信用、環保、團結、和諧等等,理想都很好,可是沒辦法做到,因為事情是人做的。
這是一個好像最講民主平等自由的時代,其實現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錢”,都是錢做主,以錢來決定貴賤,沒錢就沒自由。沒有真正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修養、學問修養,有的只是亂七八糟的所謂個性張揚和向錢看,變成聽“錢”指揮,連科學研究、教育、學術都在聽“錢”指揮,為就業忙,為錢忙,精神支柱沒有,一旦失業,就天塌下來一樣。
譬如孟子的話“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告訴我們一個讀書人知識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弄好,不管外面的事。倒霉沒有關系,至于職業做什么都可以,職業跟學問根本是分開的。學問是一生的事,學問不是知識,會做人做事都是學問。“達則兼善天下”,如果有機會叫你出來做事呢,那就不是為個人為自己,而是把自己貢獻出去,為整個社會、國家做出一個貢獻。這是孟子的教育。這與一切向錢看的教育因果差別有多大,值得好好深思。
像這些,我們都是小時候背來的。再譬如老子的話:“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有道德才能的人,時節機會來了,環境逼得你去做官,“則駕”,開汽車一樣,你就發奮去做事了。“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時機不對,則隨遇而安,樂得自在,剛好讀書提高修養,做點什么謀生都可以。
這些是孟子、老子的教育。不像現在,讀個書,就想到學哪一科最好,讀完了做什么待遇比較高,有前途,這完全是商業行為,不是教育行為。那何必去讀書呢?學技術多好呢,學一個好的技術就賺錢更快。
《幼學瓊林》
這本書拿來了,上一講我講出版時,舉過這本書的例子,這是我們小時候讀的書,現在把它重印,我到海外一直帶著,叫《幼學瓊林》,會背的。你看,這是線裝書,又輕又薄可以翻轉折攏來,比現在硬板的書讀起來方便多了。里面有很好的木刻圖案,原文是這樣大的字,下面有小字注解。書里面什么東西都有,講我們歷代的文化祖宗,天文、地理、夫婦、兄弟、朋友,怎么寫信,做人禮貌,父母死了怎么寫個墓碑……現在讀這本書,假定沒有好的老師講,就不懂了。可是這書里頭有注解,你可以自己好好研究。
譬如人家問候你的父親,說“令尊”(你的爸爸)好不好?那么我的答復是,“家父還好”。二十年前,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他說到內地問人家,“令尊好不好?”人家回答說,“我的令尊不錯,你的家父也好嗎?”這樣的故事很多。再譬如我常常問人家“你的府上哪里”?他回答:“我的府上福建”。“府上哪里?”是尊敬語,這本書上面都有。你應該回答:“不敢,我是小地方浙江。”人家尊稱你,你謙虛一點。這不是虛偽、矯情,而是禮貌秩序,用敬語表示彼此尊重。禮節就是秩序。禮節的內在,就要心意的誠懇和恭敬。
善意建議勝惡意批評
我們現代的思想,大家的心境,自己要檢討了。怎么樣才能建立一個好的文藝,使社會不要惡意的批評,對這個社會、對這個政治拿出來一個善意的建議。惡意的批評很容易哦,善意的建議很難!可行的建議就更不容易!
