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天AI畫畫開始火熱起來,網友們每天段子滿天飛。一方面,AI畫畫的普及極大降低了普通人接觸繪畫的門檻,同時也給專業畫者提供了如構圖,上色等的便捷輔助,另一方面,這段時間以來,AI畫畫能力的飛速進化讓人瞠目結舌,很多人開始擔心這種進步速度以后會不會讓專業畫者失業,或者徹底改變繪畫這種創作形式的意義。
計算機程序,機器人,人工智能替代勞動者勞動的問題,其實討論由來已久,AI畫畫仍然是這一范疇的問題。關于這類問題,經典的馬克思理論如何看待?今天我們推送的這篇文章,從弱人工智能的范圍出發,結合馬克思相關理論進行討論,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文章7800余字。
▽
一般而言,人工智能被定義為:“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實現機器智能”。弱人工智能的支持者認為,人工智能只是一種工具,不是心靈。強人工智能的支持者則認為,人工智能終將完美模擬人類心靈,“計算機不只是研究心靈的工具,……恰當編程的計算機其實就是一個心靈。”
本文當中討論的人工智能主要是指弱人工智能,包括之前的AI下棋,打牌,打游戲,到自動駕駛,醫療診斷,自然語言邏輯,AI影像修復,到最近很火的AI畫畫,都還是弱人工智能的范疇。強人工智能,就是科幻小說中常見的那種,真正接近或等于人類智慧和思維方式的智能。強人工智能能否實現理論上并沒有定論,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可能性很小,但弱人工智能的實現則是人類在可預見的未來需要內需要探討和面對的。
另外,本文討論的弱人工智能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發展路徑只是理論上,實際上在人類社會到達彼岸之前,無法避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可能性。本文不展開討論。
本文實際上從一個側面回答了這個問題,人可以進行創造性勞動,創造新的勞動對象,而機器則不能。
如果說以往的各種工具是對人類器官和肢體的擴展,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擴展了人類勞動的范圍。那么與之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則是對人類的模仿,尤其是對人類特定的具體的勞動行為的模仿。在此基礎上,人工智能將替代今天人類勞動中每一種可重復性的勞動,人類的勞動將進一步集中于不可重復的創造性勞動,從而導致人類勞動的形態產生巨大的變遷。
人工智能技術體系將與石器、青銅器、鐵器和蒸汽機一起,成為改變人類社會面貌的標志性生產工具,它不僅能夠極大的提高生產力的水平,同時會進一步否定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勞動生產形式,重新塑造人類的勞動形式。
1標志性生產工具與社會形態之間的關系
在整個馬克思的理論體系當中,社會形態變遷理論是最為清楚明白,爭議最少的部分。內在于形形色色的歷史之中的,是人類社會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工具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的標志,在整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當中,標志性生產工具被賦予了極高的地位,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生產力的標志就是生產工具。石器、青銅器、鐵器和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成為了新時代開始的標志。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的進步、生產關系的改變、社會形態的變遷,都是以某些關鍵性的技術廣泛投入到社會生產過程當中為標志的。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體,在這個統一體當中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是決定性因素。在勞動生產的過程中所運用的物質資料或物質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生產工具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客觀依據。
“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系的指示器。”[1]不僅如此,當關鍵性的技術投入到生產勞動當中后,生產關系會發生極大的改變,“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2]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4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44頁。
馬克思沒有對標志性生產工具做過多的解釋,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標志性的生產工具因其自身的特性,形塑了最基本的物質資料生產,從而徹底的顛覆了先前的生產方式。石器作為一種工具,不僅形塑了人類勞動,同時隨著人類的進化而形塑了人。青銅器則徹底否定了石器時代的生產,青銅器讓殺戮和奴役變得迅速而容易,通過掠奪來獲得其他部落的產品,完成自身社會物質產品的積累,從而實現了人類社會從蠻荒到文明的轉變;奴隸時代的生產就形成了,奴隸主的掠奪和奴隸生產這一二元關系。
同樣,鐵器的出現使得對處女地的開墾成為一件容易的事情,農業文明社會不再需要蝸居于各個沖積平原,相對于無限的自然而言,人口不再是多余和過程的,比之屠殺掠奪,農莊能夠更大規模的生產,支持更多的人口,維持更強大的社會。蒸汽機因其能夠提供強大的動力,讓巨大的機器自動的運轉起來,生產的產品千百倍于手工勞動者,將手工勞動者逐出市場,機器大工業和市場經濟開啟了資本主義時代。
