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游戲作為一種新穎且先進的娛樂形式,從誕生開始就受到年輕人的熱愛。然而,隨著電子游戲在全球范圍內的流行,越來越多家長和政界人士對其持批判態度。他們指責電子游戲影響兒童成長學習,甚至將其視為社會暴力的根源。不論是中國還是海外,中年群體普遍將電子游戲視作帶有原罪的存在。本文將探討這一現象,并進行分析和討論。
電子游戲作為上層建筑的一種表現形式,反映了現實世界,并且往往受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金錢至上的觀念通常會體現在游戲中,即擁有更多金錢和優秀裝備就能變得更強大。資本主義鼓勵競爭和廝殺,在游戲中則表現為暴力和屠殺。然而,應當明確的是游戲只是一種表現形式,并非根本原因。電子游戲只是藝術的一種載體,類似于書籍、音樂和電影等其他形式。聲稱“電子游戲導致暴力”往往是為了掩蓋資本主義制度下存在的壓迫和矛盾。
在表面上看,特別是針對青少年和成年玩家的電子游戲主要圍繞戰斗展開。玩家可能與虛構怪物戰斗,或者與其他玩家進行爭斗。許多這類游戲包含極具暴力性質的戰斗元素,并且一些電子游戲以暴力作為其賣點。例如,知名游戲系列GTA允許玩家扮演犯罪角色,執行搶劫等犯罪行為。還有許多以種族戰爭為主題的游戲,如星際爭霸和魔獸世界等。
在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競爭規律驅動著經濟運行。在電子游戲這樣一個相對難以實現壟斷的行業中,戰斗、競爭和暴力等元素備受追捧的原因在于此。私有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競爭殘酷無情。不論是統治階級還是被統治者,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規則貫穿數千年。上述電子游戲中的多種玩法形式正源自這一現實。玩家可扮演勇者擊敗魔王,體現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世界;或在玩家間競技中打敗對手,滿足勝利的虛榮心;或純粹通過虛擬世界發泄破壞欲望,彌補現實生活中的欠缺。
盡管電子游戲中存在多種暴力元素,然而將社會暴力等問題歸咎于電子游戲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重要問題,即現實社會中的暴力與斗爭與電子游戲中的暴力與競爭之間的關系,究竟是哪個是導因哪個是果,這是一個哲學上的基礎問題。以《水滸傳》為例,眾多好漢因個人遭遇和社會矛盾被迫走上梁山并反抗統治階級。梁山好漢們采取暴力行動的根源在于無休止的社會矛盾。自私有制誕生以來,各個時代都存在形形色色的社會暴力,其本質是階級矛盾,從未停止。不同時代存在著不同形式的娛樂方式,娛樂中的暴力形式源于社會矛盾,而非相反,即娛樂引發社會暴力。
總結而言,私有制下統治階級的壓迫造成社會矛盾。電子游戲只是統治階級用來掩飾自身矛盾的替罪羊。在電子游戲出現之前,影響孩子認真學習的是武俠小說。在中國限制未成年人玩電子游戲的今天,下一個替罪羊可能是短視頻。資產階級總是設法為自己的剝削行為找借口,掩蓋或曲解其引起的社會矛盾。這種欺騙行為終將失效,無產階級最終會認識到,社會所有矛盾都是階級矛盾,解決方法就在于推翻私有制。在階級社會中,所有矛盾都可以追溯到階級矛盾。盡管有人批評文娛產品中的血腥暴力價值觀念,將其視為新舊思想之間的沖突,實際上電子產品只是上層建筑中忠實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一部分,無法被指責為“原罪”。社會矛盾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資本主義及其私有制生產關系對無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所導致的。
更何況電子游戲其本身的推廣和制造本身就是以利潤為目的的。在帝國主義的環境下,電子游戲對資產階級而言可謂是一舉多得,不僅可以賺取利潤,還能宣傳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并附帶麻痹人民的“奶頭樂”效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