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的來看,全國絕大多數英語外教開展的所謂全英語教學的效果很一般乃至較差,除幾句簡單問候語外,對漢語一竅不通的英語外教根本就不是我國所需要的專業人才,英語外教的超高工資是典型的質次價高,并造成教育經費的嚴重浪費。在英語國際地位不斷下降與國內英語減負大背景下,英語外教地位連同其超高工資的不斷下降是必然的,俄烏戰爭與中國崛起更加劇了這個下降趨勢。建議高校系統率先通過引進市場競爭機制來大幅壓縮英語外教不合理的超高工資,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與節約教育經費。
一 俄烏戰爭必將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方式嚴重沖擊英語國際地位
俄烏戰爭對世界影響是全面與深遠的,其中對英語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而這恰是被所有人所忽視的。
從世界近代史來看,一國語言在全球的流行與該國崛起密切相關,在工業革命之前,法語是最流行的外語,歐洲貴族都以講法語為榮。隨著英國通過工業革命而崛起,英語取代法語成為最流行的外語。二戰后,首先隨著蘇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崛起與發展,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俄語的影響越來越大,全球學俄語的人越來越多。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隨著蘇聯的盛極而衰與日本經濟的崛起,日語一度曾流行一時,成為美國最熱門的外語,后隨著日本泡沬經濟的破滅與中國的全面崛起,漢語開始在世界上流行起來,漢語熱不斷升溫,如今連普朗特的孫女也學漢語。
俄烏戰爭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對俄進行史上最嚴厲的一系列制裁,能嚇住普京嗎?回答當然是:否!因為普京的做法是你美國敢對我耍流氓,我就是流氓的克星,說得難聽點,我比你更流氓。你敢對我制裁,我就出臺更厲害的反制裁措施,讓你承受相同甚至更大的損失。面對強勢的普京,拜登總統不僅不敢公開向烏克蘭派出一兵一卒與俄對抗,連設立禁飛區的膽量也沒有,普京已把膽小如鼠與外強中干的美國推下超級大國的神壇。
除美國盟國之外,全世界基本上沒有其它國家在美國重壓下參與對俄制裁,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的確是今昔非比,美國超級大國與霸權地位不僅是受嚴重沖擊問題,而且就是墜落式大幅下降。無論俄烏戰爭結局如何,均已宣告自前蘇聯解體以來美國一家獨大單極世界徹底瓦解與俄、中等為代表的多極世界的形成。
面對普京的強勢反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僅是無可奈何,且制裁的反噬效應使西方國家蒙受巨大損失,這又使建立在美元基礎上的美國金融霸權受到嚴重沖擊。無論俄烏戰爭結局如何,都意味著美國霸權的逐步瓦解與單極世界的終結,這必然會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連帶效應使英語的國際地位受到很大影響。英語在美國衰落的拽拉下,正以盛極而衰方式從峰巔向下滑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超級硬通貨即能源、糧食支撐下,盧布與能源、糧食持續上漲,極大增強俄國綜合國力與對世界的影響力,且以水漲船高方式來帶動擴大俄語對世界的影響力,俄語的地位開始了從波谷的向上攀升。從這個角度講,如同美元是美金的荒謬說法,英語是“世界語”的說法也是英美與國內公知對我們洗腦。所以真的沒有必要高看英語,更沒有必要對其過度崇拜。與其多學英語還不如多學俄語及其它有用小語種。2022年3月,首次由教育部審定推出初中生俄語課本出臺,正是順應了俄語的地位提升的大勢。
二 教育減負必須把英語減負作為重中之重
2021年7月中央下發的教育“雙減”政策,表明了中央對學生減負的高度重視。眾所周知,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小學生,在各科目中,學習量最大、學習負擔最沉重的莫過于外語(主要是英語),。中國有近3億學生學英語,教育部門卻沒有考慮到有無必要讓這么多人去學英語? 要減負首先要減學英語之負。
成語學以致用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學”是為了“致用”,如不能“致用”,為何要學?而中國的英語教育則是學以不能致用的典型。
