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撰著《明儒學案》,雖力求兼綜百家,辨析有明一代儒學各派的源流演變和思想特點,對這時期的學術(shù)思想史作全面總結(jié),但他“袒護師說,主張姚江門戶”(1)的學術(shù)立場,決定了其書無論是論述的規(guī)?;蛟u析的觀點都有明顯心學傾向,如其綜論明代學術(shù),特別高揚心學,謂:“有明學術(shù),白沙開其端,至姚江而始大明。”(2)又竭力推尊陽明,稱:“自姚江指點出良知”,“使人人有個作圣之路,故無姚江,則古來之學脈絕矣?!保?)嗣后史家多承梨洲余緒,在論析明代學說思想時,亦將重點放在心學(尤其是陽明學),而對朱學或無所涉及,或論而不詳。筆者多年來在已故中國思想史家黃宣民先生指導下研治明代儒學,深感心學,主要是陽明學雖為其時學說思想的中心,但朱學在明代不僅始終處于官學地位,而且作為一種學術(shù)潮流亦貫穿始終。并且,正是由于朱學的存在、流變與激蕩,方才有陽明心學的崛起與興盛。對朱學忽而不論,顯然不足以全面了解、認識明代儒學。故特撰本文,述論明代朱學于下:
(一)洪武朱學 明代朱學始盛于洪武年間。眾所周知,朱元璋起自民間,一統(tǒng)天下,而助其成就帝業(yè)并穩(wěn)固統(tǒng)治根其的儒士,如宋濂、王祎、胡翰、蘇伯衡、許元、吳沉、章溢等,多出自浙江金華。誠如時人劉基所言:“圣天子龍興江右,文學之士彬彬然為朝廷出者,金華之君子居多?!保?)在學術(shù)思想方面,處于元、明之間的金華諸儒,則起了“守先啟后”的重要作用。(5)南宋以來,金華即已是程朱理學重要傳揚之地。元代,“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前承后繼,在此授學傳道,被史家視為“得朱子之學髓”。(6)宋濂、王祎、蘇伯衡等洪武諸儒承繼其鄉(xiāng)輩傳統(tǒng),學宗程朱,更從“道統(tǒng)”角度將金華朱學奉為嫡傳,故可稱金華朱學為洪武儒學的主流。(7)
洪武年間的金華朱學,有著一些能夠體現(xiàn)元要明初時代精神的特征:首先,他們雖也講求“道統(tǒng)”,但并無其先輩那種強烈的宗派情緒。如吳師道“經(jīng)義一本朱子,排斥異論。有詆朱子者,惡絕弗與言”,(8)所編《敬鄉(xiāng)錄》即將曾與朱熹相牴牾的唐仲友擯斥在外。而他的學生蘇伯衡則對唐仲友的學術(shù)和人格大加贊賞,并認為:“尚論道統(tǒng),由周、程等而上之至孔、孟,由孔、孟等而上之至三王,又等而上之至五帝。經(jīng)制者,二帝三王之治跡也。聞之曰治本于道,道本于心,得其心與道而后其治可得而言,則經(jīng)制與性理固相為表里者也??翉氖滦岳矶?jīng)制弗講焉,不幾于有體而無用乎?”(9)王祎也以唐仲友的帝王碼漢卡經(jīng)世之術(shù)為“圣賢之所以為道者”,稱:“永嘉經(jīng)制之學,要在彌綸以通世,操術(shù)精而致用遠,博大宏密,封殖深固,足以自名其家也。”(10)這從一個方面體現(xiàn)出洪武諸儒學術(shù)上的胸襟。其次,洪武諸儒出自義烏諸公門下,他們除了從其師那里接受程朱理學基本思想外,更多的是獲得所謂“作文之法”,并都以文章知名于世。但他們并不以文章為事,而只是把文章視為“載道”、“用世”的工具。如宋濂謂:“學經(jīng)而止為文章之美,亦何用于經(jīng)乎?以文章視諸經(jīng),宜乎陷溺彼者之眾也。吾所謂學經(jīng)者,上可以為圣,次可以為賢,以臨大敵則斷,以處富貴則富,以行貧賤則樂,以居患難以安,窮足以為世法,達足以為生民準,豈特學其文章而已乎?”(11)宋氏文章之名震于海內(nèi)外,而說出這樣的話,頗為給得。最后,適應元末明初由亂而漸趨于治的社會現(xiàn)實需要,洪武諸儒不尚性理空談,力倡經(jīng)世致用之不宣傳隊冰僅盛贊歷史上的經(jīng)制實學,而且更明揭“有用之謂儒”徽幟,指出:“夫周公、孔子,儒者也。周公之道嘗用于天下矣,孔子雖不得其位,而其道即周公之道,天下之所用也,其為道也,自格物致知以至于治國平天下,內(nèi)外無二致也;自本諸身以至于征諸庶民,考諸葛亮三王,本末皆一貫也。小之則云為于日用事物之間,大之則可以位天地、育萬物也。斯道也,周公、孔子之所以為儒者也。周公、孔子遠矣,其遺言固載于《六經(jīng)》,凡帝王經(jīng)世之大略、圣賢傳心之要,粲然具在,后世儒者之所取法也。不法周公、孔子不足謂為儒。儒而法周公、孔子矣,不可謂有用乎?”(12)并據(jù)之而譏刺專事“辭章之學”的儒者為“剽掠瑣,皆飾淺陋”,斥責講求“記誦之學”的儒者為“穿虛遠,傅會乖離”,以為他們都是“孔子之所謂
