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一些媒體、自媒體、文章和影視劇中,出現許多宣傳以國民黨官兵為主體的所謂“抗戰老兵”英勇抗日事跡的文章和視頻,薛岳、孫立仁、張靈甫等所謂“抗戰名將”被肆意吹噓,以證明國民黨才是抗戰中流砥柱,進而否定我黨我軍的抗戰功績和歷史地位。
實際上,整個抗戰中,國民黨軍僅牽制約50萬日軍,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卻牽制日軍超100萬,東北抗聯牽制關東軍70萬,共產黨才是抗戰主力;真實的國軍在抗戰中屢戰屢敗、鮮有勝績,甚至在日本帝國主義日薄西山的1944年,還被日軍打得滿地找牙,演繹出豫湘桂大潰敗的荒唐鬧劇,即便被媒體和影視劇吹上天的“臺兒莊大捷”,也僅僅遲滯了日軍進攻,最后日軍仍然實現了戰役目標。那么,國軍在抗戰中為何如此“拉胯”?
一是心存幻想。蔣介石曾在1934年7月31日廬山軍官團講話中說:“如果中國抗日,三日就會亡國”。由于對國家和國軍實力估計不足,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直到抗戰結束,他一直對日本和國際社會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夢想依靠所謂“國際公理”及美英等“國際社會”結束“中日爭端”,以所謂“公理戰勝強權”搞精神麻痹。
因此,蔣介石對抗戰多采取模棱兩可的態度,他腳踏兩只船,一邊在日軍侵略上海、南京等“民國政府統治核心區”時被迫抗戰,一邊與日本秘密“和談”;1932年6月9日,竟匪夷所思地對上海各影片公司發出了禁拍抗日題材電影的“通令”,宣稱:“以后關于戰爭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攝之列”“當此戰事結束之際,政府正謀對外和平,且停戰協定,業經簽定,不日將開圓桌會議,國際間充滿和平空氣,如一旦發現此項挑撥刺激之影片,將影響和平進行,大背政府初衷。”《上海戰史》、《上海之戰》、《上海抗日血戰史》等抗日新聞片和紀錄片被禁。即便在日本通過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國軍民奮起抗戰后,民國政府也未對日斷交宣戰,甚至在日軍攻陷南京后,民國駐日使館仍在日本正常辦公。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己成定局時,才在美國壓力下才悄悄停止“和談”。
盡管這段歷史少有人知,但國民黨高層都很清楚。因此,大漢奸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寧可將牢底坐穿,也不承認自己賣國,因為在她看來,蔣介石比她更賣國,他才是最大的漢奸。
二是極度腐敗。民國政府大小官員橫征暴斂、作威作福,搞得官逼民反,一些國統區群眾被迫跑到日軍一側,無意中成為日本幫兇。如美國作家布賴恩.克羅澤在其《蔣介石傳》中說:“1944年4月中旬,日本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省(河南)發起了進攻……而當地的農民用草耙就把5萬中國軍隊解除了武裝”。雖然美國人的書未必值得全信,但據老一輩回憶,河南群眾確實把蔣介石親信湯恩伯,比作“水旱蝗湯”的“四害”之一,說明國民黨在河南已民心盡失,也說明多數吹捧湯恩伯在河南抗日的文章、視頻都是胡編亂造。
國軍的腐敗更嚴重,里面普遍存在虛報編造傷亡數字、吃空餉、克扣軍餉等現象,虐待、毆打、雞奸、賭博、淫亂、吸毒、走私、擄掠等各種事件層出不窮,有的軍官還變賣軍需和作戰物資,導致很多士兵骨瘦如柴、面有饑色,因營養不良引發各種疾病;所穿軍服也破爛不堪,毯子、雨衣更是少數人才有的奢侈品,其形象與當下“抗日神劇”中的國軍形象有天壤之別。
總之,當下存在的任何腐敗現象都能在國軍中找到影子,而戰前造假吃空餉,戰后編造死亡數字騙取撫恤金,是軍官常用且高效的致富手段。一個典型案例是,國軍一個賬面上有1萬多人的師,實際人數僅1000多人。這樣的軍隊如果參加抗戰,即便日軍人數不多、戰斗不激烈,也會在“英勇作戰”后“犧牲”9000多人,甚至全軍覆沒,因此,許多人信誓旦旦所謂“國軍在抗戰中犧牲X萬”,其數據很可能有吃空餉的水分。蔣介石等高層對此心知肚明,無奈比較普遍、法不責眾,多數情況不了了之,只得偶爾處決幾個倒霉蛋以儆效尤。