對全國近3億學英語的學生來說,今后以英語為職業或在工作中需經常用到英語的人最多占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剩下99%的學生在今后幾十年的工作、生活中都很難經常性使用英語,也很難與外國人打交道。但為了這1%的學生,卻強迫99%的學生也把大量寶貴時間耗費在攻讀英語上,這既是對學生寶貴時間的無用消耗,也是對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從社會分工來說是不必要的,從經濟上來講絕對是超級賠本的買賣。
過去全民學英語的主要理由是向西方學習,現在真不知道能向西方學什么?如今的西方一副熊樣亂象,美國新冠死亡總數已突破百萬大關,如果中國在抗疫上也學西方后果不堪設想。不僅是抗疫之亂,在俄烏戰爭背景下,油價、電價、糧價的飆升所導致的西方之亂是愈演愈烈。
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一直是教育部門強迫全民學英語一個很重要理由,那現在中國還能向西方學什么先進技術?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美國在先進技術、核心技術上一直對中國嚴防死守與大肆打壓,如不擇手段打壓華為,強壓多個西方國家禁用華為5G設備。美國為打壓中國高端制造與科技創新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連最卑鄙無恥的手段也敢用,孟晚舟事件的發生也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而且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一直對STEM專業中國留學生采取嚴格限制措施,對與高科技產業有關的人工智能等所謂敏感專業,美國干脆禁止中國留學生入境與就讀。
所以中國今后還想從美國等西方國家引進先進技術與核心技術純屬天方夜譚,今后只能靠科技自立自強,英語減負不僅僅是為了學生,更是關系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大局。在美國已把中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與瘋狂打壓遏制的大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唯一的選擇,學好數理化比學好英語重要無數倍。過去一個說法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俄烏戰爭給我們啟示是,學好數理化是打遍天下都不怕。冷兵器時代主要靠體力,熱兵器時代只能靠建立在數理化基礎上的腦力與先進武器。面對蠻橫無理的西方國家,面對北約多達五輪東擴,俄國再有理也講不通,與西方文斗只能死路一條,俄國就只能靠熱兵器來硬打,面對俄國一流核武器與常規武器,西方是無可奈何。
在教育“雙減”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數學高考卻升級為“史上”最難的高考數學,高考數學這么難是與美國喪心病狂打壓中國與中國科技突破卡脖子領域密切相關,像高端芯片、人工智能、超算、6G等最難啃的硬骨頭與卡脖子領域,就必須要靠有一些真正的數學天才實現突破與趕超。就像華為今天能獨步世界的4G、5G專利,其實就是歸功于一個天才少年發現了獨創的核心算法,以一己之力助推華為引領世界。所以數學重要性比英語重要無數倍,在數學學習與考試上“加負”也就順理成章。
在教育“雙減”政策與專家學者一再呼吁下,逐步推行英語教育減負勢在必然,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最新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最大改動是英語地位的明顯下降。和同樣是主科的語文、數學相比,英語總課時下降了至少5%。而體育課時占比已經達到了10%—11%,僅次于數學學科。過去三大主科即語文數學外語中的英語,課時占比已低于體育。于是有一個說法是英語被踢出主科。再如上海已規定上海地區小學一二年級不學英語,三年級到五年級不進行英語學科的期末考試。從2022年高考考生普遍反映來看,較之于最難考的數學,英語比較好考。這表明今年高考英語難度有所下降。還有不少人主張除涉外專業外,不再把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科目,取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把英語改為副科與選修課等。
三 英語外教超高工資是典型的質次價高
