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在文化方面的教訓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俄]阿薩特·鮑里索維奇·拉赫曼諾夫 陳夢茹
摘要:蘇聯文化中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是本文討論的主要內容。文章以電影為例,指出蘇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后,由于蘇聯領導層的失誤,在文化領域放棄了階級分析的方法,選擇了通過抽象人文主義和超階級愛國主義的眼光看待現實。這是使蘇聯人民迷失方向,在文化領域形成反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原因。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斗爭不可調和,要贏得這場斗爭,就必須總結蘇聯劇變的歷史經驗和文化方面的教訓。
古典和現代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部分是社會主義理論。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由于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我們在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方面已經擁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卡爾·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根本沒有這種經驗的,因為他們只研究了社會主義社會出現的前提,但沒有看到社會主義社會本身(1871年的巴黎公社除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也是這樣。這決定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關于社會主義思想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而斯大林和毛澤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這樣的經驗。總之,社會主義理論必須根據現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豐富實踐經驗來發展。
一、從具體歷史條件出發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
我們想要了解社會主義規律的作用就必須研究在蘇聯和中國的歷史中的那些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當然,還需要注意到——在卡爾·馬克思創建他的剩余價值理論時,馬克思本人是不得不使用與19世紀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大不列顛有關的材料來創建他的剩余價值理論,意即他必須觀察這個首先進行工業革命并轉向工業資本主義的國家的具體情況。這也就是為什么他選擇住在英國的原因。如果他生活在一個較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例如在意大利或西班牙,那么他將很難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發展規律,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資本論》就不會被寫成。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為了發展現代社會主義理論,就必須對蘇聯和中國這兩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進行全面透徹研究的原因,也就是為什么必須要詳細了解這兩個國家具體社會生活的原因。
在蘇聯和中國兩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上,社會主義法則是以其最純粹、最經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決定這種情況的有兩個原因:首先,這是由于兩國社會主義的長期存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存在于1917—1991年,總共存在了大約74年,而中國從1949年就開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距今已超過70年;其次,國家的規模非常重要,就領土而言,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而就人口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蘇聯是20世紀的主要社會主義國家,而中國是21世紀的主要社會主義國家。以上種種因素決定了蘇聯和中國能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教訓,而對這些經驗和教訓的分析,就能為發展有關社會主義的理論提供基礎支持。
因此,我們首先研究蘇聯和中國的社會主義歷史的開始。首先必須明確的一個事實是,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社會主義的勝利只能首先在幾個發達的西歐國家實現。如果將事實簡單化,1917年后的蘇俄和1949年后的中國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一結論是背道而馳的。但這不是事實,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在對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進行預測時,是從對現代西歐國家(德國,法國等)的具體狀況進行分析得出的,而他們并沒有從這個角度分析過當時的蘇俄和中國的發展前景,因為這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是處于落后狀態的。但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蘇俄和中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改變了這種狀況,并使它們中的社會主義革命成為可能。因此,當時的俄羅斯和中國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就從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其中有以下的具體要素可以證明——在這兩個國家中,一方面有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中心,有無產階級的工業化生產,而另一方面也有大規模的農業生產,而它也不全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這兩個國家中的農民是支持城市中無產階級為社會主義而斗爭的行為的。總的來說,當時的俄羅斯和中國由于其自身的領土龐大、人口龐大和資源龐大而成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結論中的例外國家而具備了獨立地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可能。而它們在各方面的巨大體量也使世界資本主義勢力無法擊敗它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20世紀初的社會主義革命不是在俄羅斯發生的,而是在德國發生的,那么德國的社會主義就很容易被這個國家周圍的資本主義大國所絞殺。
參考文獻:
[1]Маркс К,Энгельс Ф.1969.《Маркс К,Энгельс Ф.Собраниесочинений》.2 из-дание.Т.46.Часть 2-я.М.: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С.203.
[2]А.А.Богданова.1990.《Возможно ли пролетарское искусство?》 и 《Критика про-летарск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в сборнике:Богданов А.Проблемы социализма.Работы разн-ых лет.М.:Политиздат.
[3]М.Н.Покровского.1967.《Борьба классов и русская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в издании:Покровский М.Н.Избранны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Книга 4-я.М.:Мысль.
[4]Ленин В.И.1970.《Ленин В.И.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Изд.5-е.Т.44.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С.579.
(作者簡介:阿薩特·鮑里索維奇·拉赫曼諾夫(Рахманов Азат Борисович),男,哲學博士,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俄羅斯聯邦共產黨黨員;陳夢茹,女,醫學碩士,中國無神論協會會員。本文原載《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 輯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0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