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個供銷社看似是拔地而起,有人都在哀嘆是不是計劃經濟要回歸了,市場經濟要嗝屁了。今天這篇內容并不是要討論計劃跟市場經濟孰優孰劣,因為要討論這個那得出一本書,不是1 2篇文章就能掰扯清楚。
當有人去說供銷社這不行那不對時,
我們該全面回憶下當年的宏觀環境,
首先去看我們起步是個什么情況?
新中國成立起就繼承了民國時代的高通脹危機,月通貨膨脹率高達30%。
49年建國時,全國災民700W人,缺糧共計29億斤,全國能用的只有7座平爐,22座小電爐,全國全部工業固定資產僅124億元,全國已鋪路面公路僅30%,在這30%里6成以上都是土路,或者是用碎石跟鵝卵石鋪路,幾乎可忽略不計。
全中國城市人口15%,工業人口才5%,工業產值15%,沒有1塊海外殖民地跟海外市場,除蘇聯外無任何援助,且后來中蘇交惡,蘇聯也停止援助。
再加上地緣環境險惡,朝鮮戰爭要打,剛建國旁邊的柬埔寨、越南、印度還要跟他們打局部戰爭,怎么辦?戰爭要鋼鐵,國家獨立也要鋼鐵,那就只能發展重工業。
重工業的特點是長期燒錢,短期內看不見明顯效果,但卻會產生關鍵作用。我們新中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開始搞重工業建設。
所以開始我們先搞了工商業改造,這是先要懟私人資本,目的是不能讓這些私人資本跟剛開始稚嫩的國有企業競爭。
但國有企業發展又需要有穩定的原料跟產品市場,我們又沒有海外殖民地,不能傾銷,怎么辦?只能去跟我們農村市場進行交換。
但是我們國家農村是什么情況?是長達千年歷史的、高度分散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種條件走社會主義是不太現實的。
50-51年我們徹底完成土改,農民好日子就來了,農民自給自足。但正是如此,他們憑什么要跟城市交易?不需要啊,我根本用不到城市的東西,你說鐵犁好用、拖拉機好用,我覺得我院子里的大黃牛就挺好,喂2口草,一樣犁地。
1億農戶,4億農民,這交易成本過大,他們也不愿跟政府去交易。今天很多人覺得只要放開市場了,農民就很聽話馬上就下場做交易了,這在課本上可行,在現實中不行。
當時農民不需要工業品,且家里囤了至少3年的糧食,還指望著多攢幾袋大米,將來換個好價錢。
所以1949年那會毛主席也說了,如果想在這樣1個遍地小農經濟的條件下搞社會主義,充其量是民粹主義,或者說是農民的社會主義,那是搞不成的。
當時情況就是這樣:一面是我們工業化在奮力狂奔。我們在1955年就能生產大型機械了,要知道剛建國時我們連個螺絲釘都造不出來。
但有了工業品不消費那還是個0,就像你造的拖拉機你賣給誰?普通的農戶,1家3口5口,就那幾畝地,就算他富農他買得起,那他要這拖拉機干啥?還真不如院子里的黃牛。
所以55年那會,全國工業各部門都在向中央反應問題,說農民這么分散,我們工業品根本下不了鄉啊。
另一面這么快的工業化,很多人到城市里工作,但城市里沒那么多糧,因為農民的糧壓根不愿流到城市,交易不了怎么辦?
一面是城市的工業品下不了鄉,
一面是農村的糧食進不了城市,
很尷尬。
況且在1952年秋天那會,陳云主要抓財經方面,他當時向主席跟總理匯報說,今年咱們全國糧食過冬都怕是很懸,更不提春荒了,眼下咋辦?
咋辦那就開會討論,當時是考慮了8到10幾種方案,最后經過研討,確定了統購統銷,通過統購統銷保住國家工業原料跟產品市場。
但這個統購統銷在剛開始實踐時發現很難做到,因為農民高度分散,當時有4億農民,怎么辦?我總不能挨家挨戶敲門來買你們地里的菜吧?