在我國,外語外籍教師以英語外教為主,占比高達90%以上(本文所說外教均指英語外教),余下是其它語種外教。相關統計表明,英語外教收入大體為當地平均收入的三至四倍,其中,普通高校(不含民辦高校)全職英語外教收入最高,全職外教年薪大體在10萬至20萬之間,比高校中國籍英語教師年薪高得多。在財力雄厚與位于東部地區名校,個別全職外教年薪可高達30萬甚至更高。
可以說英語外教在我國普遍享受超高工資待遇。與“水漲船高”正效應相對應的是“水落船低”負效應,在英語國際地位不斷下降與國內英語減負大背景下,英語外教地位連同其超高工資如同“水落船低”般的下降是必然的,俄烏戰爭與中國崛起更加劇了這個下降趨勢。
“水落船低”負效應決定了目前英語外教超高工資不僅是不合時宜(俄烏戰爭與中國崛起),更主要的是英語外教超高工資是典型的質次價高,質次是指教學效果一般乃至不合格。我國有一個對外漢語教育的專業,學這個專業的學生其實是側重學英語,把他們培養成精通英、漢兩種語言來開展對外漢語教。但英語國家沒有類似的專業,國內引進絕大多數英語外教除簡單幾句簡單問候語外,可以說對漢語一竅不通。國內用人單位用超高工資大量引進這些英語外教主要是過度迷信整堂課全英語教學的效果,而實際情況是全英語教學并不好,這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全英語教學不一定能學好英語。因為教學是師生之間雙向交流互動過程,沒有這種雙向交流互動過程,往往教學效果還不如中國教師。為解決此難題,有些學校為外教配上中國助教,讓外教通過中國助教來與中國學生間接交流互動。那還不如徹底去掉中看不中用的“洋捌杖”,直接讓中國助教與中國英語教師教學生。請大家反向思考,如果一個中國人到英語國家同樣以全中文授課方式去教當地學生學中文,教學效果能好嗎?
二是畢業于非師范專業的外教很難教好中國學生。為什么全世界均設大量師范院校,招收大量師范生?這是因為教育本身是一門科學,不是什么人都能當老師,只有經過嚴格師范教育,掌握教育規律與教育科學(如教育心理學)才能勝任老師。而國內“低門檻”招收的外教即使有高校學歷,也基本上畢業于非師范專業,這些所謂外教既不懂漢語,又對教育科學一竅不通,那不成了雪上加霜,很難教好中國學生,更多的是誤人子弟,那還不如直接讓中國英語師范專業畢業的老師來教學生。
三是名師出高徒。全世界師范院校的共性是免學費或低學費,中國也有免費師范生政策,這不僅僅是為了給寒門學子上大學創造條件,也是為了招收優秀學生來學師范當好老師,以教出更多的優秀學生,用中國的說法是名師出高徒。教育名師有兩大特征:一是師范專業高材生,二是有長期的從教經歷與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外教中符合這兩條的名師基本沒有,不合格外教卻泛濫成災,工資卻比名符其實的中國名師高得多,是非常典型質次價高。學校、家長與學生指望靠這些濫竽充數的外教而成為學英語的“高徒”純屬白日做夢,是非常典型質次價高。
四“物美價廉”的中國教師能提供優質英語教育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多達十萬,男女占比分別為11%、89%,這算是本科畢業人數較多的專業之一,其中英語師范專業本科生大體占三分之一,其教學效果好,以女生為主,遵紀守法,對工資要求比外教低得多,“物美價廉”中國英語教師肯定強于對漢語一竅不通的非師范畢業的英語外教。與外教質次價高工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英語師范專業畢業生堪稱“物美價廉”,理應成為用人單位的首選。更主要的是供應“充足”,完全可取代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完全不用擔心大量淘汰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而導致英語教師短缺問題。
此外,從就業角度講,就業是民生之本,由于學英語的大學生太多,其就業成了一大難題,所以應大力倡導學校、家長與學生消除對質次價高外教盲目崇拜,倡導用中國英語教師來取代那些濫竽充數外教,這有助于為中國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從節省教育經費與市場經濟常識的角度講,既然有供給充足“物美價廉”中國英語教師可供用人單位精挑細選,為何要引進大量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所以,從高校到中小學的英語教師必須以中國教師為主,英語外教為輔,對引進英語外教的數量與比例要從嚴控制。其次,不允許英語外教工資超過中國教師,如果英語外教不接受,那就馬上辭退,用“物美價廉”中國英語取而代之。最后,除外語外貿外交等對英語要求程度高的涉外專業可有限引進一些英語外教外,其它量大面廣的非涉外專業,對英語要求相對不高,中國英語教師完全可以勝任,沒有多少必要去引進英語外教。
