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史海趣聞"撰文聲稱:《批判傷痕文學,本質是反對改革開放的又一次試探》,直接把批判“傷痕文學”說成是“反對改革開放”。帽子大得可以壓死人。可笑的是,他開篇就指責“某類人對傷痕文學的批判,帽子扣的越來越大,把傷痕文學和西方反華勢力捆綁在一起。”擺出一副極力反對亂扣帽子、亂打棍子正人君子的樣子,后面卻馬上指責“某類人”、“背后的真正目的就是掩飾歷史決議已經定性的錯誤,反對改革開放。”把批判傷痕文學和“反對改革開放”“捆綁在一起”,給“某類人”扣上一頂“反對改革開放”天大的帽子。前面反對扣帽子,后面又給別人扣帽子,這不是自己搧了自己一耳光嗎?
文藝批評,本來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創作“傷痕文學”的自由,讀者也就有分析批判“傷痕文學”的自由。“傷痕文學”怎么就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摸了就是“反對改革開放”呢?這不是強盜邏輯嗎?
什么是“傷痕文學”?“傷痕文學”因“傷痕”而得名,是專門寫“傷痕”的。寫了哪些“傷痕”呢?歸納起來有兩種。第一種是知青的“傷痕”,這是最主要的,這方面的作品很多。知青有什么“傷痕”呢?知青的“傷痕”是把一個個白白凈凈的城市青年下放到農村去“吃苦”,去干又臟又累的農活,吃不好,睡不好,生活十分艱苦。給這些小青年帶來了永遠也忘不掉的“傷痕"。
第二種是一些干部和知識分子的“傷痕”。他們有什么“傷痕”呢?一些干部和知識分子的“傷痕”,是把他們這些高貴者下放到“五七干校”(他們稱為“牛棚”)去“受苦”,讓他們干下等人干的又臟又累的農活。他們是“勞心者”,怎么能干“勞力者”干的體力活呢?這是對他們的“迫害”,給他們帶來了終身難忘的“傷痕"。
由此可見,“傷痕文學”所寫的“傷痕”概括起來就兩個字:“吃苦”。他們用動情的場景描寫和煽情的文字描述,把知青上山下鄉、把干部和公知進“五七干校”描繪得凄凄慘慘,悲悲切切,就是為了證明知青和干部公知在體力勞動中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難,遭受了“非人待遇”,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傷痕”。
不過,人們會發出疑問,“傷痕文學”所寫的“傷痕”是傷痕嗎?參加體力勞動,干農活吃點苦、受點磨難,能稱為“傷痕”嗎?把“吃苦”和磨練說成是“傷痕”,這是對勞動的鄙視和褻瀆!
事實表明,“傷痕文學”的作者是持“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觀點進行寫作的。不然,知識青年怎么就不能到農村進行勞動鍛煉?干部和知識分子怎么就不能到“五七干校”去干點農活?要知道,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是黨的一項重要政策,是培養革命接班人的一項重大決策。革命事業必須有接班人,但怎樣培養革命接班人呢?在溫室里培養嗎?毛主席反復強調要在三大革命運動的實踐中培養接班人。讓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艱苦的地方去接受三大革命運動的洗禮,是培養革命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后來的事實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改革開放后,從中央到地方,一大批經過磨煉的知青成了真正的接班人,在各級領導崗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現代化建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直至今日,還有不少當年的知青在中央和地方的領導崗位上,發揮著無人能替代的重大作用。
同時,讓干部和知識分子到“五七干校”進行勞動鍛煉,這也是黨的一項重要政策,是培養一支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識分子隊伍的一項重大決策。鑒于蘇聯變修的重大變故,毛主席和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防修反腐”的措施,干部和知識分子參加體力勞動,走“五七道路”是其中一條。毛主席早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就發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走“五七道路”參加生產勞動正是在落實毛主席提出的“兩個務必”。當然,對于在辦公室座慣了的干部公知來說,到“五七干校”干又臟又累的農活,肯定是吃了一些“苦”。但這些“苦”必須吃,這是“防修反腐”的需要,是培養一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干部知識分子隊伍的需要。只有那些抵制“防修反腐"、拒絕思想改造的干部公知,才把干農活吃點苦當成是“迫害”、是“傷痕”而耿耿于懷,記恨終身。由此可以看出,“傷痕文學”把知青在上山下鄉中吃的苦、受的磨煉,把干部公知在“五七干校”吃的苦、受的磨煉,作為“傷痕"加以控訴和批判,實質上是控訴和批判當時黨的兩項重大決策,其用心極其險惡!
事實證明,“傷痕文學”所描寫的“傷痕”,并不是真正的傷痕。而是知青、干部和公知不可缺少的磨煉和考驗。“傷痕文學”卻把這種磨煉和考驗當成“傷痕”進行控訴和批判,這是對黨的重大決策的攻擊和詆毀。讀者為什么不能對這種攻擊和抹黑進行批判?批判這種攻擊和抹黑與改革開放有什么關系?憑什么說批判“傷痕文學”是“反對改革開放”?想用這種拉大旗作虎皮的手法阻止人們對“傷痕文學”的揭露和批判,只能是徒勞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