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某實驗室”揭牌成立,成為社交媒體的熱議話題,我沒有任何內幕消息,現在立足于公開資料給大家推導一下詳細內容。
1 揭牌成立
首先引用一下新聞稿。
(來源:中國航天科工)
現在大家都比較好奇的是,這個“某實驗室”到底是做什么的?
首先比較明確的是,這個實驗室是隸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注意,是航天科工,而不要與大家耳熟能詳的航天科技搞混淆了。
航天科工與航天科技前身都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后面歷經七機部、航空航天部、機電總公司,99年才分家的。
航天科技是搞宇宙探索和航天技術應用的,比如我們的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都是航天科技的成果。
航天科工主要從事著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創建60 多年來,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彈道導彈武器系統和固體運載火箭等等。
根據以上資料(來自于百度百科),航天科工是比較偏軍事化技術的企業,因為企業性質特殊,所以,航天科工是由中央直接管轄。
現在對于航天科工突然搞出一個不便具名的“某實驗室”,大概不是做什么的(比如航天啥的都是胡扯),大概是做什么的,我們就有一個清晰的方向。
接下來我們看新聞稿其它內容。
這個“某實驗室”規格很高,參與揭牌儀式的除了航天科工集團一把手之外,還有“有關上級領導、聯合組建單位領導”——這兩個表述就很有意味。
我們知道,航天科工集團是由中央直接管轄,但是具體是中央什么機構來管轄,網上也查不到。這一次也只是表述為“有關上級領導”——按照一般慣例,如果是政府機構,新聞是要公布的,如果新聞不公布具體部門名稱,這就屬于保密單位。
另外,根據新聞稿得知,這個實驗室不是由航天科工單獨組建的,但是聯合組建的另外單位,新聞也沒有公布具體名稱,所以,這個聯合組建的單位也屬于保密單位。
國家保密單位一般是兩個領域,一個是涉情報與安全領域,一個是涉軍事領域;航天科工是搞科技開發的,所以大概率屬于第二類。
根據以上的推導,這個新聞稿大致就是描述了這樣一段信息:
搞導彈(或者導彈防御系統)的航天科工集團與一個保密部門聯合搞了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規格很高,在揭牌儀式上不但航天科工的一把手出來,聯合組建的保密部門的領導也出席了,甚至連航天科工的上級領導(也屬于保密部門)也出席了!
最后科普一下國家級實驗室是干什么的。
一般來說,某個實驗室要成立有一個基本前提,這就是某項理論研究基本完成,需要組建實驗室來獲取實驗數據,為后期這個理論轉化為實際產品奠定基礎。
所以,這個“某實驗室”能夠成立,意味著某個理論研究已經基本完成,現在已經走到第二步——成立實驗室的階段(新聞說的已經開始試運行)。
不僅如此,這個實驗室用實驗數據驗證的這個理論非同小可,所以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實驗室成立,居然就能讓多個大佬出席。
現在問題來了,航天科工集團是既搞導彈(我們簡單稱為矛)又搞導彈防御系統(我們簡單稱為盾),那么在這個理論研究方向究竟是矛還是盾?
2 欲語還休
我個人瞎猜啊,我個人比較傾向于“盾”。
為什么?
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這條新聞的發布動機。
首先這則新聞涉及很多重大保密事宜,按道理完全沒有必要對外發布信息,一個“某實驗室”悄悄掛牌成立就可以了,什么具體名稱也不用在掛牌中出現,直接就是一串數字的“XXXX實驗室”。
但是偏偏就要對外發布這個新聞!
不但要發布,而且語言使用上還有一點“欲語還休”的味道。
我們以新聞某段描述為例。
“有關上級領導、聯合組建單位領導,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林青,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著平等出席揭牌儀式,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你看,涉及航天科工集團的人員介紹得很詳細,誰誰誰,擔任什么職務都事無巨細說得很清楚,但是涉及航天科工集團之外的其它人員,用的卻是“有關上級領導、聯合組建單位領導”。
如果因為是保密單位不方便對外透露具體單位與人員,新聞完全可以用這么一段話來描述——“航天科工集團誰誰誰以及其它相關人員”。
但是這條新聞偏偏不這么一筆帶過,用的語言是“有關上級領導、聯合組建單位領導”,這就有點意味深長了。
與“相關人員”相比,“有關上級領導、聯合組建單位領導”有啥不同?
簡單的說后者比前者更明確!