五“滿大街”的美國為何不會快速衰落
如用“滿大街”一詞來形容美國的現狀十分合適,即滿大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滿大街反口罩反疫苗反隔離的反(低)智人;滿大街的吸毒僵尸(如費城肯辛頓大街);滿大街流浪漢;滿大街無家可歸者(帳篷);滿大街零元購;滿大街槍擊案;滿大街的暴力犯罪針對華裔的仇恨犯罪;滿大街的臭氣熏天的垃圾;滿大街破敗的基礎設施……美國的確成為名符其實“滿大街”問題的超級大國。如果中國還向過去那樣過度學英語,盲目效仿“滿大街”問題美國,那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重蹈美國覆轍,套用過去的“全盤西化、中國必亡”的提法,說嚴重點就是“全盤美(國)化、中國必亡”,從這個角度講,的確沒有必要強制全民過度學英語,更沒有必要用超高工資大量引進英語外教。
不過話又說回來,無論美國再怎么“滿大街”問題,它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專業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不僅不減,還不斷強化。美國精英們也知道維持美國科技創新優勢的關鍵是STEM人才,美國同中國“拼”科技一個很重要方面是強化STEM專業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以竭盡全力彌補美國STEM領域人才短板,其實早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就開始這么做了。
與物以稀為貴相對應的是貨多不值錢,人才的本質特征也是“(人)才”以稀為貴,與之對應的是非人才的普通人則是人多不值錢。美國不把金融、管理等文科專業畢業生視為人才,而只把STEM專業學生視為人才來大力培養與引進,正因為其稀缺性。2022年3月,拜登政府發布留學新政,給外國留學生中STEM專業博士畢業生直接發綠卡。也就是說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復雜手續,只要外國留學生中STEM專業博士畢業生提出申請,就可馬上拿到。美國此舉目的就是為了“收割” STEM專業博士級別頂尖人才,讓其為維護美國科技霸權效力。
面對如今疫情之下“滿大街”美國的熊樣亂相,成了中國無數網民天天冷嘲熱諷的對象。但美國起碼還有一條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高度重視與不斷強化最稀缺的STEM人才培養與引進。可以預計的是,有了最稀缺STEM人才的強力支撐,美國科技霸權地位與科技創新優勢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出現根本性動搖。美國衰落毫無疑問,但衰落速度并不是國內某些人所認為的那么快,美國霸權的瓦解也是逐步的,不會出現崩潰式快速瓦解。
六人多不值錢的英語外教根本就不是我國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才”(STEM人才)以稀為貴也反過來說明不稀缺就談不上是人才,這應是個基本常識。那么英語外教稀缺嗎?我們必須清楚,包括英語在內的母語是任何一個正常人天生習得,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除了智障,人人都會講母語,可以說外教說母語教母語不能算做一項技能或專長,如果也將其視之為人才與享受超高工資完全有違市場經濟規律。
與之類似的是,國內高校中文系畢業生,由于是以母語為專業,缺乏稀缺性,能否視之為人才是存疑的。正因為中文系畢業生缺乏稀缺性,如果沒有其它專業技能,就業難度很大,除非考上公務員,幾乎不可能在社會上找到高薪職位,能在社會上找到一份中等偏下薪酬職位就很不錯了。從未聽說某個國人僅靠漢語就能到英語國家成為所謂稀缺人才。在國內,中文系畢業生之所以就業難度最大,就在它是一門母語專業,毫無稀缺性可言。
那些只會講英語的外教在其母國(某個英語國家)的處境也大體上與中文系畢業生在中國處境差不多,不大可能會在母國被視之為人才,否則的話,其母國幾乎人人都可以靠講英語而成為人才。
美英加澳這四個主要英語國家早就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與大眾化,國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比中國高得多,所以英語外教即使在其母國受過高等教育也是普通人,類似的人在其母國是“滿大街”多如牛毛,談不上稀缺,難道到中國就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稀缺人才嗎?