因此,我告訴文化界、新聞界、出版界的朋友們,必須要讀什么?要讀歷史。不僅只讀正面的歷史,還要多看小說。所謂歷史,常常人名、地點、時間是真的,內容不大靠得住;小說是人名、地點、時間都是假的,但那個故事往往是真的。
但是,讀歷史看正面的既然靠不住,要想辦法讀歷朝歷代名臣的奏議。大家要注意,“奏議”就是向朝廷提的建議、報告乃至反面意見。這些東西幾千年下來,積累很多數據。諸位學新聞、寫文章的,應該要讀,讀了以后,啟發很多。譬如關于捐稅、金融、關于經濟的發展,很多領域,很多資料。到底我們亂七八糟有幾千年歷史,很多經驗值得注意,不像美國才兩三百年。
可是,讀歷史也要會讀,要別具慧眼,自己本身還要經歷很多事,才可能懂得文字背后的東西。否則,不僅讀不懂,還會亂批評。
買票不進場
中國文化有“三士”,第一個“士”,自己讀書的,自己站起來的;第二個“仕”,如果“士”進一步,出來做官了,加個“人”字旁,叫做“學而優則仕”;第三個叫“隱士”,隱士在政治上的態度,用西方政治哲學的觀念,叫做“不同意主張”,不反對,也不贊成,不過是我個人不同意。我對于各黨各派都是朋友,到現在八九十歲,原來大家懷疑我是這一派那一黨,我的頭上戴的各種帽子頭銜多得不得了,結果我到今天,始終還是作一個隱士。
人家說你各行各業、各黨各派,怎么都是朋友?而且大家頭都殺掉,你這個吃飯的家伙還留著,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說我有個秘訣,每一黨每一派我都是“買票不進場”。譬如今天晚上,他們這里發門票的,門票我有,不一定進來聽。可是沒有門票,我想打開來看看里頭玩什么,就沒有資格開門了,有門票我就可以拉開看看。可是真進場,就被套進去了,我不來。因為一輩子光買票,不進場,所以現在各方面都變成朋友。我基本走的就是隱士路線。
此封建非彼封建
說起傳統文化,想到一個問題,發現這幾十年,大家常常提到“封建”兩個字,好像代表了專制、愚昧、落后的味道。幾十年來看很多報刊和書,常見到這個提法。
所謂中國周朝時的封建,是中央領導,分封諸侯,換句話是聯合國的組織,各個諸侯國有自己的法令、自己的文字,那個時候可以說“書不同文”,言語更沒有統一,交通也沒有統一,這是中國的封建,根本不同于西方那個封建。
當初翻譯西方著作的時候,“封建”兩個字用錯了。我們把西方那個封建拿來做中國的封建,學術上根本是錯誤的,這個錯誤導致的后果相當嚴重。說起翻譯西方著作,又是一個關于文化和出版的大問題,例如“經濟”這個詞,在中國文化本來是“經綸濟世”的意思,包括政治在內了,也是近代翻譯用錯了。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些翻譯的錯誤,隨著書報一出版,就引發一連串錯誤。
周朝的封建,盡管許多沒有統一,但是文化觀念是統一的。中國文化基本用一個字可以代表——“道”。由“道”后來演變出儒家、道家、墨家等等諸子百家。道是什么東西?這是哲學問題,我們今天沒有時間討論。
結語
對于新聞出版業以及文化教育問題,我今天簡略談了這一席話。目的是希望年輕的一代自我反省,為后一代著想,努力為國家民族、為社會做頂天立地的事業。我現在90歲了,每日每夜都還在讀書、做事,休息得很少。
最近七八年中間,我帶了年輕同學們,拚命推廣兒童讀書。社會上把我的意思理解錯了,說我推廣兒童讀經,好像提倡復古。但是我提倡的是“中、英、算”一起上,包括四書五經在內,尤其是唐宋以前的經典,要讀誦、背會、默寫,還有英文經典,并且練習珠心算(珠算熟習以后,心里有個算盤作心算就很快)。這是文的教育,還要武的教育,藝術的教育,融合人格養成教育一起來。看上去內容很多,實際的安排很科學,效率很高。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智慧得到開發,自己會讀書,體魄健康,知道怎么做人,會懂得東西方的傳統文化,可以談開創未來了。而且實驗證明,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讀教育部安排的課程,一個學期的課程一個月就學完了。
