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三天后要來中國了。
微軟的比爾蓋茨,比他還要勤奮,6月14日已抵達北京,這是他自2019年以來首次抵達北京。
還有比他更勤奮的,馬斯克,5月30日就來了,還表示中美利益交融如同連體嬰兒,彼此密不可分。
布林肯早就想來,咱不愿意,你不答應條件,咱們就別見面;比爾蓋茨算是“姍姍來遲”,馬斯克來訪號稱是“閃電來訪”,而比閃電還快的,是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英偉達和星巴克等美國知名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他們是摸著黑就溜過來了。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可見,星巴克、英偉達、摩根、蘋果這些人的在華利益,要遠比布林肯的大;而特斯拉顯然要比微軟的大。“誰的利益誰著急”,這是私有制下的“責任制”。
誰早來,咱就給的利益多、利益大,給的十分爽氣,你看,自然就有人急了。原本想抱團打敗咱們,好一起吃下咱這個肉圓子,現在看,毫無希望了,于是“早知早覺”的人,就會先撤,先跑過來,跑過來就是朋友,咱們有的是肉,分你一點,大家一起發財。美國多的是“聰明人”,它的政府算個屁,只是個工具,工具有用就用一用,沒有用立即撩開,就自己跑腿辦事兒,反正資本家本身就不屬于某個國家,他們像無產者一樣,都是沒有國籍的。他們眼里,只有股東大會、只有剩余價值、只有利潤。
什么叫利潤?概念不用解釋。我就把邏輯鏈條給大家列一下,利潤來自剩余價值,剩余價值來自絕對勞動時間減去必要勞動時間,絕對勞動時間來自勞動力商品的勞動。要勞動,就需要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生產資料即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合起來的統稱】相結合。勞動力大家好理解,我們有9億勞動力;勞動資料也叫勞動工具,我們有全世界門類最全的工業體系;勞動對象,由天然物和原材料(初級產品)兩大類構成。各位,現代社會,天然物和原材料,亞非拉到處都是;勞動工具,各國湊湊也還行;勞動力,各國也有,比如印度就不少。問題在于,要把這三個東西同時聚齊,生產才能開始,勞動才能進行,剩余價值才能產生,利潤才能達成,資本才會逐利而來,資本家才會蜂擁而至。這才是我國最硬核的武器、最隱形的制勝法寶。
別的國家也有這個法寶,但不一定能驅動;即便驅動起來,威力不大,也白瞎。
因為要驅動這個硬核武器、制勝法寶,也有幾個前提:第一,要讓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脫離。脫離的辦法,棒子和胡蘿卜。比如常見的兩種,一種是圈羊式的驅逐;一種是剪刀差,在城市提高收入,農村壓低收入,農民就會自己滾滾涌入城市。總之,勞動力不能占有生產資料,只能作為商品被買賣;第二,要讓勞動力政治上不能形成統一團體,已經形成的,要想辦法控制或者直接解散;思想上不能統一思想,已經統一的要想辦法多元化、夢想化或者虛無化;軍事上不能掌握自己的武裝,已經掌握的要想辦法立即消滅。一句話,驅動利器的咒語就是:經濟上貧窮、政治上分散、思想上混亂、軍事上消滅。
無論是誰,要玩好這個法寶,就得這么搞。比如歐洲、美國和日本等,莫不是如此。其最后的防線,很顯然在于軍事。一旦軍事力量往外進攻,對外掠奪,內部就很容易空虛,俄國十月內部的炮響就是這樣發生的。當時的俄國,由于參加一戰,在1914-1917年間,俄國有1500多萬人被強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婦女被趕進工廠,工人們每天被迫工作10小時以上。物價飛漲,工人實際收入不斷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國約有150萬人死于戰爭,400多萬人傷殘。內部都是剩下啥人啦?老弱病殘。是不是很容易放炮成功?
我今天聽說,俄烏戰爭如同吸星大法,已經把歐洲各國的武器庫,都快吸光了。我覺得,這將帶給歐洲一場極大的運動變化。即歐洲現有的勞動力體系,就要瓦解了。因為沒有武器的壓制,歐洲的勞動力鎮不住,就一定會跳出來直接占有生產資料。
一旦歐洲現有生產力(勞動力+生產資料)瓦解,勞動力直接占有生產資料,就不會再創造剩余價值,也不會創造利潤,原有的生產關系,也會徹底瓦解。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系),就會完全變革了。歐洲現有的經濟政治思想,都將全面重塑。
歐洲如果不再生產利潤,或者利潤大幅下滑,那么,我們現存的9億勞動力體系,即剩余價值創造機器的“價值”,就更加凸顯了。
可以這么說,當下的世界,再也沒有一個經濟體系(剩余價值創造體系)——歐洲也好,美國也好,日韓也罷,能像中國這樣,穩健運行了。國際資本家們,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要維持資本增殖,維持資本家的利潤,維持資本體系的茍活,唯一的道路,就是擁抱中國,坐在在9億祥子車上,吸他們的“靈氣”,過自己痛快的日子。
有了這個最大法寶,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奇貨可居、待價而沽、坐等上門?
是該高興呢?還是該不高興呢?
問問祥子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