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熱搜榜上出現了好幾個關于捐獻精子的話題,熱度很高。
2月9日,陜西省人類精子庫發布捐精倡議書招募捐精志愿者,給志愿者的最高補貼是5000元現金。報名條件包括:中國公民,身高168cm以上,年齡20-40周歲,學歷大專以上或在讀等。
并不止陜西省發出了捐精倡議書,其他多地比如北京、山東、云南、湖北、海南等也都在最近發出了捐精倡議書,且各地對報名者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
相對來說,北京對捐精者的要求略高一些,比如要求身高170以上,無明顯脫發,無重度近視(視力<600度)、色盲、色弱、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山東的要求中也有無脫發斑禿、皮膚異常等。
看到這種新聞,自然而然會想到生育率問題。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逐漸提高了,但生活壓力大,食品安全問題,不太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存在生育障礙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所以也有更多的人變得需要輔助生殖技術。
20多年前,我國育齡人群的不孕不育率僅為2.5%-3%,1997年是3.5%。到2019年時,不孕不育率已經提高到16.4%,去年便有預計2023年這個數據將增至18.2%,即平均每7到8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遭遇生育困境,且呈年輕化的趨勢。這其中男性不育占比約40%。
此外,不孕不育患者中約有20%需要人工生殖輔助技術來完成生育意愿,其平均花費在15萬元以上。
隨著“三胎”支持政策在各地落地,因為高齡生育困難、不孕不育等問題愈加凸顯,輔助生殖技術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去年初便有多個省份都在規劃設置新增輔助生殖機構,且有的省市還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疫*情放開后,感染對人身體的影響包括對人體生殖系統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1月初時,有媒體報道,有夫妻在陽康后著急備孕,被醫生勸阻。當時醫生曬出了那位丈夫顯微鏡之下的精子,在沒陽之前,精子數量多跑得快,而陽之后,精子數量少質量差,都老化了。醫生表示:精子怕高溫的環境,發熱后會導致精子質量變差,精子生長周期大概在3個月左右。
此前,有關感染后會影響精子質量及對女性例假的影響的相關研究也都有報道過,所以這也是備孕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因為疫*情的影響,全國多個精子庫告急,據媒體了解:目前,精子確實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但也還沒有到用光的地步。而這也折射出不孕不育問題是越發凸顯了。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那就是捐精志愿者的精子合格率。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捐精主力軍是在校大學生,但由于精子需要超低溫保存,對精子條件要求較高,志愿者通過率不超過20%。陜西省人類精子庫是這樣,云南省人類精子庫也是這樣。
這個合格率是比較低的,當然,篩選條件嚴苛是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需要每毫升6000萬以上的精子濃度,是普通男性生育標準的3倍。但也要認識到的是,由于各種原因(比如壓力大,比如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現代年輕人的身體素質也是在下降的。
在生育率越來越低,不孕不育率越來越高的現在,輔助生殖技術的確十分重要。除此之外,筆者認為,中醫在這方面也是大有可為的,在政策支持方面,也可以往中醫調治不孕不育方面做些工作。
微博上筆者就關注到一位在調理不孕不育問題上建樹很多的青年中醫,很多夫妻走過了很長很久很難的求子之路都未能成功,最終在他的幫助下得償所愿。
中醫董洪濤老師也說過,對不孕不育的夫妻,他建議首選中醫治療。理由是:一則,中醫重視整體調理,能讓女性不但正常懷孕,而且不傷健康;二則,中醫有治療不孕的兩千年豐富經驗,至今有效;三則,中醫讓人自然懷孕,自然的最合乎天道。
長遠來看,還是要從內到外,打造強健的“體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