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我曾看到過一個話題:為什么有的人年紀輕輕思想高度卻遠高于常人?
這個題目,在知乎上能檢索出幾十個提問?我仔細看了很多回答,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是家庭背景影響,有的說需要貴人相助,有的說要多讀書,有的說要多行動……
這些答案,好像對,又好像都不對。如果家庭背景很重要,看歷史上那些英雄人物,有幾個是出生貴族豪門的?如果貴人相助重要,那為啥有爛泥扶不上墻的說法。
對于這個問題,我沒法給出準確的答案。因為我自己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沒法給出答案。但是,仔細一想,我自己研讀毛選,學習教員思想,而教員不是這樣的人嘛?完全可以從教員身上找答案。
01
1916年夏天,毛澤東給湖南一師同學蕭瑜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毛澤東就中日關系走向,發表看法:
“思之,思之,日人實為我國勁敵也。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生存。而當今國人,卻猶酣未覺,注意東窗事少。”
毛澤東不僅預測中日之間必有一戰,而且對日本侵略中國的方向路徑給出了預測:
“先滿蒙,北邊動,而后,胡馬骎骎入中原”。
發表這番言論時,毛澤東正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上學,才二十幾歲。我們看后來的歷史發展,卻正如毛澤東所料,十五年后的“九一八事變”,日本關東軍占領東北,二十年后“七七事變”,日軍又大舉進攻中原,中日全面開戰。
毛澤東在二十幾歲時,已經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思想高度。
神奇但并非偶然。
1924年1月,在共產國際的指示下,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兩黨合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北伐大業,為順利完成此項工作。國共兩黨進行了分工。
其中國民黨主要負責軍事戰略以及國際關系國家的統籌,共產黨主要負責群眾的基層工作以及軍隊的政工工作。
這一分工,使得共產黨在軍事上沒有主導權,處處受限于國民黨。北伐戰爭本來是就是軍事行動,而共產黨又沒有軍事主導權。
另外,在經費方面要看共產國際的“眼色”,自然處處受共產國際制約。共產國際的指示必須實行,完全沒有主動權,寄人籬下,看人眼色行事,就像一句歇后語“拿鑰匙的丫鬟——開得了門,做不了主”;
經濟方面不能獨立自主,軍事方面不能獨立自主,這樣下去遲早要出大亂子!
毛澤東焦慮萬分,他多次提出要搞農民運動,卻遭到了時任中央書記陳獨秀等人的強烈反對。
在中共五大上,毛澤東再次提出了“迅速加強土地斗爭”的建議,卻依然未能得到討論。
后來的歷史證明,毛澤東提出的意見是正確的,但當時未予采納。
毛澤東的擔心,最后還是出現了。隨著形勢的變化,蔣介石、汪精衛等人先后發動政變,國民革命驟然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而當時總書記陳獨秀等人,盡然還在寄希望于國民黨。很快國民黨反動派就將槍口對準了共產黨:
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
面對敵人的屠刀,中央給出的指示卻是不抵抗。
看著那么多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無謂犧牲,毛澤東實在忍不住了。
1927年5月一天,毛澤東連夜跑到了武漢中央機關總書記陳獨秀的辦公室,質問:為什么?為什么要下達不抵抗的命令?
陳獨秀回答:“如果反擊,國共之間還要不要合作?別忘了許克祥的33團是國民政府的軍隊,他們惹的事,只能讓他們自己去調查處理,而不是我們共產黨組織的農民武裝去消滅。
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是小黨,不能樹敵太多,只有忍辱負重才能爭取團結,蔣介石已經公然背叛了革命,北方還有奉系虎視眈眈,現在我們所能依靠的只有國民政府這邊,難道要和汪精衛、譚延闿、唐生智他們翻臉嗎?”
毛澤東反駁說:“汪精衛、譚延闿、唐生智他們根本就不是什么革命力量,他們現在口口聲聲說要合作,那是我們還沒觸及到他們的根本利益,一旦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底線,他們就會和蔣介石一起聯合起來殺我們共產黨。”
陳獨秀回復:“我何嘗不知道呢?可我們畢竟是小黨,只能以國民黨作為革命的主力。”
毛澤東說:“那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的看著汪精衛倒向反革命,任人宰割?”
