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來談談如何按照馬克思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論斷來建設社會主義的個人所有制。
(一)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含義
之前我們討論蘇聯模式為什么沒有建設成真正的公有制(參見《公有制二十問之三》)時,我們發現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由于錯誤地理解恩格斯所界定的公有制標準以及對公有制研究的不足,沒有認識到社會主義公有制也是以個人所有制為主體的,將沒有個人所有制的國有制當做公有制的“高級形式”,導致直到現在理論界都無法正確理解馬克思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論斷。
在我們準備討論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個人所有制之時,我們需要再一次確定“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含義。
馬克思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論述原文如下:
“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注1)
一旦我們認識到公有制也是以個人所有制為主體的,那么,馬克思這段論述就很容易理解了。
首先,馬克思所說的“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顯然是指公有制。
其次,馬克思明確指出,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最后,馬克思所說的“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自然就是指在公有制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與公有制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的個人所有制。
(二)建設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的進程
在前面討論公有制的必要條件時,我們實際上已經指出了公有制企業的“兩個限制”體制的基本原則:
在公有制經濟范圍內,限制了所有私有者,包括個人、集體、階層的所有權中的經營權,使得所有的私有者對公有制企業的管理權、監督權真正平等,所有的個人(個別私有者)只有在科學、真理和正義的基礎上和其他所有私有者一起共同行動,才能行使所有權中的經營權。
在公有制經濟領域,限制了所有個別所有者和私人利益集團的政治權力和政治活動,使得所有的人通過對公有制企業的管理、監督而形成的控制經濟、管理國家的政治權力方面真正平等。
我們發現,公有制對資本主義私有制以及私人利益集團的政治權力和政治活動進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限制。這看起來只是稍微進了一小步,只是限制而不是消滅私有制。但實際上這是人類社會的偉大進步,整個社會從經濟、政治到文化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公有制對私有制的限制發生質變。
在公有制之前,歷史上所有對私有制的限制都只局限于私有制的范圍之內,經濟依然是私有制經濟,社會依然是私有制社會。所以這些限制都是量變。即使是在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是如此。雖然建設了國有制,但其距離真正的公有制還很遙遠。在我國,雖然國有經濟發揮了對私有制的限制功能,惠及全國人民,但是全國人民并沒有能夠直接控制國有企業,也無法憑借對國有經濟的管理權直接掌控國民經濟。
雖然我們所能夠建立的只是初級公有制,但對私有制的限制卻發生了質變——隨著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整個國民經濟都會受到公有制經濟的控制、調節。作為公有制經濟所有者的全體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憑借對公有制經濟的管控進而管控整個國民經濟,從而實現真正的“公有制占主導地位”。
2.在公有制經濟領域建設社會主義的個人所有制。
在建設公有制的過程中,公有制企業會首先將全體人民對公有制企業的投資的資本所有權中的經營權,改造成為公有制的經營權,形成與公有制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的個人所有制。
我們知道,在公有制經濟領域,全社會所有的個人都只有和全體人民一起才能行使經營權。此時,個人行使的經營權已不再是個別私有者的經營權,而是公有制的經營權——原本屬于個人私有制的經營權已脫離了個人私有制,成為公有制的經營權,基本完成了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的重建,基本補齊了之前傳統公有制模式所缺失的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我們的公有制也得以成為完整的真正的公有制。
3.不斷增加全體人民收入中公有制投資收益和按勞分配所得收入的比重。
全面完成對私有制的改造還很遙遠。在社會主義階段,在公有制領域完成對私有制經營權改造的基礎上,在全社會范圍對私有制進一步的改造目標是不斷擴大按勞分配的范圍,或者說,不斷增加全體人民收入中公有制投資收益和按勞分配所得收入的比重。
最便于所有權改造的是在公有制經濟領域工作的勞動者,其個人財產主要來源于公有制投資收益和公有制企業的按勞分配收入,也就是說,來源于公有制。隨著公有制的發展成熟,按勞分配的范圍會不斷擴大,按勞分配過程和結果也會愈加科學、民主,公有制企業勞動者個人財產中按勞分配的占比會不斷提高。
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不僅僅只帶來經濟領域公有制企業的增多。公有制經濟的規模越來越大的結果,還會帶來整個社會的改變——科學平等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戰勝、改造不平等,科學民主也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戰勝、改造不民主。由此,黨領導全體人民將開啟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在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以科學平等來戰勝、改造不平等,以科學民主來戰勝、改造不民主。
這一切,都會推動全社會范圍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的財產越來越多地來源于按勞分配,勞動者個人財產中按勞分配的占比不斷提高。
當全社會的絕大多數人民除投資公有制企業取得的收入外,只有極少數或者不再有其他投資收入時,就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的個人所有制。
---------------------------------------------------
注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23卷,第832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