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按】沖繩思想界、反基地和平運動圈發起「不讓『臺灣有事』發生,沖繩臺灣對話項目」,4 月 29 日在《琉球新報》大樓舉行第二次論壇。苦勞網特約撰稿人張智琦出席論壇,分享臺灣與沖繩輿論環境的比較觀察,指出沖繩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由于更切身的經歷了地面戰的慘痛戰爭經驗,因此累積了厚實的和平主義思想,值得臺灣引為參考。
。。
沖繩和臺灣,不論是在歷史或現實上都有許多相似的可比性,例如在 19 世紀末相繼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而在戰后則同樣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而今日沖繩的美軍基地,以及臺灣與美國合作的軍事部署,也都充當了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樞紐。一旦臺海爆發戰事,沖繩也難以不被卷入其中,可以說兩者形同是「命運共同體」。這也是沖繩民間當下這么關切臺海局勢的原因。
不過,此行最讓我特別有感觸的,其實是沖繩和臺灣的不同。今天的臺灣,由于中美新冷戰和兩岸關系的緊張,「備戰」儼然成為了某種熱門話題,從政治人物、軍事專家到網紅名嘴都各自從不同角度鼓吹、強化「備戰」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但是我在沖繩,感受到的卻是截然相異的光景。沖繩因為龐大的美軍基地的存在,其實更能感受到揮之不去的備戰氛圍,還有一種無時無刻不在的戰爭陰影下的壓迫感和威脅感。但不僅僅是美軍基地遍布的現實構成了這種「戰爭迫近」的壓力,過去沖繩戰的慘痛經驗,也像一個巨大的幽靈一樣糾纏著這座島嶼,使得沖繩人對于戰爭總是那樣戒慎恐懼、戰戰兢兢。
而與這樣的緊張感相對立而生的,是沖繩民眾普遍的和平意識。這樣的「和平意識」,和臺灣一些人在談的某種虛無縹緲的「和平」主張又有明顯的不同。簡單來說,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重量感十足的和平,這樣的重量,來自于過去戰爭的不可承受之重;沖繩人就像是背負著戰爭的沉痛教訓一樣,一肩扛起和平的理念,然后身體力行地去踐行和平的教育,這也就是我所遇到的森根先生、長嶺女士、照屋先生和浦島女士日復一日在做的事。
第二次「不讓『臺灣有事』發生,沖繩臺灣對話項目」論壇 4 月 29 日在《琉球新報》大樓演講廳舉行。(翻攝現場紀錄)
沖繩人的和平意識既來自于對沖繩戰的歷史反思,也來自于美軍基地遍布的日常警惕。而就在這樣的和平意識之上,沖繩民間長出了強韌的反戰、反美和反基地運動。而這似乎是今日的臺灣所欠缺、卻值得參考的東西。
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盡管臺灣同樣受到日本的戰爭動員,但是并沒有經歷像沖繩那樣殘酷無比的地面戰,或許也就因為這樣,整個社會缺乏像沖繩那樣對戰爭的深惡痛絕,乃至于對軍事化、備戰化的戒慎恐懼。
小松先生在論壇上提出的一句話,令我特別印象深刻。他說,沖繩戰給沖繩人民最大的教訓,就是「軍隊無法保護居民」。他會這樣說,大概是因為當時的日軍放棄沖繩的居民率先逃跑、把居民趕出山洞逼迫他們去找食物、下令要求居民集體自盡、甚至恣意殺害他們認定為是「間諜」的居民等等作為。
我們似乎很容易把戰爭想像成是兩軍對戰的場面,又或者是「侵略者」與「抵抗者」的神圣對決,其實真實的戰爭哪是這樣子呢?沖繩曾經被日本當成棄子犧牲過,如今他們不愿意再度被卷入戰場、再一次被犧牲了。那臺灣呢?
Chibichiri-gama 山洞入口的紙花和「和平宣言」。(攝影:張智琦)
小松先生向我們展示兩份《琉球新報》,右邊為1972年5月15日沖繩復歸日本時的頭版,左邊則是2022年同一天「沖繩復歸50年」的頭版,沿用了一樣的標題「不變的基地,持續的苦惱」。(攝影:張智琦)小松先生向我們展示兩份《琉球新報》,右邊為1972年5月15日沖繩復歸日本時的頭版,左邊則是2022年同一天「沖繩復歸50年」的頭版,沿用了一樣的標題「不變的基地,持續的苦惱」。(攝影:張智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