現在做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你我,都是站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前夜的人,我們沒有關于下一個社會具體形態的知識,那么我們怎么評判當下社會的發展的趨勢和發展的水平呢?也就是說,要把觀察歷史的“視角”轉換一下,從歷史唯物主義那種超越一切人類歷史以尋求其規律的“上帝的視角”;轉換成當下的、具體的、個人的、有限的視角,來思考社會發展水平和趨勢的評價問題。簡單的說,就是什么樣的社會是“好的”,在具體的歷史情景當中來回答這個問題。
那么,在原始社會,如果我是一個部落首領,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可能會回答:自然資源易于獲得,有很多生物可供漁獵采集,大家生活平靜而幸福,沒有疾病和災荒。這是一個正常而自然的答案。如果我對其他人回答:有足夠的銅和其他金屬用于鑄劍,男性堅韌、有紀律,能夠組成強大的軍隊,對周邊部落定時發動戰爭,掠奪足夠的資源和奴隸,以維持本部落對這一區域的統治。你會怎么看我?你不會認為我是一個超越時代的智者,而一定把握當做一個好戰的瘋子。
同樣也是如此,一個奴隸社會的智者,不會真正預示到封建社會是如何生產和運行的。封建社會同樣不乏睿智之士,他們同樣也不會真正預言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原始人來說,生產的發展意味著一整套完整的價值觀,意味著資源的豐沛和自然的穩定等等。對奴隸主來說,生產的發展意味著戰爭的勝利、奴隸的增加、貿易的繁榮。對地主來說,生產的發展意味著土地的增加和人口的繁殖。對資本家來說,生產的發展意味著貨幣的積累,市場的發展,技術的進步。
也就說,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都有著不同的生產目的,有著不同的價值觀,這個生產的目的是由勞動生產工具所形塑的。關鍵性的生產工具,在提高人類生產力水平的同時,也會塑造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勞動方式,這種勞動方式有著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這種全新的價值觀,才是建構新的上層建筑的思想基礎。同樣也是如此在今天,站在機器大工業時代,缺乏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勞動工具、勞動方式和相應的價值觀的準確認識,是阻止我們實際上無法真正意義上進入細節當中想象到共產主義社會生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2機器系統與資本主義制度下人的勞動
馬克思在標志性生產工具問題上,主要分析了“機器體系”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意義。工人以大機器作為生產工具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在這種工具下,工人勞動的主要特點是細致的分工和重復性勞動。不斷細致化的分工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也是市場經濟得以發展的基礎,人從而必須更加依賴于市場。從而形成了一個,機器的發展與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正向循環。[3]機器的進步也構建了一種人類勞動的二分法,馬克思稱之為“直接勞動”和“科學勞動”,[4]工人從事的是在機器旁的重復性的直接勞動;而機器的進步則有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這是創造性“科學勞動”的結果。
[3]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進入到政治經濟學的邏輯,做更為詳細的分析。
[4] 本文之所以沒有選擇使用馬克思既有的“直接勞動”和“科學勞動”這一二分法,而是使用了重復性勞動和創造性勞動,主要的原因,在科學研究當中,同樣存在大量的重復性勞動。且計算機最初的用途就是輔助輔助科學勞動的。
蒸汽機的出現使機器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因其高效率徹底的取代了手工業在市場中的地位。蒸汽機之所以是一種劃時代的技術,之所以能夠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其原因在于,它不僅極大地擴大了生產的效率和規模,同時也改變了勞動生產的方式,改變了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手腦結合的方式。
首先,蒸汽機使勞動工具的運轉和生產超越了人力這一極限,從而解放人的力量,人類勞動不再為機器提供動力,而是提供機器所不能替代的那部分工作。蒸汽機的發明使生產獲得了近乎無窮的動力,各種工具機的設計應用才成為可能,機器化大工業才能實現。“工具機是這樣一種機構,它在取得適當的運動后,用自己的工具來完成過去工人用類似的工具所完成的那些操作。”[5]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1頁。
其次,以此為基礎的勞動生產,逐漸演變為一種工序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致的重復性勞動形式。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反復講述了從封建手工業手工工場,最后到機器大工業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從師徒獨立完成一個產品,變成了手工工場內部的分工協作,最后為機器大工業所固定下來。在機器化大工業生產的基礎上,任何產品的生產都被肢解為眾多工序,每個工序都需要在固定的地點無數次的重復完成,大機器生產之下的重復性勞動成為了資本主義工人勞動的主要形式。
