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荷蘭為什么不是農業強國
首先要辯證看待農業強國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系。
農業強國必然實現了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已經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國家未必是農業強國。當今世界,已經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國家有20多個,但能稱得上農業強國的寥寥無幾。
2022年5月18日,荷蘭南部的斐濟納特,當地農民在耕地檢查土壤情況。
例如,日本、以色列、荷蘭等國家,依靠自身比較優勢,實現了農業農村現代化,但不能被稱為農業強國,為什么?
根本原因在于這些國家不能依靠自身力量解決本國國民的基本食物供給問題,正常年景下沒有問題,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可能面臨很大的風險。
當然,不能否認這些國家的努力。
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糧依賴進口,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大國,尤其是人口大國,必須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做不到這一點就有可能被“卡脖子”,甚至在關鍵時刻被“一劍封喉”。
正因為如此,黨和國家才始終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建設農業強國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本身是一致的。從農業強國的特點和目前世界的表現來看,只有真正能夠依靠自己力量解決吃飯問題的國家才能稱得上是農業強國,如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
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概述了建設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五個主要方面:
一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飯碗;二是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三是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四是賡續農耕文明;五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農業強國,這五個方面缺一不可。
其中,依靠自身力量端牢飯碗是最根本的。農業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極端重要的國家安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疫情反復,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各種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只有農業強起來,糧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們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才有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
我們必須落實好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在任何情況下都始終繃緊保障國家食物安全這根“弦”。
2
科學研判我國食物供給形勢
食物保障安全是現代化強國的根本。
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億萬農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19年豐收增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8653萬噸(13731億斤),比2021年增加368萬噸(74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其中,谷物產量12664.9億斤,小麥產量2754.5億斤,稻谷產量4169.9億斤,人均稻谷和小麥總量為494.69斤,相當于每人每天一斤三兩,基本做到了口糧絕對安全。
2023年1月3日,江蘇南通糧油集團糧食接運碼頭,車輛、機械和人員正在裝載進口糧食。圖|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我國糧食進口量不減。
據海關統計,2022年糧食進口量(含大豆)14687萬噸,相當于國內糧食總產量的21.4%,其中大豆進口量9108.1萬噸,大豆之外其他的進口量達到了5578.9萬噸。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做到了口糧絕對安全,并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從總的需求來看,我國對國際市場還有相當大程度的依賴。
在此,有必要對“糧”和“食”兩個概念做下分析和對比。實際上,比之“糧”,“食”的范圍更大。沒有糧的安全就沒有食的安全,但是有了糧的安全也不一定完全能保證食的安全。
從現實情況看,盡管我國口糧供給已經絕對安全,但從食物供給來看,我國糧食仍然處于總量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狀態。在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的食物消費中口糧比重持續下降,其他食物比重不斷上升。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糧食總產量已經超過6.8億噸,但是我國糧食消費量超過8.3億噸,每年從國際市場進口1.5億噸糧食,已成為一種常態。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5000萬噸)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即使實現了這個目標,距離每年從國際市場進口1.5億噸糧食尚有差距。
必須要有統籌觀念,不能只滿足于口糧安全,在確保口糧安全的同時,還要看到其他重要食物供給方面的缺口、存在的問題。
何為總量不足?
食物供給安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2022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初步結果顯示,全國耕地面積達到19.14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僅1.35畝,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同時我國水資源也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25%,我國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水資源,要養活全球18%的人口,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下,我國的糧食安全、食物供給長期處在一個緊平衡的狀態。
何為結構性矛盾突出?