陳獨秀說:“汪精衛的態度是有搖擺,不是還有馮玉祥嗎?”
毛澤東說:“西山會議反共,我們只能依靠蔣介石;蔣介石反叛了,我們又寄希望于汪精衛;現在汪精衛搖擺不定,我們現在又寄希望于馮玉祥?馮玉祥現在最關心的是打倒他的死對頭--奉系張作霖,現在誰有實力和他聯合起來打奉系他就會重視誰,他不會在乎我們,因為我們手上沒有兵。”
后來的時態發展,果然如毛澤東所說,汪精衛、唐生智等隨后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背叛革命。
一切的發展,正如毛澤東所料。
在危急關頭,中央在漢口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八七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論斷:“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精辟,一針見血。
“八七會議”之后,瞿秋白曾邀請毛澤東去上海總部工作,毛澤東卻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樓大廈,愿到農村去,上山結交綠林朋友。
彼時,黨內很多同志都在搞城市工人運動,而毛澤東選擇到到農村去搞農民運動。因為,毛澤東看到了,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農民,中國革命的發展路徑只能是先在農村搞,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我們看后來中國革命的發展史,正好是按著毛澤東的預測一路走向了勝利。
02
為什么,跟同年的很多人相比,毛澤東思想要深邃得多?
對于這個問題,我一直不得其解。有人說,毛澤東的成功是源于讀書多,十萬本書堆出了一個偉人毛澤東。
誠然,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毫不夸張說毛澤東本人就是一個移動的圖書館。但是,毛澤東的偉大,思想之深邃,戰略之成熟,是靠讀書讀來的嘛?
好像也不是,不信我們看同時代的其他人:
陳獨秀,理論學習極其淵博,創辦的《新青年》雜志風靡一時,曾擔任北大文科學長,相當于現在北京大學文學部主任。
瞿秋白,精通俄文,曾留學俄國,先后擔任中央機關報《先鋒》、《向導》編輯和上海大學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
張國燾,北大學生會主席,五四運動時擔任北京學生聯合會講演部部長,中國一大主持人。
后來的王明更厲害,莫斯科中山大學優秀畢業生,能夠背誦俄文版馬列主義專著。
這些人哪個不是高才生,要么名校畢業,要么留洋海龜。但在思想深度上,跟毛澤東卻相差甚遠。
所以,毛澤東之所以在思想高度遠高于常人,顯然不是因為讀書帶來,應該說讀書只是其原因之一,是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研讀毛選和毛傳后,大概總結了兩個方面原因:一曰讀書,二曰閱歷。
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更確切的說法是,讀書,但不讀死書;行動,但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03
先說讀書,不讀死書。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讀了一些書,腦子里記住了一些文字知識,只言片語,就喜歡高談闊論。
比如戰國時的軍事家趙括,“世上談兵”。
比如博古等人,滿肚子馬列主義理論,卻對中國革命和紅軍戰斗情況毫無了解。
再比如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偽專家”,從來沒辦過公司的人大談企業管理,從來沒做過生意的人大談市場經濟。
今天,習主席說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徐特立老師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毛澤東對于這個方法,很是推崇。每讀一書,對于書中內容都經過自己認真思考消化,把心得和看法寫下來。
幾年師范學習,光讀書筆記,毛澤東就寫了幾籃筐。后送回韶山老家存放,1929年湖南軍閥何健到韶山抄家,族人聽到風聲,將讀書筆記和毛澤東存放的書籍報刊一同燒掉了。
主動式讀書,跟被動式讀書,效果是既然不同的。
光讀書還不行,讀了很多書,充其量只是腦子里裝了很多死知識。但知識要轉化成智慧和思想,還需要經過一個很復雜的過程。
除了學校學習外,毛澤東特別重視課外學習和社會實踐學習。用毛澤東自己的還說,就是不僅要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
湖南一師離岳麓書院很近,岳麓書院歷來是湖南文化和學術重地。湖湘學風重視實學,強調經世致用,主張躬行實踐,即讀書要將書中內容用于實踐。
楊昌濟先生曾在岳麓書院就讀過,在楊昌濟先生的引薦下,毛澤東在假期曾兩次到岳麓書院學習。書院門口掛著一塊匾---“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這給青年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澤東對“實事求是”做出了新的解釋,并把這四個字寫下來嵌在延安中央黨校的大門口,作為中央黨校的校訓。
從在一師上學開始,毛澤東就特別重視實踐,把實踐放到了更高的位子。
毛澤東曾多次邀同學一起,到湖南農村去搞社會調查。通過社會調查,青年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以及社會各階層人群的生活現場有了直觀的認識,這些都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也大概是從這個時候起,毛澤東開始養成了調查研究作風。
