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莫大的淵源,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最多能夠產生曾國藩、梁啟超,絕對產生不出毛澤東。毛主席的思想自成一家,他為了人民耗盡心血,就像是帶著上天賦予的使命來到群眾中間。
從先秦開始,中國這個農業文明形成的宗法社會里,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就是經濟社會的基礎力量。統治者們不得不重視這個擺明了的問題,形成了傳統的“民本”思想,并且一直延續到清末。
《尚書》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把老百姓看作國家的根基,百姓能活命天下才安穩。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強大的殷商自認為“有命在天”,卻被小小的周邦所滅,不得不讓人產生出“天命靡常”的感嘆。等周朝衰落,戰國爭斗,孟子終于總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說。
荀子認為國君是船,老百姓是水,民是君的載體。這個觀點啟發了漢唐時期的君主們,成為啟動強漢盛唐的思想根基。后來,在異族極端的統治下,民眾主體思想有所抬頭,黃宗羲說:“天下為主,君為客”。
但傳統的民,只是“黎民”,這個脫胎于奴隸的詞匯,后來雖泛指平民百姓,卻始終無法改變民眾“治于人”、為人服務、給人當墊腳石的地位。統治者重視黎民,不外乎讓他們好好干活、不要鬧事,只讓他們吃飽穿暖,不讓他們有思想、有權利。民的主體性地位仿佛洋蔥的心子,被一層又一層的尊卑等級的外殼包裹著。
毛主席試圖改變黎民的宿命,他把“治人”“治于人”變為“自治”,又將“為人服務”打個顛倒,變成“為人民服務”。他費盡苦心,用了各種手段,目的卻只有一個:變“黎民”為“人民”。
原來的“民”源自于“氓”,在字義上是愚陋無知的象征,只能被人牽著鼻子走,而且與代表著尊貴的“君、官”截然對立,賤如草芥。毛主席卻認為,人民是有著最大力量的階級集合,其實踐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因素,人民應該而且必須主動掌握自身的命運。
在這樣的基礎上,他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從事和促進生產實踐活動的主導力量,人民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歷史不是由神仙皇帝推動的,英雄豪杰的作用是在人民實踐的基礎上“臨門一腳”,僅此而已,況且,英雄豪杰本身只能從人民當中起來。
他看到了人民被壓迫的社會現實和反抗現狀的潛在動力,提出在中國封建社會里,農民革命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所要依靠和動員的力量。他斷言:“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責任,已經歷史地落到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
在他的話語中,官與民不是“勞心者”與“勞力者”的關系,更不是主與仆、主體與工具的關系,而是親密的“魚水”關系。在他的努力下,人民從被奴役的狀態中被解救出來,成為國家的主人,人民群眾則成為國家權力的主體,以往的黎民、草民、賤民、黔首等等,統統被拋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了。
可毛主席的苦心,又有幾人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