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或者更確切些說,是垂死的資本主義。人為地拖延消滅這個外殼的日子是沒用的,它就必然要腐爛,它可能在腐爛狀態中保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但終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滅。
這一段話是啥意思?
19世紀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世界主要帝國陷入了一種帝國內卷的狀態,各大帝國不能拿對面怎么樣,而未開發的地區也被瓜分完畢,未開發的市場隨著瓜分而消失,商業資本主義與工業資本主義的拓展潛力已然使用完畢,對于資本來說,既然開疆擴土沒辦法,那就得開始兼并自己國家的剩余資產來繼續自己的擴張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各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行業都開始了兼并之路,德國,作為一個后發國家典范,也作為一個比較弱小的新資本主義國,更是一騎絕塵的向卡特爾,托拉斯,康采耳發展,這以上這三個詞的內涵與作用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范圍內,可以理解為大量的企業抱成雪球,來把其他一切不在這一雪球里的雪融入
具體數據如下:
在1900年左右,德國大企業有30588個,企業一共有3265623個
大企業只占0.9%,熟悉小學數學的人可以算出另外99.1%為相對小的企業
而0.9%的大企業占有了570萬工人,看起來對比我國靈活就業的人數不算什么,但工業體系一共擁有工人1140萬人,占比39.4%,而在馬力方面更為讓人震驚,在880萬蒸汽馬力中,它們占有660萬馬力,在150萬電力中,它們占有120萬電力,依次是75.3%和77.2%
幾個最大的企業就是一切,百萬小企業根本算不了啥,毫無疑問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不能說自由貿易,只能堪堪說是“幾手”遮天,各個資本主義強國在自己的國內的兼并已經到了盡頭,那么,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各國剛好可能你看中了我家的運河,我看重了你家的煤礦,總之就是一句話
自家的市場已經刮出火花星子了
而這是由于資本主義內生的擴張性與侵略性造成的,所以就回到了開頭的那句話,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即將內訌的階段,因為它們在外部與對內的壓榨已然到達盡頭,向同為帝國主義的國家動手,是唯一的出路
那剛才那最后一句“人為地拖延消滅這個外殼的日子”是啥意思呢,這段話的原文是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里對帝國主義的定性,在當時以考茨基為首的修正主義者,大舉“新社會主義”的大旗,大書特書帝國主義集團的聯合將為世界帶來永遠的和平,而我們社會主義者只需要在國內好好的過日子就即可,為了批判這股從伯恩施坦就開始的機會主義潮流,列寧不得不從根源陳述帝國主義的運行邏輯,于是就有了這本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