好,這時候毛主席就發出號召,號召農民全都組織起來,咱們組織成400多萬個合作社,然后你統購統銷就跟我農村的合作社交易。
主席當年就說,這是滿頭亂發沒法抓,我們搞出合作社,編成辮子就好抓。按西方經濟學理論去看,這就是極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順帶一提,還記得我們老熟人郭大姐的名言吧?你猜猜人家具體是靠啥脫貧的?人家靠的恰恰就是僅存的合作社脫貧,脫貧后又立馬帶著附近鄉親一起脫貧,正兒八經做到了“先富帶后富”。
跑題了,關于供銷社你大可這么理解:農民就安心種地,你就別管銷路了,你菜種好了交給合作社,政府統一采購,政府把糧食蔬菜給你運到供銷社,供銷社也別管糧食安全,放120個心,產品絕對沒毛病,你供銷社就負責來統一銷售,統購統銷不嚴謹去看大概就這么個意思。
另一邊,57年蘇聯停止援助后,58年我們就改組成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根本不是什么大鍋飯,而是1套完整配套的交換跟結算中心,以它為載體,拖拉機、農機廠、農具廠啥的就可以如愿下沉到農村,工業品這樣就下鄉了。
這樣農村的糧就流到了城市,
城市的工業品就進入到農村。
在這套邏輯下客觀上形成了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為亮點的人民公社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除了簡單生產工具跟房子不插手,執行對全國經濟生產、交換、分配再分配、消費等所有經濟環節的計劃控制。
也是被后世公知抨擊的計劃經濟。
這個過程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工農“剪刀差”,即:高價賣工業品,低價買農業品,如此政府可在買賣雙方2頭獲利,國家再把所獲得的利潤進行軍費投資、工業投資、2次再分配,把錢花到部隊、工業、民生上面去。
實踐證明,這1代人吃了3代人的苦,勒緊褲腰帶為后世子孫存錢,僅用28年就完成了工業化的資本原始積累。年積累率最高可達40%,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從200億增加到600億以上,給80年代開始的對外開放,留下了3W億人民幣的雄厚家底。
再所謂計劃經濟,其實質是保證城市工業化原始積累,一面從農村拿到剩余來支撐工業建設,一面維持城市市民基本生活,所以你會看到當年那會消費是票證體系,你買東西要憑“票”,因為中國那會還沒有貨幣化。
就是靠這種方法,西方花了幾百年才進入工業化,咱們硬是苦干巧干,只28年就基本完成了。不是一味求快,實在是周邊強敵環伺,你手上沒鋼你拿頭去發展經濟?
我們再單去講供銷社本身,當年供銷社的供應商是國家特定,需執行統一的商品質量標準+統一價格標準,監管部門作為官方,普通群眾作為基層實行雙監督。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是國家統一定價,銷售利潤最高不得超20%,敢抬價格社會主義鐵拳就錘過來了。
以上就是當年這么個大概情況,說這個意思就是在于,我們一定要警惕今天教育、輿論的催眠,一說過去就是窮,但原因呢?為什么窮?用今天的視角去衡量過去,無疑是刻舟求劍。
我這幾天后臺一直都有讀者在問供銷社重出是什么信號,其實我也不知道,當然供銷社其實這么多年一直都在參與市場競爭,只是我不清楚今天這新的供銷社底層邏輯是什么,但在當下把很多事串聯起來看,就很有意思了。
你看最近都是什么動作,你比如國企混改,把騰訊、京東、阿里跟聯通、移動、電信混在一起。供銷社就不提了,開始延伸到各個地區。社區食堂又披掛上陣,準備配套社區體系建設,什么理發店、托兒所、老年療養站都搞起來。
對了,我看貌似深圳要開始搞房產稅試點,據小道消息,說是今年國考招公務員3W多人,光1個稅務干部就招了萬把人,三分之一的編制。
再加上去年大招旗鼓提出的“共同富裕”、“統一大市場”、“強化內循環”等等,這些跡象不得不讓人深思。
單論供銷社自身來看,名字相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下,它的內容一定是截然不同的,但在今天金融資本主義泛濫無序,房地產為社會毒瘤的背景下,打出這么一套“組合拳”的確很容易引起遐想。
我真誠的建議各位也不要對供銷社包括將來可能出現的操作太過于敏感,可別是寧要資本主義的毒草,不要社會主義的好苗,看到有什么供銷社、社區食堂就本能反應要趕緊割掉。
真不至于。
你想,你去買菜你買100塊錢,難道90塊錢流到農民口袋里了??能有10塊錢流到農民口袋就謝天謝地嘍。
多出來的90塊錢流到誰哪里了?被中間運輸、保險、供應商的工人分了?他們才分幾口?能跟他們的老板3 7分成也謝天謝地了。
所以種菜的跟干活的嘴里沒幾口肉,啥都不干憑資源賺錢的碩鼠吃得滿嘴豬油,過去吃了幾十年,現在還想再吃幾十年?想P吃呢。
當今這些硬核問題,
也是時候該解決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