最后,在這種勞動方式下,重復性勞動使勞動者的手和腦結合只能產生零散的經驗,而無法進一步上升提煉。在將勞動整體分解為各個工序后,勞動者既無需思考工作的目的,也沒有必要考慮提高技術以增加生產率;勞動者只需增加熟練程度。
這種以經驗為基礎的重復性勞動的性質,是由生產工具——機器大工業本身所決定的,工人的勞動從屬于機器和資本,從而將異化的勞動和人的異化推向極致。(為什么不少人覺得工作令自己沒有成就感并且充滿疲憊,永遠充滿無力感,就來源于這種異化)“即不是工人使用勞動條件,相反地,而是勞動條件使用工人,不過這種顛倒只是隨著機器的采用才取得了在技術上很明顯的現實性。由于勞動資料變成了自動機,所以它在勞動過程本身中作為資本,作為支配和吮吸活勞動力的死勞動而同工人相對立。
正如前面已經指出的那樣,生產過程的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是在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中完成的。”[6]從技術發展史的角度而言,在這一時代,技術的發展總是傾向于,通過提高技術,以取代工人的手工藝,從而降低人工費用,所以工人的勞動生產總是朝向簡單重復性的方向發展;與之相反,在封建手工業時代,則是強調手工工藝的精巧和傳承。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3頁。
不僅如此,馬克思進一步指出,與工人的直接的重復性勞動相比,生產科學技術知識的科學勞動,越來越成為了社會財富和生產力進步的核心要素。在資本主義時代,科學技術知識在創造現實財富的過程中,與工人的直接勞動相比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馬克思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是取決于科學的一般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于這種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 [7]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頁.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科學技術知識的生產同樣也是一種勞動,這種勞動將使得工人的直接勞動“變成一種從屬的要素”。他分析到:“直接勞動……一方面同一般科學勞動相比,同自然科學在工藝上的應用相比,另一方面同產生于總生產中的社會組織的、并表現為社會勞動的自然賜予(雖然是歷史的產物)的一般生產力相比,卻變成一種從屬的要素。”[8]
[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9頁.
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多個關鍵領域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極大的擴展了其應用范圍,其對當下人類勞動的替代作用也逐漸凸顯出來。而人工智能技術正是如蒸汽機一般,超越了勞動生產中人類“經驗”,或者說“重復性勞動”,從而成為一種劃時代的技術,任何重復性的勞動都將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而最終被取代。
3馬克思對于未來生產工具的猜想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大膽設想了“機器體系”的終極形態——“自動的機器體系”。馬克思指出,隨著機器大工業的到來,工人變成了機器體系中“有意識的機件”。那么當科學技術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機器的“意識”問題,具備了“智能器官”,整個機器體系就會“自動的”運轉起來。
馬克思是這樣定義自動的機器體系的:“加入資本的生產過程以后,勞動資料經歷了各種不同的形態變化,它的最后的形態是機器,或者更確切些說,是自動的機器體系(即機器體系;自動的機器體系不過是最完善、最適當的機器體系形式,只有它才使機器成為體系),它是由自動機,由一種自行運轉的動力推動的。這種自動機是由許多機械器官和智能器官組成的,因此,工人自己只是被當做自動的機器體系的有意識的肢體。”[9]
[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4頁.
在這個定義中,馬克思通過比照當時的機器,對自動的機器體系做出了大膽的猜想,區別于當時的機器體系,這個體系同時具有“機械器官和智能器官”兩種核心構件,是“由自動機,由一種自行運轉的動力推動的”,是“勞動資料……最后的形態”,所以它是“最完善、最適當的機器體系形式”。
人工智能技術就是為了解決“智能器官”問題,從而在建構沒有工人勞動的“有意識的肢體。”對于今天的生產方式而言,人工智能則能夠徹底的替代重復性勞動。人工智能對人類行為的模仿主要存在于手、感官識別認知思維三個方面:
首先,在對人類肢體行為模仿領域,此類技術的關鍵是對人類勞動的“元工具”——手的模仿。雖然當今的機器人技術主要以“機械臂+固定生產工具”為主,依然無法擺脫生產特定產品的生產工具的概念,但在理論上,已經突破了生產具備人手全部功能的機器人,機器手具備了可以完全替代人手這一“元工具”的潛能。在此條件下,“人手”這一勞動力計量概念必然受到極大的沖擊,機器具備了可以代替人類絕大多數依賴手來完成的工作的潛能。
其次:在感官識別領域。此類技術的本質是機器對人類語言和符號的識別。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在最近幾年迅猛的發展,很多技術已經投入使用。這些突破了人機交流只能依賴機器輸入設備的局限,人類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命令機器做確定的工作,機器可以自主的辨識文字和圖案。在此基礎上,人工智能不僅極大的降低了人機交互的成本,擴大了使用范圍,提高了便利性,讓普通人可以簡便的使用這一技術。