其一,大的區域之間供求矛盾日漸突出。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至今,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三者之間數量對比,南北地區人口分布、資源分布和糧食分布三者之間格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能夠調出糧食的?。▍^市)數量在不斷減少。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劃分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形成了13個糧食主產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7個主銷區和11個產銷平衡區。
2021年我對31個?。▍^市)糧食生產的自給率做了一個分析發現,當前糧食主產區(自給率超過110%)有7個,主銷區有13個(自給率低于70%),產銷平衡區11個。
能調出糧食的?。▍^市)越來越少,調入糧食的越來越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新疆從主銷區變成了主產區,別的?。▍^市)都是降為主銷區或者平衡區。如果不抓緊健全對糧食主產區的利益補償機制,糧食主產區和產銷平衡區的?。▍^市)數量還會進一步減少。
南方光熱充足,是我國糧食生產優勢之地,現在轉向了北方,變成北糧南運。一方面國家斥巨資建設南水北調工程,調南水北上,減緩北方水資源短缺,另一方面又通過北糧南運把水資源運回南方,這是巨大的錯配。
南水可以北調,光熱卻不行,而光熱意味著糧食生產,南糧北運實際上存在著不可持續的風險,尤其在當前氣候變化加劇的背景下。
對于南北地區人口分布、資源分布和糧食分布三者之間布局問題,顯然是一個需要抓緊研究的重要問題。
其二,糧食供求中品種結構不平衡??诩Z絕對安全,正常年景下,總體來看,我國稻谷、小麥供過于求,庫存也比較充裕,而且還經常以庫存的小麥和稻谷去彌補飼料缺口。
但“三料”(油料、糖料、飼料)明顯供不應求,須通過進口來彌補。
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油料合計為9610.9萬噸,累計進口食糖527萬噸,其中飼料缺口有多大比較復雜,具體數字需要認真核算。近年來,每年都有3000萬—5000萬噸的小麥和稻谷庫存用于飼料,進口200萬噸左右的干草和相當數量的肉、奶。
在農業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加快科技進步,逐步降低油料、糖料、飼料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認真應對的問題。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因為我國大豆自給率最低的時候,85%依賴進口,風險很大。
國產大豆品種大多是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高、出油率低。進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榨油之后的豆粕用于飼料。所以我們增產出來的大豆主要是食用大豆,而近年來食用大豆供給充足,而榨油大豆缺口較大,國產大豆如果拿去榨油,出油率低、價格高,在市場上沒有優勢,這導致國產大豆銷路困難。
因此,優化食物結構,一定要具體細分到品種和用途。
3
十大問題值得保持高度關注
我們沒必要去追求食物的完全自給自足,因為我國的人口規模、資源稟賦決定了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必須合理地利用國際資源,但同時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利用必須控制在不能危及國家安全的程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保障我國食物安全的治理能力。
2022年5月8日,黑龍江鶴山農場工人駕駛一臺大馬力拖拉機播種大豆。圖|圖蟲創意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最主要的是明確了幾個方面:
一是要嚴格地保護耕地,并不斷地提高耕地質量;二是要加快推進種業自主創新;三是要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完善和加強糧食生產的支持保護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產區產糧的積極性;四是需要樹立大食物觀,持續抓好食物的節約和減損。
當前我國的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問題處在一個非常復雜的背景下,同時基于我國糧食總量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狀態,我們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以下十大問題保持高度關注,及時獲取精準信息,制定有效對策,落實多種措施。
從國內來看,一是年度糧食產量的波動,有時候市場參與主體和政府部門對年度糧食產量的分析判斷并不完全一致;二是國內各類糧食庫存變化,包括政府的儲備庫存、調節庫存,企業的商業庫存,糧食貿易商的周轉庫存等;三是年度糧食進口數量和品種變化;四是飼料和工業用糧的變化,近年來豬肉產量和價格過山車,影響市場參與主體判斷;五是種糧農民的家庭存糧變化。
從國際來看,一是氣候變化尤其是極端性氣候變化對全球糧油產品供給的影響;二是地緣政治沖突對糧食生產貿易的遏制;三是糧食和油料糖料越來越多地被作為生物質能源的原料;四是相關國家的霸權行徑,包括長臂管轄、單邊制裁等打壓;五是世界四大糧商對糧油國際市場的壟斷和炒作。
還有一點,國內國際都需要關注,謹防新冠疫情反復對食物供給、需求和供應鏈流通的影響。
需要強調的是,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來看幾組數據:2019年,國土三調公布的耕地數據是19.18億畝;2020年,18.65億畝;2021年,19.12億畝;2022年,19.14億畝。2019年與2022年,兩相對比減少了400萬畝,這說明我國目前的耕地形勢十分嚴峻。
從2009年的國土二調到2019年的國土三調10年間,我國耕地總面積減少了11300萬畝,平均每年減少1130萬畝。除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新疆外,其他26個?。▍^市)的耕地面積都在減少。
如果不是這5個?。▍^)十年間增加了9000多萬畝,我國十年間減少耕地將近2億畝。
在這10年中,全國其余的26個?。▍^市)的耕地面積都在減少,其中8個?。▍^市)減少面積都超過了1000萬畝,最多的省份減了2000多萬畝,相當于其耕地總面積的1/4。
嚴格保護耕地早已被確定為國策,但違規占用耕地仍然屢禁不止,耕地占補平衡在實際中存在占優補劣的現象。這造成耕地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下降。
因此,必須采取“長牙齒”硬措施壓緊壓實保護責任,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要嚴肅追究責任,確保耕地數量不減、質量提高。
這是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責任,對子孫后代繁衍生息的責任,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責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