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體》電視劇在熱播,其中一句臺詞讓不少網友感慨:
“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現實的引力實在是太沉重了。”
所謂的現實引力是什么?我想可以有很多解釋?! ?/p>
它是吃穿住行的生活壓力,是贍養老人,撫育小孩的家庭責任,是趨炎附勢、落井下石的社會評價,也可以是意識形態對自由思想的鉗制。
總之,是一切限制我們實現自由的現實因素。
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了。
比如,迫于貧富差距分手的情侶,為生計丟掉學術的學者,為烏紗帽明哲保身的官僚。
我們真不能說上述人等就是孬種,如果現實引力那么容易擺脫,人類的進步就不會那么艱難了。
但對自詡為社會先進分子的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我認為,應該有幾分掙脫現實引力的勇氣。
怎么掙脫呢?就是敢于跟世俗決裂。
前段時間,一位讀大一的同志跟我說,他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踐行自己的共產主義理想。
我就問,關于共產主義,你現在做了哪些事?
他說,目前已經學習了幾位導師的理論著作,但缺乏社會實踐。
能在18歲的時候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在同齡人里其實是很不錯的了。由于我國目前的教育本來就是學工分離,學生缺乏社會實踐并不算是缺點。
所以我說,缺乏社會實踐不要緊,畢業后工作幾年,對社會的認知就會豐富起來。如果打算做個實干家,就不要去考公考研了,去市場中經歷大風大浪。
結果他跟我說,有人講在當今社會當實干家行不通,想改變社會還是得考公當官。
我就反問,你家是有人當大官還是很有錢?
他說沒有。
我就說,那你進體制干什么,一輩子可能連科長都混不上,還當官改變社會,不是在做夢嗎?還不如當個打工人,體驗資本剝削,認清社會現實。
他就又換個說法,說按中國家庭“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去當工人會被家人罵成廢物的。
我說當打工人不見得就是進廠打螺絲,當寫字樓的白領也可以。
可能他臨時有事,沒了下文。
但從他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小同志其實并沒做好跟世俗決裂的準備,他依然有濃厚的官本位思想。
他認識到了無產階級的遠大前途,想迎合歷史大勢做出一點事情,但又不愿意在肉身上加入無產階級,接受無產階級的貧困生活。
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本質上還是對革命的一種投機主義。
毛主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革命不是游戲里的打怪升級,失敗了可以回檔或者無限復活,會遇到友好的NPC一路提攜,會撿到各種天靈地寶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革命要剝奪既得利益集團的特權,就會遇到既得利益集團的激烈反抗。而這些既得利益者,可能是你的同事,你的領導,各種各樣的陌生人,甚至就是你的親人。得罪了他們,就會被他們邊緣化,處處掣肘,甚至置你于死地。
而一個所謂共產主義者,連工人生活都不敢去體驗,即便僥幸進了體制,能成為個為民請命、不怕強權的好官嗎?
我很懷疑。
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丟掉手里的壇壇罐罐,去經歷大風大浪,大起大落的。
偉大領袖毛澤東,本來在韶山沖有著還算殷實的家業,但雙親去世后不久,毛澤東便回家將一家人都帶出韶山,參加革命。
對于家產的處置,一邊是清償債務,另一邊則免掉對外的債權,家里的田地房屋給窮人勞作居住,剩余的谷子衣服都贈與饑寒的人家。
國民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的部隊上井岡山,直到解放戰爭基本勝利,入駐北京之前的二十二年時間里,毛澤東都在貧瘠艱苦的農村生活,經常面臨被國民黨反動派剿殺的危險?! ?/p>
如果最開始,毛澤東選擇繼承家業,就待在韶山沖里做個小財東,過鄉民們所認為的小富即安的正經生活,還能有后來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嗎?
可見,現實引力固然沉重,但不見得就能束縛我們每個人的腳步。能束縛我們的,除客觀困難之外,還有自己的懦弱和膽怯。
所以毛主席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教導我們: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而如果能讓我跟心灰意冷時的葉哲泰見一面,我會對他說一句:“地心引力多沉重,但人類還是飛上了太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