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于家中去世,享年90歲。
6天后,多家日本媒體報道了這一新聞。
消息很快傳到中國,國內數不清的媒體尤其是財經自媒體,自發開啟了遠程追悼模式。
翻閱這些悼文,對稻盛和夫的描述,大致可以歸納為這幾點:
他出身貧寒,27歲獨立創業,10年時間締造了1家世界500強企業;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企業家;
他78歲高齡,臨危受命,通過自己的經營哲學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
還有一部分自媒體稱,他承認日本侵華歷史,并主張日本應為此而道歉。
按理來說,不論于公于私,稻盛和夫都被包裝成一個幾乎不容置疑的“完美”形象。
悼詞中,財經大V們也對稻盛和夫更是不吝贊美,有的稱之為“經營之神”、“經營之圣”,有的干脆稱其為“圣人”、“完人”……
同時,換著花樣歷數國內知名企業家向稻盛和夫“取經”的往事,以及對后者的高度評價。
各個社交平臺的評論區,也有不少人將其稱為“精神導師”、“人生偶像”,細數自己當年讀了《活法》、《心法》、《干法》才求得“正法”,如今只有沉痛緬懷。
盡管這些超級傳播者,十分虔誠地追悼和傳播“圣人之光”,甚至表示沒聽過稻盛和夫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事實上,商業領域的“巨星”,在大眾層面知名度并不太破圈。再者說,稻盛和夫經營的企業,并不是電腦、手機之類的大眾消費的產品。更何況,他是一個國外的企業家。
正如羅胖所說,任何你以為眾所周知的事情,真正知道的人可能連1億都不到。
因此,除了對商業感興趣的“圈內人”之外,大家不了解甚至沒聽過稻盛和夫,也正常。
即便在國內了解稻盛和夫生平的多是“圈內人”,還是有不少網友對其表達了反感。
有人稱之為PUA大師。
還有人吐槽自己的老板學習稻盛和夫之后給公司帶來的“災難”。
東方傳統文化講究逝者為大,為逝者諱。更何況,網友們的人肉搜索能力已經普遍提升。
那么,在這樣一個重量級企業家去世、諸多大V盛贊緬懷的背景下,為何還是有一大批人對逝者如此“不尊重”地表態呢?
在對比了多方對稻盛和夫的描述之后,我個人認為,至少有這么三點原因:
一是,財經媒體對稻盛和夫的描述太過標簽化,仿佛這個人就是為了“利他”、為了工作、為了“成神成圣”而生的,多少有點逆人性;
二是,國內的廣大中小大型企業管理者,刻意強化了稻盛經營哲學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想借此把手下的打工人馴化成牛馬;
三是,稻盛和夫締造傳奇的經歷,具有時代局限性,當下的時代,已經不太適用了,但是國內又沒有產生更高明的、讓雇傭雙方都滿意的管理哲學。
換句話說,網友們對稻盛和夫的“反感”,未必都是針對稻盛和夫本人,很大一部分也是針對那些利用稻盛和夫經營哲學進行職場PUA的管理者。
咱們先說第一條原因。
只需要簡單翻閱稻盛和夫的自傳,就會發現,在一個為了錢道德底線可以很靈活的貧困家庭中長大的小鎮“學渣”,他并不是天生“圣賢”,而是很世俗的人。
為了生活,稻盛一家靠著煮海水做私鹽、在自己地下作坊做燒酒,然后拿到黑市上交易來維持生活。
并不是家境不好的孩子,就一定很上進、很有道德。
在學校,因為看不慣老師格外關心學習好、家境好的學生,忽視自己這樣學習差、家境不好的學生,稻盛和夫會約著兄弟們在放學路上伏擊學習好的學生,泄憤。
因為高中學習成績不好,他本來想報考前途光明的醫學,但沒考上。最后勉強上了縣立鹿兒島大學,改學有機化學。