1917年十月,一師學友會改選,毛澤東當選為學友會總務,兼教育研究部部長。學友會開展很多課余活動,辦過一期工人夜校,但辦得不成功,中途停辦了。
毛澤東認為創辦工人夜校很重要,是一師學生的一次重要實習機會,是學校同社會聯系的重要途徑,應該辦下去,而且要辦好。
在創辦工人夜校時,毛澤東首先分析了先前辦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搞清楚工人的文化情況,招生廣告和課程工人完全看不懂。
毛澤東親自寫了一則《夜學招生廣告》,語言都是工人能看得懂的大白話,而且直戳工人的痛點:
“講了寫不得,寫了認不得,有數算不得。都是個人,照這樣看來,豈不是同木石一樣!所以,大家要求點知識,寫得幾個字,認得幾個字,算得幾個數,方才是便益的。”
在課程授課時,毛澤東要求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讓工人們能聽得懂。
我們看當時那些名校學子,要么是參加各種社團,研究各種理論,要么就是演講,很少有人想到體用實踐。
讀書,然后去運用去實踐,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毛澤東的高明之處,還在于他不是盲目的實踐,而是將書本知識能至于具體的環境條件下思考,然后再去運用實踐。
楊昌濟先生教授的倫理學,是毛澤東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毛澤東上課非常認真聽講,并將課本德國康德派哲學家泡爾生寫的《倫理學》原理一書,詳細研讀,寫了很多批語筆記。
其中一些批語,毛澤東后來跟同學周世釗解釋說,這本書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確,它不是純粹的唯物論,而是心物二元論。
楊昌濟是毛澤東十分敬仰的一個老師,楊先生勵行的很多行為,毛澤東都非常推崇,例如行冷水、日光浴等,但對于不吃朝食,毛澤東并不認同。
根據具體情況,辯證吸收書本知識,這是毛澤東的真正高明之處,日后馬克思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情況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跟他的這一能力有著直接關系。
如何做到這一點?那就是后來毛澤東說的,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要做的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其實不容易,這個就跟閱歷有關了。
04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天一天多,但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的閱歷卻相差甚遠?
這個問題跟很多因素相關,這里拋開歷史社會背景等原因,單純從共性方面來探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容易做到,但是行萬里路卻不容易做到。
為何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大都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逃出舒適區。
大學畢業,要面臨社會了。大多數人拼命的想擠進體制內單位,當公務員,進國企。然后每天,安安穩穩享受生活,每個月到點拿工資,餓不死,撐不飽。
坐辦公室,喝茶,開會,發文件……
這好像是絕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因為從此就可以在安穩的舒適圈直到退休。這樣的人生,何談閱歷,更不用說豐富的閱歷。
我們再看一些人,迫于無奈,早早地就進入社會,擺地攤、送外賣、當銷售,趕地鐵、租破屋,招人白眼、受人虐待,經歷了無數次社會的毒打,深深地體會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類人,他們人生閱歷之飽滿,可能很多人都不敢想象,更是那些在舒適圈生活的人無以比較的。
勇敢的面對社會,勇敢的邁出舒適圈,是人生閱歷的第一步。
17歲時,父親給毛澤東安排好了工作,去縣城米店當學徒,然后回家繼承家業,經營生意,娶妻生子。
多么好的事情,完全不用奮斗,韶山版“王思聰”。
但偏偏毛澤東要走出韶山,到臨縣湘鄉縣去上一所新式小學堂。
這一走,走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在東山小學堂,毛澤東結識了教國文的賀嵐崗老師,后來在賀老師的推薦下,毛澤東到省城長沙湘鄉駐省中學就讀。
辛亥革命爆發后,毛澤東走出校園,參加新軍。因為參加新軍,毛澤東有了第一次革命實踐經歷。
正是因為參軍,后來才有了數次報名考學,退學,自學,到報考湖南第四師范的歷程。
人生很奇妙,每次勇敢地走出來的第一步,都可能會使你的人生閱歷更加豐富多彩。
從第一師范畢業時,當時的毛澤東在社會上已經小有名氣,找個不錯的工作應該是很輕松的。但毛澤東偏偏沒有這樣做,而是組織一幫同學參加赴法“勤工儉學”活動。
而正是因為參加赴法“勤工儉學”活動,毛澤東來到了北大,見識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結識了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領袖,開始認識馬列主義思想。
見識來源于閱歷,豐富的人生閱歷首先要勇敢地走出去。
經歷很多事情,結識了很多人,閱歷豐富了,思想就一定有深度嗎?
