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老子研究(三)

陳光柱 · 2006-06-16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閃閃發光的歷史“瞬間”的火花: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p>

——《老子·14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p>

——《老子·17章》

第十八章

大道廢,定有仁義;智慧出,定有大偽;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貞臣。

【說明】

本章是對前面一章的“每況愈下”原因的深入探討,是對統治者及其官吏(智者、眾人、大患者)們,轉嫁“人與民”的矛盾的深刻揭露。是對古公亶父的后繼者們,違背了古公亶父對民眾的承諾后的直接披露。這個問題在東周時還能讓人們知道,可是待到秦漢之時就無人知曉了。所以,秦漢以降直到現在,《老子》一書就已經成其為深埋歷史塵埃之中的“故事”了。然而,現實中的某些人的蓄意歪曲、編造的某些不著邊際的所謂的“故事”,就只能是任由人們的嘴皮子上的功夫,而顛來倒去的把《老子》肢解得體無完膚!遠離《老子》的宗旨,而不知所云。

《老子》一書寫出是在公元前770年,待到1993年湖北荊門出土的楚簡《老子》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楚簡已經是離開西周大約有470年了。出土的楚簡《老子》,只是約在公元前300年前后的社會上一種版本的任意摘抄。然而,它確實是我們目前所知道最早的《老子》摘抄。由于有這近500年漫長的歷史,只算到這時候就必須傳抄多次,并且還要有多次翻譯抄錄的周折(從甲骨文到籀文、由籀文到小篆的前期的“過渡文”),再加上每一個手抄者的認識境遇的“信手”的錯誤、與自信的任意取舍,于是乎遺留下來的錯誤就不少了。

故此,我只好根據下面的理由來訂正本章。但是必須對照一下下列兩個版本。

出土的楚簡《老子》是:“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p>

 1973年湖南長沙出土的漢帛書《老子》是“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亂,安有貞臣”。(這是參照甲乙兩個本子綜合之后的結果。)

僅以這兩個本子來看,顯然是“翻譯抄錄者”欲求文章的完美、追求“一致”而弄巧成拙,這才有四(或三)“安”字出現;但是后來的“通行本”(河上公本和王弼本等),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全部刪除了“安”字,就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通行本”樣子。

出土的楚簡《老子》,時值“思孟”思潮正盛的時候,也是孟子宣揚“仁義禮智”為之“四德”、確立“四德”的時候。唯一(整個東周時期只有這一次)出土的中山王鐵足大鼎,就是“追隨思孟思潮的理念”的銘文。所以有人任意摘抄時,就不得不抄成“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涉及到智慧時就干脆“整句都不敢要了”,這才造成我們看到的出土的楚簡《老子》的任意抄摘(現代居然有人那樣崇拜這樣版本的《老子》,真是怪哉)。

考慮老子的思路,聯系客觀現實而且要符合客觀事實的道理,以及必須與《老子》全文相呼應,還要與老子的邏輯思維能夠自洽。所以,必須增加二“定”字和二“安”字;原“忠”字誤,當正為“貞”字。

(關于“貞”字牽涉的問題也是比較多而且也比較大。“貞”字起源很早,在甲骨文內就已經出現。但是,人們卻錯誤解讀了它!這卻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造成的后果極其嚴重。它幾乎影響到我們對“甲骨文”的全部認識,其錯誤持續到現在。在相應的時間內,我將逐漸解讀它。)

【字詞句注釋】

大道廢:這里的“道”是關鍵字,是直接緊隨前面所揭示的問題之后而提出了的,因此漢帛書《老子》和楚簡摘抄《老子》的此文前面都有一“故”字。這里的“道”就是“民必須依賴于人的保證、保障條件的允許;人同樣要依賴于民才能生活、生存。”這也就是古公亶父所高度抽象而濃縮的“德”,而要“保證、保障民得”!這也是《老子》全文中所統一應用的“道”字之義;大,沒有實質的意思,只是“道”的“著重性”加強而已;廢,不再使用、不再繼續,違背、背叛原有的承諾(古公亶父所高度抽象而濃縮的“德”,而要“保證、保障民得”)。

仁:此字在出土文物中出現是很遲的(在公元前300年略前的中山王鐵足大鼎之上是“亡不率仁”),但是這卻不能說明此字在社會內真實出現的時間;根據《老子》的38章來看,“仁”字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末期。只有殷商末期的“得”風盛行之時,才有“智者”提出“仁”的思想意識來糊弄民眾:轉移社會矛盾的視線、減輕統治者的職責、讓民眾心安理得地承受不應該有的盤剝而無言可述,從而使其“得”風(貪污腐化不正之風)日益猖獗,因此才斷送了殷商王朝。所以,老子就指出:你,統治者是為了廢棄、背叛對民眾的保證、保障,才提出所謂的“仁”的。這明顯地是你要轉嫁問題的實質,無非是維護你那不敢見人貪得無厭的私欲的“滿足”而已。(另外,“仁”字的本義,即“仁”字最早的定義是“上人”的行為,因為“仁”字的左邊是“人”字,右邊的上短橫、下長橫是當時的“上”字。顯然,這是為上者根據自我的“感情”而對待他所應該處理的事情的時候,而出現的行為。顯而易見,“仁”的起源是統治者的感情用事。既然是感情用事,就可以背叛“原則”,背叛自己的承諾,就可以不講“誠信”。久而久之,背離原則就越來越遠。)

義:此字出現很早,甲骨文和金文內都有,當時只有以“義”為名的意思(地名、人名),以及少許的“儀”或“宜”之義,乃至于類似現在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義”;然而如現在大家所理解的“正義、道義……”的“義”的行為,一例也沒有。但是,在殷商末期由于“得”風的盛行,才有“智者”提出“仁”和“義”作為行為“要大家”遵守執行。這明顯地同樣是統治者要轉嫁問題的實質,無非是維護統治者那不敢見人貪得無厭的私欲的“滿足”而已。

智慧出:出,現;智慧,就是“智”,然而它的出現也是不好的行為;西周晚期出土的毛公鼎上的銘文,就有批判而肯定的言辭“引其唯王智乃唯是喪我國”,這正是西周晚期鐵(銅器)的證據。正因為“智慧”的出現,才致使“仁義”危害成災,禍害跨越幾千年。(大家只要翻開西周晚期青銅器“毛公鼎”的銘文,就可以看到:“無唯正聞。引其唯王智。乃唯是喪我國”的認定。這就是歷史證明。)

大偽:偽,有用做作掩蓋本來面貌的虛假的、或者是“不合法”的、不符合原來的承諾的行為。

六親:六親,本文的六親是指父、子、兄、弟、夫、婦;

安有孝慈:安,疑問代詞;安有,哪有的意思。父子間的慈與孝、兄弟間的慈與愛、夫婦間的愛,這幾者之間都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的保證,才能會有孝、慈、愛的“成立”和現實的實現。顯然,這個堅實的基礎是父子、兄弟、夫婦間的和睦、和諧、和氣。否則,就是“安有孝慈”,也就是沒有孝慈愛的存在之可能了。

國家昏亂,安有貞臣:這里可能大家的誤讀、誤解比較是多的,因為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有這樣幾件:什么是“貞”?什么是“貞臣”?國家昏亂能有貞臣嗎?(說到“貞”,這要從源頭說起?,F在的安徽凌家灘出土的“玉龜”的中間的“玉版”上有一幅圖畫。顯然這還是沒有文字的時候,離開現在大約是4600年以前。圖案的中心部分,正是后來殷商的中期甲骨文出現后的兩個“貞”字的“十字交叉”的組合。)然而甲骨文的“貞”與甲骨文內的“鼎”字的寫法基本一樣。這也就是說“甲骨文時期”的“貞”字的出現,它是表示:殷商王朝啟用的某些官員,因為是一些曾經管理過“飲食器具”的人員(這與我們更早時期就有“民以食為天”的理念是一致的),這才是“貞”字的本義。因此,“貞”字蘊含著“保證、保障民得(最基本的‘飲食’問題)”的原始含義。這也就形成了秦漢前,不為人知的“道理”,當然是《老子》其中的真實含義。于是“貞臣”的本質職責,就是完成統治者(王)要“保證、保障民得”的實現而效力、服務。顯而易見“國家昏亂”了,怎么還會有“貞臣”的人來為“統治者”、為“民眾”去效力、服務呢?這是明白無誤的現實?。?/p>

【譯文】

(西周王朝的每況愈下之后,追究其原因,是因為)“保證、保障民得”的“道理”大家逐漸不再遵守、不再繼續使用了,這才有所謂的“仁義”的發生;而這種“仁義”的發生、發展、壯大而根深蒂固的全過程又依賴“智慧”、機巧的出現,正因為“智慧”、機巧的出現,這才逐漸促使“仁義”的發生、發展、壯大而根深蒂固進而冥頑不化,延續直到現在還被大家所尊崇!這就是“大偽”、是天大的欺騙,是統治者對民眾的欺騙啊!

父子間的孝、兄弟間的慈、夫婦間的愛,這三者間都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的保證,才能會有孝、慈、愛的“成立”和現實的實現。所以說:如果“六親”不和,就不可能再談到什么“孝慈”。國家只要“混亂”(昏亂)成為事實,那么,就不可能再有“貞臣”了,就不可能再有為民眾服務的“官員”了。這些都是極其簡單的道理啊!

【讀后】

這些樸實而瑯瑯上口的道理的陳述,這就是老子的獨特文風!可惜的是,人們卻曠日持久地游弋在《老子》的大門之外。

另外,非??上У氖潜菊潞偷?章一樣只是個半章,只說明了“每況愈下”的嚴重后果之所以形成的原因。顯而易見第19章是它的下半個部分,它們的“組合”后才能構成是一個完整的章節。

雖然,顯赫的“大道廢,(定)有仁義”幾個醒目的“大字”,擺在每一個曾經接觸過《老子》一書的人的面前。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非議”過“仁義”的問題。道理何在?  

因為,在探討客觀事物慕討?,人脡q娜鮮妒且肴魏斡寫鮮兜牧煊蛑詰?,人脡q乃嘉敲揮薪?。否詽}鞘親躍諶鮮兜拇竺胖猓荒莧嗽埔嘣貧眩撼淦淞恐荒芤蜓鼐傘⒐灘階苑?、抱残守缺而苟延矊懎的小打小闹的纂s樽岳幀?鑾遙勻豢蒲У哪承┤宋娑ㄖ螅ɑ蛉蝗鮮叮?,都要矚g纖急?、否定(探處研究爹o鵲墓蹋┒鸞ゲ龐興岣?、进矂Θ还不意味是×T妗保┲敝廖蠢矗獠攀強蒲?!何坑z幢閌親勻豢蒲е械摹啊恰扔凇恰閉庋奈侍?,端E貢匭肴鮮兜剿遣荒艸閃⒌摹R蛭嗣竊繅丫潰骸啊恰筆遣荒艿扔凇恰鋇?,诊儔動H勻豢蒲У幕∥侍?。那么晤U俏裁淳筒荒蕓悸且幌隆叭室濉鋇奈侍餑??入U娑蒲У厝鮮丁叭室濉蔽侍?,这稌烆U墻裉斕納緇岫冀哂脅豢曬懶康摹⑾胂蟛壞降南質滌肜返囊庖澹∫鑰蒲У奶熱タ創叭室濉?,即标Y哂謝蛉壞摹罷胬懟斃裕敲幢厝晃頤薔突埂懊悅!蔽拗牟興鵪迫斃?。应矒]Ω霉┞凍鏊摹耙醢怠泵婺??蟿蚧,这矄决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赖Z巰質檔奈侍狻?/P>

于是乎,人們之所以不敢非議“仁義”的緣由是什么,就必須擺在每一個欲認識問題的人的面前。顯然,這與中國的特殊環境有關。自從公元前二世紀時漢武帝,置“仁義禮智信”為“五?!敝蟆!叭柿x禮智信”就成其為中國維護封建帝制獨裁的經典“教義”,這就成了任何人不敢觸動的“金科玉律”。這個雖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宗教,然而它比宗教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桎梏民眾役使其身、束縛民眾統攝其心的偽善惡魔!人們在這樣的“金科玉律”的教育下,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可想而知(也必然可知),只能成其為圍繞“王”或“王權”轉悠的欺壓民眾的“寄生蟲”(智者、眾人、大患之流的人)!

這就是《老子》文章的功勞,他在那樣早的時代就揭露出來這樣的發展趨勢,指出了它必將產生的惡果。遺憾的是,我們中間的不肖子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恬不知恥!

【歷史性的錯誤】

“仁義”在中國的所有文獻之中,都是響當當“正直”而輝煌的理念。歷來不少的天子(統治者、圣人、皇帝、君王、領導者)以及所有的文人墨客對于“仁義”,無不唯恐贊譽不周而不甘人后地搖旗吶喊。唯獨《老子》一書中的18章有“大道廢,(定)有仁義”和19章的“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但是,當大家處于這種尷尬的境地時,“詭辯”不請自來地出現在所有接觸《老子》的文人墨客之中,他們較好地“自圓其說”而使《老子》躋身于“諸子百家”之中,庸庸碌碌的使大家對老子莫衷一是、不了了之。于是乎,我們也會看到在“仁義”萌芽時的“智者”、“眾人”的臉譜:他們為了討好“王”或“王權”,信口開河地使用詭辯是他們的家常便飯。由此,他們可以利用嘴皮子功夫,把死的說成活的;把黑的說成白的……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忠臣和奸臣的問題,成為一個不應該出現的問題。長期以來,大家認為國家只要“混亂”(昏亂)了,就會出現什么忠臣和奸臣。這是一個“假問題”、“偽問題”。然而,凡是涉足解釋《老子》第18章的人,都要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都煞有介事地要大談自己的忠奸觀。其實歷來人們形成的所謂的忠奸觀,并沒有什么標準可言。在中國的信仰“忠”的人,必須表現出來是“忠于”“君”的。不管此“君”是何許人,都必須無條件地忠于他,這是其一;無論“君”對“臣”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作為“臣”的人都不能動搖“忠于”他的觀念,這是其二。基于這兩點來看,這樣的“忠臣”就不會給民眾辦一件“好事、實事”。因為他辦事、處世的宗旨是以“君”的意志、言行為準則的;再者,這樣的“忠臣”和“奸臣”又有什么兩樣?“奸臣”之所以是“奸臣”,他卻處處事事時時都把“君”哄得團團轉?!熬奔热桓S“臣”轉,那么此“臣”如何分辨出“忠和奸”?相形之下,“奸臣”比“忠臣”是更加“忠于”“君”的“忠臣”!這還涉及不少的“理論”問題,就不再啰嗦了。

《老子》文章中的“貞臣”就沒有“忠”與“奸”的含義。它僅僅指的是:原來“管理飲食器具”的人。他們工作認真負責,才把“官員”的“上傳下達和下意上知”的“職責”交給他們。他們就是這種意義下的官員,必須與最高統治者的宗旨保持步調一致——保證、保障民得的一致。

本章內的句子都不是并列的句子,都具有老子文風一貫的筆法。它們也同樣是步步深入、

層次分明的層層推進、層理清晰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的難得的好理論文章,千古絕唱!

【亟待展開研究探討的問題】

“大道廢,定有仁義”,是否成立?于是“仁義”的“價值”何在?

“智慧出,定有大偽”,這可能更加不好理解,是否應該探討、討論、研究?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六親不和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能夠做到孝慈?是要某些人去教會民眾怎樣是孝慈嗎?

“國家昏亂,安有貞臣”,這種古文的意思,我們應不應該去認真理解?

顯而易見,這些都是“國家大事”,這卻馬虎不得??!

現在的世界已經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了?為什么有的人硬要抱著“仁義禮智”不放?這是想我們前進,還是要我們倒退?這能夠與世界潮流融合、合一嗎?

