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歷史上,世居龍虎山的張天師地位非常高,是僅次于曲阜孔家的世襲封建家族。
《水滸傳》開篇第一章,寫的就是東京開封瘟疫盛行,參知政事范仲淹建議宋仁宗,派人到龍虎山請張天師進京做法,驅除瘟疫。結果洪太尉到了龍虎山,意外放出一百單八將。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從《水滸傳》的選材就能看出來,龍虎山和張天師在朝野的影響力。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龍虎山裝神弄鬼千余年的張天師,卻在上世紀初期,被我黨的革命領袖方志敏和邵式平請下神壇,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世人——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2
張天師的傳承,要追溯到東漢年間。
據《太平廣記·神仙·張道陵》記載,張道陵是東漢沛國豐縣人,原本是品學兼優的太學生,“博通五經”,但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突然大徹大悟,覺得讀書沒有用處,開始修行長生之法。
此后十多年,張道陵勤修苦練,又得到黃帝的《九鼎丹法》傳承,終于由凡人化為仙胎,成道了,弟子也達到數萬人。
因為信徒入道要交納五斗米,張道陵的門戶,便被稱為五斗米道。而教徒們遵奉張道陵為天師,他便成為第一代張天師。
后來張道陵帶著弟子們遷居四川,在名山大川上隱居修行,為了擴大五斗米道的影響力,他們還制作符文符水,給周邊的老百姓治病。
就這樣發展幾十年,五斗米道的名聲日漸響亮,信徒遍布四川,憑借這份雄厚的傳承,漢末亂世的時候,張道陵之孫張魯割據漢中三十余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小型政權。
公元215年,曹操親征漢中,張魯幾乎沒有抵抗便歸降曹操,帶領信徒和部屬遷居到鄴城、洛陽一帶。曹操也投桃報李,不僅封張魯為閬中侯、鎮南將軍,命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還代表漢朝正式承認了五斗米道的地位。
張魯和曹操成為兒女親家,意味著進入曹操的核心朋友圈,自己和信徒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漢朝承認五斗米道的地位,意味著張魯可以正大光明的傳教。
于是,五斗米道開始在中原地區快速發展。
到了晉朝的時候,五斗米道已經遍布大江南北,北方士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京兆韋氏是五斗米道的忠實信徒,南方士族瑯玡王氏更是“世事張氏五斗米道”,王羲之就喜歡和道士們一起修行嗑藥。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張魯后人在永嘉南渡的大背景下,從中原遷居到江南,最終定居在江西的龍虎山。
魏晉南北朝只是五斗米道崛起的小插曲,真正奠定其江湖地位的,還是唐朝。
因為唐朝皇帝自稱是老子的后裔,為了提高皇室的社會地位,以及唐朝政權的合法性,唐朝便封老子為“圣祖玄元皇帝”,立道教為大唐的護國神教。
在這樣的歷史進程下,五斗米道做為信徒眾多的道教流派,算是接到大活了。
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冊封首任天師張道陵為太師,賞賜現任天師張高大量金錢玉帛,并免除龍虎山的租稅。隨后唐肅宗、唐武宗、唐懿宗也都召見過現任天師,舉行過祈福儀式。
歷代張天師也非常懂事,得到唐朝皇帝的禮遇之后,便在各種場合給唐朝唱贊歌,以宗教的身份給唐朝政權建設添磚加瓦。
經過皇權和宗教的吹捧互動,龍虎山和張天師的地位便徹底固定下來。
后來宋真宗給天師張正隨賜號“真靜先生”,元世祖忽必烈封天師張宗演為“嗣漢天師”,統轄江南道教,龍虎山天師府也改成嗣漢天師府,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召天師到南京賜宴,并撥款三百兩白銀翻新天師府。
不論哪個王朝坐天下,都要給龍虎山和張天師非常高的禮遇,目的就是通過籠絡龍虎山和張天師,來籠絡江南道教,讓政權和宗教達成統一戰線。
而經過千余年的積累,世居龍虎山的張天師,也成為江西實力最雄厚的地主之一。
根據歷史規律來看,擁有政權庇護和大量土地的地主,基本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輩,或多或少都有欺壓老百姓的行為。
距離現在太久遠的天師,幾乎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外衣,沒有詳細資料流傳下來,倒是生活在民國初年的第63代天師張恩溥,留下很多細節數據。