腐敗造成國軍部隊離心離德,作戰意志、戰斗力無法與日軍相提并論,許多時候,數萬人的國軍很難抵擋幾千日軍的進攻,典型案例是南昌戰役,日軍2個連嚇退國軍10個師30萬人,未守半天就潰不成軍,這在古今中外的戰史上都很罕見。
因此,雖然民國政府掌控全國大部分政治、經濟、軍事、礦產等資源,擁有400多萬軍隊,又得到美、德等國的軍事援助,也取得一些戰績,但由于腐敗透頂,這些戰績與付出的代價不成比例,無法與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游擊隊相提并論。
三是內耗嚴重。蔣介石為實現獨裁統治,抗戰中不惜利用“借刀殺人”卑鄙伎倆排除異己的案例,比比皆是、婦孺皆知,導致國軍內相互猜疑、幫派林立、軍心渙散、內耗嚴重,很容易被日軍分化瓦解、各個擊破,這也是國軍大量投靠日本做“偽軍”的原因。
如1932年的“一二八”抗戰,蔣介石為達到消滅第十九路軍的目的,私下與日軍媾和,導致日本宣布只打十九路軍,不與南京政府和其他中國軍隊為敵,何應欽也命令各部隊不得援助十九路軍,更可笑的是,為維護所謂“中日友好”,在前方激戰正酣的情況下,日本軍艦居然可以隨意經過淞滬要塞,“中國海軍”每天向日艦供應蔬菜、魚肉和淡水。蔣介石和民國政府如此抗日,十九路軍焉能不敗?
再如因怯戰而被蔣介石處決的原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他為保存實力,在日軍面前望風而逃,連棄濟南、泰安、濟寧等地的做法,著實令人不齒,但蔣介石在臨戰之際,將許諾給他的中央軍重炮旅調到湯恩伯部的做法,也確實令人心寒,這讓原本就與蔣介石貌合神離的韓復渠更加憤怒,一怒之下才有了不戰而退的騷操作。
四是戰術錯誤。由于害怕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在抗戰中發展壯大,因此,民國政府和國軍不敢放手發動群眾,多采取僵化的陣地防御戰術,把大量兵力暴露在強敵火力之下,加上各自為戰、不愿配合,雖然許多官兵作戰勇敢,但幾乎每戰都造成重大傷亡。當然,國軍也曾很想效仿共產黨在日戰區搞游擊,任免了許多“游擊司令”“抗日救國軍司令”,但由于缺乏民眾支持,多數難有作為。
五是積極反共。全面抗戰爆發之初,蔣介石和民國政府因為日軍侵占上海、南京、武漢等軍事、政治、經濟等“核心統治區”,損害蔣系統治和“四大家族”、美蔣資本家的利益,確實曾積極抗戰,但在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盡管遭到蘇聯和美國等國的反對,國民黨依然實施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大搞反共摩擦,直至發展成1941年的“皖南事變”。此外,蔣介石還曾殺害共產黨員吉鴻昌、黃顯生等抗日名將。
而據日本人稻葉正夫編寫的《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記載,蔣介石為拉攏偽軍為其反共所用,至少到1942年10月仍在給偽軍發餉,曾有偽軍將領告訴崗村寧次:“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如果貴軍要與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這才有了偽軍“只打共產黨、不打國民黨”的奇特現象,甚至出現國軍、偽軍聯合進攻共產黨部隊的現象。
總之,由于政治、經濟、軍事等原因,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戰績平平,根本擔負不起抗戰重任。鑒于很多謠言已不攻自破,有些文章、視頻、影視劇,便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以子虛烏有的所謂“抗戰老兵”群體為素材,通過造假、煽情等方式炮制“英雄”假象,甚至靠杜撰所謂被共產黨“迫害”經歷營造悲情氛圍,借機否定和抹黑共產黨,抬高國軍抗戰地位,為國民黨反動派翻案。由此可見,“抗戰老兵”已淪為反共宣傳的政治工具。(2023-2-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