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四十年,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位,但沉默的大多數老百姓對此卻無感。于是,他們照樣不生孩子,照樣難買房子。
我常常在想,為什么?
當我們總是用資本主義的以物為目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怎么會得到社會主義以人為目的的答案。
比如,關于人口政策。
比如,關于延遲退休。
說到底,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不僅僅是一個個自然人。當年輕人對未來無望,選擇躺平的時候,他們怎么可能還能積極投入到對下一代的生育和撫養中去。
我們一直在說,人口紅利,這個紅利是怎么來的,是前三十年提供的,現在已消耗怠進。
本來,前三十年的人口政策是高質量的,可接續的。我不知道,改革開放之初的人口政策是否合理,讓各路專家論述去吧。我只知道,新時代人口政策已急促轉向,甚至允許非婚生育。在人口政策上,摸著石頭過河,其代價是巨大的。需要一代人或幾代人的時間來糾偏。
改革開放之初,歷史虛無主義甚囂塵上。有人拋出了"斗倒一人,陡增三億"的謊言。
其實,早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在逐步建立的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囗增長迅速,就引起了主席的重視。計劃生育的概念就來源于主席。前三十年的人口政策,是綜合考慮人民群眾健康,就業,生活等各方面需求的,不同時期適時提出節制生肓,以及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是可接續的人口政策。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嚴格的獨生子女人口政策。廣大農村為了執行政策,采取了各種粗暴措施,城市則采取與工作相掛鉤等措施。以至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兩個年代的育齡青年基本都只有獨生子女。當他們的獨生子女到了育齡,時代已發生巨大變化。獨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急促下降。這種跳躍式的獨生子女人口政策帶來發展的巨大隱患。從"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到"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再到"養老不能靠政府",兜兜轉轉四十年,一個人口政策口號的變遷,消磨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仼。人民群眾可是黨的執政根基啊。
不可思議的是,在當時人口政策制定過程中,美國提供了美元援助實施計劃,援助的美元主要用于計劃生育組織搭建和人員培訓。
很多時候,開始就意味著結果。用資本主義以物為目的的方式開始,最終也不得已用他們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延遲退休就是他們不得不采取的方式。現在,我們也在用他們的方式解決問題。
社會主義的中國,一切應以人為目的!
新時代的中國,堅持共同富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