小人儒、荀卿之所謂賤儒。”(13)正是這種強烈的實用理性精神,方才使得金華朱學大行于世,成為洪武儒學的主潮。
(二)永樂朱學 燕王朱棣以武力從其侄建文手中奪得帝位,改元永樂。永樂帝需要以最具權(quán)威性的理論來論證其通過最不合法的手段獲得的專制權(quán)力的合理、合法性,他選擇了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他屢稱:“孔子,帝王之師。帝王為生民之主,孔子立生民之道。三綱五常之理,治天下之大經(jīng)大法,皆孔子明之,以教萬世”,(14)而他所以如此推尊孔子,無非是認為“孔子參天地、贊化育、明王道、正彝倫,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得以盡其分,與天道誠無間焉”,(15)尊孔子、重儒道可收“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16)的效果。永樂更竭力強化程朱理學思想統(tǒng)治。他詔令儒臣胡廣、楊榮、金幼孜等纂修而成《四書大全》、《五經(jīng)大全》、《性理大全》,頒行天下,既以之為學的,更將之作為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準則。這標志著程朱理學一元化思想統(tǒng)治地位在明代的真正確立,程朱理學自此達到思想統(tǒng)治如日中天的地步。
朱棣詔修三部《大全》,“非惟務覽于經(jīng),實欲頒布于天下,俾人皆由于正路而學不惑于他歧,家孔孟而戶程朱,必獲真儒之用。”(17)或用朱棣自己的話來說,是要通過三部《大全》的頒行,“使人獲睹經(jīng)書之全,探見圣賢之蘊,由是窮理以明道、立誠以達本,修之于身、行之于家、用之于國而達之天下。使家不異政、國不殊俗,大回淳古之風,以紹先王之統(tǒng),以成熙雍之治?!保?8)一句話,以朱學為惟一官學的目的乃是要便于封建君主的專制統(tǒng)治。這目的基本達到;程朱理學被奉為“一道德而同風俗”的高理論指導,集中了程朱理學的《四書大全》、《五經(jīng)大全》不僅被著為功令,成為科舉考試的準繩,而且更成為評定天下學術(shù)是非的惟一欽定標準?!端挠妖S叢說》卷三說:“成祖既修《五經(jīng)》、《四書》之后,遂悉去漢儒之說,而專以程朱傳注為的?!痹谶@種政治——文化格局下,學者們“篤踐履,謹繩墨,守儒先之正傳,無敢改錯。”(19)只能在朱學圈子里轉(zhuǎn)悠,絲毫不敢提出任何異議,否則便會被斥之“異端”而遭到嚴酷制裁。如三部《大全》頒行不久,“饒州儒士朱季友詣闕上書,專詆周、程、張、朱之說。上覽怒曰:‘此儒之賊也是’命有司罪杖遣,悉焚其所著書,曰:‘毋誤后人?!谑切罢f屏息?!保?0)永樂朱學既缺乏洪武儒學那種講求實用的生命精神,亦幾無理論上的創(chuàng)獲。而且,為永樂所信用的儒臣,雖以理學標榜,卻喪失了朱學內(nèi)蘊著的崇尚節(jié)氣的人格精神。這一點由受命總纂三部《大全》的胡廣、金幼孜、楊榮可略見一斑。胡廣,字光大,吉水人?!敖ㄎ亩晖⒃嚕瑫r方討燕,廣對策有‘親藩入梁,人心搖動’語,帝王親擢廣第一,賜名靖,授翰林修撰。”(21)朱棣兵陷京城前一夕,他與解縉、王艮、吳溥同聚溥舍,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亦奮激慷慨,獨王艮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與弼尚幼,嘆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咴唬骸蝗?,獨王叔死耳’。