能被視之為人才的英語外教起碼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國外知名高校師范專業畢業;二是有在國外長期的從教經歷與豐富的教學經驗;三是具有一定中文水平,能以雙語方式與中國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四是其教學水平受到學生與中國同行的一致好評。符合這四條的外教,中方用人單位可視之為稀缺人才并享受較高工資待遇,但現實中符合這四條的稀缺外教人才微乎其微,絕大多數外教在其母國就是普通人,甚至是混跡于社會底層的渣男,他們有何稀缺性可言?我們為何要像對人才那樣,對身為普通人的絕大多數外教盲目崇拜與高看幾眼呢?
目前中國已成為新冠大流行與西方之亂愈演愈烈大背景下唯一的全球樂土,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與安全的生活環境,對英語外教產生巨大的吸引力,想到中國當英語外教的西方人多如牛毛,可任由學校挑選。對國內現任英語外教來說,享受著名不符實的人才待遇,拿著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可他們一旦回到母國就只能淪落為不值幾錢,拿著普通薪水的普通人,甚至淪為失業者,還要與新冠病毒共存與忍受飛漲的物價。可以說現任外教們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基本上是樂不思蜀,不愿返回母國過一個多如牛毛的普通人生活。
換句話說,既然是絕大多數外教有求于中方用人單位,想賴在中國不走,想在中國長期發展,而不是相反,那外教就必須接受中方用人單位開出的兩個工資條件:一是取消其不合理(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二是中方有權根據外教供求程度來最大限度壓低外教工資以節省教育經費。
可以預計的是,中方用人單位即使按以上兩條大幅降低外教們超高工資,仍有相當數量外教有求于中方而不愿離開。如果有部份外教因不接受這兩條而辭職,那正好用幾乎無限量供給“物美價廉”中國英語專業師范生來取而代之。
如果英語外教類似于稀缺的STEM人才,中方給予其超高工資也說得過去,在母國身為普通人的英語外教,無論在其母國,還是在中國,均是人多不值錢與滿大銜多如牛毛,根本就不是所謂人才,為何讓其享受稀缺人才才能得到的超高工資?這是典型的物(人)超所值,說得難聽點就是質次價高,這也是對以STEM為代表的真正人才的貶低與羞辱,還必然導致教育經費的嚴重浪費。
七 英語男外教的超高工資助長其騙色玩弄中國女生的囂張氣焰
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比西方落后很多,中國人崇拜西方,且的確在資金、技術等方面有求于西方,中方給予西方人超國民待遇也許還說得過去。但時至今日,中西顛倒,西方到處熊樣亂相,與蒸蒸日上的中國形成鮮對比。現在是以美國為首西方有求于中國,而不是相反。如今的中國不僅可平視西方,還可在越來越多領域(如高鐵、5G、新能源等)俯視西方。這種情況下再以反市場規律方式給并非稀缺人才的外教以超高工資,讓其享受超國民待遇,那就成了自我貶低與自己看不起自己,對自己都不尊重,那也就不可能得到外教真正尊重,還使不少外教認為自己就該享受超國民待遇。
多數男外教在其母國本是只會講英語且沒有其它某生技能的普通人,其中一些人甚至是其母國的底層渣男,這些男外教在母國混不下去就到中國去混。出其意料的是,到中國后卻拿著堪稱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享受超國民待遇,實現了咸魚翻身的人生目標。