畢業后,由于畢業學校是個新學校,自己也沒有什么關系,一直找不到工作,稻盛和夫思考再三,為了生活,還是走進了繁華街頭的黑社會事務所。
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不能正正經經就業,索性就當個有文化的小混混吧。”
當年的大學,或許沒有就業率造假的KPI,但還是有為了學生就業而奔走的老師。
其中,一個名為竹下壽雄的教授,讓稻盛和夫銘記終生。因為他給稻盛和夫推薦了一個“正經工作”。
雖然稻盛和夫此前并沒有聽過“松風工業”是干嘛的,但是,明顯上還是比混黑社會好多了。更何況,自己學的化學,能派上用場。
這就是稻盛和夫的自傳中,關于自己命運轉折的背景描述。這樣的經歷,就很接地氣,很鮮活。但,國內的財經媒體,幾乎不提。
不僅稻盛和夫的早年經歷被美化掉了,就連他的成名作——創辦京瓷,也有很大的美化成分。很多的機緣巧合和貴人相助,都被隱去了。
1955年,稻盛和夫入職松風工業時,他和另外4個大學生,被分配在負責開發高頻絕緣性弱電用陶瓷。(大家不用管這具體是個什么東西,只需要知道這是接下來蓬勃發展的家用電器行業需求量大、技術難度又不是很大的零部件)
而此時,正趕上公司高管內訌,勞資糾紛比較嚴重的時候。結果,不到半年時間,跟稻盛和夫一起入職的同事,相繼辭職,就剩倆人了。
此時,稻盛和夫還沒有稱為國內財經媒體口中的圣人,從小武德充沛的他和另外那個同期一商量,準備參軍去。于是,兩人向自衛隊候補生學校提交了申請。
結果兩個人都順利考過了,只需要家里寄來戶口本,自己就能入伍了。
但是,鄉下的哥哥認為,弟弟好不容易在京都找到工作,就應該踏踏實實工作,早就把稻盛和夫的來信給撕了,更不會給他郵寄戶口本。
然后,稻盛和夫目送最后一個同事入伍,自己只能留在原地。
既然沒有別的選擇,就只能努力打好手中的牌了??粗瓉硗聜円黄鸷献〉呐K亂差的住處,稻盛和夫轉身打包了行李,搬進了公司。
由于心無旁騖,也可能只剩他一人。很快,稻盛和夫的實驗進展就被公司高層看到了,并且受到了賞識,還給他配備了副手。
比稻盛和夫大20歲左右的上司青山政次,特別喜歡這個“碩果僅存”的年輕人。
很快,稻盛和夫真正的人生轉機來了——松風工業接到了一批來自松下的訂單,要生產一批電視機顯像管的電子槍上的U型高壓絕緣體零部件。
此前,用鎂橄欖石陶瓷來做U型管,由于礦物是粉末狀,業內都是用粘土做粘合劑,這就造成成品雜質很多。
有一天,稻盛和夫邊走路邊思考,突然發現鞋上沾了石蠟。于是靈機一動,決定用石蠟替代粘土,雜質就變少了。
由于對產品滿意,松下的訂單越來越多??粗鴤€人研究成果量產化,稻盛和夫也很有成就感。
然而,此時趕上松風工業員工整體上為了漲工資而鬧著罷工。此時稻盛和夫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都非??释軌驖q工資,但是,如果持續罷工的話會怎樣?不只是給松下公司帶來麻煩,他們一定會馬上另尋制造商。我們希望通過新型陶瓷重振公司的雄風,可是,如果被老主顧拋棄,我們就會立于破產的邊緣。別說加薪了,我們明天的生活都無法保障。”
當時的稻盛和夫說出這樣的話,或許是出于一個技術人希望自己的技術被市場認可的樸素情懷,也可能是出于打工人對未來不確定生活的擔憂,他所在生產組的組員,竟然認可了。
就在其他部門同事圍堵鬧罷工的背景下,稻盛和夫備好了干糧,帶著組員吃住在工廠,加班加點完成了松下的訂單。
為此,工會痛罵稻盛和夫“破壞罷工”、“資本家的走狗”……
站在勞動者的立場,稻盛和夫是“叛徒”。但是,換個立場,這樣的團隊負責人,沒有老板不喜歡。
經此事件,當時負責日本絕緣子出口的三井物產的紐約支店的高管都聽說了這一號人物,甚至還專程請稻盛和夫喝咖啡、徹夜長談。
