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他們會喝雪莉酒,吃著炸魚薯條,比著“V”字,講乳法笑話。俄羅斯人,會喝伏特加,吃盧布腸,唱喀秋莎。美國人,會在周末和朋友兜風(fēng),會在“超級碗”星期天為自己喜歡的橄欖球隊加油助威。
作為中國人,我為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自豪。但當(dāng)我想給別人講述中華文化的美妙時,我卻支吾了。是因為太過廣博,而想不到從哪一點開頭嗎?不,是我“沒文化”。是經(jīng)歷了“九年義務(wù)教育”的我,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到足以自傲的文化。
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中國式的嗎?
我們的穿著打扮,同過去五千年有多少聯(lián)系?西洋人有洋裝禮服,東洋人有和服。我們呢?體面人穿得西裝革履,普通人穿著T恤襯衫。如果穿著唐裝漢服上街,反而會被當(dāng)成奇裝異服,受到一番指指點點。
我們的飲食習(xí)慣。除掉了外賣便宜的各類預(yù)制菜和炸雞漢堡,可能還有醬油味的面條。中國八大菜系,我們發(fā)誓要吃個遍,卻可能連公司周邊兩公里的餐館都無暇光顧。
我們住在鋼筋混凝土里面,無論這坨鋼筋混凝土屬于自己還是屬于銀行。我們擠著公交地鐵,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望不到頭。
也許“衣食住行”算不上文化,文化得有“傳統(tǒng)價值”而不是“生活氣息”。
袁世凱定“四節(jié)”,陰歷元旦為春節(jié),端午為夏節(jié),中秋為秋節(jié),冬至為冬節(jié)。這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了吧。我聽說過過年舞獅,可惜從來沒有機會親眼見過。如果將來有機會,我一定去一趟美國的“唐人街”,去看看中國文化是怎么樣的。
今年春節(jié),難得回家一趟。門口還將就用著“牛年迎春”的福字,對門那家更是干脆沒有貼春聯(lián),省下了倆小錢。除夕當(dāng)晚,看著春晚百無聊賴,十點便早早睡去。一覺睡到了大天亮,才發(fā)覺,昨晚沒有“守歲鐘”,也沒有煙花爆竹。所幸昨晚“年獸”沒有來襲擊我們的家。
至于端午,和中秋。看著8塊的白味粽子和8塊5毛的豆沙月餅時,我便明白了。夏節(jié)和秋節(jié)是有錢人才有“資格”去過的。我還要努力賺錢,去贏取自己過端午和中秋的資格。賽龍舟?還記得小學(xué)上完補習(xí)班,坐公交時聽到錦江上鑼鼓喧天。那可能是我離端午最近的一次。
各類名勝古跡,除了過去的“春游”“秋游”后,就再也沒去過了。看到夸張的門票和千篇一律的“美食”便更沒了動身的想法。絕對不是因為沒有時間,我是說可能絕對。有時我感到自己像個空心的竹子。雖然看著筆挺精神,里面卻是空空如也。
我不由得做出一個殘酷的假設(shè),如果,當(dāng)然我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xiàn)。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再次經(jīng)歷國土淪喪之痛,有多少人會受到中華文化的感召而奮起反抗。還是說,自甘成為魯迅筆下街邊頸項伸得老長的鵝。這個假設(shè),并非是無稽之談。我們的國歌,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告訴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被和平麻痹。
我們當(dāng)下,對文化的漠視已經(jīng)到了能看到,能聽到,能親身感受到的地步了。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電影院,賣座的永遠是歐美電影;我們的動漫,總是跨不過日漫的坎;我們的音樂,仿佛還停留在2002年的第一場雪。如果,我們有“文化”,我們便會自豪地穿著我們的民族服飾,去逛我們民族的廟會,慶典,狂歡節(jié)。而不是穿著外國的服裝,去逛異域風(fēng)情街。
我們當(dāng)然可以接受歐美的文化,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就像日本把七夕節(jié),把盂蘭盆節(jié),把圣誕節(jié),把情人節(jié)內(nèi)化于自己的文化當(dāng)中。但是我們還有另一條路,我們可以走出自己的文化道路。華語樂壇、影壇、電視劇都曾經(jīng)有過輝煌的時候。金庸、古龍、周杰倫、歌壇“四大天王”、《天書奇談》、四大名著系列電視劇,這些都代表著我們可以做到。
因為我們文化的核心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我們?nèi)绾紊睿闶俏覀兊奈幕H绻覀兊纳顔我唬幕蛦我弧H绻覀兊纳疃嗖剩幕投嗖省H绻刻煊袝r間,去喝上一杯蓋碗茶,這就是文化。如果每天有時間,去看上一場電影,這就是文化。
只有我們主動而積極的生活,我們才能夠為中華文化添磚加瓦。希望,今年下半年剩余的時間,我能夠找到一份新工作,讓我有時間,同時在疫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走出家門,走出公司的格子間,在白天看一看我生活的這座城市。能夠找到工作,讓我有時間去看一看我們的鄉(xiāng)村,看一看我們的河流,有時間學(xué)習(xí)、體悟和感受中華文化。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