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大躍時的食堂嗎?秋末幸運,吃過。幸運者,運氣、運道也,適奉,剛巧碰到,百年-坎。能夸夸吃過58年食堂的,老頭老太了,40后了。
說它作甚?想吃食堂了,念呀盼呀,何時咱們小區有食堂吃。不要買菜了,不要燒飯了,到點了,錢一付,就可張口了,吃飽了,拉張紙,擦擦嘴,打飽嗝兒,回家。共產主義呀。秋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食堂也是解放半邊天。說養蠶里新村有食堂吃,會議中心飯菜燒好送來的,味道刮刮叫。朋友約秋去吃,人家的,你去吃,不好意思,老遠的,也不方便。小區來家征求改進管理的意見,提了兩條,一醫二食,落實家庭醫生,辦個食堂。提了一兩年,沒動靜。只能盼星星盼月亮。
小區里人講,食堂不容易辦,弄不好,走58年大躍進時的老路,辦幾天就關停了。意思是說,頭腦不要發熱,要吸取歷史經驗教訓。這也是有道理的。歷史經驗教訓是怎么樣的?得回過頭來看看,當心昨日食堂今又來。
昨日食堂,秋末是吃過的。雖是中學生,仍是農村人,幾十年前的亊兒,還清清楚楚,《在水車上的江南》中說:
四五十年前,蘇南農村流傳看這樣的口號:點燈不用油,耕田不用年,插秧不彎腰,挑擔不用肩,其間,還流傳過一句話,吃飯不要錢,兩塊零用錢。
吃飯不要錢,就是吃食堂。家家戶戶不開伙,一起燒飯吃。說不要錢,還是要錢的,糧食不會從天上掉下,還是農民種出來的,先是每家每戶拿出來,傾缸傾壇所有。村干部挑了籮筐,挨家挨戶搜米搜面。說農民都很愿意,也不見得,聽說要吃食堂,米面要交出去,家家就放開肚皮吃飯,中晚都吃干飯,早上烙餅吃。不是過年,勝似過年。
開頭,吃食堂吃得蠻開心的,早晚一大盆粥,中午一缽飯,一碗菜。不用燒,天一亮就有早飯吃,中午農具一放,飯菜就到嘴,吃得飽飽的,大家嘻嘻哈哈。學生中飯都回村吃,奔進食堂,大蒸籠放著飯,一缽子有一斤米,天天是青菜,偶有葷腥,狼吞虎咽,三扒兩扒就吃光了。村民確有零用錢,每月兩塊錢,按人頭給的,學生也有,減半,一塊錢。有得吃,有得拿,我們這些小家伙,嘗到了共產主義的味道,挺開心的,真想呼萬歲。
應了一句話,好景不長。吃了四五個月,到下半年,食堂開不下去了。58年的收成并不差,虛報了,糧賣得多了,口糧少了,再加上浪費,食堂每人每天超過一斤米,隊長算算庫存,所存糧食吃不到明年小熟麥收。惟一的辦法,每天減米下鍋,早上的粥一天比一天稀,中午的飯也吃不成干飯了,隔三差五了,晚上也吃稀粥了。肚子餓,活又重,怨言四起,一盆水潑到隊長身上:米到哪里去了?說隊長家里偷偷燒飯吃,半夜里也吃。村民的眼睛盯著食堂,盯著燒飯師傅的勺子,誰家的粥打得多,誰家的粥打得干,你說我,我說你,互相猜疑。隊長的臉整天鐵青著,時不時嘴里冒出一句話,棺材食堂。
上面有精神來了,說食堂可以解散。今天有精神,明天就解散。所存的糧食,分給各戶。一幅村景又出現了,晨曦晚霞之中家家屋面上飄出了一圈一圈的炊煙。
過了年,到了1959年春天,有一天村頭的大喇叭響了,隊長的大嗓門,說毛主席給農民寫信了,有些事情做錯了,要講真話,不能浮夸,大家好好聽聽。農民很興奮,毛主席給我們寫信了,說了農民的心里話。聽進去三句話,糧食畝產萬斤是吹牛,秧不能插得太密,食堂可以不吃了。都說毛主席真偉大。
三四年前買了兩冊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的《毛澤東傳》,下冊開頭兩章都說“糾‘左’的努力”,里面確有毛澤東給生產隊長寫信的事。文中說,中央在下了一系列糾“左”措施之后,1959年4月29日,毛澤東提筆寫了一封信,叫《黨內通信》,信寫給省、地、縣、社、隊、小隊六級干部,一直捅到基層。信里講了六個問題,有包產問題、密植問題、播種面積問題,還有農業機械化和講真話問題。在講真話問題中,毛澤東說:“包產能包多少,就講能包多少,不講經過努力實在做不到又勉強做得到的假話。收獲多少,就講多少,不可以講不合實際情況的假話。對八字憲法,每項都不可以講假話。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有利,于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應當說,有許多假話是上面壓出來的。上面‘一吹二壓三許愿’,使下面很難辦。因此,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這段話,今天重聽重讀,感慨系之。事實上,60年中,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聽進去。上上下下說了幾十年的話,不是常在重復這幾句話么?
不用多說,今天的吃食堂與昨天的吃食堂是完全不同的,同是“吃食堂”三個字,卻天差地別:昨天是強制的,吃也得吃,不想吃也得吃,今天是自愿的,愛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昨天男女老少都是一只碗,一樣的飯一樣的菜,今天各吃各的,愛吃肉吃肉愛吃魚吃魚;昨天吃的是大鍋飯,生產隊給你吃,現在各掏各的腰包,各買各的飯菜,都名曰“公共食堂”,“公共”兩字含義不同。
一個道理違背不得,嘴是各人的,吃飯只能各吃各的,強行吃一只碗一鍋飯是行不通的,四川人無辣吃不下飯,蘇州人炒青菜得放點糖,四川人蘇州人吃一樣的飯菜不行的。今天吃食堂,只是提供服務,等于開飯店。
不過,得明白,辦好食堂并不容易,眾口難調,想吃食堂的,大都是老年人,既要吃得好,又要馬兒少吃草,從中找出個平衡點得下功夫。政府、社區得當件事兒來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