相關人員含義模糊,外界無從猜測具體范圍,而后者則明確告訴外界——上級單位與聯合組建單位都來人了,還不是一般的人,來的都是領導!
那么為什么這條新聞采用這種遮遮掩掩欲語還休的表達方式?
以下是我個人瞎猜哈。
因為這條新聞不是給我們普通老百姓看的,這是給老美看的。
這是一種中美特殊的信息傳遞方式。
普通老百姓大概率不懂這條消息的含義,但是老美懂。
3 公開明牌
寫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有疑問,老美會關注中方這些不起眼的信息并且深入研究其內涵嗎?
這一點我敢肯定回答,老美對中國的重視與研究遠超我們普通人認知。
這么給大家講吧,老美政府幾乎所有重要的部門都成立了專門研究中國的機構。簡單羅列一下,中央情報局(CIA)有中國任務中心;國防部有3個分別是中國事務辦公室、對華政策辦公室、中國工作組;眾議院共和黨有中國任務組;國土安全部有中國工作組;司法部有中國行動計劃,除此之外美國稍微有點名氣的智庫機構都有專門的中國研究中心。
(來源:環球時報)
我們所有公開的信息美國都有無數人研究分析,然后撰寫成一份份報告,通過各個系統匯總篩選,最后作為美國對華決策的依據。
類似航天科工這樣敏感的單位,美國有無數雙眼睛盯著它的一舉一動,這條新聞如此重大,肯定很快相應的分析報告就會擺到老美大人物的案頭。
當然,老美掌握的情報資源是我們普通人遠非能比的,基本可以確定的有幾個——航天科工的上級單位老美肯定知道,我們國防科工研究的幾個前沿方向老美大致也知道,對于我們研究的進展老美雖然很難掌握第一手的情報,但是能通過科研一般規律進行推測。
比如當下這種“某實驗室”成立的新聞對于老美就屬于不可多得的珍貴信息,因為這可以佐證我們國防科研某項前沿科技的進度——已經完成理論研究,進入實驗室驗證階段。
假如,我是說假如,美國軍事衛星“恰好”在7月1日拍攝到我們這個“某實驗室”揭牌儀式,那么通過辨認出席儀式的人員(我們重要部門的重要人員老美都有詳細檔案,這個儀式即使是在室內舉行,但是人員總要聚集下車吧,被衛星拍到很正常)——特別是“聯合組建單位領導”具體是誰,然后通過這個人員倒推了解到具體的聯合組建單位名稱,最后就能大致分析出,我們這個“某實驗室”具體是驗證哪個領域的重大理論——
是矛還是盾!
寫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有點我國重大國防科技進展被這條新聞泄密的感覺?
還是我個人瞎猜啊——這不是泄密,而是有意為之。
你想想,如此重大的國防科技研究進展為什么要大張旗鼓搞一個實驗室揭牌儀式?相關單位領導還紛紛公開出席?
我們難道不知道,天空上老美有幾百顆衛星盯著我們一舉一動?
不僅要搞揭牌儀式,而且還要發布新聞,直言不諱的透露出航天科工集團的一個重要實驗室有“有關上級領導、聯合組建單位領導”參加。
這就是明牌!
公開亮給老美的明牌。
我們有意向外界透露上述信息(不同尋常的揭牌儀式、航天科工集團、聯合組建單位,上級領導親自出席、專門的新聞報道),相信老美將這些信息與手里的情報組合起來就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所以,送到老美大人物案頭的報告大致就是這樣的內容:中方某個黑科技理論已經研究完成,目前進入實驗室階段,預計在XX時間周期就能獲得完善的實驗數據,在XX時間能成型裝備部隊,這個黑科技武器將對老美XX構成嚴重的威脅,帶來XX變化。
報告最后還有一條,以上信息都是中方主動釋放的。
那么,我為什么個人傾向這個黑科技是“盾”呢?