※○◎○※

自然科學的某些人為規定之后(或然認識),都要不斷思辨、否定(探討、研究等等的過程)而逐漸才有所提高、進步(還不意味是“真”)直至未來,這才是科學!何況,即便是自然科學之中的“‘是’等于‘是’”這樣的問題,都還必須認識到它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人們早已經知道:“‘是’”是不能等于‘是’”的,這可是自然科學的理論基礎。

*******************************************************

自從公元前二世紀時漢武帝,置“仁義禮智信”為“五?!敝?。“仁義禮智信”就成其為中國維護封建專制(帝制)獨裁的經典“教義”,這就成了任何人不敢觸動的“金科玉律”。這個雖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宗教,然而它比宗教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桎梏民眾役使其身、束縛民眾統攝其心的偽善惡魔!人們在這樣的“金科玉律”的教育下,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可想而知(也必然可知),只能成其為圍繞“王”或“王權”轉悠的欺壓民眾的“寄生蟲”(智者、眾人、大患之流的人)!

第十九章

絕禮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說明】

原“圣”字誤,當正為“禮”。理由很簡單,因為《老子》全書之中,“圣”字都是與“人”字連用的。何況“圣人”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意思,《老子》文章中的“圣人”必須高度自律、自警,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似的,害怕損傷了“保證、保障民得”的莊嚴承諾,而不能履行自己的“崇高天職”!《老子》全書的意思全在于此,都是規范“圣人”的行為,是教育“圣人”如何“愛民治國”的。也就是說:“圣人”是必須要受教育的,并且“社會”要無時無刻地教育他、約束他、質問他(現代的社會中的某些不正是這樣在開始嗎)!否則,他就會忘乎所以,就會淪為“強梁者”(42章)而“不得好死”。

“禮”在《老子》全書之中是不好的行為,是應該“深惡痛絕”的?!胺蚨Y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38章),這不但是老子對“禮”的定義,而且是對“禮”的嚴肅批判。顯然,在考慮各種理念批判的時候,“禮”字就不得不首當其沖了。所以必須確定:“圣”字為誤,當正為“禮”。這還隱藏著“禮”是“智”生存、出現、發展的肥沃的“土壤”;“智”是“禮”生存、出現、發展的“園藝師”!正因為它們、相得益彰、朋比為奸,才能風風光光延續兩千余年!大家誰也沒有料到,老子在那樣早的時候內,就把“禮”、“智”的偽裝剝得干干凈凈。更加遺憾的是我們都是睜眼瞎子,居然大家都視而不見!

“絕學無憂”當屬本章,此問題頗大。大家都沒有注意老子的文風問題,也不認識老子的思維方式,不知他的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特殊“理論”“論述”的形式。當然,大家更不知“學”字在那時的古義,以及和前面八個字“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血肉”聯系。雖然自唐以來,就有人不斷提出要把“絕學無憂”放到本章。然而,習慣勢力的強大,有時候會毫無道理地“勝過”認識的力量。這真是一種“積非為是”而不應該有的歷史性錯誤,現在應該是必須扭轉的時候了。

十九章是老子教育周宣王以后之繼任諸天子系列理論中的一環,它應該出現在西周的末期。不讀懂它就讀不懂《老子》全書,當然也就不知前后各章之聯系。要讀十九章則至少要知道一點西周史實,可惜的是,文獻資料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都變了味,對不上號。短短四十九個字的《老子》十九章是《老子》一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十八章和二十章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不認真理解、讀懂十九章,則不僅對十八章和二十章的內容說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而且會根本不知道《老子》一書的宗旨是什么。

同時,本章是18章的下半部分,是與18章是密不可分的文章。所以它的文句也當然是18章的繼續。故此,這同樣是理論性很強的好文章,是“千古絕唱”!

【字詞句注釋】

絕禮棄智:絕,窮盡、凈盡、完全沒有;禮,固定的、不講“忠信”的硬性規定,它是國家“亂之首”。(不講“忠信”的問題,在《老子》文章中的“忠”與“不忠”,只指“保證、保障民得”的忠實執行與否;“信”與“不信”也僅指對“保證、保障民得”的背叛與否);棄,放棄、扔掉;智,機巧、偽詐,相當于現在的“智力犯罪”或“智能型犯罪”的“詞目”,當然也指故意從事圓說“黑白顛倒”、“混淆是非”而討好統治者的阿諛奉承的玩弄諛詞辭令的人(事實上,的確是這些人的興旺發達,才導致兩千余年的中國封建歷史的延續而流毒至今,故此《老子》第3章就把“智者”的問題提出來了已經開始批判)?!敖^禮棄智”不僅是本章的“出發點”、是“基礎”,而且事實上它是統治者偏離他應盡“天職”的開始,所以這才有下文的“民利百倍”和“民復孝慈”的探討乃至“肯定”。

民利百倍:當統治者能夠“保證、保障民得”,誠于他的“天職”(忠)、守于古公亶父的“保證、保障民得”的規定(信),民眾當然能夠“自自然然”辦成他們所以要辦的事情,豈不是皆大歡喜而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仁,古“仁”字的本義,就是“上人”(統治者、君王、圣人)的行為。既然是“上人”的行為,那么它就應該會有是否利于“民眾”的問題發生。然而,事實上是:即便是不利于、甚至是背叛“民眾”的根本利益的“上人”的行為,通過“智者”的“功能”——從事圓說“黑白顛倒”、“混淆是非”而去討好“上人”的阿諛奉承的玩弄諛詞辭令的人們的表演之后——那么原來“是不利于、甚至是背叛‘民眾’的根本利益的‘上人’的行為”,這時候也就變成了輝煌無比的、甚至十分偉大的“愛人”的“仁”的行為了!對于這樣的“仁”難道不應該斬草除根而讓它絕滅嗎?義,古“義”字的本義是“上羊下我”,其意思是“‘羊’無條件都應該是‘我’的”,也就是說“‘羊’無條件都必須為‘我’服務或盡義務乃至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身體”!雖然在殷商時的甲骨文中只有幾例“義”用于地名外,剩余幾例“意思不明”。然而,在殷商晚期“得”風盛行的時候,“智者”不但教唆而導致“仁”的出現和發展,并且促使“義”的產生和泛濫成為必然。并且,“仁義”與“得”風相互促進、交替發展致使“根深蒂固”。古公亶父的《德》論就是針對這種不良現象的盛行風氣而做出的,這才有西周王朝的斗爭而勝利地推翻了殷商王朝。于是,在西周王朝建立以后,我們在出土的青銅器上面(截至2001年以前的出土文物),以“義”為“宜”者七見;以“義”為“儀”者也是七見;以“義”為“義”十九見。而這十九件青銅器上的“義”是:司義夷場一見,鄭義伯二見,鄭義羌父一見,義公一見,義友一見,義妣一見,義丐妣一見,白義一見,義白一見,義仲一見,永命義孫子一見,義母一見,仲義父四見,中義一見,子義爵(殷商晚期)一見。然而,如大家所理解的義,一例也沒有。這說明什么?這充分說明“仁義”和“得”風已經得到完全扼殺和“控制”,不但我們在西周的出土金文之中看不到“仁”字,就是“義”字也只如上所是而已,就是“得”風的“得”字,也在西周早期是“絕跡”的。直到周穆王之后才又作為批判的對象進入金文之中(如“得純亡敃”),也就意味著西周王朝的“得”風又起,怎能禁盡?

民復孝慈:復,有“重復”、“符合”的意思;孝,本義是“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所以,基本上是“下對上”的“義務”,是有條件的;慈,愛、和善慈愛,所以,基本上是“上對下”的“本能”,也是有條件的;民復孝慈,任何國家的最基本的成員都必定是“民眾”,都是“民”、都是“百姓”!而這些百姓,他們只要在能夠生活、能夠生存的情況下,他們都能夠生活、生存下去!他們不但能夠有自己的“本能”,而且也必定會盡到自己的“義務”!于是乎,我們就會看到:只要在“保證、保障民得”的問題上有所努力,“民”就會回歸到“孝慈”的境地。故此我們就會看到“孝慈”是老百姓的自然本性。

絕巧棄利:巧,機巧、不正當的投機取巧;利,牟利、“非法牟取暴利”,以損害“民眾”為前提所謀求的“利益”;絕巧棄利,則是:杜絕“投機取巧”的行為,根除損害、危害民眾的“非法牟利”的手段。

盜賊無有:盜,有偷竊行為的人和搶劫財物的暴徒,如盜取、強盜;賊,做大壞事的人,專干壞事的人,《老子》文中是指:危害國家和民眾的人,與“大患”(13章)同義;無有,沒有、不會出現、不可能出現。

[NextPage]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此,這;三者,指三“事”:“民有利于生活、生存”的條件(“民利百倍”是因為已經“絕禮棄智”了),“民復孝慈”而走向了自然是因為做到了“絕仁棄義”,太平盛世的社會內沒有盜賊是“絕巧棄利”的成果;以為,沒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就對事物做出某種判斷;文,文字,指有關“三者”的文字;不足,還沒有說清楚,還沒有刨出“根”來。

故令有所屬:故,因此,所以;令,應該、必須、指派服從、命令;有所,是有別于上述事情之外而且還有一個根本存在的問題;屬,歸屬、從屬;故令有所屬,所以要人們認識到還有一個是根本存在的問題。

見素抱樸:素,單一;樸,簡單、無文飾、不虛假、不浮華、不奢侈、不掩飾自己的行為;見素抱樸,為人正直單純而且樸實無華,毫不掩飾自己的一切行為。

少私寡欲:少,唯一;私,(七章的)“成其私”的“私”是統治者唯一的“天職”;寡,唯一;欲,(第六章的)“天職”的“欲”,是正當必定具有的“欲”(那么作為統治者你的唯一的欲望是什么呢?難道不是要忠于“愛民治國”而“保證、保障民得”的實施嗎);少私寡欲,這就是,恪守統治者自己的唯一的“天職”、并且忠于自己唯一的“愛民治國”的欲望,真正當好你這個“孤家”、作好你這個“寡人”!(“孤家”、“寡人”這是春秋時期以前的統治者有高度責任心的自律的稱謂,只不過春秋以后這種“自稱”就變了味,而且走向了自己的反面?。?/p>

絕學無憂:“學”字在我們的歷史上有一個反常的現象:“學”字出現很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以后一直沿用的西周為止。居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內,“學”字在金文之中絕了跡!?直到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之中,還沒有“學”字的專門條目,在不顯眼的地方,說“學”是“斅”的省字。這不奇怪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的當時,已經是《論語》的大量流行的前期。難道當時的大儒許慎不知道《論語》的第一句是“子曰學而時習之”?為什么在他的《說文解字》之中會出現這樣不通情理的現象?聯系在春秋、戰國時期內,“學”字在金文之中絕了跡的問題,那么這里被歷史塵封的問題就大得很?。ㄟ@只是說明一下這種現象,不是我們這里著重要探討的問題。)

那么“學”字在西周當時是什么意思呢?《老子》書中有四例,另外三例是:48章的一例,“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保@然這里老子還有被省略掉了的一個逆命題必定是:‘為道日益,為學日損’。才能夠)“損之又損”(致使“學”的不良行為不斷減少、損傷),“以至于無為”。顯而易見這里的“學”字是摧殘、損傷“道理”的不良行為;在64章中是“學不學(學嗎?不能學)。(那樣會)復(重復、再去重犯)眾人(智者、大患,他們)之所(曾經、已經犯過了的)過(過失、錯誤)”。顯然這里的兩個“學”字也是與48章內的意思一樣,它是摧殘、損傷“道理”的不良行為!于是,我們就會知道“學”字的本意是“教、效、覺”,當然就是東漢許慎說“學”是“斅”的省字。這就不奇怪了。

在西周的金文中出現的幾例,也不例外:在離今3000年前的公元前998年前后(此年代,暫以“夏商周 斷代工程”公布的《西周列王世系表》為據)周康王二十三年的《大盂鼎》銘文中就有“余唯即朕小學”。此“學”乃“曉、覺 、明白”的意思。


 
上述是西周早期的一見,嗣后西周中期的四見:

《令鼎》中的一見為“小 [子]乃學?!贝恕皩W”字多數釋家以為是“效”的意思。

《靜簋》中的三見:“王令靜司射學宮?!迸c“小子暨服暨小臣暨夷仆學射?!贝藘伞皩W”字,人們也解釋為“效”?!办o學無目丑”,此學有人釋為“教”。

西周晚期在《師反簋器銘》上為“在昔先王小學”,和《蓋銘》“在先王小學”。此兩“學”字,分別出于“王”口,引證先王小“覺”也(先王當指康王和自己尊崇的前王)。

顯然,“學”就逐漸由“效、教”進展為“曉、覺 、明白”,進而發展為統治者的“自以為是”,這就十分可怕了。再經由“自以為是”而“感情用事”那就沒有了原則,就失去了“道理”,就不能“就事論事”,這樣的危害不大嗎?兩千余年我們不就是生活、生存在這樣的危害之中嗎?所以絕學無憂的意思是:統治者你只能一心一意,履行你的“天職”——“保證、保障民得”的實施,這就必須千萬不能自以為是地“感情用事”。不能讓由于“感情用事”所滋生、發展而來的,那些什么“仁義禮智”的不“就事論事”的邪門歪道,來歪曲、偏離、轉移你“保證、保障民得”的實施!能夠做到這樣,那么你還有什么憂愁而對不起民眾呢?

【譯文】

拋掉那個罪魁禍首的禮,丟掉那個偽詐的智,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掉那個騙人的仁和欺騙大家的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而自然和睦;拋掉丟棄巧詐的貨利,盜賊就自然會消失。拋棄禮智、仁義、巧利這三者,還沒有說到問題的根本,這恐怕還沒有引起最高統治者的注意和警覺。故令有所屬,其關鍵在于你這最高統治者、圣人、人君,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保持素樸的本色而少私寡欲,且還要拋棄自己的自以為是,這才能忠于你的“天職”。這樣,只有這樣,也只能是這樣,你才沒有憂慮而治理天下,從而服務于億萬民眾。                                           

【讀后】

顯然,西周末期,理論上涉及也挺多的,然而,周宣王意識到自己已經無力回天了。老子正是在此時受命于周宣王,在前人古公亶父老祖宗《德》論的基礎上,修訂整理重新完善西周理論的寶典而著述了《老子》一書,以教育嗣后繼任的天子,十九章正是其中重要理論論述的一環!

只允許“統治者”對大家的“背叛”,就不容許大家(民眾)的“反抗”(抗爭)?這就是我們應該遵循的中國之“禮”?。窟@就是“大道廢,定有仁義”的起因;對“統治者”以自己的話去圓說(如相聲《扒馬褂》式的圓說),這就是“仁義”發展、泛濫而根深蒂固的原因。20章的開頭,就是揭露這一古怪現象的。

“此三者”和“絕學”是未來人類文明、正義之目的,這是全世界居于統治者位子上的人們都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案星橛檬隆?,不“就事論事”,杜撰出什么歪理邪說的理論來轉換為民眾服務的宗旨。這絕不僅僅是中國人的事,這是世界各國的大事。顯而易見,《老子》是屬于全世界的,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她不僅僅說的是現在,而且說的是我們的未來!

【歷史性的錯誤】

為什么《老子》要提出“絕禮棄智”和“絕仁棄義”以及“絕巧棄利”呢?是上面一章所說的:是因為“大道”廢棄了。歪曲、偏離、轉移了你“保證、保障民得”的實施的宗旨。不講“誠信”,背棄了古公亶父開創建立西周的承諾,背離了古公亶父的《德》論的精神。這也是西周建國以來的每況愈下唯一的原因。

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歷來的文人墨客之所以不敢涉及,乃是“學而優則仕”的這個“仕”字,束縛了他們的身心手腳,為了那個“仕”而努力奮斗終身,也可謂是披肝瀝膽、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亦悲壯乎?恰恰這些人,不為民眾干一點實事,社會才會停滯而裹足不前!

