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主要以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的方式來闡述生命誕生和發展的自然規律。
1, 美麗的平衡體
當第一束太陽光照耀地球的時候,地球表面的物質與太陽光形成了一個動態的體系,由于這個體系的發展是相對和緩平滑的,很少大起大落,處于一種相對平衡穩定的狀態,因此可以稱之為平衡體。這個主要由地表物質與太陽光組成的平衡體叫做地表陽光平衡體,簡稱地光體。
幾十億年來在和煦的陽光下,地光體一直沿著一條柔和的線條不斷地成長,一個個神奇在這片土地上不斷的產生,地球也從一個荒蕪的星球演化成為一個五彩繽紛的星球,這里不僅擁有燦爛的大自然,更孕育著多姿多彩的生命和偉大的人類文明。
平衡是美麗的,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平衡的重要性。地光體不僅孕育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而且也擁有著一條優雅和緩的發展軌跡,是這個世間最美麗的平衡體。
2, 什么是平衡
平衡是相對于劇變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相互制約的實體(簡稱:內衡體)之間由于力量相差不大,而產生的一種相對平和、穩定的運動狀態。
平衡體是指 在一定區域內,內衡體們在不斷的運動中達到平衡狀態時的所形成的體系。
實體要互為內衡體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并不是所有的實體都能互為內衡體。首先這些實體要有場的交集,其次這些實體在交集場中有互為相反的作用力,通過這些作用力相互牽制和制約,最后通過此消彼長的力平衡而形成較為穩定的平衡體系。
當一個新的平衡體形成時,它就能作為一個實體去參與形成一個更大的平衡體。
平衡體是有區域性的,平衡體內部的區域可以簡稱為內域,而平衡體作為實體參與形成更大平衡體的區域簡稱為外域。因此我們在定義一個平衡體的時候,首先要定義它的區域范圍,一個小平衡體很可能是一個大平衡體的內衡體。當然平衡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被從內部打破,進入紊亂狀態,但紊亂狀態并不是平衡體的主要存在狀態。
從物質上講地光體是一個非常大的平衡體,人和其他生命都是這個平衡體內的一部分,而從思想上講人類的眼光早已沖出了銀河系。人的思想意識也是地光體的產物,但卻想超越這個平衡體,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大的平衡體。
3, 生命的誕生
我們這里講的生命主要是指地球上的生命,是地光體的產物。
在地光體的某些階段,由于太陽光源源不斷向地光體補充能量,地光體表面的物質在太陽能的驅動下逐漸與周邊物質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體,這個平衡體已經建立了太陽能的傳遞與儲存機制。通過這個簡單的機制,核心物質與周邊物質之間建立了一定的信號交換,并在信號交換中逐漸形成了自我感知機制。
我們將那些由物質群組成的松散的,擁有初級自我感知能力的平衡體稱為初級生命。
在幾十億年的漫長歲月里,初級生命體在太陽能不斷地驅動下,逐漸形成了時間機制和復制機制等相對復雜的機制,并一直演變成為現在的人類。
4, 時間機制的產生
時間機制的產生是生命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時間機制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生命機制,產生時間機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太陽能。我們知道太陽的升落是有先后次序的,為了有效的利用太陽能,初級生命在白天開啟太陽能接受開關,并在晚上關閉太陽能接受開關,從而逐漸形成了太陽能開關的開啟與閉合機制 (簡稱:開關機制)。值得關注的是:開關機制里包含有先后次序的概念,這為建立更為復雜的時間機制奠定了基礎。
形成時間機制的另一個重要機制就是信息儲存機制。初級生命已經有了一定數量的信息儲存單元,這些信息儲存單元依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初級生命利用這些信息儲存單元將開關機制中的控制信號按先后次序儲存起來。一個儲存單元里可以儲存一個控制信號,這種儲存叫做點儲存,里面儲存的信號稱為點儲存信號,一個生命體里包含了大量的點儲存信號。
當生命體按照儲存單元的排列次序,將這些點儲存信號連接成一條線時,就形成了線儲存信號。線儲存信號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可以用來做為時序的參照系,為最終形成時間機制奠定了基礎。這就是為什么時間總是單向的、線性的的原因。
當然時間機制的形成一定很復雜,在這里我只做一些簡單的敘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能參與進來進行研究。在時間機制產生以后,初級生命就可以運用時間機制來協調各部分的運作,從而形成更為復雜的生命。
5, 邊界的形成
邊界的形成是生命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生命的初期階段,生命體還沒有完全封閉,但隨著生命體的不斷發展,它與周邊環境的差異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的發展,生命體逐漸形成邊界,并通過邊界與周邊隔離。這種隔離可以保護生命體的內在平衡,但同時也限制了生命體內域的外延,造成了自我封閉。當然這種封閉不是絕對的,生命體與周邊環境依然存在交流與互動,但這種交流已經沒那么自由和開放了。
邊界的形成讓生命體的機制分化為內部機制與外部機制,內部機制主要控制生命體內部物質的運行,而外部機制主要負責與外界的交流。人的生理機能與思想就是由這兩部分分別演化而來的。