語未畢,隔墻聞靖呼:‘外喧甚,謹視豕!’溥顧與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22)結(jié)果,王艮飲鴆而亡,胡廣、解縉皆迎附。廣被擢侍講,又改侍讀,遷右春坊右庶子。永樂五年,進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十四年,進文淵閣大學士,兼職如故。他在進呈三部《大全》的表文中,對朱棣的“事功”、“制作”竭盡吹捧之能事,稱其為前所未有的“能倡明《六經(jīng)》之道,紹奉先王之統(tǒng)”的“大有為君”。朱棣對他亦甚信用。永樂十年,年僅49歲的胡廣去世,朱棣特贈禮部尚書,賜謚文穆。有明一代,“文臣得謚自廣始?!保?3)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一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朱棣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同值文淵閣,尋進侍講。“時‘翰林坊局講書東宮,皆先具講義,閣臣閱正,呈帝覽,乃進講。解縉《書》、楊士奇《易》、胡廣《詩》、幼孜《春秋》’,因進《春秋要旨》三卷?!保?4)永樂五年,遷右諭德兼侍講;十二年,與胡廣、楊榮同領(lǐng)總纂三部《大全》事,遷翰林學士;十八年,與楊榮同進文淵閣大學士。幼孜在建文朝無所表現(xiàn),而永樂以迄宣德,卻一直掌文翰機密,與楊士奇諸人相亞。楊榮,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朱棣攻入變師,迎謁馬首,曰:“陛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朱棣遂趨駕謁陵,榮亦自此而受知。朱棣“既即位,簡入文淵閣,為更名榮?!保?5)又進侍講,尋進右春坊右諭德。永樂五年,升奉議大夫右庶子;十四年,與金幼孜俱進翰林學士,仍兼右庶子;十六年,命掌翰林院事,益見親任。在永樂朝,楊榮“最為上所親任”,(26)朱棣將他倚為心腹,“凡政之提失、民這休戚,悉以問之”。(27)自永樂而至正統(tǒng),楊榮“當時全盛之日,歷事四朝,恩禮始終無間,儒生遭遇可謂至榮?!保?8)由這樣一些儒臣奉命負責編修而成的三部《大全》所代表的永樂朱學,受到后世學者的譏評,如顧炎武即曾說:“當日儒臣奉旨修《四書、五經(jīng)大全》,頒餐錢、給筆札,書成之日賜金遷秩,所費于國家者不知凡幾。將謂此書即成,可以章一代教學之功、啟百世儒林之緒,而僅取已成之書抄謄一過,上欺朝廷、下誑士子。唐宋之時,有是事乎?豈非骨鯁之臣已空于建文之代,而制義初行,一時士人盡棄宋、元以來所傳之實學,上下相蒙,以饕祿利而莫之問也。嗚呼!經(jīng)學之廢實自此始。后之君子欲掃而更之,亦難乎其為力矣。”又謂:“自八股行而古學廢,《大全》出而經(jīng)說亡,十族誅而臣節(jié)變。洪武之間變迸發(fā)道升降之一會矣。”(29)
(三)宣德——成化年間的朱學 宣德——成化年間,朱學統(tǒng)治天下,學者奉程、朱為的,雖出現(xiàn)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理學家,但思想創(chuàng)造性不強。如薛瑄之學,“以復性為宗”,雖被清人稱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而實際上,其學,“一本程、朱”,并無多少新意。他“嘗曰:自考亭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保?0)黃潤玉之學以知、行為兩輪,嘗曰:“學圣人一分,便是一分好人。”“明理務在讀書,制行要在慎獨。”黃宗羲稱他為“守先儒之蒦矩而不失者也。”(31)張元禎卓然以斯道自任,試圖有所作為,但學術(shù)上“一稟前人成法”,并無多少建樹。諸如此類,難以盡舉,亦無需贅述。
