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部參加勞動、群眾參加管理”
湖南寧鄉社會工作部長賀偉,之前在大成橋鎮當書記。他將五年工作筆記集結出版,名為《群眾主體》,介紹在鄉鎮的工作心得。
賀偉部長在大成橋鎮,搞了不少基層工作探索。在開展村莊建設中,采用了“干部參加勞動、群眾參加管理”的工作方法,讓干部參加群眾村里建設,讓群眾參與鄉政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當前,國家投入的惠農政策很多,大量惠農資金下到鄉村,由政府部門出臺技術標準,再招標第三方完成,政府部門再去檢查督查村里實施效果。在這種惠農政策實施方式下,很少下鄉的業務部門的技術干部,主導了政策過程,與群眾接觸較多的鄉村兩級負責協調矛盾,而群眾是旁觀居多,“干部干,群眾看”,效果不好。
采用“兩參一改”之后,廣大農民成為惠農政策下的村莊建設主體,干部下沉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需求,帶著對基層情況的熟悉,再回去制定政策和完善技術標準。這樣的村莊建設實現了國家與農民、干部與群眾、規范與實際、技術與條件的有機結合,群眾被動員起來,干部掌握了實際,技術部門做好支撐服務,實現了管理有效和治理有效。
大成橋鎮推行的“干部參加勞動、群眾參加管理”,學習和應用了“鞍鋼憲法”,是黨領導下的一線工作的民主管理形式,是破除技術專斷、部門利益壁壘和干部官僚作風的法寶。
二、確立群眾的主體性
“鞍鋼憲法”是改進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管理效率的有效辦法,它之所以能夠運用于當下的鄉村工作,是因為村莊是集體的,群眾是村莊的主人,鄉村建設的好壞由村民承擔結果。
在國家投入惠農資金和進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鄉鎮采取“干部參加勞動、群眾參加管理”做法,本質是要調整政府與農民在鄉村建設中的位置:將政府為主、農民為客,變成農民主導鄉村建設,政府支持和引導,村民才是村莊的主體。這么做的效果是,打破“干部干、農民看”,轉變成為干部引導、農民干。
這說明,在所有的領域,正確的工作方法都離不開發揮群眾的主體性。反之,離開群眾的參與,會讓管理變得繁瑣,制度多、效率低,并且,政府單向地為農民辦好事,卻不一定辦的好。
三、什么是“干部參加勞動”
當前,國家提出要發揮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社會治理和具體工作中,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是形式民主和民主形式,而是通過群眾的切實參與,提升各個領域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在鄉村建設中,“群眾參加管理”,讓群眾主導村莊公共品供給,鼓勵群眾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就是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
“群眾參加管理”本質是樹立群眾主體性,這很容易理解。那么,什么是“干部參加勞動”呢?
“干部參加勞動”,先要認識“勞動”。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
勞動不能被狹義地理解,不能看到勞動兩個字,就想到下地干活或汗流浹背地揮舞著鋤頭。種地下田或者在車間打螺絲,屬于勞動,但不是勞動的全部。
其實,干部并不擅長這些具有體力性的勞動,讓干部下地種田,比老農差遠了。在今天生產機械化背景下,體力勞動不是關鍵,村莊建設不缺一個或兩個做小工的勞動力。
那么,什么是干部需要參加的“勞動”呢?這里的勞動,應當從廣義上去理解,從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的高度去理解。
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類的本質屬性。人之異于動物,在于人類會制造工具,會勞動。勞動不是本能活動,而是一種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動,人類勞動是要實現自己腦海中的設計,創造出了成果,將靈感變成藝術品、變成紅樓夢、變成Mate 70、變成高超音速武器,等等。
勞動創造了一個基于主觀世界的客觀世界,用人類的能力改造了自然界,實現人類生活的進步。不過,更重要的是,在勞動的過程中,人類的主觀世界得到了鍛煉,人類的認識從初級階段進入高級階段,從粗野階段進入到文明階段,人類在勞動的過程中發揮著頭腦的作用,反過來頭腦又被改造,認識得到提升,智慧得到擴展。
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反過來改造了主觀世界,這才是勞動的本質。
因此,參加體力勞動,只是勞動的形式之一。真正的勞動,是參與事物發展,參與各類實踐,尤其是富有挑戰性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意義上,“勞動”就是“實踐”。
《實踐論》討論的是知和行的關系,其中,有兩句話:
“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對于干部來說,作為“實踐”的“參加勞動”,其意義不在于搬一塊磚或打掃一間院子,而是在于,真正沉入到群眾中,參加村莊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改進認識,獲得鍛煉,改造主觀世界,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四,不能被替代的干部工作
通過實踐來改造客觀世界和提升認識水平,最基礎的是要親身參與,“實踐”不能被替代,就像吃飯睡覺不能讓別人替代一樣。
通過改造客觀世界來改造主觀世界,這個過程的奇妙之處在于,只有親身參與才能有所收獲。這是說,對于梨子的味道,就算聽一萬次介紹,也不如親口嘗一嘗。
干部的職責是總結實際情況、引領了政策方向、維護了規章制度,體系運轉依靠干部的管理工作。好的管理不能脫離被管理對象,也不能離開對管理環境的充分了解,因此,干部作為管理者,不只是掌握管理技術,還要具備將技術融入實際、將業務融入群眾動員的高超藝術。管理技術可以從課本上學習,管理藝術卻只能從實踐中積累習得。
“干部參加勞動”就是要求干部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掌握以群眾工作為基礎的管理藝術,破除管理技術的條條框框所帶來的官僚習氣。在各級工作中,干部要做到既熟知技術和業務工作,又不變成技術官僚,離不開參加實踐這一優良作風。
“勞動”的辯證性在于:人們試圖改造客觀世界,最終走向了主觀世界被改造。基于這一點,“參加勞動”的最終意義是,通過實踐活動去改變干部的主觀世界、提升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這樣的實踐,一定是要親自參與,別人替代不了。
干部工作還有很多不能被替代的環節,比如,調查研究,其目的是認識情況和接觸群眾,借助別人的調查肯定不如自己親自下去;比如,主持群眾會議,其目的是組織動員群眾,干部將自己的想法與群眾的想法在會議討論中碰撞,最后形成干部思路的完善和群眾意見的統一,這樣的工作也得親自做;還比如,理論學習,學習是為了充實頭腦,自己的頭腦只能由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充實,別人也替代不了。
總之,干部工作中的很多環節都具有直接性,尤其是涉及群眾工作的那部分,一定要親自做才有體會,才有效果。
桂華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2024.12.1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