從歷史上來看,商初之王都注重自身的“不得”,從不提倡自己“不失得”。從《伊訓》中所謂的古文獻之中,都包含著這一深邃的思想。故而誰要有“德”,統治者也。他有德,才能民得而旺,眾人(智者)才能上服務于統治者的德,下服務于民之得。反之,統治者要得,民則不得,眾人(智者)服務又當如何,則必亂矣!這是問題的根本。

“禮”是為什么服務的,是為上(統治者)的得而服務的,強行等級制度的健全,就是統治者得的保證,且波及到身邊的人,身邊身邊的人,身邊身邊身邊的人,民則在失得的前提下苦苦煎熬。眾人(智者)正是這一大批“身邊的人”,他們除了輔佑上得外,還能干什么!只能變著花樣,日日翻新,絞盡腦汁能干出什么有利于“民得”的事來?(這個“禮”字推崇的帶頭人,正是周公旦也,他所謂的“殷禮陟配于天”的照搬、發揚、光大,給社會帶來無窮的遺害。)

“仁”的危害:仁的起源是統治者的“感情用事”。于是乎,有仁才有親疏,有仁才有貴賤,有仁才有利害。此三者就是仁一手造成的。崇仁者以各種花言巧語掩蓋親疏、貴賤、利害的差別,而曰:“仁者,愛人”。有愛就有不愛的人,這就是“仁”的惡果,有親就有疏,有貴則有賤,有利則有害。即若在一個家庭之中,對誰仁,對誰就有不仁,顯然這是“感情用事”的初始,卻種下了違背“孝慈”的禍根。

《老子·五章》對“仁”的剖析是最明白了,可惜,人們并不知其所以。他說“天地不仁,以萬物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焙蝸砣绱酥f?芻狗是什么,芻狗乃西周之時老百姓祭祀之供物也。當未祭祀之前(準備階段)或在祭祀之中對芻狗的態度當如何待之?必誠惶誠恐敬而誠之,絕無有他心、他想。否則何來芻狗,何來祭。老子正是基于誠惶誠恐敬而誠之之義,而曰天地對待萬物,圣人對待民眾之態度。天地誠惶誠恐敬而誠之對待萬物,萬物則齊茂;圣人誠惶誠恐敬而誠之地對待民眾,民眾則安然。“不仁”是正道,倡仁何用?無非是智者們所玩弄騙人的勾當,終使治者有所得,有所偏愛、有所親疏、有所貴賤、有所利害之分別。

“義”則有更大的迷惑性,但基本上是上強為之,要下從之;下必有忠義,遵守法度,不要不合禮。同時,也有平行的關系,模糊是非原則界線,以絕對忠誠,不分青紅皂白地以義報效之,并且以“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而自我贊譽。總之“義”是為“仁”服務而效勞的幫兇!

“義”是加大和完成“仁”所造成親疏、貴賤、利害的距離,使其固定化、完善化、且堂而皇之地尾隨之,不自覺而實在地成了“仁”的輔佑。顯然可以看出,“禮”更是要加劇親疏、貴賤、利害之距離且使之固定化、法律化!智者更不甘示弱,變換著歪理來維護這樣秩序(進一步拉開拉大距離)。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不正是掙扎在禮、智、仁、義的束縛之中嗎,正是禮、智、仁、義這四個怪物在西周歷史進程中摻(攪)和著,故此除周成王的中后期和周康王時期的“成康之治”(不包括周公行政)才出現“刑錯四十余年不用”之譽。( 嗣后的二千多年,誰還能作到這樣?)后來經昭王、穆王則道衰至缺,穆天子才大興“呂刑”(當然是智者的功勞)?!皡涡獭币鸭毼⑦_三千多條,顯見中、下層必須用刑來治也。真能治好嗎?越治越亂。(《老子》五十七章文中的“法律滋彰,盜賊多有”正是說的此時之事)。經穆王后,在理論圈子內逐漸把“得純”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恭王時的《墻盤銘文》就有“得純無諫”的政治口號,直至西周晚期出土的金銘文中就有八見“得純亡敃”。(敃乃不聽政令之民,“得純亡敃”的意思是,得純了就沒有不聽政令之民了。)“得純”,正是針對“得不純”而提出的。“得”當然這里并不指“民得”(“民得”是可憐得很的),而是那些庶官、智者(眾人)們,一旦嘗到了“得不純”的甜頭,當然有恃無恐而日甚一日。其后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民得”的損失巨大而慘重,且不聽政令之民、擾亂社會治安之民也就層出不窮。其要害是智者(眾人)之所為也!雖然,西周晚期周宣王時在《毛公鼎》和2003年出土的《逨鼎》的銘文中,都訓導所任命的官員,不得“××”或曰為“龔苞”(中飽私囊——得不純),龔苞(中飽)乃侮鰥寡。(這雖僅為認識上的問題,也暴露出難以糾正的膏肓頑癥;但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西周并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奴隸社會”。至少它使我們知道當時西周時期,對于社會上的鰥寡弱勢人群,還有固定的社會保障,只因為有了庶官們的龔苞——中飽私囊,乃至于放縱的不良行為,才破壞或玷污了這些弱勢人群,而難以生存!推而廣之,涉及的問題多多。)

[NextPage] 

從春秋時期開始,“積非成是”已經在中國社會內扎下了根子。西周末期老子提出的“絕禮棄智”、“絕仁棄義”、“絕學無憂”,雖然成為當時社會意識形態的社會主導。然而,在老子死后不久,齊國的管仲就率先提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政治口號;繼之,孔子在春秋末又提出“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政治口號;進而,戰國中后期的孟子提出“仁義禮智為之四德”的意識形態;直到秦國的儒徒弟子李斯竟然背叛他祖師爺的宗旨,不但建議要秦王下“逐客”命令,還要秦王“焚書坑儒”!這說明什么,只能說明社會上層的意識形態是不允許“仁義禮智”的自由泛濫的。直到后來公元前134年,借助漢武帝的不可一世的權勢,才讓“仁義禮智”登上意識形態的寶座!這是一個典型的“積非成是”的長期過程,前后用了500余年!何止如此?到現在,兩千六百八十年已經成為過去,然而這樣的“積非成是”已根深蒂固、不可動搖了。(之所以“仁義禮智”能夠登上政治舞臺是因為“仁”的作用,而“仁”的起源又是因為統治者的“感情用事”而產生的。因此,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

“積非成是”通過500余年的醞釀進展,借助漢武帝的不可一世的權勢,致使“非”(不能符合客觀事物發展本身規律的認識)成為“是”,從而促使“非”就為“封建獨裁專制”的一人而服務! 于是乎這一人在“積非成是”之“陋習”的影響下,(中國的統治者們)就不自覺地染上了沉疴痼疾,沉淪在自我陶醉的一片歌功頌德的贊揚聲中!更加顯得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圣明”、“偉大”、“英明”,這就已經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事情了。

由此,伴隨“積非成是”而來的后遺癥:要么夜郎自大、自我滿足、自我陶醉、目空一切……要么我不如人、崇洋媚外(還包括“漢奸意思”)、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亟待展開研究探討的問題】

“絕禮棄智,民利百倍”的問題應該不應該考慮?是否應該持批判的態度?“禮”是“智”生存、出現、發展的肥沃的“土壤”;“智”是“禮”生存、出現、發展的“園藝師”,它們、相得益彰、朋比為奸,才能風風光光延續兩千余年!是否還應該讓它們延續發展下去呢?這顯然不是小問題!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理論上如何對待這個問題?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不是對統治者的嚴格要求?一個統治者應該不應該做到“素、樸、私、欲”?素,單一、單純、天真、赤誠;樸,不裝模作樣,事無不可對人言,怎么想、怎么做,一切可以公開告白于天下,對自己的行為做                                                                                                                                                                                                                                                                                                                                                                                                                                                                                                                                                                                                                                                                                                                                                                                                                                                                                                                                                                                                                                                                                    

出回答(咨詢、質問);私,一人所必定要做的事情,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替代的,否則,就不是最高統治者了;欲,一心一意的欲望,就是一門心思要把國家治理好,為民眾謀求利益,否則,不會做出那樣的努力(競選),也不應該當這個統治者了。

習慣勢力的強大,有時候會毫無道理地“勝過”認識的力量。這真是一種“積非成是”而不應該有的歷史性錯誤。然而,它如果進一步變成“積非為是”,那就不可收拾了。對于這些我們應該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對于已經有的“積非成是”的現象,現在應該是必須扭轉的時候了。

“積非成是”起源于“感情用事”,“感情用事”那就沒有了原則,就失去了“道理”,就不能“就事論事”,也就不能“實事求是”。

 “高度自警、自律,保證、保障民得”,是人類社會之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統治者或最高領導人,所必須履行的義務和應該盡到的職責!

——這就是《老子》書中反復講述的“道”,“道理”。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說明】

“唯統治者是非而定其是非標準,實乃人欲橫流之總根”,這是本章說明的中心思想??上В壳斑€沒有一個人能夠認識到這個問題。

【字詞句注釋】

唯之與阿:唯,表示答應、應諾,包含唯唯諾諾,只一味順應統治者的意思而不講是非原則;呵(訶),呵斥、呵責,包含指出、揭露、批評、批判等毫不留情地暴露出統治者的弱點、缺點或錯誤的行為。

相去幾何:相去,相差;幾何,能夠有多大的距離?這是統治者的屬下在選擇,是用“唯”與“呵”的哪一種態度去對待統治者。這種選擇只是一念之間的事情,這是看不見的思維活動(心中的)表現。所以是“幾何”,不大也。

美之與惡:美,《老子》文章中的“美”字,都是“言”的表現;這里的“美”字的本意也是指“言”,是指統治者的夸獎;當然還可引申為,默認、贊許、認可、飛黃騰達、加官進爵;“惡”同樣在《老子》的文章中也是指“言”的,這里的“惡”呢,則是指可遭到統治者的怒目、斥責、遭貶、逐之、砍頭、滅其九族!

相去若何:這就不是“幾何”了,是“若何”,是指由于有“唯”與“呵”的選擇以后,所造成的“結果”,所以美與惡,就會相差乃至天壤之別!

人之所畏:大家所怕的。

不可不畏:就不得不怕。

荒兮,其未央哉:荒,荒疏,包含長久、曠日持久的意思;未,沒有;央,終止、完結的意思?!盎馁?,其未央哉”,是指上述的“歪風邪氣”,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它一直都在危害著我們的社會,我還看不到它有能夠終止的時候。

眾人熙熙:眾人,《老子》文章中的專用名詞,在8章和64章以及本章內,都是指“智者”、阿諛奉承向上爬之徒的代稱,是指危害社會的“大患”、國之“賊”的專指;熙熙,興高采烈。他們有什么為民眾服務的真正本領?所以他們只會興高采烈、游山玩水,吃喝玩樂,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如享太牢:享,作饗;太牢,原指牛、羊、豬三牲,后也專指祭祀用的牛;享太牢,這里的意思是參加豐盛的筵席;老子引申比喻為花天酒地、窮奢極欲的意思。

如春登臺:也是比喻句子,登高望遠,實指游山玩水。

我獨泊兮,其未兆:泊,淡泊,不追求和他們有那樣的欲望。未兆,沒有征兆,含根本不會有他們那樣的想法和意念。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沌,糊涂、不清楚;嬰兒之未孩,初生兒還不能像孩子那樣順著父母(或他人)的意愿(要求)而言笑。(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常識問題,居然有的人連老子這種常識性的言語都不能明白。)

儽儽兮,若無所歸:儽儽,本意是疲倦,但是這里卻引申為:他自己一生所追求的“道理”,卻無人知(70章);歸,歸屬、皈依,這里卻引申為我的“道理”沒有人能夠接受。當然這個道理是盤庚提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道理,是古公亶父提出的“自警、自律而保證、保障民得”的道理,也是老子在全文中所反復敘述的道理!(面對當時的現實,周幽王那樣的不聽話,近80歲的老子的身心,豈能不疲憊之極?故此,才有儽儽兮之說。)

眾人皆有馀:沒有為民眾服務真正本領的“眾人”們,反而有余威,有余財、有余勢、有余力……。我能夠給社會遺留下來什么呢?

而我獨若遺:而我什么都沒有(指威、財、勢、力……等,這些也是他們留給他們的后人的遺產),只感到社會本身的不足。我能夠給社會遺留下來什么呢?只有這《五千言》!

我愚人之心也哉:由于“眾人”都自以為玲瓏乖巧,是當然的“智者”;相形之下,我(老子)是當然的“愚人”,是與他們不相同的人。

俗人昭昭: “俗人”是與“眾人”不同的人,這里指民眾。民眾的一切認識(思想和行為)的來源,都只能是“眾人”的直接或間接的導向或影響而形成的??雌饋怼八兹恕眰€個清楚明白(昭昭)心甘情愿地甘受“眾人”直接或間接變相的“盤剝”……實際上,這一切乃是“眾人”所造成的、并且隱藏著無窮的禍患,形成自我束縛的“規則”或“潛意思所支配下的潛規則”。

我獨昏昏:面對上面的現實,我能夠和“民眾”說清白嗎?我只能“昏昏”啊。

俗人察察:看起來“俗人”個個精明乖巧、斤斤計較,甚至分星擘兩地爭執不休,而為了些小蠅頭小利。這種風氣也只能是“眾人”的直接或間接的導向或影響而形成的。這卻轉移了社會根本問題的注意、注重的力度,熱衷于統治者風靡一時的新鮮口號似的時髦的追求。

我獨悶悶:面對上面的現實,我能夠指責“民眾”什么呢?我只能“悶悶”啊。

澹兮其若海:澹,澹字的本意是水波起伏的樣子,老子在這里的用意是“波濤洶涌”的意思;澹兮其若海,是指上述社會的性質,像波濤洶涌、無邊無際、茫茫的苦海!

飂兮若無止:飂,狂風暴雨、腥風血雨;飂兮若無止,刮滿人間的狂暴的腥風血雨卻看不到它停止的時候!

眾人皆有以:有以,有所“作為”,有所“成就”;眾人皆有以,恰恰是他們這些“眾人”,雖然造成茫茫無邊的苦海,狂暴的血雨腥風,應該是罪大惡極;然而,正是他們卻“大有”作為,頗有“成就”而顛倒了一切事物的認識,貪得無厭的享有絕大多數的物質財富。

而我獨頑且鄙:我能和他們相比嗎?我在他們眼里是既頑固又鄙劣。

我獨異于人:我是與他們不同啊。我能和他們一樣嗎?