這個就要結合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來分析。
4 矛與盾的較量
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母正式下水,該航母被命名為“福建艦”,這是載入史冊的一天,立刻在境內外輿論場引發熱議。
眼見我們福建號航母成為全球社交媒體的網紅,老美是不大樂意的,所以僅僅兩天之后,老美開始搞小動作了。
美國當地時間19日上午,美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在加尼福利亞以西海域連續發射4枚“三叉戟”II D5洲際彈道導彈,經過長時間飛行后,導彈準確命中設置在關島海域附近的目標。
同樣在19日深夜,中國國防部發布消息稱,中國在境內實施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效果符合預期。
(來源:國防部)
在福建號航母下水才過兩天,中美一個亮“矛”,一個亮“盾”,都是戰略級別的國之重器,針鋒相對的意味十分明顯。
大國博弈,在軍事層面主要就是矛與盾的較量,目前全球有資格參與這個層面博弈只有中美俄三家,其它都是渣。
矛就是各種導彈,盾就是導彈防御系統。
過去美蘇爭霸時期,雙方一開始是拼矛,主要就是拼導彈攜帶的核彈頭數量與當量,所以雙方拼命搞核軍備競賽,最后單方擁有的核彈頭都足以將地球毀滅好幾遍——數量達到這個級別繼續堆數量已經毫無意義,在美蘇爭霸的后期,雙方又開始拼盾,也就是紛紛投入巨資建造導彈防御系統。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美國搞了一個星球大戰計劃,也就是在太空層面建造一個防御蘇聯核導彈的盾牌,讓蘇聯即使擁有空前數量的核彈也毫無意義。
美國公開放出的這個星球大戰計劃嚇壞了蘇聯,沒辦法蘇聯也被迫跟隨在太空防御系統上投入巨資,最后因為軍費過大拖垮了經濟,讓美國獲得冷戰的勝利。
那么當下中美矛與盾的博弈又是什么狀況呢?
在矛這個層面,中美水平差不多,中國略占優勢,主要是我們高超音速導彈能走出風騷的錢學森彈道,有能力輕易從老美反導系統中撕開一個缺口,這是我們的優勢,老美至今也沒把高超音速導彈搞出來,但對于老美而言搞出高超音速導彈也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中國目前擁有的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射程只有1800——2500公里,雖然對美國第一、第二島鏈軍事基地與駐軍構成嚴重的威脅,但是還不能直接威脅美國本土。
在盾這個層面,老美優勢較大。主要原因有兩點,一個是老美搞導彈防御系統起步比我們早幾十年,歷年投入也大,這些差距不是一時半會能彌補的;另一個是老美在遍布全球都有軍事基地,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三位一體的導彈防御系統,這種地緣政治版圖上的全球霸權優勢是我們很難具備的,中國就只能將導彈防御系統部署在國境以內。
按:美國能將薩德系統部署在韓國,對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進行監控,這一點我們就很難效仿。很難想象我們能在古巴也部署同樣的反導監控系統。
簡單的說,中美就是這種情況,矛方面,中國有一定優勢,但是因為射程原因,我們高超音速導彈無法對老美本土構成直接威脅,然而盾方面,老美優勢很大。
換而言之,如果中美爆發核戰爭,雙方用洲際導彈向對方本土對射,因為美方的盾更厲害,所以在美方看來,中方受到的損失將遠超美方——中方可能只有幾顆洲際導彈突破美方反導系統打到美國本土,而美方有大量洲際導彈能突破中方反導系統打到中方本土。
因為中國有優勢的矛還無法直接威脅美國本土,而美方在盾方面又有巨大的優勢,所以在老美軍方很有一些鷹派人物希望與中方打一場戰爭的。
2021年2月2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主管美軍戰略核力量的最高將領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查爾斯·理查德就公開宣稱,美國并非不可能與中俄爆發核戰爭。
(來源:人民資訊)
這些鷹派將領雖然還不能進入老美決策層,但是我們也要保持高度警惕。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再來看看6月19日中美雙方動作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含義——
美方發射4枚“三叉戟”II D5洲際彈道導彈挑釁示威的味道很強,你航母下水算什么?你的航母包括本土分分鐘在我的洲際導彈精準打擊范圍之內,而你的高超音速導彈雖然很強,但是只要我的航母退到你的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射程范圍之外,因為我的盾很厲害,你的其它導彈根本就無法威脅我!