讓稻盛和夫驚喜的不止于此,當時,巴基斯坦的一家絕緣子制造商的社長,看中了他,向他拋出橄欖枝,開出的籌碼是董事待遇。
種種舉動,稻盛和夫很是心動。但是,由于感念青山政次的知遇之恩,一直拿不定主意。
青山政次比任何人都相信稻盛和夫,“只要給他充分的空間,他就能釋放自己的才能。”
事實證明,這句話在一些技術人才身上很適用,正如國內知名企業家所說,只要錢給到位,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松風工業雖然名氣不大,但卻給稻盛和夫提供了足夠空間。
巧合的是,當時高層動蕩的松風工業換了一個銀行出身的“外行”社長。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社長上任之后,就把青山政次調走了。并且,想打壓一下二十五六歲的稻盛和夫。
當時日立給松風工業下了一批陶瓷真空管的訂單,稻盛和夫本來是項目負責人。但是由于連續實驗幾次,都沒能成功,新社長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別人。
種種舉動,稻盛和夫終于下了決心辭職。
他的部下得知消息后,紛紛來到稻盛和夫宿舍,不是勸他回來,而是商議:咱們創業吧!
更重要的是,被針對的青山政次,也準備辭職了。
更更重要的是,青山政次有兩個比較牛的同學,宮木電機的專務董事西枝一江和常務董事交川有。
這兩個人被說服之后,宮木電機的社長宮木男也,也加入了進來。
最終,宮木男也和公司其他股東出資130萬日元,西枝一江出資40萬,交川有出資30萬,青山政次、稻盛和夫等人技術入股算作100萬,成立了京瓷。
為了解決廠房問題,宮木電機還將其空置的房子租借給了京瓷,前期設備原材料投資需要1000萬日元,是西枝一江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從銀行貸的款。
1959年4月1日,京瓷第一任社長宮木男也親自點燃了電子爐,正式開啟京瓷的歷史。
創辦京瓷時,宮木男也、西枝一江等“天使投資人”就已經表示,這是一場豪賭,做好了顆粒無收的準備。
而稻盛和夫等技術組七八人則信誓旦旦,按照江湖規矩,割開小拇指,歃血立誓。
到了1964年,京瓷成立5周年,人數已經發展到150人,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企業。這一年,青山政次正式成為京瓷第二代社長。
直到1966年,稻盛和夫才正式成為京瓷的第三代社長。
但是,這個故事在國內財經媒體筆下,成了稻盛和夫與上司不和,獨立創辦京瓷。
我覺得原因可能是,稻盛和夫當打工人的時候,并不是一個安分的、任勞任怨、為公司犧牲一切、忠誠到底的員工。
他是一個有一技之長、想把自己一技之長得到最大化體現、并且需要一定的“醞釀”時間的勞模產品經理。
稻盛和夫主掌京瓷時,這家公司已經7歲了,是一個相對成熟且盈利穩定地企業了,這家公司的基因,不全是來自于稻盛和夫一個人。
這就像財經媒體盛贊的“全球第一CEO”杰克·韋爾奇。
之所以韋爾奇能夠成為通用電氣歷史上最出名的CEO。離不開通用電氣第一位、也是在職時間最長的CEO查爾斯·柯芬。
查爾斯·柯芬能取代發明大王愛迪生成為通用電氣第一任CEO,不是他比愛迪生更懂發明,而是他比愛迪生能容人,他能創造一個讓能人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管理制度。
一定意義上說,宮木男也和青山政次,扮演了查爾斯·柯芬的角色,讓能人們能各盡其能。
在京瓷人數壯大的過程中,稻盛和夫一直在擔憂京瓷會患上大公司病,失去了當年自己創業時的那種活力。
如何解決大公司???