而貴食母:貴,追求、重視、專一;食,追求、索??;母,根、來源、原因、源頭;而貴食母,我只重視上述社會沉疴痼疾的根源,揭露出來,以勵后人步入正軌。

[NextPage] 

【譯文】

統治者阿,接觸你的人,面對你的應諾與斥訶,相差有好多呢?這沒有多少,僅只在當事人的一念這間;那么你給予他的后果,或美(好處)或惡(后果),相距多遠呢? 這可非同小可,甚至會有天壤之別:美可以得到你的默認、贊許、認可、飛黃騰達、加官進爵;惡呢,則可遭到你的怒目、斥責、遭貶、逐之、砍頭、滅其九族!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家怕的就是這些,這樣還有人敢說真話嗎?還敢斥責你嗎?這種風氣只能助長你的自以為是的惡性膨脹,你不怕嗎?
    這種風氣從遠古以來經歷了好長時間,還不知何時才能停止!在你的庇佑或縱容下,直接或間接得到美的眾人,都興高采烈,彈冠相慶,花天酒地,參加豐盛的宴席,天天過著奢糜的日子;即便是寒冬酷暑,也像是四季如春的欣賞著風花雪月,大好河山無限風光的美好時日,浸沉在無憂無慮幸福之中。我卻淡泊寧靜,絲毫沒有眾人的征兆;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眾人引誘,還像不會按他們的意向而茍以言笑的嬰兒一樣;面對眾人不斷襲來的導向,絕不能使我皈依而誠服。他們都有余威,余財、余勢、余力……而我什么都沒有,只感到社會本身的不足。對于他們來說,我的確是最愚笨的人。黎民百姓呢?為了自己的切身生存生活的利益,小心 謹慎對待四面伏敵,而不可能不去光耀自炫,隨時準備捍衛自己,且還要力圖步其眾人之后塵,爭得較大的“利益”!面對老百姓的這種作為,我能指責他們什么?老百姓為了自己切身的些小利益,斤斤計較而分星擘兩地爭執,而保持自己少得可憐的既得利益,難道是他們的過錯嗎?面對老百姓,在智者眾人導向而轉移視線的這個必然 后果,我能勸導他們嗎?他們是無辜的,我只能悶悶。統治者,你看不清這個風氣造就了人欲為患的無邊苦海嗎;統治者啊,這個邪惡而又狂暴地腥風血雨,沒有止盡地在摧殘著人們的身心!你看“眾人”,為了自己的“位子”無不自以為是地在橫加教育、指責、指點著“俗人”的這也不能,那也不可嗎?他們還道貌岸然地,自有作為而不可一世。我是與他們這些眾人不同,而必須正視這千古流傳,且是由統治者一人所造成的荼毒風氣。并且揭示它,而告訴天下所有的人。這才是尋根溯源。(貴食母。)

【讀后】

噫 !這竟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幅社會形態的巨畫,居然定格至今!不獨我們中國如此,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無不如此。當還是中世紀西方黑暗的時候,那么中世紀的黑暗就惟妙惟肖了?,F在,世界雖然前進了,然而嚴格認真起來,還是沒有逃出這幅社會形態的巨畫的定格的范圍之外。

這是人類社會的沉疴痼疾的病根的探索,顯然不是我們一個國家的問題,她具有人類社會的普遍性。這才是我們國家獨到的“遺產”!

之所以她具有人類社會的普遍性,乃是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國家之內都存在一個:“唯統治者之是非而定其是非標準”的問題。因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趨勢之必然,是任何國家所逃脫不掉的。正像老子所敘述的一樣,任何國家都必定有面對“統治者與他的屬下的關系”問題。正因為有這么一個任何國家所避免不了的問題存在,所以就必定有“唯之與阿”和“美之與惡”的問題;同樣也就會有“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問題;顯然也就必定有“眾人”的問題;有“眾人”的這個“寄生”群體,也就會存在著“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的問題;同樣必定存在“眾人皆有馀”的問題和“眾人皆有以”的社會不公正的大問題。只不過,這種表現在各個國家的就會有輕重程度不同而已。這個存在的問題起源很早,按老子說:“荒兮,其未央哉”來看,人類剛剛步入“文明社會”就開始了。從中國來看,大約起源于離現在5000年前;從古埃及來看,也與我們同步,也是起源于離現在5000年前。埃及有一個明顯的證據,那就是“金字塔”文化,她象征著“力量”、“王權”……

而我們中國,顯然那時候,還看不到“力量”、“王權”以及什么的,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人與民的分工問題。雖然,突出地表現為“朦朧”的“自律”和“保證、保障民得”,開始出現了“民以食為天”的自發的“為民服務”的“人”的形象(山東大汶口和安徽凌家灘的出土文物,是其說明;這與所謂的“黃帝”的傳說毫不相干)。然而,人類社會本身的進展卻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因為“反者道之動”的客觀規律不可逆轉地告訴我們,我們的祖先同樣有離開“保證、保障民得”、離開了“民以食為天”的自發的“為民服務”的“人”的形象的現象,并且不斷發生。也正是這兩種行為交替左右著中國古代的我們的社會,才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傳統!直到我們所能夠看到的古代遺址之中,就很難找到西方那樣的“王權”的象征:沒有脫離民眾的“宮殿”、沒有勞民傷財而又輝煌的“陵墓”……這正是我們與他們的不同。這卻不是差距,而是我們與他們走的不同的“道路”。但是我們潛在的問題并不是沒有,所以,老子說:“荒兮,其未央哉”!那時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這個嚴肅的問題。由于時間的流逝,那種離開“保障、保障民得”、離開了“民以食為天”的自發的“為民服務”的“人”的形象的現象,不斷發生而且日益加劇,這才導致西周當時的現實。豈止如此,到現在不更是愈演愈烈嗎?哪個國家能夠逃避這個現實呢?(我們后來秦始皇的表演,漢武帝的定格,我們也就有了脫離民眾的“宮殿”、也有了勞民傷財而又輝煌的“陵墓”,而且愈演愈烈……)

 所以,這幅巨畫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還在于,她能檢驗,自我吹捧,自以為是的吹噓!
    歷史是前進的,世界也要向前進,從人類的野蠻文明,到文明野蠻,必定走向人類文明!走向文明的標志是什么?只能是俗人的昭昭、察察,變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歷史性的錯誤】

誰都沒有進入本章的境地,甚至可以說,連老子文章的邊都沒有挨著、都沒有沾上,這怎么能夠來學習《老子》?除了自欺欺人的所謂的解釋訴說以外,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了,與我們的老子毫無關系。與我們自己的歷史也毫不相干。

歷史上,閃閃發光的東西太多了,中外比比皆是,然而人們卻抓不住她。雖然在某些問題上,有所抓住,但在力度上,在發揚繼承上又不自覺地漸趨丟失!這卻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像本文前面《鉤沉》所列舉出來的,都是閃閃發光的光榮傳統。然而,當時是不是已經是“盡善盡美”呢?遠非如此,不盡人意之處多了去。畢竟那時候是我們現代的前期,相比之下,還只是我們現代的“啟蒙”時期。實事求是來說,不能看到不足的地方,就不可能有所認識,有所前進,有所前進的方向!

現代的西方也不是“盡善盡美”的,也有好多好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等待著他們去努力!比如,美國的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在1793年3月4日他的連任就職演說中說道,“現在,我就在你們各位面前宣誓:在我執政期間,我若企圖或有意觸犯聯邦法令,除遭受憲法嚴懲外,我還將甘愿受到出席今天這一莊嚴儀式的所有人的嚴厲譴責?!边@種統治者自己高度“自警、自律”的表現,也僅僅是世界人類發展史中“曇花一現”的歷史“瞬間”內的耀眼的“火花”而已。顯然,并不因為喬治·華盛頓講了這樣的話,就會說明就因此偉大,美國就應該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面。而只是說明這是人類實踐史上的一點耀眼的火花,是催人奮進的新鮮活力!正是我們人類之中不斷涌現而出的新鮮活力,才能使我們的社會闊步向前而走到今天,也必定邁向未來的明天。但是,回過頭來,認真看一下統治者的“領導才能”:一個統治者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國家的民眾(公民、人民)的生活、生存的積極性,那么,這個統治者的才能最大,也就最了不起!因為,任何國家的民眾才是國家的主體,民眾的前進,才是國家的前進。老子早就說過“百姓皆謂‘我自然’”,民眾身上的新鮮活力要多的多。每一個民眾(具體的每一個人)的生活、生存都孕育著他的新鮮活力的不可或缺。否則,他就不可能存在而走向死亡,終止了他的一生。然而,社會的現實是:正是這些離開民眾(公民、人民)地位以后的統治者們,在他們身上往往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新鮮活力的涌現,也就成為社會前進的阻力。那些離開民眾(公民、人民)地位以后“為統治者服務”的官員們,能夠有新鮮活力而存在嗎?就很難很難了。因為他們不是在“為民眾服務”,而是在“為統治者服務”,只不過把“為民眾服務”當作招搖撞騙的口號而已。人類的歷史是殘酷的,錯誤的認識永遠多于正確的認識。絕對真理是不容易達到的,甚至在理論論述之中,都很難看到“絕對真理”的勝出(認識她、承認她)!人類社會的認識本身,還任重而道遠??!

【亟待展開研究探討的問題】

唯統治者的是非而定其是非標準,實乃人欲橫流之總根。這不是那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人類社會本身的問題,這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這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問題,幾千年的“積非成是”的痼疾,是很難醫治的。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正視而面對。

[NextPage] 

附件:拂去歷史塵垢,還老子以清白(續三)

         ——以《老子·二十章》就教于陳鼓應、任繼愈二位先生
    我是得惠于二位先生的,二位先生是我入《老子》之門的啟蒙老師,這已經是十余年前的事了。那時在我對《老子》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美籍華人陳鼓應先生的《老子注譯及評介》和旗幟鮮明的任繼愈先生的《老子新譯》,是他們引導我闖入《老子》的殿堂。稍后漸漸地就使我不自覺地意識到二位老師在曲解《老子》。不獨他們二位,而是不少的方家、學者也同樣以己意在歪曲《老子》,同樣毫不例外的包括老子的五大弟子(管仲、孫武、孔丘、墨瞿、莊周)。他們不論從什么樣的認識角度出發,都極力歪曲、曲解老子的愿意。要嘛就是不著邊際地架空抬高老子而玄乎;要嘛就是貶低鄙棄而不屑一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今人我的兩位先師也當屬二者兼顧之列。
    《老子》一書已經擺在那里了,這是既定的事實。面對這一事實,除了我們能根據有關的記載和出土的證據,來逐漸清晰地去認定它的錯簡、錯誤的“真實”情況外,我們就必須面對現實而弄清楚我們祖先真誠的文化脈絡和真實思想。舍此,我們就是廢話連篇!考證固然重要,但真實的思想更重要,還有什么比認識我們自己祖先的光輝思想性更重要。
    老子,這位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先人,留給我們的就是《老子》?!独献印芬粫侵袊藗鹘y智慧,只可惜,兩千七百多年來,還無有人所識。其唯一的理由是:幾乎所有解老、釋老者,均缺少人民情感,缺少黎民百姓的感情,缺乏俗人的感情。由是,各自在己說中,堅持自己的認定,沿襲前人的歪理。發展到今天,當然這又與道家的玷污和道教的扭曲而分割不清。
    《老子》一書中,大部分所講的是“常道”,之所謂是“常道”,就是平常之道、普通的道理,哪有那么多玄乎的意念!至于“非常道”才是“道”,這與“常道”才可分離,但也不能截然分開?!俺5馈本唧w到《老子》文中就是“德”,而“德”的核心是“不得”,“不得”的表現是“無為、無事、無欲”。這指誰而言之,只指統治者一人也?!独献印吠ㄆ际墙逃y治者、教育圣人、教育人君。這就是《老子》的“言有宗、事有君”。離開了這個宗旨,這還能認識我們先人的思想嗎?
    現就《老子·二十章》來簡明地探索一下,老子他老人家說的是什么?并就教于陳、任二位先生和眾多識者。由于老子是我們共同的祖先,請諒解我的心情、言詞的出格、道理的不清,望指教。
    《老子·二十章》,依陳鼓應先生較為“有理”的刪定(這是陳先生獨到的“功績”)及其譯文,抄錄如次:

  《老子·二十章》原文: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幾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真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陳先生的譯文:

 應諾和呵聲,相差好多?所謂的美好和丑惡相差好多?人們所畏懼的,也不必去觸犯。精神領域開闊啊,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興高采烈,好像參加豐盛的筵席,又好像春天登臺眺望景色。而我獨個兒淡泊寧靜啊,不炫耀自己;渾渾沌沌啊,好像不知嘻笑的嬰兒;閑閑散散啊,好像無家可歸。眾人都有多余,唯獨我好像不足的樣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腸!世人都光耀自炫,唯獨我昏昏昧昧的樣子。世人都精明靈巧,唯獨我無所識別的樣子。眾人都好像很有作為,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和世人不同,而重視進“道”的生活。   

 這里,就陳先生的譯文而言,顯然陳先生根本沒有理會老子的精神,也更不知老子說的是什么事。按己意,妄自釋之。也就使我們看到一個前后文不相連結、雜亂無序、隨心所欲的“老子的胡謅”。并且根據寶島之旁征博引,獨有“建樹”的大家——嚴靈峰先生之意,砍去了,本章中“儋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之句。只此一砍一搬,就暴露出,二位先生對老子文意的朦朧!但是,沌沌兮的移位,卻是陳先生遵循前人的正確改動,和刪去“絕學無憂”,才是此章之真,這功不可莫。
    在陳先生的《引述》中,也可看出,陳先生雖有自己對祖先的良好心愿,但按己意,隨意解之。無前后聯系之必然。陳先生所擔心的是,老子和人群的“疏離感”,真是老子和人群的“疏離”嗎?恰恰是陳先生沒有看清現實與歷史。
    一個人脫離人群的人,他能干什么?其言、其行、其事、能和人民一致嗎?除了能獲得暫時“曇花一現”的贊譽外,隨時將被時代潮流而席卷得無影無蹤!
    陳先生的不足之處:
    唯、阿、美、惡連結不起來,更看不出是什么意思,貧平、淡乏無味,遠離老子;眾人、俗人與世人無別,這是陳先生的意境不足之表現,沒有嚴謹地對待老子,更談不上是認識,幾近于小學生練習作文之字詞堆砌?!拔摇笔抢献拥男蜗?,這個“我”脫離民眾,自顧自地進入“道”的境地,玄之極!是人耶,是神耶?由是,我們看到的只是,雜亂無章的社會揉合,誰能理清?
    這與陳先生獨自認為:老子是預設的“道”雜合思想,分廓不開!也就是陳先生先入為主地,判定了老子的“虛構”!再去認識老子,豈不是老子可隨陳先生任意擺布嗎?
    不過陳先生必定是受惠于“自由”的教誨,獨來獨往而還有點“出格”的認識雜入其識之間。遺憾的是,陳先生終不是人民的哲學家、思想家,與人民的情感,頗有距離,當然不可能認識老子!顯然也還可看出,他還有忠于華夏祖先的情感,尊重祖國的良好心愿,隱晦而不觸犯其某些要害之言。但,他與老子的真諦的距離還是較遠的。不僅對老子所說的“常道”把握不住,且對“非常道”近于囈語。
    故此,陳先生把老子的文意,全部扭曲了,從他的《引述》來看,就絲毫沒有捉住老子本章文中的本意,更不要去談把握住《老子》全文。
    再看,任繼愈先生對本章的譯文,(依陳先生的刪定,僅省去本章不實的“絕學無憂”)。
    老子原文: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猓湮囱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真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任先生的譯文: 應諾與斥訶,相差有好多?善良與罪惡,又差得了好多?別人所怕的,就不能不怕,遠古以來已如此,這風氣還不知何時停止!眾人是那樣無憂無慮的歡喜,好像參加盛大的筵席,像春日登臺眺望那樣暢適。獨有我,卻淡淡地,無動于衷,像嬰兒還不會發出笑聲,疲倦地,竟像無家可歸!眾人都有多余的東西,而獨有我,卻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腸啊,混混沌沌地?。ㄟ@句在此,既混淆了老子之意,也在此無有價值。)一般人是那么清楚,我卻這么昏昏。一般人是那么嚴苛,我卻對一切寬閎——遼闊啊,像無邊的大海,無盡啊,像疾吹的長風。(這是猜到了皮毛之意,可佳)眾人都有一套本領,而獨有我顯得拙笨無能。我偏要跟人家不同,關鍵在于得到了“道”(母)。

[NextPage] 

