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強中國 十年可成
不做“錢”的奴隸 要做“錢”的主人
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為“錢”所困的局面,至凱恩斯的出現終于被打破。
天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告訴人們,“錢”不過是一具人造的“神”,要多少可以造多少,犯不著對其頂禮膜拜,更不必顛倒位置做“錢”的奴隸。什么“金本位,銀本位”,那都是自己騙自己。
錢并不代表一切,沒有相應的實物財富,錢也就是廢紙(單純靠印錢致富肯定是弱智的想法)。
貨幣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貨幣不能亂印,也不能亂花,但可以有計劃按需提供。
只要社會有需求,有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潛力,就可以放心投貨幣,把潛在的生產力和消費力挖掘出來。
任何一個有貨幣發行權的主權國家,只需要考慮如何用錢,該在什么地方花錢,如何把錢用得更好,而不需要考慮有沒有錢。
有聰明的國家領悟了凱恩斯的指點,從此走上了富裕發達之路。如美國的“羅斯富新政”,日本的“翻番計劃”,都是凱恩斯理論運用于實踐而取得成功的杰作。
但中國的“主流”們仿佛是被洋人“洗”了腦(洋人雪藏凱恩斯當然是別有用心),在資訊發達的今天,這些所謂的“經濟學家”竟然對現代經濟學的開山鼻祖凱恩斯視而不見,對“羅斯富新政”、“翻番計劃”等經過實踐驗證的富民強國之道不屑一顧,只會重復洋大人教授的什么“國際分工理論”,口口聲聲說中國窮,沒有錢,要靠洋人輸洋錢。難道人民幣是美國發行的?
一說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免費教育,主流們就說沒有錢(公款吃喝等一年9000億?主流們看到了嗎?改革了嗎?),“不能急于求成”(改革開放20多年了還不能成,要到什么時候才能成)。
一說要提高工資,主流們就說使不得,嚇跑了洋人,飯碗就沒了。
按照主流們的邏輯,或者是中國就不要富強了,讓洋人們在中國長期安居樂業;或者是中國富強了,那洋人非跑不可(工資高啊),洋人一跑中國的就業就成了問題,還怎么富強?
我們到底是讓洋人跑還是不跑?讓國人富還是不富?讓中國強還是不強?
主流們的理論,怎么看也不象是富強之道,倒象是要國人安貧樂道,也可能是安樂死(最好是做殖民地)。
求人不如求己
那么如果沒有外資,中國能富強嗎?能自己解決就業問題嗎?當然能。
今天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沒有哪個是靠外資外賣發達的。同樣,靠外資外賣的國家(也就是“拉美化”國家),也沒有一個能進入富強行列?,F實就是這樣冷酷無情。
任何經濟學都會明確告訴你,外資是要吸血的,每一分錢都要加倍償還,可不是什么慈善資金。
外資代表的是外國人利益,由不得中國人“自主”,不但要吸走相關利益,而且要爭奪市場份額,爭奪話語權,甚至“問鼎”(搞“橙色革命”之類)。
外資入侵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關系到國家安全,比任何其它物種入侵都更具有威脅性,所以任何一個自立自強的主權國家都不能不設防,都不能給外資超國民待遇,甚至同等待遇也不可能,所以才會有WTO,互相勉強承認一個表面上的同等待遇(實際上根本做不到,各種反制手段多得很)。
經濟學家應該知道,國際貿易都是對等貿易,都是以物易物,以就業換就業。只是中國處于發展的低端,與發展水平高的國家進行貿易是明顯要吃虧的,哪有什么便宜可占?
你這邊賣出一件商品,那邊就必須買進一件更貴的商品;你這邊增加一個就業崗位,那邊就必須讓出一個更好崗位。
中國低價出口大量的一次性能源、資源、戰略物資(如焦炭、稀土等),去換回人家的天價奢侈品、豪華轎車,這樣的交易對中國是有利還是有害?
中國增加了幾個造褲子崗位,卻把造飛機的崗位拱手讓人,這樣的就業交換合算嗎?