稻盛和夫給出的答案就是,阿米巴經營。
對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京瓷本來就是做零部件制造的小企業。做大了之后,仍然不要把自己當成大企業,當成集成商,不要去想著做成品。而是把公司繼續切小,每一個小單位都獨立運營,獨立結算,極致化降本增效。
這是稻盛和夫走過來的路,也是自己擅長的路。
事實上,稻盛和夫也曾犯過錯,想去做手機等成品。這是和過去經歷完全不同的賽道,最終,也未能取得有效成績。
要知道,還有一個細節,一般財經媒體并沒有提,或者刻意隱瞞了。
京瓷發展的過程中,是日本二戰之后經濟重建的過程,是很能吃苦的一代,并且日本向來流行終身雇傭制,文化中又推崇犧牲、奉獻。
并且,京瓷的員工工作中所必須的尺子等工具,也是自備的,公司不提供??蛻艏倪^來的禮品,也是所有人均攤,每個人都要對集體有犧牲、奉獻。
因此,在京瓷技術人員取得技術突破時,才能用單純的榮譽來犒賞,而不是金錢。京瓷才能以更低的成本來運營,京瓷的產品在技術門檻不高的行業才能具有競爭力。
稻盛和夫“獨自”創辦的第二家世界500強企業,也存在一定的美化。
在1984年以前,日本的電信行業一直由NTT一家獨占,資費一直居高不下。這一年,日本政府準備打破壟斷。這也是其他財團們眼紅的蛋糕。、
于是,同年6月,京瓷,連同三菱商事、索尼等25家日本大型企業,成立了第二電電DDI。
注意看,盡管站在臺前的是京瓷,身后的盟友是三菱商事、索尼這樣的財團,這些企業很多都是京瓷的大客戶。
這可不是亂打,這些企業業務加起來,直接能攢出一家電信公司。
不僅如此,京瓷還是從賬上拿出1000億日元流動資金,做好了打水漂的準備。
此后,DDI又合并了日本政府與豐田汽車合資的KDD,以及由豐田、東部電力等合資的IDO,這三家合并之后才是如今日本第二大電信企業KDDI。
這種時代背景、這種盟友矩陣,這種大手筆,都不是一般企業能模仿的。更不是某一個人能單獨創立的。
在此,還需要思考一件事:
京瓷,作為零部件制造商,能夠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主要是全球電器繁榮對絕緣半導體需求量大,還是主要靠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
對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很難強求。
正如很多人認為京瓷、KDDI都是稻盛和夫獨立創立運營成為世界500強。
也正如很多人認為,稻盛和夫能把日本航空從瀕臨倒閉扭轉到盈利,實現V字型反彈,主要靠“利他”哲學,而不是大刀闊斧裁撤了17000多冗員,以及政府補貼6000億日元的燃料儲備費。
全球學習稻盛和夫的企業管理者很多,卻沒有人再復制出另一個稻盛和夫式的奇跡。
1997年,看穿一切的稻盛和夫,出家了。
外界盛贊他“經營之神”、“經營之圣”,他都不認。
有時候,真的不是人成就事,而是事成就人。
你能做的只有努力做好你能做的事,爭取一切能爭取的機會,剩下的只能交給時間。
尾聲
國內不少中小大型企業管理者,總想改變時代,認為稻盛和夫就是真理、是道路。因此,刻意強化了稻盛經營哲學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想借此把手下的打工人馴化成牛馬,以實現自己的偉大夢想。
他們把稻盛和夫的智慧,體會為一個字:卷。并且是,少吃草多干活的那種卷。
重溫稻盛和夫故事、重新感動的過程中,或許也會感慨:如今的牛馬,可遠不如過去的牛馬了!
打工人想的是,我可以卷,但是誰能給我提供一個讓我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并且,施展完才能之后,我要吃到真的餅。
這要求,也并不過分。
然而,當下的國內商業圈,還真的缺少這樣一套與時俱進、勞資共贏的管理體系,或者哲學。因此就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可以說,當下一些網民對稻盛和夫產生反感,反的并不是稻盛和夫本人。反感的是,我明明是一個被管理者,你非要讓我跟管理者共情、感動,非要指著稻盛和夫的遺像讓我哭。
有些人,就是哭不出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