但這時也出現(xiàn)了很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就是有些朱學家能夠不囿于朱學立場,以開放心態(tài)包容心學,并順應學術(shù)之發(fā)展潮流,提出一些頗有價值意義的思想,從而為稍后不久崛起的心學思潮做了準備。吳與弼、程敏政是這方面的主要代表。
吳與弼,字子博,號康齋,撫州崇仁人。年十九,讀朱熹所編《伊洛淵源錄》,“睹道統(tǒng)一脈之傳,不覺心醉?!谑?,思自奮勵,竊慕向焉,而盡焚當時舉子文字,誓必至乎圣賢而后已。”(32)此后,遂立志研習理學,發(fā)奮讀書,雖生活清貧,躬耕自食,然于理學篤志不改。同薛瑄偏于下學,主道德實踐有明顯差異,吳與弼側(cè)重于“尋向上工夫”,求“圣人之心情”。他強調(diào)讀書治貴在“涵養(yǎng)德性本原”、“反求吾心”,以為“人之所異于禽獸者,以其備仁義禮智四端也”,故“欲異于物者,亦曰反求吾心之固有之仁義禮智而已,欲實四者于吾身,舍圣賢之書則無所致其力焉?!保?3)他特別重視“平旦之氣”的“靜觀”和“枕上”的“夜思”冥悟,劉宗周稱其學“上無所傳”,自學自得,“刻苦奮勵,我從五更枕上汗流淚下得來”。(34)盡管吳與弼的理學屬于朱學范疇,但與朱熹有所捍格,而與陋九淵的心學頗相接近,如其論“心”與“洗心”之法道:“夫心,虛靈之府,神明本舍,妙古今而貫穹壤,主宰一身而根柢萬事,本自瑩徹昭融,何垢之有?然氣稟拘而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欲為垢無窮,不假浣之功,則神妙不測之體,和何不化于物哉?……于是退而求諸日用之間,從事乎主一無適,及整齊嚴肅之規(guī),與夫利斧之喻,而日孜孜焉,謙隅辨而器宇寧,然后知敬義夾持,實洗心之要法?!保?5)這不與陸氏所注重的“本心”,強調(diào)的此心“只自完養(yǎng)”之說正相仿佛嗎?這樣一種理學思想,對有明一代學術(shù)思想的影響很大:與弼弟子中,陳獻章“得其靜觀涵養(yǎng),遂開白沙之門”,而胡居仁、婁諒等“得其篤志力行,遂啟余干之學?!保?6)
程敏政,字克勤,休寧(今屬安徽)人。他有感于“朱、陸之辨,學者持之至今……其流至于尊德性、道問學為兩途;或淪于空虛,或溺于訓詁,座無以得真是之歸。此道所以不明不行”,(37)故而反復強調(diào)“尊德性”、“道問學”皆“入道之方”,就統(tǒng)一為一體而不可將之對立,指出:“大抵尊德性、道問學,只是一事。如尊德性者,制外養(yǎng)中,而道問學則求其制外養(yǎng)中之祥,尊德性者,由中應外,而道問學則求其由中應外之節(jié):即《大學》所謂求至其極者,安非兩種也?!保?8)又申論道:“蓋尊德性者,居敬之事;道問學者,窮理之功,交養(yǎng)而互發(fā),廢一不可也。”如果“尊德性而不以道問學輔之,則空虛之談;道問學而不以尊德性主之,則口耳之習,茲二者皆非也?!保?9)他以此立場分析朱、陸異同,審視畢力于陳言:“陸子之尊德必固以道問學為輔,豈若后之忘言絕物者悉心于塊坐走城?”(40)不僅認為朱、陸在“尊德性”和“道問學”相統(tǒng)一這點上“殊途同歸”,而且認為只有明乎此,才能真正體認“朱子之為學,泛觀約取,知行并進,故能集大成而憲來世如此?!保?1)敏政著述甚多,而最能反映其學術(shù)思想特色并最具影響力的,當推《道一編》。他自述此書編纂目的及其內(nèi)容道:“朱、陸二氏之學,始異而終同,見于書者可考也。不知者往往尊朱而斥陸,豈非以其早年未定之論而致夫終身不同之決,惑于站人記錄之手而不取正于朱子親筆之書耶?……(余)齋居之暇,過不自揆,取無極七書、鵝湖三詩、鈔為二卷,用著其異同之始,所謂早年未定之論也;別取朱子書札有及于陸子者,厘為三卷,而陸子之說附焉。……編后地以虞(集)氏、鄭(玉)氏、趙氏之說,以為于朱、陸之學蓋得其真,若其余之紛紛者,殆不足錄,亦不暇錄也。”(42)后來王陽明輯成《朱子晚年定論》,以所謂朱、陸“早異晚同”之論為其心學思想張本,就深受敏政《道一編》的影響。(43)
