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條看到一篇題為《農村到底需不需要集體化?人民公社為啥失敗了?》的文章,該文章以政治科普的名義、以人民公社吃不飽飯為理由,完全否定人民公社,令人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歷史上的中國經歷過14個朝代,存在著自然經濟、小農經濟和自耕農經濟三種經濟模式,這三種經濟模式的共同特點,是個體農民搞個體生產,就像現在的分田單干。
五千年來,不管英明如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也不管強盛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還是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都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也就是說,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解決全民吃飽飯的問題,即便是盛世,也是饑餓的盛世。
那么,歷史上為何無法解決吃飽飯的問題呢?
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還是靠天吃飯。
歷史上的中國,人少地多,按理說,應該有著吃不完的糧食才對。然而,由于耕地分散,又缺乏水利灌溉系統,再加上原本就產量低下的傳統品種,即便是風調雨順的年成,一畝地最多也就200斤左右的產出,而一旦遇上天旱、洪澇或蟥蟲災害,產量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顆粒無收。這樣一來,就是再仁德的君主、再清明的政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會饑饉薦臻、餓殍遍野。
或許有人要問,誰都知道水是糧食之本,古人又不傻,為何不疏導江河并興修水利灌溉系統以保障糧食旱澇保收呢?
問得好!
答案很簡單——因為個體生產。
試想:以一個家庭的力量,誰家能夠修筑出一座用于灌溉的水庫?誰家又能夠修筑出一道用于灌溉的攔河壩?
連水庫和攔河壩都無人能夠修筑,更何況讓江河改道。
個體的力量永遠微弱渺小,這是誰也無法否認、誰也必須正視的事實。
新中國成立之初,實行的仍是個體生產,作為主糧的水稻和小麥,畝產在300斤、150斤左右,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只有400來斤。人均400來斤的糧食占有量,顯然是吃不飽的,而水稻300斤、小麥150斤的畝產量,已經是歷史以來的峰值了。
正因為吃不飽,國家才開始搞互助組、合作化和公社化,搞互助組、合作化直至公社化的目的,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解決包括吃飽飯在內的諸多大事情。
水利灌溉和江河治理,就是諸多大事之一。
1949年,我國糧食平均畝產量僅為68.6公斤,全國糧食總產量僅為1.13億噸,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208.9公斤。
1949年到1952年,農村開始組建互助組,糧食總產量上升到了1.64億噸;1953年到1956年,農村推行合作化,糧食總產量上升到了1.93億噸;1958年,農村開始公社化,到1966年,糧食總產量超過2.14億噸。此后,我國的糧食總產量一直處于穩定的增長狀態,年均增長率高達3.12%。到197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3.05億噸,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317公斤。
1949年,中國總人口5.42億,1978年已經增長到了9.63億。29年間,人口增加了4.21億,人均糧食占有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了200多斤。
而全國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占有量的猛增,正是在互助組、合作化和公社化的進程中,隨著水利灌溉系統建設和江河治理工程完善而得來的,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碩果。
人民公社化,不僅解決了千百年來無法解決的旱澇保收和糧食增產問題,而且在國家工業化、農機自主工業發展、農村公共醫療體系建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知青就業、耕地增產、化肥工業發展、鄉村工業發展、弱勢群體保障和集體經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歷史功績,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農業大國,經過人民公社蝶變成了工業化國家,建立了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國防體系,這樣的人民公社,是失敗的嗎?
要說失敗,解散人民公社才是真失敗——第一個分田單干的,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坎,在向堅持集體經濟的南街村取經后,重新走上合作經營的道路,說明了什么?
現如今,三農問題日益嚴重,糧食進口逐年遞增,貧富差距愈發加大,又說明了什么?
說明只有走集體經濟的道路,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才能保障糧食安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