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大家都出去玩了,旁邊水果店老板也關門休息。他趕了一把時髦,去淄博吃燒烤,結果在路上堵了十幾個小時。最后實在是堵不動了,轉方向回老家山西去了。
這個事讓我頗為觸動,這說明淄博燒烤不僅僅是一種營銷,其背后的很多內涵確實觸動了很多人。
那么究竟有啥內涵呢?我莫名其妙地想到了《桃花源記》。
在很多人心中,桃花源是東方人心中的烏托邦(也可以說烏托邦是西方人心中的桃花源),而燒烤是世俗的熱鬧與歡樂。我怎么會因為淄博燒烤想到桃花源呢?
眾所周知,《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通過武陵漁人迷路、誤入桃花源這個事,描述了他心中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
簡單回顧一部分文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通篇描述桃花源的內容其實并不多,也就寥寥幾十個文字。這些文字中,沒有描述特別的景色,也沒有描述特殊的人物;但是清晰地勾勒出一副悠然自得的生活畫面,平凡且魅力巨大;能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生活本就該如此。
普通的文字為什么會有如此強悍的力量?
我左看右看前思后想終于明白了背后的邏輯,即沒有亂政瞎搞。
或者說文字傳遞出一種樸實的思想,就是沒有亂政瞎搞,生活就會平凡而美好。
我突然明白了所有的因果,桃花源之所以成為人們心中的一塊樂土,寄托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沒有亂政瞎搞之地的一份期盼與向往。
在沒有亂政瞎搞的桃花源,人們也極其熱情好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充分體現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傳統價值觀。
簡而言之一句話,《桃花源記》的理想其實非常簡單卑微,就是不亂政瞎搞。
那么在現代,不瞎搞的基本要求是啥呢?好像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起碼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1、個人安全問題得有保障,維持一個讓人踏實的公共秩序。
——這點,基本上都能做到,畢竟中國是比較安全的國家之一。
2、衛生問題得有保障,不要出現不合格的食材。
——這點,多數地方能做到。
3、價格公道,不缺斤少兩,不宰客。尤其節假日不胡亂漲價。
——這點,很多地方都做不到。
4、有基本的服務意識,不說把顧客當上帝,起碼得當人看,不當韭菜割。
——這點,不少地方都做不到。
5、不要求沒有任何一點問題,但有了問題能快速而公平地解決。
——這點,有些地方做不到。
大家看這幾條最起碼的要求,已經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了,對吧。但能全部都做到的地方真的不多。但是淄博做到了,而且是超額做到了,這就能讓去淄博的游客“卸下防備之心”。
所以便有了如今這種“政通人和,人間煙火氣”的局面。
很多人想去淄博體驗一把,不僅是為了吃一把燒烤(單論燒烤,很多地方都能與之一戰),還帶著一種不用擔心被割韭菜的心態去一個地方感受一下人間煙火氣。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大家對“不瞎搞”的渴望。
現在的淄博模式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淄博燒烤模式是一陣風,五一過完就熄滅。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就會留下一個思考,如何能讓這種不亂政瞎搞的人間煙火氣長久維持下去。
第二種情況,淄博燒烤在淄博上下一心的努力下長期維持下去。從現在的趨勢看,我個人認為最終會是這個結果。因為淄博上下這么下大力氣搞燒烤,雄心顯然不是僅僅在燒烤這個單一業態上,他們是想通過燒烤作為引流的切入點,先把人流量搞起來,從而帶動其他行業的興盛繁榮。
商業的本質就是流量,商業是船,流量是水;有水方能載舟(當然也能覆舟)。這種思維有點類似于混合戰爭的邏輯,就是現代戰爭不是簡單的發射炮彈,而是伴隨著情報、輿論、信息、經濟、貿易等多維度的博弈。現代經濟與商業本質上也是不流血的戰爭,也不是簡單的業態對決,而是綜合實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淄博就相當于給其他地方出了一個考題,要不要和淄博競爭?如果要競爭,首先就要把不瞎搞的誠意拿出來。如果經過一番競爭之后,其他地方也能像淄博一樣展示出自身魅力,那一定是皆大歡喜的局面,是所有人的福音。
如果其他地方對淄博模式視而不見,那么淄博模式就會成為很多人心中不瞎搞的現代桃花源,時不時去體驗一番被當客人而不是被當韭菜的感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