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決裂》,之前零星地聽朋友講過幾句,其中“馬尾巴的功能“也是當段子來聽,電影到底講了什么卻不甚清楚,最近有時間正好百度上搜來看看,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看看這個截圖:
可以看到,這部電影遭遇坎坷,被批判被禁播,甚至被冠上“大毒草”的帽子,這就讓人更好奇了,這個電影到底講了什么?
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整部電影,第一感覺就是,電影中批評的很多教育問題作為年輕一代的我都似曾相識。
其中老代表的預言和擔心,現在我們的確也看到了很多。
這部拍攝于上世紀70年代宣傳毛主席教育革命思想的電影,即使放到當下來分析,來反思教育問題,也絕不過時!
上共大的資格是什么?
教導主任孫子清希望招收有文化能通過入學考試的優秀學生,將貧下中農群眾堵在門外,說他們“文化太低,不夠資格”。
要知道,這時新中國成立才沒多少年,勞苦群眾那來的文憑?按他的招生辦法來,廣大的勞動人民就沒有上大學的資格了。
龍國正校長,放牛娃出身,上過抗大,他不問文憑,向群眾宣告:“進共產主義大學,第一條資格就是勞動人民!”
把那些在生產生活第一線的普通勞動者納入大學的門坎,這些普通勞動者帶著勤勞雙手,憧憬著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崇高理想,在這個新式的大學里刻苦學習,同時,他們也把所學的科學知識全部奉獻給養育他們的家鄉和熱土,他們用青春和理想默默詮釋新中國培養出來的“又紅又專”大學生的豪邁情懷。
如今我們九年義務教育實行了那么久,但是近來教育公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是不爭的事實了。無論怎么變著花樣自主招生,名額分配,加分政策最后都會變成某些人的捷徑而很難真的解決問題。這幾年里,清華北大每屆生源中,來自農村的學生正在持續減少,到如今這個比例已經少于10%。
教育公平問題的背后就是階層固化問題,優渥的家庭能給孩子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更有機會進入名牌大學讀書甚至出國鍍金,廣大的農村學生怎么比?
他們像不像電影中貧下中農的孩子,因為考不過而沒有上大學的資格……
這個問題在當下如何解決呢?
還有教學內容問題,曹校長和孫主任“集結了國內外先進經驗”,編寫了一份教學大綱。根據這份大綱,可以培養出“高質量人才”,然而,廣大工農同學會跟不上進度。對此,曹校長認為“跟不上就自然淘汰,這是自然規律”。
跟不上就自然淘汰,現在的考試選拔制度不正是這樣嗎,根據考試成績,學生里面分出三六九等,火箭班,平行班,差班,不同的班上課內容或上課進度、師資條件、管理態度也不同,重點培養“火箭班”,差班可不就是自然淘汰了。
如果讓曹校長那樣的人把持學校,學生就會被資產階級名利思想腐化,自認為高人一等,忘了本,拋了根。試問,這樣的學生,自視清高,蔑視勞動,會肯和人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嗎?
但龍校長提出“我們是要培養無產階級新一代,絕不是培養幾個所謂的尖子就行了”,要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精神貴族。
是啊,對國家而言,教育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廣大人民謀福利還是為少數精英謀福利,是培養更多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還是培養少數尖子?如果走精英路線,那么,掌握更多資源的精英會將階層優勢進行代際傳播,階層固化問題只會更加嚴峻!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也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而學習?
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己服務,搞不清楚這個問題,就如老代表所說“有些年輕人念了幾年書就忘記了家鄉,草鞋一脫,換上皮鞋,就再也回不來了”。照此再發展下去,學的越多,離人民越遠。讀的越多,越反動。
比如前一段時間,網友們對各種“專家建議”就非常反感,“建議專家不要建議”沖上了熱搜,就是因為這些專家離人們太遠了,他們的建議太不切實際,甚至互相打架,讓人感覺很“弱智”,沒有常識:
不接地氣,是人們對專家們的印象,專家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仙氣飄飄”:
貴州一玉米交流會上,農業專家腳不沾地踩著地毯參觀玉米地
為什么要學習?搞不清楚這個問題,書讀的越多,越反動。
看看吳曉波的心聲,這就是“精英”,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只為富人服務,再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這不就是騎在人民頭上的精神貴族嗎?
奢望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癡人說夢吧。
政治不正確的教育,就是培養脫離人民,好高騖遠的“人才”,他們輕則穿上皮鞋為大西洋彼岸去服務了,重則成了既得利益者反過來壓迫自己人。
此外,片中教學結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時授課,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這是多么先進的教學理念啊。教學不限于課本和課堂,草木田野都是教材,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可以是老師,有經驗有品德的人一樣是老師(電影中的女老師就拜老代表為師),這里是真正的人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學什么......
看完電影,感覺很多問題豁然開朗,才疏學淺,表達的并不到位,建議大家還是親自看看,感觸可能更深,尤其是龍校長的講話,真的是一針見血,直擊問題本質。
該電影反映的毛主席的教育革命,在培養出真正的社會主義人才的同時,又促進了教育的均等化和社會的平等化,與之同時卻阻斷了掌握更多資源的精英將階層優勢進行代際傳播,因而才遭遇了大量的誤解和詆毀。被稱為“毒草”,恰恰說明它戳中了某些人的心窩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