邊界的形成讓生命體將自身與外界隔絕,在此之前初級生命依靠自我感知能力來確定哪些部分屬于自己,或者接近自己。而有了邊界之后生命體就可以通過邊界來確定哪些部分不屬于自己。
6, 復制機制的產生
邊界的形成讓生命體變成了相對獨立的個體,這個個體在初期可能并不具備自我復制的能力。但隨著生命體的不斷生長,一部分生命物資逐漸老化,新舊物資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新物質為了更好的發展,逐漸在新舊物資之間形成了一個新的邊界,將兩邊隔離開來,產生了分裂,這種分裂叫做被動分裂。
在生命的演化過程中,一些具有被動分裂機制的生命體將被動分裂的信息儲存起來,并依據有利原則,利用這些信息進行主動分裂。主動分裂的好處是讓生命體能更加主動的掌握分裂的過程。主動分裂機制將一些分裂的信息儲存在記憶單元內,這些記憶單元是染色體的前身。
7, 人體的組成
人體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身體與思想。
身體主要包括肉體和生理機能。肉體主要指的是人體的器官、血管、皮膚、腦組織等物資成分。生理機能主要包括控制人體器官運行的各種機制,生理機能主要是由內部機制演化而來的。
思想主要指的是人對外界和自身的認識,是由外部機制演化而來的。
思想的演化主要經歷這么幾個階段:被動認識、主動認識、自我反思和再認識等。當思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需要通過自我反思來平衡自己。
8, 個人平衡
個人平衡主要包括身體與思想之間的平衡,幾千萬年前人類的祖先猿猴基本上保持了這種平衡,但隨著猿猴演化到類人猿再到遠古人類,由于種群的不斷壯大,個體之間的交流不斷加強,尤其在原始語言形成以后,這種交流的強度和廣度進一步提高,大量的外來信息和知識讓人的大腦演化的速度大大提高,人類大腦和身體之間的平衡被逐漸打破,因此很多人在身死的時候,大腦和思想還非常活躍,這讓他們感覺到了痛苦,為了減輕這種痛苦,人們需要安慰劑,這就是人類創造原始宗教的原因之一,原始宗教不斷演化成為了現代宗教。
個人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思想發展的無限性與身體發展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生命體形成邊界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對于初級生命而言,它們的外部機制沒有那么發達,生命體的結束或者替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會感覺痛苦。
隨著生命的演化,尤其是哺乳動物出現以后,哺乳動物在胚胎階段從母體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又在成長階段從社會獲取大量的知識,這讓他們的大腦極度發達,簡單的外部機制已經演變成為復雜的思想,身體和思想之間的差距逐漸加大,因此社會是造成身體與思想失衡的重要原因。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個人失衡問題必須要充分考慮社會的因素。
我們認為將個人思想轉化并匯集成為社會精神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社會精神是人類的知識、文化、思想和情感的寶庫。創建社會精神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每個都應該敞開心扉、開誠布公,讓自己真實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社會精神。
我們的身體可以通過遺傳基因傳給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思想和精神也可以通過社會精神流傳下來,這樣對于個人而言就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9, 社會平衡
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失去平衡是不利于社會保持平衡的,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保持個人的平衡,保持自我節制與自我反思。
社會平衡主要包括:文化平衡、經濟平衡、政治平衡和軍事平衡等。
文化平衡主要是要尊重每一個民族的文化,讓每一種文明都能和諧共處,取長補短。文化在某種意義上是社會精神、社群精神的體現,我們的社會需要尊重每一個人的思想,當然更要尊重每個民族的文化。
經濟平衡、政治平衡和軍事平衡主要是不同力量之間的平衡。如果將社會看作是一個生命體,這些力量可以來自外部,也可以來自內部。而生命體內部的平衡主要是內部的力量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平衡。
社會失衡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人類是經歷幾十億年演化而來的,人和人之間本質上不應該有巨大的差別,巨大差異的出現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
達到一定平衡狀態的社會,將會為社會精神的實現創造良好的環境。社會精神應該是自然的、純凈的、透明的和平衡的。社會精神的建立與健全需要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去實踐去探索。
小結: 以上的論述完全是我個人的觀點,由于個人認識的片面性,這些論述僅供參考,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多提建議和批評。 (2016-2-28于珠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