中國低價出口的東西,自己再高價買回來(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只是過程可能復雜一點),這樣的交易還叫“交易”嗎?是不是已經近乎白送白癡行為(當然不排除個別中國人從中大發其財)?
這一類的交易越多,產值越大,中國老百姓的虧損就越大。GDP的數字可不是那么好看的(不是已經有洋人在說,中國的GDP增長一大半是屬于外資的,還有一小半可能是屬于少數中國富豪的,反正到了老百姓就所剩無幾了,說不定還要倒貼)。
主流們教導我們,外資不僅帶來資金,還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
我們說中國有的是人民幣,不需要國外資金,但是需要國外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先進技術。
我們和主流們的不同點在于,我們認為先進的管理理念、先進的技術要靠自己去學,而不能指望外資贈與。
不是說外資方沒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而是由于外資的嗜利本性決定它不可能把先進的東西帶給你。
我們不是看到,進入中國的外資大多變了味。什么官商勾結、拉攏腐蝕、行賄受賄、買空賣空、惡意并購、壟斷市場、偷稅漏稅、弄虛作假等等,他們什么都會。有的連外國政府都看不下去,在外國被判了刑,在中國卻若無其事。
這正是所謂“桔生淮南為桔,桔生淮北為枳?!?
正是由于資本的嗜利本性,使得外資在進入中國后不再是那只具有“先進理念和技術”的“桔”,而變成了一只亂七八糟的“枳”。能用各種歪門邪道獲取暴利,誰還需要什么“先進理念和技術”呢?
不靠外資我們能不能學到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當然能。很簡單,用日本人的辦法,購買專利,聘用國外技術人員,出國學習,或者自己搜索(能偷到也是本事),搞樣品回來模仿,只有用這些“自主”的方式,我們才能學到真本事。
只有我們能自主的東西,我們才能放手引進。
外資不是你能“自主”的,相反還要做你的主,所以一個自立自強的國家,決不能對外資敞開大門不設防,更不能對外資卑躬屈膝,給予什么“超國民待遇”?!
給予外資“超國民待遇”,就等于把本國人降為“二等公民”!
難道洋人說能讓全中國人就業,我們就能把中國讓給洋人主宰?自己做二等公民?
中國主流們隱瞞了外資外貿中的種種陷阱,無視中外的利益沖突,把外資當做救世主,一味鼓吹擴大外資外賣,他們是真不知道呢還是有意誤國?
拿出自己的人民幣投資,比靠什么外資都強。所有的產業鏈,所有的就業,所有的利益,都是我們自己的。
為本國老百姓生產和服務,是所有國家的富強之道。
引進國外的東西,必須建立在自主的基礎之上。
為什么勞動不值錢
從事同樣的勞動,中國人的價值回報只有洋人的幾十分之一,甚至連叫花子都不如,這樣的勞動還有價值嗎?勞動人民還能有地位嗎?勞動還能“光榮”得起來嗎?
勞動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勞動不值錢,使勞動果實落入少數人之手!嚴重影響了大眾消費力,嚴重傷害了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質量,同時造成社會價值觀的嚴重扭曲。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人類最偉大的活動-勞動,卻成了不值錢的低賤活動,其帶來的負面效應可想而知。
這種局面的形成,主流們“功”不可抹。主流們總是說,勞動工資應由市場決定,政府不應干預,不應人為提高工資。錯!
經濟學家應該知道,勞動不是普通商品,因為勞動的價值直接體現為消費力,而消費力影響和決定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其它任何商品都不具備這樣的特性。
正是因為勞動具有與其它商品不同的特性,所以勞動才是光榮、偉大的,其它商品能談得上光榮、偉大嗎?所以偉大、光榮的勞動的價值,決不可以由沾滿銅臭的市場決定。
如果勞動的價值單由市場決定,那么馬克思所說的勞動人民“絕對貧困化”就無可避免。
今天的資本主義之所以和馬克思所見的有些不同,就是因為部分聰明的資本主義國家吸取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念,動用政府“有形之手”強力維護勞動的價值和勞動者的利益,這才避免了“絕對貧困”,出現了今天的發達國家。
今天的所謂“發達國家”是來之不易的。當年美國總統羅斯富,為了強制資本家提高工人的工資待遇,在遇到資本家的強力抵抗時,動用了包括軍隊和法庭在內的全套國家機器強力壓制,甚至不惜被資本家們指為“共產黨”,這才為資本主義打開了富裕發達之門(“羅斯富新政”成為資本主義走向發達的分水嶺)。
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執政黨,難道不可以為維護勞動的尊嚴,為維護最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動用一下手中的專政工具嗎?