  這里,在任先生的筆下,看不到有什么與陳先生不同的地方,可謂大同小異。我們也看不出什么高深的哲理,平平淡淡。倒是,如任先生“眉批”所言:“老子對當前許多現象看不慣,把眾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誰都高明……故意……貶低自己……在于得到了:‘道’?!比蜗壬谶@里,除了給我們以摸不著邊際的玄乎外,實在《老子》的此章貧乏無序而不值一讀,但任先生的獨到卻是“荒兮,其未央哉”!的譯文,乃上乘之作,可惜僅此孤立的一句,或許乃任先生獨到的博識所致,偶爾之言中。
    就任先生而言,任先生的思想,受轄于旗幟鮮明的影響和束縛,左顧右盼太多。雖然比陳先生更尊重原著而直譯外,也無老子之本意,且平淡得而無道理。
    正因為有左顧右盼的束縛,與人民的感情,就必定有距離!就不可能有人民的情感,就不能尊重生活現實,就有違心之言,也就損傷了老子!大不了,只能堅守“忠臣”之道,而絕無“貞臣”的行為,也許是任先生現實的顯露。
    是否如此呢?任先生考慮太多的是“位子”、“帽子”,如何立身、“穩身”的問題,故此,也就用“帽子”、“棍子”游弋在《老子》文中!這也失去了“學者”的風范,如何能認識老子!對比陳先生而言,顧忌就多于陳先生,其解釋當然也就欠與陳先生平起平坐,而遜于陳先生。
    是“老子對當前許多現象看不慣”,還是任先生把當前許多現象看不明白呢?是老子自己在貶低自己呢?還是任先生把老子貶低呢?看來,任先生還只是在《老子》門外,窺視而已,根本不懂老子!根本不懂老子的“常道”,對普通而簡單的道理也不甚明白,豈不是自顧自地在臆斷老子的“非常道”而加以“帽子”!
    然而任先生的知識還是淵博的,對古代語言的理解也有精到的譯文,陳先生也不及也。后兩“兮”,也觸及皮毛,可謂識之高,但扭曲了。
    二十章,雖然不是老子的綱領,也不代表老子的全部智慧。但是,此章也是老子五千言的組成部分,同樣反映出老子他老人家的智慧光芒的獨到。老子之語的任一部分,都反映他一統的四射的光芒。
    對于老子的二十章,我試譯一下,在試譯之前,只說明幾個小問題。
    老子全文通篇都是教育統治者的,這是前提,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陳任二位先生根本沒有顧及這一點。

  老子文中的“眾人”、“俗人”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眾人”是指“智者”、“有余”“有以”之人;“俗人”是指最下層的黎民百姓。這在《老子》全文中,均有嚴格區分。陳、任二位先生不嚴謹,這也代表了不少的學者的認識的貧平,而這還僅是老子的泛指。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眾人”只指為統治者服務的鷹犬們,兼指在各種“理論”、“道理”庇佑下的所得非一般民眾之“特權”之擁有者,吹捧者。在此章中,“眾人”更著重于統治者的附庸。但不包括正直無邪,而欲步其后塵,而又心甘情愿為統治者服務的工薪者。之所以不包括,乃他們不可能,也不能每日每時的花好月圓,奢糜到幸福的由衷的贊嘗!
    “嬰兒之未孩”,大家的解釋有點生硬。老子在這里不是說嬰兒不是不會哭笑,而是指嬰兒還沒有達到按人們意向去茍以言笑之時,借此老子比喻自己絕不會因為“眾人”的導向而茍同,更不是老子所能歸依于他們的言行?!叭魺o所歸”豈能是無家可歸,那樣的話,老子還是一個普通的人嗎?這不僅是陳、任二先生認識的不足,也是不少解釋《老子》者的通病。
    對于老子的直譯已經不可能,由于時間的差異,由于老子的特定情景,突然孤立地讀此章,會誤解老子的本意,故個人試譯如次:

 老子原文: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幾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

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真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老子原文的意譯:統治者阿,接觸你的人,面對你的應諾與斥訶,相差有好多呢?這沒有多少,僅只在當事人的一念這間;那么你給予他的后果,或美(善)或惡,相距多遠呢?這可非同小可,甚至會有天壤之別。美可以得到你的默認、贊許、認可、飛黃騰達、加官進爵;惡呢,則可遭到你的怒目、斥責、遭貶、逐之、砍頭、滅其九族!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家怕的就是這些,這樣還有人敢說真話嗎?還敢斥責你嗎?這種風氣只能助長你的自以為是的惡性膨脹,你不怕嗎?
    這種風氣從遠古以來經歷了好長時間,還不知何時才能停止!在你的庇佑或縱容下,直接或間接得到美的眾人,都興高采烈,彈冠相慶,花天酒地,參加豐盛的宴席,天天過著奢糜的日子;即便是寒冬酷暑,也像是四季如春的欣賞著風花雪月,大好河山無限風光的美好時日,浸沉在無憂無慮幸福之中。我卻淡泊寧靜,絲毫沒有眾人的征兆;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眾人引誘,還像不會按他們的意向而茍以言笑的嬰兒一樣;面對眾人不斷襲來的導向,絕不能使我皈依而誠服。他們都有余威,余財、余勢、余力……而我什么都沒有,只感到社會本身的不足。對于他們來說,我的確是最愚笨的人。黎民百姓呢?為了自己的切身生存生活的利益,小心謹慎對待四面伏敵,而不可能不去光耀自炫,隨時準備捍衛自己,且還要力圖步其眾人之后塵,爭得較大的“利益”!面對老百姓的這種作為,我能指責他們什么?老百姓為了自己切身的些小利益,斤斤計較而分星擘兩地爭執,而保持自己少得可憐的既得利益,難道是他們的過錯嗎?面對老百姓,在智者眾人導向而轉移視線的這個必然 后果,我能勸導他們嗎?他們是無辜的,我只能悶悶。統治者,你看不清這個風氣造就了人欲為患的無邊苦海嗎;統治者啊,這個邪惡而又狂暴地腥風血雨,沒有止盡地在摧殘著人們的身心!你看“眾人”,為了自己的“位子”無不自以為是地在橫加教育、指責、指點著“俗人”的這也不能,那也不可嗎?他們還道貌岸然地,自有作為而不可一世。我是與他們這些眾人不同,而必須正視這千古流傳,且是由統治者一人所造成的荼毒風氣。并且揭示它,而告訴天下所有的人。這才是尋根溯源。(貴食母。)

噫 !這竟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幅社會形態的巨畫,居然定格至今!在這幅巨畫中我們看到了三個主要的場景和一個輔助能動的動態,以及不斷加劇的另一個動態:
    有習慣風氣造就“逼迫”到眾人溜須,違心、贊揚歌頌的場面,當然也隱晦告知而駭人聽聞觸目驚心的冒犯的慘烈;只十六個字就高度濃縮了,傳說“黃帝”出現以來全部的過去!這離老子所在的當時已是兩千多年的歷史!
    簡單的十二個字,就勾描出眾人的興高采烈,自以為是社會寵兒的欣然自得,自我陶醉,自娛自樂,無憂無慮的盡情享受,這才是統治者所看到的太平盛世,國泰民安,更是統治者存在的自以為是的基石!
    “俗人昭昭,俗人察察”八個字就勾勒出,茫茫人欲的無邊苦海,高度扭曲了的社會疾風。雖然誰都知道“人民的偉大”,但都頻頻指責、教育、強治、越治越不成樣子的不斷加深加劇的動態情景!
    “我”呢?卻是解釋這幅巨畫的畫外音:揭示了這遠古以來還看不到盡頭的荼毒的社會風氣,人欲為患的無邊苦海和腥風血雨的現實;看到了眾人有余、有以、有恃無恐的興高采烈,樂而忘憂,從不為人民之疾苦操勞的鷹犬們的自鳴得意;也看到了,鋪天蓋地而不斷襲來的頻頻教誨,歪理的泛濫以及人欲橫流的普及;他能指責俗人的昭昭、察察嗎?
    在此章中,老子用了六個“兮”字,其中一個“兮”字指自己,其余五個“兮”字都指的是社會風氣!“荒兮”指的是統治者所造成的風氣,看似簡單,唯統治者之是非而定其是非標準,實乃人欲橫流之總根!由是,它造就了,直接或間接得到他“美”的庇佑的眾人的蔓延,所釀成的鋪天蓋地的“禮教”理論的歪理的吹捧的泛濫(沌沌兮);也就在他們不遺余力地不斷導向下(累累兮)所引發的俗人無所適從的社會各個時期的瞬間景象;于是必造就爭“得”更兇的無邊的各式各樣的茫茫人欲為患的苦海(儋兮);形成狂暴地腥風血雨而不可收拾的社會現實(飂兮)。而這些又是好像人們所看到的“太平盛世、國泰民安、欣欣向榮”的無限美好生活情景且自以為是的“大治”之態!
    五個“兮”字分兩類:荒兮、澹兮、飂兮是定格的場景,沌沌兮、累累兮是不斷涌現、變幻無窮的滾滾而來治人的歪理邪說的導向、說教,張牙舞爪、活靈活現!好一個“兮”字,乃畫龍點睛之筆!
    除了五個“兮”字外的另一個“兮”字,是老子自己,“我獨泊兮”。此“兮”字的確如陳鼓應先生所說“顯出和人群疏離感”,豈止是疏離,豈止是和人群疏離,而是和人們認識的疏離,是美與丑的對立!也的確是老子與人群的疏離,是古今上下五千年來和人群的疏離。不如此,焉有不識道者,不識老子者,人們也不會對《老子》如此陌生。
    由是,我們絲毫看不到任先生加之的“老子自我貶低”;也看不到陳先生所說的“老子和人群的疏離感”;更看不到什么價值取向的不同。這絕不是“帽子”、“棍子”所能制服的社會現實。這是億萬萬計的人民的生命、心血凝聚成的一幅歷史定了格的巨畫!光彩奪目,而輝映至今,中外無不如是!
    同時,我們看到些小錯誤,無損于這幅巨畫。如帛書本中的“人之可畏,亦不可以不畏”的問題,就不是什么嚴肅而重要的問題,而只能證明的是:帛書本是當時的“官方本”的抄件:而我們所持之本,就帶有戰國期流傳下來“社會本”的色彩。而陳先生尊崇嚴先生所砍去的兩句,倒使老子巨畫而遜色,乃至玷污!這卻是不能容忍的隨心所欲的問題,否則,就是玷污、歪曲或背叛老子!
    這幅巨畫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還在于,她能檢驗,自我吹捧,自以為是的吹噓!

  歷史是前進的,世界也要向前進,從人類的野蠻文明,到文明野蠻,必定走向人類文明!走向文明的標志是什么?只能是俗人的昭昭、察察,變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綜上,乃本人之愚見。望陳、任二位先生及方家指教。

2001年3月28日于北京清河.

周宣王四十三年“命”單逨,作十個鼎。所以,單逨的“十鼎”,在我國歷史“鼎”文化中,是絕無僅有的。在我國歷史上,“天子”都僅只能享有“九鼎”,這說明單逨在西周時期的地位、威望和所擔負的職責也是絕無僅有的。

那時候還僅僅是周宣王命令單逨,領導、組織修訂歷史典籍的工作。因為我們國家原來根本沒有“修訂”歷史的工作。殷商晚期被取代“貞人”的“史官”,和西周晚期周宣王四十三年以前的“史官”,都只能從事三事:當著王的面前而紀實,或在王的授意下而記事,或接受王的命令去辦事——出使。因為當時的歷史,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沒有王的允許,是不能“舞文弄墨”而使用文字的。歷史“文獻”上所謂的周公的什么領導、組織修訂我們的“典籍”的問題,在出土的文物之中,連蛛絲馬跡都沒有,實屬騙人的謊言。之所以有這樣騙人的謊言存在,這是“舞文弄墨”者的“功勞”,是為那個封建專制獨裁的一人的“金口玉言”而服務的。是為“唯統治者的是非而定其是非標準”的獨斷專行、不可一世、飛揚跋扈而效力的。

小結

由于條件所限,只注解了《老子》的前二十個章節。

然而,這也可以使我們知道《老子》思想的大概。因為,《老子》這本書結構嚴謹、縝密、邏輯性極強:每個章節都圍繞著本書的主題而講述各個局部的道理。

這二十個章節,簡直就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邏輯的嚴密已經到了天衣無縫的境地。之所以說她是一個整體,是因為她前后結構井井有條。前一章不能理解,那么下一章就不知道老子是說什么。所以,讀《老子》必須注意,要一篇一篇的去認真地讀,還要一篇一篇的去弄懂她。因為她是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錯落有致,馬虎不得的天下獨一無二的珍貴的治國寶典。也是我們西周和西周以前的治國經驗教訓的總結,是全世界人類史上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教育、規范統治者的行為的教科書。

顯然,對于我們國內來說:《老子》是我國最早的,也是唯獨的教育統治者、圣人、君王、天子的教科書,也是規范統治者、圣人、君王、天子的律令!同時也是保證、保障、改善、完善“民得”的“道紀”!

遺憾的是,歷來的統治者、圣人、君王、天子誰也沒有想到:這是教育他們的教科書。自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又經隋唐宋元明清民國以來到目前,我們的文人、智者、學者、大“家”豈不都是游離在老子的認識之外?

新春寄語

——致有心學習《老子》的朋友們的一封公開“信”

新年來了,意味著:舊的即將過去;新的將要開始!

誠然,這只是我們善良的愿望。舊的未必將要過去;新的焉能馬上開始!

然而,舊的畢竟是舊的、必定要成為過去;新的預示著未來、新的必定將要開始!

但是,要認識舊的、知道舊的。認識舊的“舊”在什么地方、知道舊的之所以是“舊”的存在的道理。這可是一個認識過程、是一個艱難的認識過程、是一個艱難的歷程、甚至是一個長期艱難并且是痛苦的歷程!

何況,那些所謂舊的,還潛在著人類社會前進的“基因”。這可千萬別把它當成舊的而給予拋棄,那將使我們成為不肖子孫,落伍于人類社會前進的歷程。從而遭到人類社會中的子子孫孫的恥笑、唾罵、指責,我們的子孫也世世代代不得安寧!更有甚者,知道已經是舊的、是阻礙人類社會前進的“毒瘤”,把它也當成所謂的“傳統”來“發揚光大”而加以頂禮膜拜,那將使我們成為歷史罪人而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遺臭萬萬年!

所以,“舊的即將過去;新的將要開始”。說說容易,認識難、行動也不易。那么,“說說容易”就是詭辯的容易,廣征博引{天下文章一大抄(偷)}、長篇累牘、胡編亂造論述的容易,講話、命令、指示、強行灌輸、反復誘導……的容易。于是乎: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一切跟著走、跟著別人走、跟著“天子”走、跟著“官”走、跟著“僚”走、跟著“奴才”走,不走也得走!誰敢不跟著走?

歷史是無情的,時間是不等“民”的(“民”是極其弱勢的群體,毫無辦法,只能逆來順受)!這樣耽誤的時間只能是“落后”,這樣譜寫出來的歷史永遠是“恥辱”!