而中方馬上實施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針鋒相對的味道也很強——我們的盾防護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但是與美方挑釁示威相比,總感覺氣勢上要弱一些。
所以,這一次航天科工才大張旗鼓搞一個“某實驗室”的揭牌儀式。
這個“某實驗室”要驗證的只能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更為鋒利的矛,或者更為強大的盾。
更為鋒利的矛是基本可以排除的,因為我們已經搞出可以突防美方反導系統的高超音速導彈,只是目前射程有限,未來要提高射程只是一個技術突破的問題,不應涉及需要建立全新的理論來重起爐灶。
相反,更為強大的盾可能性更大。
5 升維解決問題
目前中美俄的反導系統基本還停留在“子彈打子彈”階段——也就是用導彈攔截導彈的階段,這種方式不但很笨拙,效率也相對較低,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老款導彈無法防御層出不窮的新型的導彈,比如中國開發出的高超音速東風17讓老美反導系統防不住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怎么辦?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重大問題的解決方案不可能在這個問題維度上找到。
必須跳出用導彈防導彈的死胡同,用全新的武器去克制導彈。
這種全新的武器就是激光武器。
與傳統的導彈相比,激光武器具有幾點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一是速度快,達到光速,沒有任何導彈能達到這個速度,也就是說激光的速度比任何導彈更快;其二就是攔截成本低,一枚導彈成本動輒幾百萬美元,如果要大規模攔截敵方導彈,耗費的成本與敵人基本相當,經濟上很不劃算,而激光束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其三,維護方便。
但是目前的技術水平制造的激光武器也有明顯的缺點,其一就是射程太短,一般只有幾公里或者幾十公里,實戰價值很低;其二容易受到氣候的干擾。
所以,如果有全新的理論突破,讓一種激光武器能達到幾百上千公里射程,能排除各種惡劣氣候的干擾,其效果將是顛覆性的。以這樣的激光武器建造的反導系統將是無比堅固的盾。
那么為啥我專門把激光武器這個領域拎出來說呢?
因為它是中國少數幾個全球領先超越老美的領域,如果激光武器的指導理論出現顛覆性的突破,那么最有可能搞出來的就是中國。
珠海航展展示的激光武器(來源:澎湃新聞)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盾的研究上發力,國際社會觀感怎么看也比在矛上面發力要好得多,畢竟誰都知道那句名言——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當然,以上也是我瞎猜,大家就當我灌水吹牛胡扯。
6 心照不宣
回到之前的新聞主題,假如,這條新聞是有意為之,那么對老美釋放了什么含義的信息呢?
我的理解這是對美方發射洲際導彈挑釁示威最強有力的回敬!
你牛X個啥?再過幾年,不但我的矛比你鋒利,而且我的盾也比你堅固!
假如,我是說假如,我們這個航天科工“某實驗室”是實驗這種激光武器的理論模型數據,未來一旦成功并且裝備反導部隊,將產生怎樣的結果?
首先美國那些叫囂戰爭的鷹派將領將徹底偃旗息鼓,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無限趨近于0,這就維護了世界和平。
其次,在地緣政治博弈中中國將占盡優勢——我的矛比你鋒利,我的盾比你堅固,那么有些東西就不應該是你的,就應該是我的。
這個世界遵循一個基本規則,只要你擁有某些東西,別人也看到(或者相信)你擁有這個東西,你根本就不需要動用這個東西,就能拿到額外巨大的利益。
《百萬英鎊》的電影大家都看過吧?
主人公一開始是一個流落街頭的窮人,但是當他得到一張百萬英鎊的鈔票之后,情況瞬間就發生顛覆性變化,所有看到他擁有百萬英鎊鈔票的人都紛紛逢迎他,他從頭到尾沒有動用過這張鈔票,卻最終抱得財富與美人歸。
國際社會也是如此。
我們擁有兩彈一星之后,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就恢復了,在此之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都沒有后來投票贊同中國恢復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多!
同樣,過去南海與周邊國家糾紛不斷,但是殲20、航母服役之后,南海周邊就變得風平浪靜,任由老美上躥下跳拼命拱火,南海周邊國家也不為所動。
所以,如果中國在“盾”的領域取得顛覆性成果,那么在未來地緣政治博弈中,我們依仗這個大國利器,獲得更多利益將輕而易舉。
大國博弈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大家都是明牌,大家都對這些明牌做了詳細的兵棋推演,在超級電腦輔助推演下,最后的結局也是明牌。
這種情況下還要真刀真槍干一場就太不明智了,因為輸家不但要失去本就該失去的利益,而且還會在全世界面前丟臉,所以把該讓的利益讓出去才是明智的選擇——某種意義上也是大國博弈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所謂大國博弈斗而不破有一個隱含的邏輯——大家都拿到了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利益,所以大家都沒有必要掀桌子。
以上就是我對航天科工這條樸實無華的新聞深層次的解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