后來,我看到現在的教育界,甚至教育部,也開始跟上這個路線。徐永光先生今天也在這里,他也是響應者,他是希望工程的創辦人,當初是小朋友,現在變成老前輩了。他們也發動跟著做,出了很多書。但是開始時,編了太多唐詩宋詞,我也反對,我說我推廣兒童讀書,中、英、算一起上,結果你們把兒童讀書的重點變成唐詩宋詞。我說這樣讀出來有什么用?中國未來培養一萬個李太白、一萬個杜甫也沒有用啊,那不過多出兩個詩人嘛!我希望后一代出很好的思想家、很好的科學家、很好的政治家,是這個目的。可是現在呢,我們中國文化的財產太大了,古文不懂,繁體字不懂,等于丟了鑰匙,這個財庫的鎖頭打不開。
我們選的幾篇參考資料,來不及講,希望大家拿回去自己研究。這些資料是古文,其實也不古,不過諸位年輕的朋友,很多從現代簡體字的白話文教育入手,看不懂自己古代傳統的文化,很難了解是什么意思,所以固有傳統文化變成沒有用的東西了。等于你把那個寶庫的鑰匙丟了,進不了門。只是聽人家亂說,那個寶庫里面都是糟粕垃圾,就把垃圾糟粕和寶貝一起丟了。
第一篇《儒行》是告訴知識分子怎么樣做一個讀書人,人生價值、人生的意義、生活的做法是怎么樣。
第二篇是董仲舒對漢武帝的《天人三策》,大家都說漢武帝因為聽了董仲舒的話,專門崇拜孔孟儒家之道,不要諸子百家了。不對的,不是這個意思,但是他們的對話是推崇儒家。這個《天人三策》,是跟漢武帝當面討論的文章,漢朝四百年的政治安定與此很有關系。
第三篇是《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我最近常跟年輕同學們講“聊齋”。你們寫新聞可以多研究聊齋的寫法。有人問我,“聊齋”不是講狐貍精、鬼嗎?我說你們才活見鬼,這聊齋好像講鬼,其實是講人的,他借鬼罵人。聊齋每篇的后面有一個“異史氏曰”,這是蒲松齡自己的意見。怎么叫“異史氏”?因為滿清來了,他不愿意投降滿族人,寧可在路上開一個茶館,過來過往聽故事,他就寫小說。他的小說寫了以后,當時有一個學者叫王漁洋,非常有名的,聽說有這個書,看了以后告訴他,給你十萬兩銀子,你不要出書,書歸我出。蒲松齡不干。后來,王漁洋給他寫了一個序言,中間有首很好的詩,怎么寫呢?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孤墳鬼唱詩。
“姑妄言之姑聽之”,聊齋說鬼,說狐貍精的故事,有沒有真的?很難考據。“姑妄言之姑聽之”,他亂說,哎,我們就亂聽。
“豆棚瓜架雨如絲”,鄉下老百姓吃飽了沒有事,以前沒有電視看,沒有電影,坐在瓜架豆棚下面,帶著小孩子,說鬼話,說故事,“豆棚瓜架雨如絲”,描寫那個風景。
“料應厭作人間語”,他說,蒲松齡把心境寫出來,他自己也有同感,對于一般活人講的話,感到靠不住,厭煩了,不如寫點有情有義的“鬼”話。
“愛聽孤墳鬼唱詩”,還不如聽鬼講話老實一點。
呵,你看了這個序言,這首詩已經罵盡天下人。
第三篇是《木皮散客鼓兒詞》的片段,明朝的賈鳧西寫的,他是民間寫小說的,實際上是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他這個“鼓兒詞”,是給人家打起鼓來唱的。譬如說“河里的游魚犯下什么罪,刮凈鮮鱗還嫌刺扎”,人世間很多不平的,他用白話寫的,可是有文采,很有名。
這些資料你們帶回去有沒有用,就不知道了。
(本文根據錄音整理,經南懷瑾先生審閱。因版面有限,有刪節。即將出版的《中外書摘》對此也會有詳細報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