(四)正德——嘉靖年間與陽明心學相對立的朱學 王陽明早歲習舉業(yè),溺志詞章,既而遍求考亭遺書讀之,信從朱學。但朱熹循序精進的治學方法未能使其精神獲得提升,因求之釋老,出入久之,恍若有會一專,后又覺二氏之學終不可歸之日用,遂乃歸本儒學。謫居龍場,經(jīng)憂患、澄靜之余,始悟圣門之旨,故揭“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徽幟,發(fā)展儒學固有的精神性,張揚心學。(44)陽明特重精神境界的心深思想一經(jīng)提出,便深深吸引士人,在知識界、思想界產(chǎn)生了廣泛而又強烈的影響,但同時也激起信守朱學的理學家的猛烈批評。這樣,正德——嘉靖年間,一方面是陽明心學思潮的崛起,另方面則是出現(xiàn)了與之相對立的朱學。而正由于有了后者,才更促進了陽明學的發(fā)展與演變,擴大著陽明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其時,對陽明心學進行猛烈批評的朱學家甚多,如崔銑“詆陽明不遺余力,稱之為霸儒”;汪俊批評“陽明學不從事窮事物之理,守吾之此心,未有能中于理者”;(45)何塘“以儒者之學,當務之為急”,《大學》修齊治平這旨乃為正學,而陽明“理出于心”之說于“修齊治平這道反有所略,則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學,于古人之道不免差矣”;(46)黃佐“得力于讀書”而對“塞源拔本論”“不能相合”,故責陽明“教人不讀書”;(47)徐問著《讀書札記》,特以專門篇幅“單辟陽明”。以“理學自負”的李大經(jīng)亦作《衛(wèi)道錄》、《大學稽中傳》,批斥王陽明、湛甘泉的心學。(48)而最具代表性、最有學術(shù)特色,并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的,則是羅欽順、陳建等朱學家。
羅欽順,字允升,號整庵,江西泰和人。其理氣觀頗與朱熹異趣,而心性論則基本同于朱學。他對陸王心學的評論有一定理論深度,如指出象山弟子楊簡,所論雖多,中心無非“以心法起滅天地”,視“天地萬物之變化,皆吾性之變化”,此“即釋迦所謂自覺圣智境界也。書中千言萬語,徹頭徹尾無非此個見解?!保?9)這道破了楊簡心學思想的實質(zhì)。他又對陽明所謂“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有所懷疑,并對王學的“格物致知”說進行了集中批判,指出其說“局于內(nèi)而遺其外”,實乃禪學,并發(fā)揮道:“所貴乎格物者,正欲即其分之殊,而幾乎理之一;無彼無此,無欠無余,而實有所統(tǒng)會,夫然后謂之‘知至’,亦即所謂‘知止’,而大本于是乎可立,達道于是乎可行。自誠天以至于治平,庶乎可以一以貫之,而無遺矣。然學者之資稟不齊,工夫不等,其能格與否,或淺或深,或遲或速,詎容以一言盡哉!惟是圣門大學之教,其道則無以易,此學者所當之以入,不可誣也。外此或夸多而斗靡,則溺于外而遺其內(nèi),或厭繁而喜徑,則局于內(nèi)而遺其外,溺于外而遺其內(nèi),俗學是已;局于內(nèi)而遺其外,禪學是已?!保?0)他又從其辦求主觀與客觀相符、特殊與一般相統(tǒng)一的觀點出發(fā),批評陽明“以良知為天理,乃欲‘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則是道理全在人安排出,事物 無復本然之則矣”。(51)并提出質(zhì)疑說:“今以良知為天理,即不知天地乃萬物皆有此良知否乎?天之高也,未易驟窺;山河大地,吾未見其有良知也。萬物眾多,未易偏(遍)舉;草木金石,吾未見有良知也。求其良知而不得,安得不置之度外耶?”(52)羅欽順是否對如何做到內(nèi)與外統(tǒng)一,怎樣使用權(quán)主觀與客觀相符作出正確回答,姑置不論,但他對陽明心學的批評,以及批評中提出的問題,無疑是很有理論價值的。