據史料記載,第63代天師張恩溥擁有18座道宮、24座殿堂、81座道院,在贛東北的7個縣占據3000多畝免稅良田,每年的田租能收一萬多擔。
此外,張恩溥還積極開發周邊業務,制造出各種符箓,滿足信徒們治病、求財、保平安的需求,通過售賣符箓,張恩溥每年也有數十萬大洋的收入。
經濟收入如此豐厚,張恩溥自然過著奢靡的生活。
在龍虎山上清宮里,服侍張恩溥的有近百人,這個規模堪比清朝的親王府,那些所謂的金童玉女,自然成為張恩溥沒有名分的妻妾。而且張恩溥還有一支小規模的武裝,負責保護上清宮的安全,必要的時候,還直接出手鎮壓佃戶。
窺一斑而見全豹,張恩溥是這樣,歷代張天師其實也都差不多。
龍虎山的道教圣地,實際上是盤踞江西的土皇帝。
不過,隨著國共大革命的狂飆突進,1927年,龍虎山和張天師將迎來千余年最慘烈的打擊。
天師·張恩溥
3
方志敏和邵式平都是江西省弋陽縣人,1916年同時考入弋陽縣立高等小學,成為并肩求學的同窗。1919年弋陽高小畢業后,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邵式平則到了北京師范大學。
兩個青年分立南北,但都走上革命救國的道路。
方志敏在上海入了黨,并受黨組織的委派,回到江西傳播革命理論、領導農民運動。為了維護農民的權利,方志敏甚至處死對抗農民運動的五叔方雨田,可以說是大義滅親了。
而邵式平在北京入黨,經常聽李大釗、瞿秋白等人的演講,活躍在學生運動的第一線,是李大釗領導下的學生運動的干將。
1926年,經過數年的革命鍛煉,方志敏已經成為國民黨江西省黨部農民部部長、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是江西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
但這個時候,我黨還比較年輕,各級干部沒有成長起來,所以方志敏感覺缺乏獨當一面的人才,很多工作都顯得力不從心。
說來也巧,就在1926年,邵式平因為在北京參加學生運動,被北洋政府列入黑名單,于是李大釗領導的北方區委,決定派邵式平回江西,協助方志敏做農民運動的工作。
就這樣,分離七年的同學,再次站在一起。
聽聞邵式平回來,方志敏非常高興,立即派弟弟方志純和邵式平回弋陽,建立起我黨的基層組織、工農商學婦女等協會,并頒布法令條例,把弋陽農民運動搞的有聲有色。
這次合作,基本確定了方志敏和邵式平的合作模式,那就是方志敏領導全局策劃行動,邵式平沖鋒陷陣負責落實。
1926年底,北伐軍進入江西,孫傳芳放棄江西,于是大量潰兵經貴溪縣北上,洗劫了貴溪縣人民群眾的糧食、錢財、衣服等物資。
此時已將近年關,被潰兵洗劫的貴溪縣人民群眾,怎么維持生活,又怎么過年呢?
想來想去沒辦法,貴溪縣黨組織建議,龍虎山就在貴溪縣境內,為了人民群眾,只能打張天師的土豪了。
這個建議匯報到南昌,方志敏等人覺得,國共大革命的宗旨就是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強除軍閥,龍虎山的張天師屬于封建余孽,理應是大革命的清理目標,而且張天師是封建大地主,不清理張天師,江西農民運動就是不徹底的。
更何況,歷史上的張天師,都以護國安民的身份示人,現在貴溪縣人民群眾都活不下去了,你張天師不做些貢獻,不合適吧?
于是,方志敏等人同意了貴溪縣黨組織的建議,并任命邵式平為特派員,到貴溪縣組織農民自衛軍,負責攻打龍虎山、清算張天師、給人民群眾分發土地糧食的一切事務。
4
1927年1月,邵式平到了貴溪縣,見到貴溪縣黨組織的負責人江宗海,兩人結伴深入農村訪貧問苦,引導他們傾訴日常生活的困難,以及對龍虎山張天師的抱怨。
這番行動,可以看作日后訴苦運動的雛形。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貴溪縣人民群眾在邵式平和江宗海的引導下,終于明白,要把矛頭對準龍虎山的張天師,才能度過年關,過上好日子。
于是在1月底,邵式平和江宗海選拔了一批農民運動的骨干,組成農民自衛軍,扛著大刀、長矛、鋤頭、鳥銃就沖進龍虎山,包圍天師府。
千余年來,張天師坐鎮的龍虎山,始終是世俗世界的禁地,但在大革命和農民運動的浪潮下,這些腳底板沾泥的農民,來了。
邵式平原本以為,天師府肯定是戒備森嚴,農民自衛軍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攻進去,結果聽到農民自衛軍喊著“打倒張恩溥、搗毀天師府”的口號,張恩溥就坐不住了,趕緊跑到門口求饒:
“特派員,兄弟多有冒犯,多有冒犯。”
張恩溥邊求饒邊哭,眼淚鼻涕都出來了,和平時高高在上的神仙風骨,判若兩人。
而看到張恩溥的樣子,邵式平、江宗海、農民自衛軍戰士都放下一顆懸著的心,張天師也不過如此么。
邵式平大喊一聲,綁了,張恩溥隨即被五花大綁起來,被農民自衛軍戰士押著進入天師府。
自古以來,龍虎山就有一些神秘傳言,例如張天師能呼風喚雨、張天師有召喚天雷的法術、張天師降伏過狐貍精,天師府的伏魔殿里鎮壓著數不清的妖魔鬼怪等等。
于是他們進入天師府以后,便直奔伏魔殿而去。
打開伏魔殿角落的青石板,果然出現一個黑森森的洞口,和傳說中的一模一樣,這下大家都慌了,萬一真的有妖魔鬼怪怎么辦?
