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考古專業,但由于工科生的職業病,什么事情都喜歡研究“工藝”。
比如如何讓6000年前的泥版書保存至今還字跡如新;比如如何讓一萬年前植物編織的草籃子完好無損……
不是我不信,我就想開開眼,了解從工程技術角度看,這些“神跡”是怎么做到的?
為什么我大學時候做夯土試驗用現代技術摻了石灰搞出的夯土磚,幾個月風吹日曬雨淋后就破爛不堪?為什么我為了討好妹子親手編的草人草馬,丟在陽臺上一年多后就朽敗到一捏就成了碎碎?
中國很多地方的明城墻距今也不過幾百年,早已是殘垣斷壁千瘡百孔;秦始皇兵馬俑距今不過2000年,一出土就顏色褪去變得灰撲撲,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也殘缺不堪,那么龐貝古城是怎么做到在3000年的時光下保存光鮮如新的壁畫的?而且這藝術風格,也太超前了吧?
東南亞從海里撈出來的佛像都被歲月腐蝕,爬滿了各種海底貝類,但西方考古學家從海底撈出的神像,卻光潔如初,難不成東西方的海底環境,也截然不同?
南京城里到處都有明清兩代的石碑石刻,我家附近就有明朝大將鄧愈的墓,距今也就幾百年的事,墓穴前很多碑刻上的字跡早已不清晰,很多地方甚至已經徹底磨滅……四千年的方尖碑、兩千年前的羅塞塔石碑是什么黑科技,居然字跡清晰?
大家都知道,古建筑、古文物是可以修復的,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古城墻、很多遺跡都是修復過的,但修復是修復,創造是創造,這是兩碼事……你不能找一塊龜甲刻上字,丟到長城底下,說長城是殷商人修的吧?
實際上,近代的甲骨文確實出現過造假風潮,殷墟甲骨被發現后,西方探險家、傳教士曾和中國古董商人合作,用工業化的手段,批量制造“龍骨”,甚至很多“甲骨文”都是他們聯手杜撰的。
不是我不信,而是這方面西方人實在是戰果輝煌經驗豐富……2019年,美國華盛頓特區耶經博物館發現,館藏的16件死海古卷殘片中,5件經重新鑒定后確認是假的,以后將不再于博物館內展示。
亞里士多德到底是個怎樣的超人?一生寫過170多種著作,政治、經濟、法律、哲學、科學、教育、詩歌等幾乎所有領域都有驚人的成就,整體超過千萬字。他精通數學、哲學、天文、科技、航海、軍事、政治……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煌煌巨著數百萬字,包羅萬象。一個公元前300多年的古人,身處一個生產力落后人口不多的社會,他得割多少羊皮?用多少墨?動用多少人力物力,來完成這部偉大的人類文明結晶?
西漢時代的司馬遷,一生不過寫了52萬字,生產力決定文明水平,可見6300萬人口的西漢,生產力水平遠不如百萬人口的古希臘。
西方的考古方式其實非常嚴謹,一門心思在《圣經》和《希臘神話》中找歷史,然后在宗教神話的神奇指引下,忽然就能在山洞里挖出什么羊皮紙、泥版書、藤條框、各種雕像、畫像了。
有人說,文明史是共同記憶,修改共同記憶是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根本做不到……我也信這話。但是當我看到如今有一個中國的高中肄業生網友憑一己之力偽造了數百萬字的“古俄羅斯史”,又想起文學家能夠憑空創造出一個世界,游戲創作者們能夠寫出精細到腳趾頭的游戲設定……似乎創造歷史也不是那么難了。
還記得歐洲前幾年做的調查嗎?打敗納粹、解放歐洲的是誰?還記得美國大使館公然寫出:“奧斯維辛,我解放的”嗎?
再問一句,歷史真的沒法修改嗎?
我從來不相信什么“偽史論”,也無意證明誰家的歷史真,誰家的歷史假,沒意義,可以說,無論做新做舊,存在的都是歷史,歷史沒有假的。
我只是好奇這些文物誕生的時間,以及保存的技術水平……如果真是這樣,那華夏就不是落后了300年,而真的是如公知們所說——“落后了3000年”。
我們要反思啊,不是我們的考古學家不努力,是我們的文學家、藝術家不中用啊,考古只是工匠活兒,文學和藝術才能創造歷史和未來啊。
更要反思的是,為什么我們不能領先呢?只要現在領先,那么3000年前,30000萬年前自然領先,自有“江南大儒”來論證我們的“領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