按社會學理論,人的社會地位與層級從根本上是由其經濟地位決定的,所以富人的社會地位永遠高于窮人。用政治經濟學一個提法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正所謂物極必反,超高工資使男外教們在中國體驗到一種在其母國從未有過的人上人感覺,于是部份男外教自我膨脹嚴重,自以為可以居高臨下俯視中國人,也就不會再把中國法律與中國女生放在眼中,于是那些渣男外教憑借其為人師表身份大肆騙色玩弄乃至性侵中國女生,使中國女生受到嚴重傷害。
有一篇題為:“我吸毒、性侵女學生,還能賺40萬!”的網文曾掀起軒然大波,此文是講,那些在外國找不到工作、混跡于社會底層的渣男如何橫行中國,只要有洋面孔,能說母語,就能在我國搖身一變成為拿著超高薪的英語外教。
取消外教超高工資與最大限度壓縮其工資,就是要通過大幅降低其經濟地位來拉低其社會地位,讓其回歸普通人與教輔人員的地位,堅決打掉男外教人上人的優越感和囂張氣焰,讓其敬畏中國法律與尊重中國女生。
八 高校系統應率先降低英語外教的超高工資
高校位于我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教、大學六層級教育金字塔的塔尖,在全國教育系統中起著表率與引導作用,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正因為高校給予英語外教不合理的超高工資,上行下效的后果是,帶動公辦的各類外國語學校及社會培訓機構以超高工資大量引進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造成教育經費嚴重浪費與加重家長的學費支付負擔,所以高校理應率先大幅降低英語外教的不合理超高工資,在教育系統以上行下效方式起到榜樣與示范作用。
一是高校不再承認只會講母語的英語外教是所謂人才
既然英語外教不是人才,就不能享受人才待遇,只視為最普通、最低層次的教輔(教學輔助)人員如助教,去輔助中國籍教師進英語教育,只能參照中國教輔人員(如助教)標準給予其不高的工資。
二是高校應取消英語外教租住外籍教師公寓待遇
高校英語外教大都租住在高校以低租金或零租金提供的豪華外籍教師公寓,參照大城市市場租金,每月至少5000元左右,最起碼相當于其工資的三分之一,這是一筆巨大隱形收入。要知道外籍教師公寓也是靠中國納稅人血汗錢與教育經費建設的,到頭來中國納稅人不僅要以超高工資來供養這些質次價高英語外教,還得向他們提供巨額隱形房租補貼,以隱形方式大幅提高其實際收入。
所以,外籍教師公寓只準從國外引進的真正稀缺人才即外籍STEM精英人才使用,讓其隨時可拎包入住,不為租房操心,只須專心教學科研。原則上不準英語外教之類偽人才享用,借用一句中國說法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如果英語外教要租住外籍教師公寓,則必須按市場價支付高昂租金,不同意那就自行到校外去租房。
三是高校應利用“同行是冤家”的效應來讓外教自相殺價競爭
在市場份額(或招聘名額)有限的前提之下,同行越多,意味各方所分得的市場蛋糕份額越小,同行競爭越激烈,“同行是冤家”的俗語便由此衍生。
外教們仗著其母語優勢與國人盲目迷信所謂全英語教學,他們通常不怕也是同行的中國籍英語教師競爭,但最懼怕的是同樣來自英語國家,同文同種的英語外教之間的競爭。因為外教們均同樣以英語為母語,不懂漢語的外教們也只會所謂全英語教學,彼此半斤對八兩,誰也沒有明顯優勢,在應聘時,必然產生“同行是冤家”競爭效應。當然,同行越多,“同行是冤家”的競爭效應就越顯著。
所以高校招聘外教時應注意營造場景,不是小范圍、人數少的招聘,而應事先從多種渠道發布招聘信息,應在招聘現場以一比十以上的低錄取比例,進行多人大范圍招聘考核與面試,利用“同行是冤家”與人多不值錢效應來營造英語外教并不是稀缺人才的氛圍與場景。
既然外教們“同行是冤家”,那不妨讓“冤家”們在工資報價上以“冤家路窄”方式相互殺價競爭。具體做法是,高校系統不再制定有關英語外教的全國或全省的統一工資標準,一律由各高校招聘時,根據當地英語外教供大于求的程度,用類似招投標的競爭方式來最大限度壓低外教工資。