陳建,字廷肇,號清瀾,廣東東莞人。他自幼純心篤學,畢生信守程、朱,大力表彰闡揚理學。當陽明心學風行之時,他憂道統(tǒng)將移,學脈將紊,特著《學蔀通辨》。此書前、后、續(xù)、終四編,共十二卷:“前編明朱、陸早同晚異之實,后編明象山陽儒陰釋之實,續(xù)編明佛學近似惑人之實,而以圣賢正學不可妄議之實終焉。”他認為:“天下莫大于學術(shù),學術(shù)之患莫大于蔀障”,而“佛學近似惑人,其為蔀已非一日。有宋象山陸氏者出,假其似以亂吾儒之真,援儒言以掩佛學之實,于是改頭換面,蔀是儒陰釋之蔀熾矣。幸而朱子生同于時,深察其弊,而終身力排之,其言昭如也。不意近世一種造為早晚之說,乃謂朱子初年所見未定,誤疑象山,而晚年始悔誤,而與象山合,其說蓋萌于趙東山(汸)之《對江右六君子策》,而成于程篁墩(敏政)之《道一編》,至近日王陽明因之,又集為《朱子晚年定論》。自此說既成,后人不暇復考:一切據(jù)信,而不知其顛倒早晚,矯誣朱子,以彌縫陸學也。其為蔀益以甚矣!”(53)故其憤然“究心通辨”,據(jù)實闡明朱熹學問思想的先后次第,釐析朱、陸學術(shù)之異,從而依據(jù)程、朱之“實”以糾陸、王之“偏”。清人陳伯陶謂:“是編雖攻象山,實為陽明發(fā)也?!保?4)這揭示了《學蔀通辨》宗旨之所在。陳建嚴厲批評王陽明以刪節(jié)手法編成《朱子晚年定論》,借朱學以倡其心學的做法,如其以陽明節(jié)錄的朱熹《答張敬夫》為例,揭示道:“王陽膽節(jié)錄此書入《晚年定論》,其欺弊有三:此書在既會象山之后,《論孟集注》未成之時,何得為晚?其欺弊一也。刪去《學》、《庸》緣此修過以下者,蓋《定論·序文》以為中年未定之說,思改正而未及,故于此刪去修過以下,由于彌縫其說也,謾人以為未及改也,其欺弊二也。亦刪去子壽兄弟以下者,以譏陸之故而特殊性為諱避也。故《定論》一編,凡譏及陸學處皆刪去,惟一、二稍稱陸學處則不刪,其欺弊三也。只看陽明錄此一書,便有許多弊?!柮鲗吨熳邮謺?qū)率后學,致后學亦以為彼據(jù)朱子手書不疑也。此權(quán)詐陰謀,不合用之于講學?!保?5)陳建更提揭“完養(yǎng)精神”一路四字,剔氛異端真髓,斥責陸王心學“陽儒陰釋”。他認為陸九淵所言“精神”(“心”)與佛教禪宗所言“本性”一樣,萬事萬物皆由“心”(“性”)所生,故而“完養(yǎng)精神”、“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即可不必役于外事外物,而能“明心見性”、“神通妙用”。這樣,陸氏兄弟所謂“完養(yǎng)精神一路,其為禪學無所逃矣?!彼峙u陳獻章發(fā)揮陸氏“宇宙之旨”,將“禪學作弄精神”推向極端。(56)還指出陽明的“格致”之說同佛氏“常惺惺”相似,亦屬自私自利的“養(yǎng)神”一路。(57)
此外,又有馮貞白(名柯,以字行),對陽明心學的論難亦頗有特色,且能在批評王學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理論觀點,如其針對陽明性氣一體、性即氣之說,指出應該區(qū)分性與理、性與氣的異同,認為據(jù)此才能得真正的渾一之體。他說:“(性字)說他不是理不得,說他即是理也不得。蓋說他不是理,則這活動的便要認做知覺運動,陷入(告子所謂)‘生之謂性’里去。若說(性)即是理,則性又是一塊死殺的物事,無緣故做得(《易》所謂)‘成性成存,道義之門’出來。故性者理之機,理者性之實。離也離不得,合也合不得。故古人說理字,又說性字。其謂仁義禮智即是性,性即是理者,只因自來說性者都含糊不明,故迫切言之以曉示學者。其實與理差得些子,然卻不是此等處,須要看得分曉始得。”(58)
(五)晚明東林朱學 晚明,國勢日頹,黨爭甚烈,“言事者益裁量執(zhí)政,執(zhí)政日與枝拄,水火薄射旋于明亡?!保?9)當時,與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等朋黨集團有別,而又在社會思想文化領(lǐng)域發(fā)生重大影響,并贏得廣大民眾(尤其是新興市民階層)支持和聲援的,則無疑是“一堂師友,冷風熱血,洗滌乾坤”(60)的東林黨人。東林諸儒同陽明心學的關(guān)系極其微妙:不僅其學與王學頗有淵源,如顧憲法成初學于張淇門下,后師事薛應旗,而張淇曾“師事陽湖邵公,聞陽明致良知之說”,(61)薛應旗則本出陽明弟子歐陽德門下,而且有些東林學者的思想,有頗為明顯的王學傾向,如錢一本、耿庭懷即是如此。但就總體上看來,以顧憲成、高攀龍為領(lǐng)袖人物的東林諸儒,既因“王學熾行,洎于隆、萬,至倡為三教合一之說,猖狂恣肆,無所忌憚”,(62)遂“遠宗孔圣,不參二氏;近契元公,恪遵洛閩”,(63)揭橥朱學之幟,掀起由王返朱的學術(shù)思潮。又有感于“士習日下,奔竟成風”,(64)“風尚日下,仕路穢濁;貪官污吏,布滿郡邑”,(65)因而在揭露現(xiàn)實政治的昏暗,痛斥吏治腐敗的同時,專以道義相互磨礪,力倡道德重建運動,試圖以儒學拯救衰世。而他們推揚的由王返朱與道德重建兩大思潮互為表里,聯(lián)成一體,這更使其呈現(xiàn)出理學節(jié)氣與道德人格相互輝映的卓然氣象。