因此,重新認識一下歷史、重新清理一下歷史,就會知道:夏商周(暫時只指西周)三代以及以前的出土文物都僅只能證明,我們遠古的“傳統”是為上者的高度自律從而保證“民得”的。所以,“食器”才蔚然成風,它們幾乎充斥了“考古領域”。這正是“民以食為天”的真實寫照,這也是西周金銘文中的“奠四方”、“撫有四方”、“永保四方”的“詮釋”,當然也是商王朝率先啟用管理食器的人為“貞”人的本質道理(甲骨文的“貞”與“鼎”的刻寫幾乎一樣)。甲骨文的記事、記實都充滿了“人情”味,幾乎到處都有為王者的“自律”和保證“民得”的耀眼的火花?。ń^不是孫詒讓、王國維等人所說的“卜辭”,當然就不是目前人們對甲骨文的認識。)

朋友們,你們不正在對《老子》一書有興趣嗎?但是,不少的人問我,有關學習《老子》一書的問題。其大多數人都說:不太容易讀懂。這可怕嗎?這并不可怕。問題是:我們的“讀書人”歪曲了好多歷史事實;我們的“智者”們向大家灌輸了他們自己的東西。與我們認識問題、認識客觀世界毫無增益。

所以,讀《老子》一書,就首先要必須搞清楚老子是什么時候的人;老子做過什么事;《老子》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還必須知道一點我們自己的歷史;還必須知道一點當時的意識形態之大致;知道一點殷商、西周的金文;知道一點殷商、西周的甲骨文等。

其次,應當有一點哲學常識(這不全是書本上的常識),知道一點人類發展的前景,憧憬一下未來是一個什么樣(這恐怕也很難)。還要有一點刨根問底老子似的精神。

另外,必須知道:從商王朝到西周當時有一個中華民族特有的現象,這就是“人”和“民”的區分相當嚴格。“民”就是“民”,“民”要成其為“人”是很難、很難的。中華民族的此種“傳統”沿用至今,誰都知道,誰都不說!“民”當“小人”的資格都沒有,“小人”是相對“君子”而言的,于是“人”中的“小人”和“女子”就是難養(難教——孔子語)。所以,后來的孟子由衷地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憋@而易見:善政是目的,善教是手段。故此,哪個統治者不愛“得民財”!哪個天子不愛“孔”、“孟”?于是乎,他們(孔、孟)拾取西周已經摒棄的“仁”“義”“禮”“智”,如獲“理論”之至寶,重返“政壇”,為天子一人而效勞。不是嗎,君不見:自從漢武帝采納“仁義禮智”后,至清王朝時,已把儒家理論發揮到淋漓盡致——所有的人都是天子一人的奴才!“民”是沒有資格做奴才的,他們只能做奴隸,他們能有什么權力?

讀《老子》一書真的很難嗎,非也。只要你不是站在“人”的立場上,而是站在“民”的立場上。那么,《老子》不但通俗易懂,而且是現實生活中的大實話。是否這樣,敬請大家查證之。也就會明白,為什么歷來人們都游離在老子的認識之外,原來他們都是“人”!他們都是向上爬的“眾人”、“智者”(《老子》專用語),焉能讀懂《老子》?。?/p>

所以,不懂得“民得”的人,是讀不懂《老子》的。不知道治國必須“正”君(教育君王,高度重視自律),同樣是讀不懂《老子》的。高度重視自律和保證、保障“民得”,這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這種傳統美德可追根溯源至五千年前。

遺憾而可悲的是:時至今日,我還沒有看到有一人能讀懂《老子》。事情的確蹊蹺,蹊蹺到令人難以置信。幾千年來,讀老子的人何止千千萬萬,居然無一人能認識老子,豈不是咄咄怪事?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愚以為:1、老子是什么時候的人的問題,從來就沒有搞清楚過,這就“窒息”了人們的認識;2、老子所在的當時的意識形態人們一無所知,這就大大的影響了人們認識問題的視力;3、我們的歷史的真實,已被“智者”們歪曲的一塌糊涂,也就只好以“想當然”代替“歷史”;4、“人”和“民”的問題是我們國家由來已久的“老大難”的問題,誰都僅只站在“人”的立場上去“詮釋”歷史,這怎能讀懂《老子》?

愚以為:《老子》是西周歷史的總結,并且是“預言”未來(公元前776年——到現在已兩千七百八十二年。因老子成書于公元前776年),是用民眾的血和淚刻寫的毫不為過的箴言。試以《老子》通行本前十章為例,簡述如下:{敬請先看拙著《老子研究·前十章的注、譯》(第二輯)}。

第一章,請記住“異名同謂”就行了(至于其他,待到研讀《老子》后文再說)。

第二章,西周的過去和未來,所有執政的統治者,幾乎沒有再說過一句對“民得”有益的話,再做過一件對“民得”有利的事。

第三章,西周的過去和未來,所有執政的統治者,幾乎沒有啟用過一例對“民得”有貢獻的好“官”、好“僚”,他用的全是為自己效忠的奴才,清王朝的表現已經是淋漓盡致了。

第四章,為什么會有上面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所有的“人”忘記了,“愛民治國”的“民得”是根本,是“治國”道理之“中”的首要問題。必須時刻記住道理之“中”的問題。

第五章,所有執政的統治者,要做到“愛民治國”,就必須做到畢恭畢敬地對待民眾,誠心誠意地為民眾效勞而服務;怎能把民眾當作賤民、刁民、奸民、頑民、劣民、愚民……而施以“仁德”,從而加強教化(他們說:“嚴重的問題是教育民”),進而逼使民眾感謝“皇恩浩蕩”、“救世主”的“英明”、“偉大”。這怎能守在“愛民治國”的道理之“中”??!

第六章,“欲”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是哲學(玄牝)的根本問題,也是“天地”的根本問題。能認識“欲”的問題,才能認識“民得”的問題,也就是治國之本的問題。

第七章,民眾是大家、是公、是要“得”的;統治者是一人、是私、是不得的。所以,統治者是孤家、是寡人,必須成其私,這才是他的職責、天職!也是我們遠古的光榮傳統!

第八章,統治者能“居善地”嗎?會“居善地”嗎?很不容易啊。他只能在特定的小圈子內,在智者、眾人的包圍之中。遠離民眾,很難聽到民眾的聲音。

第九章,為民眾辦成某件事,不要居功自傲,停止不前;要放下架子,重新著手,再立新功。不斷努力為民眾辦事,這才是“愛民治國”的表現。

第十章,統治者要像“嬰兒”一樣,依偎在父母(民眾)的襁褓之中,不能左右(主使)父母(民眾)的行為,一切都聽從父母(民眾)的“擺布”,“唯父母命是從”。

顯然,這十章是一個完整的系列:邏輯縝密、結構嚴整。(待要說明的問題很多。)

二〇〇六年一月六日

[NextPage]

給寶雞市人民政府的“通報”

寶雞市人民政府□市長:

您好!

2003年1月19日,貴地發現的西周青銅器窖藏,披露出一個“驚天的史跡”!可惜的很,這一“事實”真相,為世人所不知。,如果能認真發掘,從長遠來說,那將是中華民族之幸,世界人民之幸!當然,這樣一來,也是貴地的榮幸,將給貴地帶來極大、極好的機遇!

誠然, 這一“驚天的事實”究竟是什么?現據我的研究通知報告您們,具體事實陳述如下:

一、青銅器的主人姓單名逨。

1、我們已知的、最著名的歷史文人,姓單(此單姓,在西周當時,單只讀dan音,不讀shan音。)的并不多見。

2、我們已知的、最著名的歷史文人,叫逨的也很少有。

3、然而,我們大家都知道:太史公司馬遷(約公元前145——約公元前89)在《史記·老子列傳》中就說,“老子……字聃”,又在說“老子……著書”后,立即否認而牽連出“或曰:老萊子亦楚人”的事, 從而使大家都知道:“老萊子也許是老子”。(顯然,這是司馬遷離當時已快700年的“臆斷”,能篤信無疑嗎?)

4、誠然,大家都還知道:春秋、戰國時代;有不少的文人把老子叫“老耽”。

5、所以, 春秋時的傳訛而使“單逨”變易為“老耽”或“老萊”,不但是可能的,且成其為事實??紤]這些:“楊家村”2003年出土的文物(青銅器)就為我們提供了老子生平事跡的依據和事實。

二、“單逨”在周宣王四十三年時,被任命為“歷人”的獨特作用。

6、“歷人”作為官職,在我國的有文字記載之中,僅見周宣王四十三年時這一次。

7、“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官職呢?我們的歷史學者沒有嚴格解答這個問題。有的學者說是,相當于“監察甄別”國家高級官員的(眼下稱為:“搞紀檢的”)官職。

8、然而,我認為“歷人”是周宣王四十三年時增設的、擔負特殊任務的官職。為了顯示特殊任務的性質, 周宣王命單逨作了十個鼎,這就成為了歷史事實不可動搖的“鐵”證。

9、單逨的“十鼎”,在我國歷史“鼎”文化中,是絕無僅有的。在我國歷史上,“天子”都僅只能享有“九鼎”。

10、顯然, “歷人”的特殊作用在于:每個“天子”的時間性極其有限,充其量只有幾十年;“歷人”是有關歷史方面的首任官員(原來商王朝后期和西周時期的“史官”,都僅只是作“記事”和“冊命”做“事”而已。當時和以前的“史”“使”“事”三字相通、同,與“歷史”的“史”無關。所以, 周宣王四十三年以前的“史官”是不能涉足“歷史”的),彌補我國還沒有歷史記載的不足之處;(原來所流傳的“周公組織人員修訂的‘史冊’”問題,純屬謠傳。西周初期沒有“著書立史”的能力, 西周和東周前后八百年所出土的“金文”也不支持——西周初期有“著書立史”的能力的這件事。)“歷人”所面對的是“天子”(周宣王)的祖先們的史實!這就是說“歷人”的特殊作用是多么的重大啊。(在周宣王四十三年之前,沒有得到王的允許,任何人,包括史官在內的所有人,都不得使用文字!更不用說去著書。這可是砍頭的滅頂之災,誰人不畏!)

11、周宣王命單逨為“歷人”并且作了十個鼎,表明周宣王重視“歷人”這個職務。這個職務是領導組織人員,修訂、整理歷史上有重要內容的“典、謨、訓、誥、命……” 之類的史料的, 這必定是“天子”(周宣王)的祖先們的史實!當然也包括“所見所聞”前朝的史實之類的史料。(顯然,此事大于“天子”——周宣王, 周宣王命單逨作“十個鼎”就“理”在其中了。)

12、所以, “歷人”官職出現后,這才有了“甲骨文”“刻寫”的《尚書》原始本(確鑿的時間是公元前784——公元前781的三年)。只不過是280余年后, “甲骨文”的《尚書》原始本,由于時間的無情推移,已漸趨殘缺模糊。后來傳為經過孔子“修訂”(?),至秦王朝時又被秦始皇焚毀!(后來畢竟是后來,我們注重的是“歷人”官職的作用。)

13、于是乎“歷”與“歴”通、同?!皻s”字的廠字頭壞損后,殘留下來的是上“林”下“止”的殘字,當人們把它在竹簡上“刻寫”成“籀文”時,就變易成似“楚”的“楚”字了(未必真是“楚”字),這才致使后人司馬遷寫道:“老萊子亦楚人”的文字。

14、附錄兩則:

(1)讀“單”音的字有:匰、僤、単、冉、單、憚、撣、殫、燀、癉、簞、襌、贍、譂、耽、聃、眈、儋、亶、儃……等一百多個。

(2)西周之時,“單”姓是大姓。“單”姓之宗祖是“行武”出身,其后人都是“行武”世家。所以,古文字的“單”,則是“東”字之上還要加二個口字。以后才演變為“單”字,以至于陸續出現的“陣”、“陳”、“戰”字都與戰爭有關。(其中“陣”與“陳”兩字相通、同,都讀zhen音,并且, 后來陳作為姓之源都與單字有關、與戰爭有關。“陣”、“陳”兩字都是由“單”字演變而來:古文字的“單”是“東”字之上還要加二個口字,當“東”字之上的二個口字變換到“東”字的左側并疊加起來,就是“陣”、“陳”二字。)

15、因此,老子成為了“楚人”、成為了“陳國人”,都“理”在其中。(太史公司馬遷只能知道“楚人”、“陳國人”之謠傳,這也珍貴難得。)

三、單逨出身于“行武”世家,“逨盤”追述了家史八代。

16、單逨出身于“行武”世家,這清楚的交代了老子的根基,與《老子》文章驚人的一致:

17、《老子》全文是符合西周意識形態的,如“絕禮”、“絕仁”、“絕學”、“不尚賢”。這只能說明《老子》一書是具有西周時代特征的書。目前,我們對西周意識形態一無所知(我們的歷史和哲學工作者,無視“金文”事實,只跟在人們后面學舌),怎能讀懂《老子》一書?(他們不正游弋、徘徊在《老子》門口,進不去啊。豈止如此,還阻礙我們認識中華民族的真正傳統文化。而今,不正是在“發掘”儒家文化嗎?)

18、《老子》全文豈止是僅具有西周意識形態,她還具有西周“甲骨文”的風范,寓有“甲骨文”的“玄”、“禍”、“往來”之真。不能真正認識“甲骨文”(那些把“甲骨文”僅當作“卜辭”的人,應該止步了),就不可能知道“玄”、“禍”、“往來”的本意,也就讀不懂《老子》一書(不少的人明顯表現為對《老子·八十章》的胡說八道的理解)。

19、單逨出身于“行武”世家。所以,單逨在周宣王的四十六年的執政期間內,就打了四十余年的仗。南征北戰、東奔西走、戎馬一生。知其民眾之疾苦,深惡痛絕戰爭之危害。這才有《老子》“八十章”的絕妙文章(不少的人的胡說八道,怎能進入老子的境地,怎能知道民眾的心)。這樣的絕妙文章還有三十章和三十一章,都入木三分啊!

20、西周的周宣王與單逨,是君臣,也是摯友。他們從小到大共同交往六十年,受教于同一啟蒙老師——召穆公。他們終生共同探討的問題就是“自律”與“民得”。評價一個“天子”執政的成功與否,檢驗的唯一標準就是“民得”的保證與否?!懊竦谩钡谋WC又將檢驗統治者的“自律”的程度。只有統治者的高度“自律”才能保證“民得”的實施。這其中的“自律”與“民得”的任一問題都馬虎不得,稍微不慎,將鑄成歷史性的大錯?。ㄝp者腐敗日盛,重者反動透頂。)

21、“自律”與“民得”的問題是我們很古老的傳統。遠的不說,當商王朝后期古公亶父(約公元前12世紀)在建立西周根據地時:是針對商王朝的上層腐敗現象“得”風正盛,重新提出“自律”與“民得”的問題的。并且用“甲骨文”刻寫在五片龜甲底板之上,“裝訂”成“典冊”。這就是后來傳為的“龜(歸)藏”或者是“五典”的治國寶典,也是周康王所稱之為的《德》篇(見大盂鼎),同時也是《老子》文中所說的《建言》!(見《老子·四十一章》)

[NextPage] 

22、所以, 周宣王在自己不久于人世時,命單逨將古公亶父的《德》篇(300余年的傳閱已殘缺且漸趨模糊),立足于“自律”與“民得”之問題的基礎上, 重新加入新的認識(周宣王和單逨的)而修訂。因此, 單逨用了五年多的時間,才刻寫完成此書(公元前776年)。在春秋時, 大家把她叫《三絕》;臨近戰國時大家把她叫《三絕》或者《老子》。流傳到漢朝后期時,才歪曲稱為《道德經》而流傳到現在。

綜上所述,2003年1月19日,貴地出土的西周青銅器窖藏的主人——“單逨”據我研究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老子”!作為老子故鄉將要怎么辦、將要辦什么?這就是貴政府之事情。我通報您們的目的:就是希望老子的故鄉政府能走在認識老子、學習老子、弘揚老子的前列,造福老子故鄉、造福中華民族和全世界。

陳光柱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星期三

給《鹿邑宣言》朋友們的一封公開信

——還老子以清白

任 鳳 梧    陳 光 柱

“自然·和諧·發展——弘揚老子文化國際研討會”,于去年底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舉行。到會的國內外180多位專家學者代表和媒體記者參加了研討,并發表《宣言》,鄭重地提出了“弘揚老子文化”的口號。這顯然是有心于老子研究的人們的一大快事,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賀,并衷心祝愿“弘揚老子文化”成其為現實。但是要“弘揚老子文化”,必須搞清楚有關的事情。故此,想對有關的事情數說一下我們自己的認識,公開求助于朋友們,希望朋友們不吝賜教。

第一、要“弘揚老子文化”,必須注重下列的“理論文化”問題:

1、“弘揚老子文化”是研究“老學”、弘揚“老學”?!袄蠈W”不是“道學”,也不是“道家文化”,更不是“道教”,當然也絕不是什么內丹學、術、法之流的“特異”!