一個戰士壯著膽子走上前,向洞口連開幾槍,結果洞里除了回聲以外,沒有任何反應,更不用妖魔鬼怪呼嘯而出了。
敵人失敗,我方便自信起來。
這個戰士把繩子綁在腰上,直接進入洞里,稍微摸索一會,抱著一個塵封已久的壇子出來,壇子上有一張寫著“天師玉印”的封條。
邵式平命令戰士砸開壇子,大家這才發現,里面裝的都是腐爛的五谷雜糧。
原來天師府里沒有神仙,伏魔殿里沒有伏魔,所謂的鎮壓妖魔鬼怪,不過是歷代張天師裝神弄鬼的把戲,抬高身價和皇權媾和的道具。
打破張天師的神話,邵式平便指揮大家清理天師府,把財物和土地分給貴溪縣的人民群眾,給他們送去過年的物資,以及來年開春的口糧,完成了這次攻打天師府的主要任務。
隨后,他們押著張恩溥和天師府祖傳的天師玉璽、斬妖劍、噙水杯回到南昌的省農民協會駐地。
邵式平向方志敏匯報了攻打天師府的過程,方志敏非常高興,舉起“天師玉璽”看了看,叮囑身邊的同志們:
“保護好,這是珍貴的文物,歷史的見證。”
攻克天師府的壯舉,極大推動了江西農民運動規模,貴溪、東鄉、上饒、鄱陽等縣都成立了農民協會,貧苦農民紛紛報名參加。而做為最早成立的弋陽縣農會,會員人數暴漲到兩萬多人。
整個贛東北,都成為農會的天下,邵式平名震江西。
5
根據文章開頭定的主題,說完攻克天師府其實就可以結束了,但寫到這里,不禁想聊聊后續。
天師張恩溥被拉下神壇的三個月后,蔣介石在南京發動“四一二政變”,江西的農民運動隨即陷入低潮,張恩溥又被朱培德送回龍虎山,重新執掌宗教大權,只不過效忠對象變成蔣介石和南京國府。
此后數十年,張恩溥一直跟著蔣介石。
南京國府敗退到臺灣后,張恩溥也跟到臺灣,設立嗣漢天師府駐臺辦公處,繼續傳播道法販賣符箓,充分體現了什么叫封建勢力,什么叫反動派。
方志敏和邵式平在大革命失敗以后,于1927年11月發起“弋橫暴動”,逐漸創建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建立工農武裝,實行土地革命。
按照以往的合作模式,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往往是方志敏運籌帷幄,邵式平掛帥出征,兩人配合的非常默契,攻破景德鎮后,人民群眾懸掛的標語都是:
“歡迎紅軍”、“歡迎方志敏邵式平”。
經過數年的武裝斗爭,邵式平在贛東北闖下“邵閻王”的名號,方志敏也總結了“出敵不意、攻敵不備、聲東擊西、避實擊虛”的十六字游擊戰術,以至于江西流傳著一句話:
“上有朱毛,下有方邵。”
然而,革命是殘酷的。
1934年秋,贛東北的紅十軍和中央蘇區的紅七軍團會師,改編為紅十軍團,負責吸引敵軍火力,掩護中央紅軍長征。
隨后的幾個月,第十九師師長尋淮洲犧牲在安徽黃山譚家橋,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軍團長劉疇西、師長王如癡、胡天桃等人在懷玉山兵敗被俘,只有粟裕指揮千余人突出重圍,開始了三年游擊戰爭。
1935年8月,方志敏等人在南昌犧牲。
而早已調到中央蘇區的邵式平,在失去默契合作的搭檔之后,便再也沒有在第一線戰場獨當一面,“邵閻王”的名號也逐漸不為人所知。
新中國成立后,邵式平做了16年的江西省長,后來接替省長職務的,是方志敏的弟弟方志純。
教員晚年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好人早都死完了,現在剩下的都是些行尸走肉。”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想起了激情澎湃的革命歲月,想起方志敏、邵式平、尋淮洲這些不顧性命,也要推翻舊世界創建新中國的年輕身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