不一定,門衛保安見過很多人,大學宿管阿姨、列成乘務員等經歷的事情可能很多,但他們思想深度不一定很高。
閱歷如何轉化為見識和思想?關鍵在于思考和總結。
抗戰時期,陳毅曾對黃克誠說:“毛澤東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不貳過。”如何做到“不貳過”,就在思考和總結。
毛澤東并非一出世就是神,他的偉大正是在一次次失敗和錯誤中總結出來的。毛澤東后來說過,“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
秋收起義爆發后,不到半個月時間,三個團遭遇數次失敗,5000多人的隊伍剩下不到1500人。在危機時刻,毛澤東集合隊伍,總結經驗,果斷放棄攻打大城市的計劃,把隊伍帶上了湘贛邊界的井岡山,秋收起義的革命火種這才得以保存了下來。
這一經驗教訓,毛澤東做了深刻的總結,在后來很長一段時間,紅軍都沒有攻打過大城市。
走出人生舒適區,需要勇氣。總結經驗,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同樣需要勇氣。因為改變想法,意味著否定先前的自己。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新回到了紅軍的領導崗位。但隨后的土城戰役就失利了,川軍比想象得強大的多,北渡長江建立川西北根據地的計劃泡湯。毛澤東很快改變計劃,西渡赤水。
到古藺、敘永一帶受阻后,毛澤東又改變計劃,向川滇黔邊境發展。失敗、總結、改變,今天被我們譽為毛澤東軍事杰作的“四渡赤水”,其實并無特殊之處,而是一個戰略家的正常行為。
閱歷要化為智慧,還有一點就是要放下小我,接納大我。
或者通俗點說,就是不自大,要謙虛。
在行動上,就是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承認自我的渺小,承認人民群眾的智慧。
紅軍上井岡山后,關于如何打仗,其實毛澤東心里并沒有底。一支傷病員眾多,士兵連秋衣都沒有的軍隊,如何跟國民黨部隊打仗,毛澤東其實并不清楚。
但是袁文才和王佐的井岡山農民自衛軍,卻靠著自己的一套游擊戰術,僅憑60桿槍跟土匪尹道一的幾百號人槍干了好幾年。
對于山溝溝的游擊戰術,一般軍隊是不屑一顧的,但毛澤東卻極為重視,親自向袁文才登取經,要求紅軍學習,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紅軍的游擊戰術。
大智慧往往來源于人民群眾,向群眾學習是優秀者當有的態度。
博古、李德指揮紅軍時,全然不顧紅軍指戰員的意見,全然不考慮中國革命和紅軍的具體情況,生搬硬套蘇聯的軍事戰爭經驗,差一點葬送了紅軍和中國革命。
歷史和社會的發展,有其規律。
萬事萬物的運轉,也有其規律,我們稱其為大道。
時勢才能造英雄,英雄是不能造時勢的。
明白了歷史規律,萬物大道,就知道應該行事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這樣的人,思想怎么沒有高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