2、故此,“老學”是老子這個人的學問,她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學問。她出現在中華大地以后,才漸趨形成:雜、儒、兵、墨、道、名、法……等諸子百家。顯然,諸子百家內是不包括“老學”的,諸子百家的學問全部是“老學”的“后學”。因此,錢穆先生早在七、八十年前就意識到這一嚴肅的問題,他在《老子辨》中說:“老子如大海,諸子百家如鼷鼠之飲河,各飽其腹而去,亦何不可”?于是他錯誤地得出結論:《老子》肯定是晚出,晚于諸子百家之后,才能“集大成”!錢穆先生是一個認真做學問的人,如果他能活到今天,能看到1973年、1993年、2003年的三次有關老子問題的出土文物,那么他的結論就不會是那樣??!

3、人們忽視了1973年、1993年、2003年的三次有關老子問題的出土文物的事實。前兩次的出土問題的研究,雖然轟轟烈烈、有聲有色,議論文章比比皆是,然而卻不得要領,沒有切入有益于老子問題研究的“實質性”的東西,不得不流于形式;2003年的出土卻與“老子研究”并無任何聯系,后來誰都熟視無睹,讓其“研究”冷冷清清,從而使這次的出土被禁錮在少數幾個權威研究人員的“認識”之內。

4、《道德經》這個書名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它只能說明起因于“漢文化”且受其影響(并且是漢武帝時代以后的文化),這就歪曲了《老子》這本書的形象!所以,暴露出了一個嚴肅的文化問題,并且自陷在所謂的“漢文化”的束縛之中。這個影響之大,幾乎涵蓋了我們所知的一切領域。如人們道德概念、倫理認識等意識形態的規范。具體到如:道、德、仁、義、禮、智、賢、學……等的理解不一,從而波及到方方面面。

5、由于局限在漢文化的束縛之中,對《老子》一書中的字詞句:“玄、異名同謂(1章)、智者(3章)、成其私(7章)、眾人(8、20、64章)大患(13章)、教父(42章)、禍(46等章)、往來(80章)……”等詞意的模糊不清而誤讀曲解了老子的原意,致使不少的人無法進入老子思想境地,只好呆在漢文化的境地內自欺欺人地不顧一切的妄自尊大解讀《老子》而心安理得自鳴得意。

6、學習《老子》一文中的“無為”思想。無為,定義如何?“無為”應是以符合廣大民眾的利益為準則、為檢驗標準(這是夏商周三代的本意)。于是“無為”則不是什么事也不做,那是無能的表現。恰恰相反,“無為”的統治者所做的事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對民眾十分有利的大事。

7、時間問題:自限在一定的時間局限之內,并且揭示出我們對漢朝以前的歷史有其誤解。尤為突出的是戰國、春秋、西周、殷商等的“歷史”問題,也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歷史問題。

8、歷史問題:從學習《老子》中所得到的收獲是不可估量的!她可以讓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歷史。廓清很多我們一無所知的歷史問題,很多我們知之不多、或我們比較模糊的歷史疑難問題,以及很多我們有意或無意錯誤曲解、乃至顛倒黑白而歪曲了的歷史問題。歷史的“巧合”與后人們的誤讀是歪曲我們祖國歷史的重要原因之一;后人們按自己的認識去認識我們祖國的歷史的想當然也是重要原因(說這是主觀主義所造成的也不為過);所以,我們國家的歷史失真就凸現出來了,要慎重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這一重大現實課題將擺在首選的地位。

9、學習《老子》涉及到的文獻、經典,也是一個特殊而必須面對的問題。而這些我們所知的文獻、經典都是在漢武帝以后重新整理、完善的,它們不可避免地糅進了漢和漢以后的認識,這就不是歷史的真相了。另外,也涉及到金文和甲骨文,而這些又與漢文化的解讀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所以,要想學習老子不正確認識歷史不行,不認識金文和甲骨文也不行。顯然,按所謂的認識來理解金文和甲骨文又違背了事物的原來的真實意義;不正確認識自己的歷史又不行,那也將是盲人瞎馬。

10、認真研究老子的哲學問題,應該是今后我們國家最大的、最重要的哲學課題。目前的我們國家還是“空白”,根本沒有引起什么有影響的人的注重、注意。

第二、要“弘揚老子文化”,還必須首先認識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

也就要搞清楚老子的生平和《老子》這本書的前前后后。按歷史的先后順序我們來陳述一遍。當然包括兩個方面:老子其人和其書。

1)、老子這個人

老子姓單,原西周京畿人,現在的陜西省寶雞市眉縣,名逨。公元前854年,出生在一個西周武官單龔的家庭。

單龔,在周厲王時期為“召穆公”手下的心腹愛將,經常出入“召公”府。逨自幼也隨其父出入“召公”府,并深得“召穆公”的喜愛,12歲被任命為“靜”(宣王)的“伴讀”。

逨13歲時,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國人圍“召公”府,要殺“小宣王”,后被“召公”之幼子所代替的慘景,深深地銘刻在單逨的記憶之中。此后14年內伴讀于“靜”(宣王),與“宣王”成了手足情深的師友伙伴。

逨27歲之時,宣王即位(厲王已死于“彘”)。逨也繼承父職,名義在“召公”(又一代)手下,實質上直接受命于周宣王,伴隨于周宣王左右。在周宣王執政的四十多年之中,逨的長期經歷是,南征北戰,東奔西走,戎馬一生。宣王四十二年前被封為“吳林”(虞林,乃國家最高的林官)。

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4年)被封為“歷人” 除了監察甄別朝中大臣進行紀檢外,還負責組織修訂、整理典冊等歷史性文件。在“歷人”的任期中,忠于職守,完成了一項特殊而首創的工作。大多數所謂《書》內的文件都是這時候完成的。歷史上有一個很大的誤導,以為《書》的基本編纂修訂是西周初,周公組織人員修訂完成的。但是,從出土的“金文”來看,西周初時,沒有任何力量完成此事。只有在西周晚期,才有力量,才有認識,才能完成這種工作。而且只有在西周出現“歷人”的官職后,才有進行此項工作的條件,也就是官員們才敢于進行這樣的事。并且,這些文件,當時還只能是刻在甲骨之上。

宣王為了表示他重用單逨成為“歷人”的特殊而重要的性質,他命單逨作了“十鼎”,留存為永久性的紀念。那時候,“天子”只能作“九鼎”,天子身邊最大的官員也只能作“七鼎”,所以說,單逨的這個“歷人”官職的破天荒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何況自商王朝到西周末期,近八百的歷史內,文字的使用,都必須在王的視野之內;商朝末期興起的“史官”以及直到西周末期的“史官”們,都只能從三事:為王做事、為王記事、受王差遣辦事而完成自己的“使”命。西周和西周以前的“史官”與紀實、記述、編撰、編纂、整理歷史性的文件,都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他們也是不敢的,是要“殺頭滅族”的!

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1年),宣王病危。把老逨叫到自己的身邊,當著兒子(后來的周幽王)的面,命老逨把“古公亶父”所著的《德》論,重新修訂整理刻寫出來,以教育后繼之諸天子?!啊兜隆氛摗币蚜鱾魅儆嗄?。是古公亶父為推翻商王朝建立西周根據地,針對當時商王朝時的“得”風正盛,腐敗且糜爛,而以“不得”之風進行的“德”論的訓導、自律的“革命”言論;也是西周王朝的治國寶典。同樣是西周王朝之諸王的“行為規范”篇,簡稱《為篇》或《德》論——第一個言及“德”字的篇章。

這一特殊使命,老逨披肝瀝膽、嘔心瀝血。用了五年多的時間,以及畢生的經驗和智慧,從73歲起到近80歲,才在“古公亶父”所著的《德》論(周康王二十三年稱謂為《德》論,《老子》文中稱之為《建言》——建國“開邦”之言論)的基礎之上不僅整理修訂,而且加以了理論闡述!這是獨特的重要的西周晚年特征。

書成之后,公元前776年,老逨鄭重地交給周幽王,想以祖宗的訓導,感化周幽王??墒侵苡耐跄挠行挠趪抑卫?,更無有“律己”的意念。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礙于祖宗及其父親的情面,只責成當時的史官按“慣例”收入“周室”而已!

可憐的老逨,偉大的老逨!就這樣不聲、不息地于公元前770年西周王朝崩潰的前夕走了!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2)、《老子》這本書

要認識《老子》這本書,還得追溯一下我國的古代傳統文化。然而,人們對我們民族的傳統。有極大的偏見,無視真正的傳統。僅把秦漢以來的所謂的儒家文化當成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傳統。并且對秦漢以前的文化,任意扭曲。居然把儒家所使用的理念,強加給西周、春秋出土的“金文”之中;強加給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強加給殷商以前的歷史文物出土之中。對于這些,涉及的問題太多,也不是我們在這里能和大家共同討論的問題。但是,由于要對《老子》給予認識,也必須涉及到這些問題,否則也是說不清楚的。于是我們將這樣來簡單陳述一下兩個事實。

其一就是夏王朝末期,官員們的腐敗已是司空見慣之事。“成湯”正是針對這一腐敗現象,在伊尹和仲虺二人的輔助之下,提出了一個“禁三風”的“禁令”。在自己所能及的小范圍內,建立起推翻夏王朝的根據地?!敖L”是在自身根據地內“禁其有位者”的三風:“巫風”、“淫風”、“亂風”。從而使根據地的官員朝氣蓬勃,正氣上升。不斷擴大影響,終于推翻了夏王朝,建立起殷商王朝。這個“禁三風”的禁令,只能用三個會意的符號,刻在“玉版”上,被供奉起來。當時只有符號流傳,沒有文字,這是公元前十七世紀的事情。后來被所謂的“《書》”收到《伊訓》篇中,成了《伊訓》的內容。后人的文字加工以及錯位的能力是驚人的。從沒有文字來看,好多話則已不是當時的語言,好多字和概念在當時都是沒有的。然而從“制官刑,儆于有位”這一點來看,就加速了夏王朝覆滅的歷史進程!

于是,“禁三風”是刻在三塊“玉版”上的三個符號(每塊只有一個符號),被供奉起來,朝夕自警。這就是后世所失傳的《連山》,這也是我國自古以來所擁有的第一部治國“寶典”——《連山》的三個符號;這也是被儒家所崇拜的“三墳”(唐初孔穎達所稱)。

其二,以《連山》的“儆于有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建立了商王朝,建立了王朝體制。執政到300年前后(?),開創了文字——甲骨文。然而在后期,“得風”日甚。當時的金文之中,有九例為證,如:“得”、“得鼎”、“□得”、“貫得”、“得父乙”、“得亞父己”、“亞{得}父丁”、“亞{得}父癸”、“亞{得父庚}”等(見《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2001年10月版)。正是商末追逐“得”、贊美“得”、崇拜“得”所形成的社會浪潮,把商末的上層,變成了貪欲成性,如狼似虎地不擇手段,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一切為了“得”而奮斗,不惜一切手段,貪“得”無厭的本性,從而暴露出殷商王朝上層人們的猙獰。

然而,就在這一時期,為避開“犬戎”的糾纏,以“不得”為代價,舍棄了原居住地搬到周原來的古公亶父及其家族,建立的新根據地。以“不得”的精神,也喚來了其他小國的歸附。并且在殷商“武乙”三年“命周公亶父賜以歧邑”(見《竹書紀年》)。從而得到了商王的肯定和認定,進而取得了合法的身份。一個新型的根據地就在商王的眼皮底下誕生了,埋下了推翻商王朝的定時炸彈。

這個根據地的理論指導,就是針對商王朝的“得”風,提出的“不得”的思想。具體來說,就是以“德”代替了“得”,“德”則“不得”。這只是對王說而已。也就是:“上(王)德不得,是以有德;下(民)德‘不失得’,是以無德?!憋@然,這是一種定義。是對王說的,而不是對民說的。因為“民得”是不能自身實現的,是王“賜予”的。民的“不失得”,只能由王來保證。這不獨是西周以前的事實,也將必是,任何時代的應有的真正道理。然而,幾千年來,混淆了這一基本認識。任人的嘴皮子,翻來倒去的所謂的自圓其說而已,并且置民眾于“天經地義”的水深火熱之中。歷來如此,中外無不如是。在我國這個禍根起源于春秋、戰國,歷經秦和漢初的實踐,后來由漢武大帝以儒家理論的認定之后,才延續、發展成為封建專制社會的特征,而成其為這個樣子且根深蒂固。

正因為古公亶父第一個在中國歷史上闡述“德”的真實含義。所以,他在理論上站穩了腳,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并且把“不得”的具體內容,在《連山》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了一下,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德”論。其要旨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故此,周康王稱此文獻為《德》論,是引以自律、自警的重要寶典!但在文人之中,卻稱之為《行為規范篇》,簡稱《為篇》!當然也有人稱之為《龜藏》或曰《歸藏》,是因為它刻在龜甲上,并且還是成冊之寶典。這也是被儒家(其實,儒家對《歸藏》一無所知)所崇拜的“五典”,因它們是五片龜板成冊之寶典。

正由于我國歷史有《連山》和《歸藏》兩部治國寶典的出現和實施。所以我們才有殷商和西周的歷史,這一點西周人是清楚的。到周宣王之時,卻和老逨討論了為什么會有西周這樣的漸衰的歷史問題,也就是從古公亶父到宣王的父親周厲王以來的300年左右的歷史的每況愈下。以后在《老子》文中的十七章所反映出來的:“太上”、“其次”、“其次”、“其次”的問題,那就是西周的歷史剪輯縮影。(參見《老子的自然觀和現代文明》)。正因為有這樣的歷史回顧,所以才有宣王任命老逨為“歷人”的事實出現;才有修訂我們歷史文件(《書》)的可能。周宣王遺憾而不滿足的是,在自己不行了的時候,就不得不把修訂祖宗古公亶父《德》論的重擔,正式交與老逨。否則,他是會同老逨一起完成此事的!

《老子》一書的完成,顯然是《連山》和《歸藏》的精神之再現?!独献印芬粫粌H是對統治者一人的禁令,也是對統治者一人的行為規范,并且做到了獨特的理論闡述。當老逨把此書交給周幽王時,當時的大臣們都相互告知“老逨”搞了一個《三絕》,于是《三絕》的流傳不脛而走,遍及黃河兩岸、大江南北。讀《三絕》之風也開始日盛起來,從管仲、孫武、孔丘等人的讀《三絕》,致使各諸侯國都想得到《三絕》,成為鎮國寶典。這才有秦獻公買通(或脅迫)太史儋,從而使太史儋“偷書”(公元前374年)西行,成為事實。過函谷關,被關尹知曉,抄得一份成為“社會本”流傳的起始本。由于太史儋是潛逃,所以倉惶而造成《老子》本身的錯簡,成了歷史的災難。從而,致使《老子》有“官方本”和“社會殘本”以及“社會本”的區別。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老子》一書在西周、春秋、戰國時的現狀。

朋友們,對待任何問題的認識、研究,都必須恰如其分去認識、去研究,這才是認識、研究所必須遵循的態度,也是做人的準則!不能到位的認識、研究與過頭的認識、研究,則應是不可取的,乃至于是心懷叵測的“犯罪”行為,那就不是認識、研究問題了?!独献印返?、8、13、20、64章中的“智者、大患、眾人”的危害,就是專門論述這個問題的。

朋友們,敬請認真思考、學習一下老子吧,這對“弘揚老子文化”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二〇〇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于北京 

野談《周易》之“研究”

《周易》號稱群經之首,在歷史上,雖然這個提法并不是太早,姑且而從之。

既然如此,凡有心于祖國文化的人,都不得不認真對待,以便更好地學習、弄清楚祖國的這一文化瑰寶!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知道自己祖宗所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不學習、不弄清楚群經之首的《周易》,恐怕是說不過去的,何況還是一些“文化人”?