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諸儒,通過批判王學,尤其是同陽明后學展開論辯來提倡由王返朱的學術(shù)思潮。清儒胡慎在《東林書院志》中對此論曰:“至明弘、正之世,則姚江之學大行,而伊洛之傳幾晦,東林亦廢為丘墟。至萬歷之季,始有端文顧公,忠憲高子振興東林,修復道南之祀,仿白鹿洞規(guī)為講學會,力闡性善之旨,以辟無善無惡之說,海內(nèi)翕然宗之,伊洛之統(tǒng)復昌明于世?!彼^“辟無善無惡之說”,指的就是顧、高諸子同陽明后學進行的思想理論斗爭。按:管志道、錢漸庵、周汝登、陶望齡等王門后學,利用明四句教中的“無善無惡心之體”之說,談玄論空,鼓倡“三教合一”,大張宗風,以至出現(xiàn)了“學者盛談玄虛,遍天下皆禪學”(66)的局面。以朱學為宗,以維系“道脈”、“學脈”為使命的東林諸儒,對此深以為憂。顧憲成不僅“辟東林精舍”,“講明性善之旨”,(67)而且更以“性善為宗”,(68)對“無善無惡心之體”之說予以論辯。他說:“本體工夫原來合一,是故儒者以性善為宗,則曰為善去惡。釋氏以無善無惡為宗,則曰不思善、不思惡。若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愚竊以疑其之也。”(69)認為四句教有“二之”之病,自相矛盾而難以自圓其說,并指出了“無善無惡”說的危害性,認為若以無善無惡為宗,“合下便成一個空”,“空則一切解脫,無復掛礙”,(70)必然會導致人們蔑視封建道德引導人們放棄道德修養(yǎng)而放任自由。高攀龍則依據(jù)“性即理、理即善”的性善論批評佛學的“無善無惡”說,認為“無善無惡”說是宗“無善”為“無性”,是歧本末、體用為二,總之是“以理為障逆而掃之”而宗“無”。他說:“善者,性也。無善是無性也。吾以善為性,彼以善為外也;吾以性為人倫即庶物,彼以人倫、庶物是善非性也。是歧體用、歧本末、歧內(nèi)外、歧精粗、歧心跡而二之也。……是以理為障逆而掃之。”(71)他又指出宗“無”的“無善無惡”之說,是“大亂之道”、“足以亂教”,說:“古之圣賢曰止善、曰明善、曰擇善、曰積善、蓋懇懇焉。今以‘無’之一字,掃而空之,非不教為善也?”(72)
東林諸儒是基于對國事關(guān)心的情懷,為糾正王學末流空談心性而不務實學,談空說無而流于禪的不良學風,而力倡由王返朱思潮。這在當時影響很大,他們的學術(shù)與人品均受到學者的贊譽,誠如《明史》卷三四三《高攀龍傳》所說:“初,海內(nèi)學者率宗王守仁。攀龍心非之,與顧憲成同講學東林學院,以靜為主,操履篤實,粹然一出于正,為一時儒者之宗。”(73)在是通過他們的提倡、推動和身體力行,學術(shù)風氣為之一變,一學亦漸漸歸于終結(jié)。是,清初遂有實學思潮的崛起。此為后話,當另文論之。
[注釋]
(1)沈維喬:《國朝學案小識·序》。
(2)(3)黃宗羲:《明儒學案》卷十,《姚江學案·序》。
(4)《蘇平仲文稿》,《蘇平仲文集》卷首。
(5)阮元:《揅經(jīng)室一集》卷二《擬國史儒林傳序》。
(6)《宋元學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學案》。
(7)陳寒鳴:《金華朱學:洪武儒學的主流》,《朱子學刊》1995年第1期(總第7輯)黃山書社1995年版。
(8)宋濂:《吳先生碑》,《吳禮部集·附錄》。
(9)《蘇平仲文集》卷五《說齋先生文粹序》。
(10)《王忠文公集》卷四《王氏迂論序》卷三《送顧仲明序》。
(11)《宋文憲公全集》卷三十二《經(jīng)畬堂記》。
(12)(13)《王忠文公集》卷一《原儒》。