最后,在認知過程研究領域。此類技術的本質是對人類勞動經驗進行數學建模。這一領域最近幾年發展最為迅速,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各種算法模擬、延伸和擴展人對信息的處理過程,來實現機器對信息的處理。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專家系統,這一類系統通過對人類專家的問題求解能力的建模,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識表示和知識推理技術來模擬通常由專家才能解決的復雜問題,達到具有與專家同等解決問題能力的水平。比如:通過對以往醫師對X光片的分析結構進行數學建模,從而找出內在的規律性。
在這一類系統中,前期數據越完善,經驗總結越充分,系統建模越優秀,其對該類工作的取代作用就越明顯;但這一類系統依然局限于具體的工作場景和領域當中,依賴于設計者設計程序,依賴于事先預設的“if…then”語句,才能讓人工智能系統從數據中尋找生成規律。但是隨著深度學習和無監督學習等理論的進步,人工智能系統已經在理論上具備了從大數據中自主生成數據間的規律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工智能系統具備了從數據中自主生成經驗的能力。
這三個領域又不是相互孤立的,他們是一個統一的技術體系。當這三個領域成熟完善,且具備了投入到社會化大生產中的條件時,人工智能技術將對現有的生產方式產生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與以往的技術不同,人工智能有三方面是以往的任何技術所不具備的:
1. 經驗習得性。理論上說,專家系統可以學習人類一切的“經驗”,而無需依賴人,機器可以通過機器學習習得任何重復實踐中的工作中的經驗。甚至機器可以通過數據挖掘,習得那些人類專家反復實踐,但未將之總結為語言的默會知識。也就是說,任何人類反復實踐中所具備的經驗,機器均可習得。
2.普遍替代性。當機器人的手可以完全替代人手這一“元工具”之時,專家系統和機器手的結合,沒有理由不能代替勞動中手和腦的結合,將取代任何依賴經驗的人類勞動。
3.廣泛適用性。在感官識別領域的技術進步讓未來機器人的應用,可以從工農業拓展到了服務業,從第一、第二產業拓展到了第三產業。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就像蒸汽機取代了人的體力,而人工智能則具備了擁有人“經驗”并將之投入到勞動中的能力。在給定目的和技術的前提下,任何人類的重復性勞動實踐,人工智能都可以通過專家系統的機器學習獲得,掌握本應屬于人的“經驗”;在此專家系統和其他算法的基礎上,將之與機械手相結合,從而完成原本不可替代的人類勞動中的手腦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生產,從而徹底取代以經驗為基礎的重復性勞動。
4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是人類的創造性勞動[10]
[10] 關于為什么人工智能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以及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勞動的邊界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哲學論證過程,其論證過程我已投稿相關學術期刊。如有幸能夠發表,將在合適的時候呈現給大家。在這里僅將結論呈獻給諸位讀者。
馬克思指出,人類的財富有兩個來源,直接勞動和科學勞動。當工人的勞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時,科學勞動,創造性勞動,對自然的探索和科學技術創造,就會成為人類唯一的財富來源。
創造性勞動是人類勞動的“硬核”。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中,馬克思認為“對象化”(gegenstandlich)是勞動的本質,是指再勞動的過程當中,人須通過自身的勞動將自然物轉化為某個確定的對象。但“對象”(Gegenstand)不是先天的,同樣也是人勞動的產物,在對象化的重復性勞動之前,一定存在著一個創造對象的勞動過程。
這種勞動通過在自然界的探索,不斷的嘗試,最終形成勞動對象的“原型”和勞動的技術。與重復性勞動最終的產品不同,創造性勞動勞動的產品,不僅有具備物質形態的勞動成果,同時還有具備語言信息形態的勞動成果——技術。
與直接勞動相比,科學勞動可以“不成比例”的提高勞動效率,實際上是質的維度對生產力做出了規定。馬克思說,“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他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花費的勞動時間不成比例,而是取決于科學的一般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于這種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11]
[1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頁.
當人類幾乎全部的全部的智慧集中在創造性勞動當中時,科學技術的發展會數倍于今天的速度,生產力水平必然會得到極大的調高。人的勞動則必然進一步集中于機器所不能替代的部分——目的的給定和技術的提升,這一點正是人自由意志和自然規律的結合,是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是人所獨有的創造力的表現。這種創造性的勞動,與異化的重復性勞動有著根本的矛盾,創造行為來自于人自然的需求和個體獨有的價值,被異化的人不具備創造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條件下,以創造力為基礎的勞動,是對人類勞動的解放,是對人獨有價值的肯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