任何事物都不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并且都要合乎情理,必須具有“顛撲不破”的說服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關起門來,自我感覺良好、相互無限遙遠地吹捧,無根據、無頭腦地相互“印證”、“引證”而不知所出,從而“歸功”于“神明”、“外星人”?。?0年前,就曾經有人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不好意思而自我解嘲地曰之:中國人有“遺傳基因”——當時正是“遺傳熱”的時候——見候外廬、杜守素、紀玄冰等三人合著的《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古代思想編、三聯書店出版、發行。1947年版。)這種舉動,無異于新時代的“掩耳盜鈴”,讓世人覺得“滑稽可笑”而已。固然如此,也還算有中國人的骨氣,而沒有甘心示弱地傲立于人世間。

對待《周易》,必須面對現實,面對擁有的實際證據。比如:最早的《竹簡易》(藏于上海)和《帛書易》,它們的實際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與謠傳有無距離?有多大的距離?搞清楚這些,只會對認識我們祖國的這一文化瑰寶,絕無僅有的《周易》,百利而無一害!同時這才是真正的實事求是!只有這樣、只能這樣,才可能認識偉大的先民們,為什么要創造《周易》。才能讓我們知道《周易》的真正作用,從而聯系實際而應用于現實,“解開世界難題”!(這不正是某些人的心愿嗎!?)  

誠然,我們的人群之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常常在不自覺地、并不是心甘情愿地維護某些看不見的、或某些特殊集團的利益!但是,事實上他的確是在心甘情愿地維護某些看不見的、或某些特殊集團的利益。恰恰這顯得十分恐怖而可怕,這卻正是我們國家的長期封建專制獨裁得以延續的“偽善”而“慈祥”的幫兇之主要表現。他們實在沒有什么水平,對認識問題的深度、精度,從不經心。流于時髦、追求新潮、跟著枯燥而干癟的某些名詞、概念,去玩弄組詞的文字游戲,這就是他們的看家本領了。于是乎他們也很賣力而辛苦,死搬硬套、斷章取義、游戲于你我之間,防不勝防啊。

朋友們,面對《周易》,做些真正的認識和認真研究,這比清談、空談、無邊無際的妄談要強之百千萬倍。清談,并非不可取,避開《周易》的實質而大談、特談《周易》如何、如何智慧、高超、作用偉大,這卻只是現代的“拔苗助長”而會適得其反;空談,也并不是沒有用處,它可以讓人們更加廣泛的、無時不在的而大講、特講其《周易》,從而讓《周易》進入我們的生活、知識、科學之諸領域,那才叫做“得人心”呢,其所受益也將無窮盡也;無邊無際的妄談,開始大家還可以聚精會神聽其“神侃”,時間長久了,人們就可能沒有耐心再聽類似的“癡人說夢”而也許會“嗤之以鼻”!這卻給《周易》丟盡了臉面。

真正的認識,不是可以信手拈來的。真正的認識,它不僅處處反映出時代的氣息,也必將具有“真理”的光輝!這些都是長期磨練、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而不斷取得的認識。只有自己知道這些認識來之不易,如何說出來讓別人也明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朋友們,對待任何問題的認識、研究,都必須恰如其分去認識、去研究,這才是認識、研究所必須遵循的態度,也是做人的準則!不能到位的認識、研究,與過頭的認識、研究,則應是不可取的,乃至于是心懷叵測的“犯罪”行為,那就不是認識、研究問題了。認真而慎重地認識自己所面對的具體問題,擺正自己對待問題的態度,從而才有可能夠獲得掌握一定的、比較正確的方法……等,都只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試擬:在“周易阻礙科學發展還是促進科學發展研討會”上的發言提綱稿 )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三日

 “積非成是”是中國之“陋習”與“痼疾”的元兇

——“創新”與“科技”之學習雜議

創新,應包括走前人沒走過的路。新則必須是新,必須是聞所未聞的、見所未見的,還可能是某些人想都不敢想的!這可能才有點新的味道。

為什么要創新?意識到了自己有可能會(或永遠)落后于時代的緊迫感覺,認識到自己應該有的重大的歷史使命感情,這才可能有創新的要求或希冀!

落后,是文化的落后,是理論的落后,是對客觀事物認識的落后!是我們的立場、觀點、方法有問題,所以才不能較為正確地認識問題。顯然這暴露出我們理論認識上存在著問題。

之所以現在的如此“落后”,乃是由于中國的封建獨裁專制制度長期一人統治的局面所造成的。他一人,有何能何德何智而能決定國家內之一切大小事情?這樣的荒唐還有不少的人引以自榮,實乃恬不知恥也!這一人的獨裁專制,就潛在(意味著)“積非成是”的開始。

從春秋時期開始,“積非成是”已經在中國社會內扎下了根子(誠然,“積非成是”的起源很早,由于“王”的高度自律、自警而約束或扼殺了它的進展)。在西周末期的周宣王和單逨共同探討、研究總結的意識形態問題,而后由老子提出的“絕禮棄智”、“絕仁棄義”、“絕學無憂”,就是對當時“積非成是”的苗頭的鞭撻。然而,在老子死后不久,齊國的管仲就率先提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口號而作為“積非”重新萌芽的開始了;繼之,在春秋末孔子提出“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政治口號是“積非”的繼續;進而,戰國中后期的孟子提出“仁義禮智為之四德”的政治口號是“積非”的發展;直到秦國的儒徒弟子李斯“公然背叛”他祖師爺的宗旨,不但讒言以殺韓非,還要秦王“焚書坑儒”!這說明什么,只能說明當時上層的意識形態是不允許“仁義禮智”的自由泛濫的,這應該是對“積非為是”的當頭棒喝!直到后來公元前134年,借助漢武帝的不可一世的權勢,才讓“仁義禮智”登上意識形態的寶座!這是一個典型的“積非成是”的萌芽、生長、發展到肯定的長期過程,前后用了500余年!何止如此?從提出禮義廉恥到現在,兩千六百八十余年已經成為過去,然而這樣的“積非成是”已根深蒂固、不可動搖了。(之所以“仁義禮智”能夠登上政治舞臺是因為“仁”的作用;而“仁”的起源又是因為統治者的“感情用事”而產生的。因此,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

“積非成是”是通過500余年的醞釀進展,借助漢武帝的不可一世的權勢,致使“非”(違背客觀事物規律)成為“是”的。這個“非”就成為為超穩定的中國封建獨裁專制制度而服務的理論手段,它的偽善和虛假掩蓋了它的猙獰和殘酷!在“積非成是”之“陋習”的影響下,就不自覺地必然地染上了沉疴痼疾,沉淪在自我陶醉的一片歌功頌德的贊揚聲中!更加顯得自己是如何的“圣明”、“偉大”、“英明”,這就已經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事情了。

由此,伴隨“積非成是”而來的后遺癥:要么夜郎自大、自我滿足、自我陶醉、目空一切……要么我不如人、崇洋媚外(還包括“漢奸意思”)、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不僅僅是上述的問題,它致使我們的認識,乃至其他方方面面也就有了問題。而且,“歷史上”的問題表現尤為突出和更大。因為我們的“歷史”幾乎全是漢朝和漢朝以后寫出的,而寫“歷史”的人又全都是儒徒,他們沿用的都是孔子的“春秋筆法”!為尊者隱(諱)、為賢者隱(諱)、為親者隱(諱),遠不是我們實際而真實的歷史。這樣的“歷史”是為統治者服務的歷史,是為統治、奴役民眾而服務的“歷史”!

對待任何問題的認識、研究,都必須要恰如其分去認識、去研究,這才是認識、研究所必須遵循的態度,也是做人的準則!不能到位的認識、研究與過頭的認識、研究,則應是不可取的,乃至于是心懷叵測的“犯罪”行為,那就不是認識、研究問題了。 “積非成是”變成了“積非為是”的行為,這就不僅僅是對民眾的犯罪,而且是我們“落后”、“停滯不前”、“一頭霧水”的“緣由”。深刻認識、反思、反省一下我們的“積非為是”吧!06.5.12

關于生態環境似是而非的雜議

任何人來談論“地球”問題,無非是人們注意到目前的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的好壞與否也就說明了人們是否能繼續生存發展下去,也就是關系著人們的未來!既然是關系到未來,顯然這是一個不小的大問題,是關系到人們認識領域內的一個大問題。人們認識領域內的問題又莫過于是“人與自然”的問題,這也就涉及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問題、人們如何效法自然的問題。然而目前地球上的人們,都隸屬于各個國家或地區的一定的政治集團范圍以內的事情。決定該國家或地區的“人與自然”問題的權力和應對的具體事務都是頭頭們的事,人民大眾是無能為力的。雖然目前表面上來看,世界上進步的潮流洶涌澎湃,勢不可擋。但是,仔細認真認識考慮、審查、檢討起來,還是問題多多的。人類自身違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事情,也不在少數。如:政治集團彼此間的無休止的戰爭或備戰,所造成的角逐、無休止地競爭性的破壞和污染;某些國家或地區的局部性的摩擦、戰爭乃至恐怖行為以至所引起的一系列鏈式反應而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各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的國家)自以為是的無限制的人為的能源的浪費、污染、破壞;人類發展中所遇到的始料未及而促使“綠地”的“沙漠化”;為數不少的生物的“滅頂之災”(不少的動物和植物的絕滅);大氣層被人為的破壞從而影響到人類存在環境、氣候環境的不斷惡劣;大氣層外圍空間的“污染”(太空垃圾日益增多)……如此等等,我們人類面臨的是怎么辦的問題。誰能夠怎么辦,人民大眾只能寄希望于“頭頭們”!寄希望于人群中的精英——有為的政治家們、有真知灼見的無畏的“勇士”們!只有他們才有“王者”的風范,他們才能主宰人類前進的步伐和方向。正因為如此,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國“王者”就把自己的“天職”定義為,“必須保證、保障民得”是自己唯一而神圣的職責!后來的西周始祖古公亶父把“必須保證、保障民得”嚴格規范起來,并且加上自己的“不得”行為,從而濃縮為“德”!致使“德”成其為約束“王者”的“緊箍咒”!(可惜的后人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凈)西周正是在“德”的指導、督促下,并經季歷、周文王、周武王的不斷努力而建立的西周王朝……《老子》這本書正是對這一事實的總結(恰恰這樣重要的事實卻被文人們忽視了)。這同時是對現實《王者》的規范……既然如此,早在兩千七、八百年前的老子就指出過:“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原文是“人法地”應當訂正為“王法地”,可惜這個工作我還沒有來得及去做。見《老子》第25章)這就是告訴我們:人類必須適應、遵照、效法客觀事物的規律,才能獲得生存、發展的自由而前進??雌饋泶嗽挊O其簡單,好像沒有什么多大意義;然而引導人們前進的卻正是這樣的“王者”,正是這樣人群中的精英——有為的政治家們、有真知灼見的無畏的“勇士”們,他們個人的行為轉化成其為“人民”、人們的普遍性的行為,才是世界前進的方向!

(按紀錄稿整理2006年4月22日)

會議主持人韓孟:接著請陳光柱先生講一點生態環境的觀點,他的口音比較重,請大家仔細地聽。陳光柱的發言:

我講一點,我是只讀《老子》一本書的人,我原來沒有考慮過“環?!边@個問題。去年韓孟先生就曾經跟我說過這個事,我也沒有參加他所主持的活動。今年他突然通知我,要我搞一個題目,我想這個恐怕很不好做。不得已我寫了這個題目,我念給大家聽,《關于生態環境似是而非的雜議》。雖然是《雜議》,但是我說的這個問題,跟剛才大家所談的并沒有沖突。我們以上大概有十幾個人都是涉及到這些問題。環保問題、生態環境問題,不是我們大家能夠左右得了的事,而這應該是各國政府的事。這當然是我們頭等事情,是一個大事情。我們可以說、我們可以建議、我們可以設計具體方案而只能向政府部門反映。但是,他們聽不聽是他們的事。你怎么做?你能夠甩掉這個“包袱”嗎?,你能阻攔政府嗎?他們所進行的破壞和污染,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很多因素。這是我們老百姓能夠干涉得了的事嗎?這還不是哪一個政府所能干預得了的事。前面有的同志也說到這個問題,顯然,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也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問題,所以這涉及的問題很大。

你看,“政治集團彼此間的無休止的戰爭或備戰,所造成的角逐、無休止地競爭性的破壞和污染;某些國家或地區的局部性的摩擦、戰爭乃至恐怖行為以至所引起的一系列鏈式反應而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各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的國家)自以為是的無限制的人為的能源的浪費、污染、破壞;人類發展中所遇到的始料未及而促使“綠地”的“沙漠化”;為數不少的生物的“滅頂之災”(不少的動物和植物的絕滅);大氣層被人為的破壞從而影響到人類存在環境、氣候環境的不斷惡劣;大氣層外圍空間的“污染”(太空垃圾日益增多)……

可喜的是我們早在三千多年前,(剛才是誰,好像是任先生和商先生提到的,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王”就嚴格的提出了這個問題。為王者,必須嚴格地自律,必須它把這個自律高度濃縮到一個字上。這是一個什么程度呢?這就是我們現在大家認識到的這個“德”字。也就是說,當時的“王”定義的什么叫做“德”呢?他自己要“不得”,而要保證“民得”,保證最弱勢的群體能夠得到生活的保證??墒牵覀儗σ笊碳坠俏?,現在的解釋,完全背離了當時的現實。他們用漢以后的文化去套當時的文化,這就是把當時的基本思想全部篡改了。而《老子》一書恰恰正是站在這個上面來敘述問題、揭露問題的。所以后來的儒家,也就是漢以后所興起的儒家,它是解釋不通那時的社會現狀的。我們不認識我們的歷史,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恥辱,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恥辱。這個問題大到什么程度,就大到這個程度。要保證“民得”就必須從民眾利益出發,辦對民眾有利的事,就不會出現上面破壞環保等等的問題。

所以剛才有的朋友就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是政府的問題,這是以統治者為代表的行為的問題,是一些人的行為規范的問題。關于這樣的問題,我就不再談了。        

最后我說一下,剛才問卷調查時,我寫了八個字,好像就是“過得下去”,我現在想不起來了。(韓孟先生插話:“過得下去,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所有發言的人,你們有沒有仔細回憶過。回憶一下,就是我這個觀點。對于環保,我可以說,可以呼吁,實在不行,那是他們(政府)的事,那無非還是得承認這個現實。承認這個現實,我能“過得下去就可以了”。你對你的后代,你對我們的社會,你對我們的民眾,你做了什么?你能夠按照過去(建國以前)我們說的(對民眾的信誓旦旦地保證)怎么樣怎么樣。你就是在有限的范圍內說幾句話,而已。就包括剛才措詞激昂的秦先生,您也僅僅在這里說說而已,或者是在您能夠用您的方法表現一下而已,除此以外您還能做什么?我們連那種西方所謂的“綠色環?!钡挠職舛紱]有。我敢于這樣說,你能夠過得下去就算可以了,這也是民眾的聲音。我的話就到這里結束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4. 侯立虹|誰在動搖“兩個毫不動搖”?
  5. 以色列會亡國嗎?
  6. 從兩處戰火看東方和西方思維方式
  7. 司馬南:美國為什么沒能把巴基斯坦徹底拉過去?
  8. 這才是最難打的戰爭,國安部門剛發出積極信號
  9. 郭松民 | 評普京年度記者會:“過度輕信”及其他
  10. 大陸認定臺灣設置貿易壁壘,惠臺政策即將終結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這是一股妖風
  5.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6.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