(14)《明太宗實錄》卷四十一。
(15)《明太宗實錄》卷一九二。
(16)《明太宗實錄》卷五十二。
(17)《皇明文衡》卷五,胡廣:《進書表》。
(18)《明太宗實錄》卷一六八。
(19)《明史》卷二八七《儒林傳序論》。
(20)陳鼎:《東林列傳》卷二。
(21)《明史》卷一四七《胡廣傳》。
(22)《明史》卷一四三《王艮傳》。
(23)《明史》卷一四七《胡廣傳》。
(24)《明史》卷一四七《金幼孜傳》。
(25)《明史》卷一四八《楊榮傳》。
(26)(27)王直:《楊文敏集序》,錢習禮:《楊文敏集序》,均見《楊文敏集》卷首。
(28《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楊文敏集提要》。
(29)《日知錄》卷十八《四書、五經(jīng)大全》《書傳會選》。
(30)《明史》卷二八二《儒林傳一》。
(31)《明儒學案》卷四十五《諸儒學案》上三。
(32)《康齋文集》卷十二《伊洛淵源錄》。
(33)《康齋文集》卷八《勸學贈楊德全》。
(34)《明儒學案》卷首《師說》。
(35)《康齋文集》卷《浣齋記》。
(36)《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康齋文集提要》。
(37)《篁墩文集》卷十六《淳安縣儒學重修記》。
(38)《篁墩文集》卷五十五《答汪僉憲書》。
(39)《篁墩文集》卷二十九《送汪承之序》。
(40)《篁墩文集》卷十六《道一編目錄后記》。
(41)《篁墩文集》卷五十四《復司馬通伯憲副書》。
(42)《篁墩文集》卷二十八《道一編自序》。
(43)關(guān)于程敏政其人其學,請參拙作:《程敏政與明弘治已未會試“鬻題”公案探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8年第4期。《程敏政的朱、陸“早異晚同”論及其歷史意義》,《哲學研究》1999年第7期?!冻堂粽男男灾畬W及其在儒學史上的地位》,《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冻堂粽屯蹶柮鞯闹礻懹^及其歷史影響》,載吳光主編《中華文獻研究集刊》之二《陽明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4)參閱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5)《明儒學案》卷四十八《諸儒學案中·二》。
(46)《明儒學案》卷四十九《諸儒學案中·三》。
(47)《明儒學案》卷五十一《諸儒學案中·五》。
(48)《明儒學案》卷五十二《諸儒學案中·六》。
(49)《困知記》續(xù)卷下。
(50)(51)《困知記》附錄《與王陽明書》。
(52)《困知記》附錄《答歐陽少司成崇一》。
(53)《學蔀通辨·總序》。
(54)《學蔀通辨跋》。
(55)《學蔀通辨·前編》中卷。
(56)《學蔀通辨·后編》上卷。
(57)《學蔀通辨·后編》下卷。
(58)《求是編》卷二。請參日本學者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9)《明史》卷一一七《趙用傳》。
(60)《明儒學案》卷五十八《東林學案序》。
(61)《涇皋藏稿》卷十六《明故學諭損齋張先生墓志銘》。
(62)葉裕仁:《高子遺書跋》。
(63)《東林書院志》卷七《顧涇陽行狀》。
(64)顧憲成:《涇皋藏稿》卷四。
(65)魏大中:《藏密齋稿》卷四。
(66)劉宗周:《劉子全書》卷四十《年譜·萬歷四十年條》。
(67)高攀龍:《高子別集》卷六《涇陽顧先生小傳》。
(68)《東林書院志》卷二。
(69)(70)《證性編·罪言上》。
(71)(72)《高子遺書》卷九《方本庵先生性善繹序》。
(73)當時有很多學者盛贊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諸會“憂世叔人、砭俗回瀾”、“專扶正學,專事實修”、“使程朱之學晦而復明”。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