對于主流們為我們描述的提高工資福利的恐怖前景,什么工廠關門、工人失業、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等等,我們只能嗤之以鼻。
我們想提醒主流們的是,地球上早已出現了工資待遇比中國高幾十倍的國家和地區(含中國的港、澳、臺),不能睜開眼睛看看嗎?有那么恐怖嗎?不要閉著眼睛說瞎話。
改革不是瞎折騰
鄧小平提出的改革要“摸石頭過河”,本身具有認真嚴肅的探索精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實事求是態度。
可是主流們卻曲解鄧意,把“摸石頭”當做擋箭牌,以“改革”名義瞎折騰。
我們不是看到,什么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國企改革、住房改革等等,都沒有一個稍微像樣的方案就開始折騰,折騰出許多問題卻無人負責。
什么垃圾只要冠以“改革”之名,就算是有了通行證,就可以橫行無阻,誰要是懷疑、反對,就大喊不許“動搖”。
“改革”如果就這樣被主流們“壟斷”、“左右”,那中國的改革豈不走上了歪門邪道、窮途末路?
我們說改革不是這樣改法,摸石頭不是這樣摸法。應該怎么做?應該走正道,走正著。
什么是正道?正道就是科學發展觀(不必糾纏姓社姓資)。什么是正著?正著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改革需要有計劃、有預見、有條不紊地進行,不能瞎折騰。
孫子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廟算勝者勝”,就是說作戰必須事先周密籌劃,“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打無把握之戰。
改革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也跟打仗一樣,事先的籌劃決定勝敗。
改革“摸石頭”應該怎么摸?應該先在“紙”上摸,應該先在方案上摸。紙上、方案上隨便怎么折騰都行,不能折騰老百姓。
中國有這么多的經濟學家,為什么不能拿幾個比較像樣的改革方案出來,好好論證一下呢?
許多問題可以在論證階段發現和解決。
比如國企市場化MBO“改革”會造成多少職工下崗,會造成多少國有資產流失?“醫改”、“教改”、“住房改革”會造成多少人看不起病、上不了學、買不起房?都可以通過方案論證事先估算出來。究竟是工資高還是工資低創造就業機會多?經過論證也不難解決(當然是工資高消費力強就業多)。
現在有了計算機網絡系統,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模型的方式,推導方案的預期效果和可行性。這些科學現代化的手段,中國這么多喝過洋墨水、以“現代”標榜的經濟學家,為什么不用呢?
不先在“紙”上談兵,直接拿老百姓當試驗品,把老百姓折騰得七死八活,把改革引向“敗兵先戰而后求勝”之路,這樣的“改革”要想不敗、不動搖可是不容易。
為此人們很容易聯想到腐敗,因為只有腐敗分子,最歡迎這種亂七八糟的打亂仗改革,創造了多少腐敗的機會啊!
如果專家學者們能各人拿出自己的改革方案,經過充分的論證比對,擇其優者而行之,改革的勝算將大大提高,國家和老百姓的損失將大大減少,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會大大加快。
而且各人的方案可以冠以個人的姓氏,無論成敗都有人負責,政府和老百姓也可以分清是非、獎罰分明。
主流們總是教導我們,中國人口多,問題復雜,只有老老實實為洋人打工,慢慢發展個四、五十年,就可以進入富裕發達行列了。
但是我們不相信這樣的鬼話。
如果只會瞎折騰,中國永遠進不了富裕發達行列(四、五十年后的事誰能說得清?)。如果中國能“先勝而后求戰”,能科學的、經過充分論證的、有計劃地進行改革,那么中國的富強十年可成,絕不需要四、五十年。
以下推出大陸版《富強中國十年翻番計劃》,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