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介紹自己的基本思想說: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堅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沖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簡評:大家要特別注意到馬克思話中我加黑體的地方,這是至為重要的觀點。這是不能違背的觀察歷史和社會的基本指導思想,凡是違背這個思想的,就是錯誤的,就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就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因為如果你違反了,你就只能從當時的意識形態,或者說從當時的英雄人物的主觀意志來評價歷史和社會了,因此,只能陷入歷史唯心主義。
一個時代好,他們就說是帝王將相發了善心,一個是代表不好,就說帝王將相們都是妖魔轉世,都不是好人,都是一肚子壞水。他們的世界觀和歷史觀就是這樣的簡單。因此,一切都膚淺地可笑地歸于意識,思想,道德這些主觀的東西,而現實的物質條件,經濟基礎卻被他們當作了從上面這些主觀的東西所發生的,所決定的。因此他們完全站在了馬克思這篇序言提到的思想的對立面了。這樣的人還厚著臉皮說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
我真是呸了!呸!呸呸!呸呸呸!
比如歷史上武則天是惡評無數的,各種道德的詆毀,到了唐德宗時期,我記得有個沈既濟就曾經提出要降低對武則天的評價,可是皇帝沒有大應。怎么答應呢?不可能答應的,現實中大唐當時的支持者正是從底下上升上來的寒族——以郭子儀為代表的靠著武功而不是門蔭和家世升到上層的軍功集團,到了唐憲宗時期,還有武將家的人來掌權,就是武元衡,可惜被山東軍閥給刺殺了。沈既濟是代表士族的,他片面地不顧現實地詆毀武則天,而武則天就是當時那些靠軍功上來的下層寒門的總代表,是當時新興的地主階級—— 不是大士族集團的——的代表。武則天受到尊敬,是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的,不是你沈既濟可以隨意左右的。他的唯心主義的史觀當然遭到了皇帝的摒棄。
沈既濟這種為了維護自己階級私利——一個開始大幅度沒落的士族階級的私利——的唯心主義史觀在唐代已經遭到了可恥的,必然的失敗,但是他不是第一個唯心史觀,也不是最后一個唯心史觀的失敗,因為拿著帝王將相的主觀意識來評價歷史這樣的思想懶惰者大有人在,代代不缺人!但是他們也必然代代遭受到破產!
因此,違背這個基本指導思想的結論,我們是不能認賬的,那頂多是政治結論,是一時的妥協的結論,卻絕不是科學的,絕不是唯物主義的結論。
可惜,這樣的拿著唯心主義,那著主觀意志,也就是馬克思說的意識來評價歷史和社會的人大有人在,而且是一大股人,一大股已經成了氣候的庸俗小人。他們是不講科學的,他們是不講馬克思的,他們只講唯心主義,他們只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各種花言巧語,甚至是咄咄逼人的花言巧語。
怎么辦呢?只有斗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