外教應聘時需同時提交自己的工資報價(或要價),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工資報價最低的外教,外教工資就是其提交的工資報價。這就能充分發揮人多不值錢的市場機制,讓自以為是的應聘外教在工資報價上自相殺價競爭,這樣才能讓應聘外教充分認識到在中國只會說英語的同行“冤家”多如牛毛,是典型的人多不值錢與“冤家路窄”,自己只不過是教英語的教輔人員,而不是什么人才,中方只能按其提出的工資報價給予不高的待遇。如外教嫌工資低,請馬上走人,后面想低價應聘的同行“冤家”有的是。此舉也是變相警告所有應聘外教,即使應聘成功也必須努力工作與尊重中國女生,否則馬上有其它低價同行“冤家”取而代之?這樣才能讓那些不可一世的外教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才能讓其夾起尾巴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在西方之亂愈演愈烈大背景下,到中國高校當英語外教己成為西方人眼中十分向往的工作,想來中國外教多如牛毛,來自英語國家同行“冤家路窄”式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中方高校完全可按市場規律,通過同行“冤家”工資報價的壓價競爭來最大限度壓低其工資。
可以預計的是,即使其工資被同行“冤家”壓低一大半,仍有相當數量外教愿意接受,因為他們一旦回國,如同漢語在中國,英語在英語國家根本算不上一門技能,只能混得更慘,只能與新冠病毒共存與體驗飚升物價。多如牛毛的同行“冤家”正是中國高校最大限度壓低外教工資的底氣所在,你不干,候選替補的人有的是。
九 高校系統應帶頭破除洋奴心理與發揚“三氣”精神
習總書記在建黨一百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總書記所說“三氣”精神講話不僅適用于青年人,當然也適用于所有國人與各行各業,某些高校正是缺乏總書記所說“三氣”精神,面對洋人、洋教師,仍不自覺保持一種軟骨下跪與唯“洋”是舉的洋奴心理,只要洋人會說母語就是所謂人才,不僅要給只會母語洋教師超高工資,而且洋老師不合理超高工資只能降不能升。為了討得洋教師歡心,可以肆意揮霍中國納稅人的血汗錢與寶貴的教育經費而毫不心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
什么是緊缺(稀缺)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說得再明確不過。而某些高校不把緊缺的STEM專業當人才,卻把母語(英語)作為衡量與引進人才的標準,這就有明顯的反智之嫌。
從一些高校對留學生大搞超國民待遇與拒不改變的現狀來看,它們首先會很顧忌外媒、外教對大幅降低外教工資的過激反應與不滿。但高校不這么做不行。全國高校、中小學及社會培訓機構的英語外教總數多達35萬,占了我國常駐外國人總數72萬的一半有余。如此巨量的外教生活在中國,其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占用與消耗的各類資源總量不可低估,而我國是個人均資源短缺的國度,對各類資源的使用必須精打細算,要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作用,高校就只能主要引進我們所需要的國外STEM專業精英人才。高校系統要認真反思我們在強化STEM專業人才培養與引進上為何不如美國?特別是要反思在錯把英語外教當人才大量引用的嚴重弊端,過多的英語外教揮霍占用高校有限的教育資源與經費,嚴重損害了中國戰略利益與STEM專業人才的培養,高校系統必須對此深入反思才會有克服弊端的勇氣與決心。
(作者系某高校教師)
作者劉云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