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富貴》。這部電視劇講的故事是一位地主富少由于賭博被騙而成了貧農,主人公富貴的故事從解放前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其中里面有一個劇情是富貴他爹——一位地主老爺和長工滿倉溫情脈脈的一幕,地主老爺將自家的女傭人嫁給滿倉,而且給長工飯吃,給他們房子住,在電視劇里兩個不同階級的人好像沒有深仇大恨,地主體恤長工,長工忠心勤懇的對待地主。
現在很多人都在提共同富裕,看到這一幕不禁讓人想到一個問題。地主和貧農能夠共同富裕嗎?同樣在私有制的社會生產關系下,現在的資本家和工人能夠共同富裕嗎?
地主和長工畢竟是兩個不同階級的人,在社會生產關系不進行革命情況下,地主掌握著主要的生產資料——土地,貧農們租種地主的土地,每年要向地主繳納大量的地租,他們能夠共同富裕嗎?
故事開頭是發生在解放前,在那個時候,還是國民黨統治時期,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農村還是地主們的天下。而在那個時候廣大的中國農村地區是怎樣的呢?地主占多少,有田地的農民占多少,沒有田地的農民又占多少?
毛主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介紹過他當時考察農村的情況:在鄉村人口中,貧農占百分之七十,中農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農占百分之十。百分之七十的貧農中又分赤貧和次貧二類。其中既無土地又無資金,完全失去生活依據的占百分之二十,有些土地和資金但遠遠不夠的次貧者占百分之五十。這百分之七十的貧農階層是當時革命的中堅力量。急需擺脫貧困境地的就是這百分之七十的人,如果要共同富裕,就必須解決他們貧窮的問題。
電視劇里的地主老爺家在沒有敗落前,家里有著兩百多畝土地。家里有傭人和長工,還有許多村民租種他的土地,但是一到饑荒時,這些雇農長工們只得唱著花挑去要飯去,而地主住著高墻大院,還有傭人伺候。這顯然說明地主和長工雇農們不是共同富裕的。那怕是在饑荒時節,有些極少數好心的地主可以減免一些租子,但也無法改變貧農們的生活,而且在年成好的時候多半是要多收回來的。在地主和廣大貧農這樣階級對立的社會,地主之所以能夠過上好日子,在災荒之年不用像貧農那樣去逃荒是因為地主平時從這些貧農身上剝削的過多,才能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而廣大的貧農之所以貧窮,饑荒時要去逃荒要飯,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抵抗天災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地主對他們的剝削過重。在那個時代,沒有現代的農業化肥,更沒有機械化。糧食的畝產量不高,基本的生產力就靠人力和牲畜,農民種田也就夠生存所需,但是因為租種地主的田地,不得不將收成中的一大部分交給地主,這就更導致貧農們的貧困,所以地主和貧農共同富裕是不可能存在的,現實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都是在私有制的社會生產關系下的獲利階級。地主和貧雇農不可能共同富裕,那在不改變生產關系的前提下,也就是依然在私有制下,少數資產階級掌握著生產資料,大多數雇傭工人出賣勞動力給資本家打工,資本家能和雇傭工人共同富裕嗎?
從現實來看,這就是天方夜譚。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是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國家的人均GDP是我國人均GDP的5、6倍,但美國同樣也是世界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少數富人階級可以說是富可敵國,這些少數富人階級顯然不可能和廣大美國人民共同富裕。這也說明科技生產力的提高不會必然解決大多數人的共同富裕問題。
資產階級之所以為資產階級,就是因為他們掌握著一定的生產資料,可以雇傭工人,從工人身上獲取剩余價值。資產階級之間也有著激烈的競爭的,一個資本家要想不被其他資本家吞并,就要獲取更多的利潤,要從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這也就導致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資本主義現實的社會里,資本的剝削是不以資本家的意志為轉移的,資本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就必須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資本,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產品的市場。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就是從開始的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經過不斷的搏殺,最后走向壟斷的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程中就將許多競爭失敗的資本家甩到無產階級的行列來,從而形成了少數幾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帝國,這就是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這些帝國主義不斷的殖民和壓迫世界上其它不發達國家,將世界瓜分干凈后,由于帝國主義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后發的帝國主義發展程度逐漸逼近甚至超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它們之間的矛盾就產生,這就導致了近代以來的兩次世界大戰。
從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時代的歷史,可以看到地主階級和廣大人民是不可能共同富裕的,正是由于地主階級的不斷壓迫,導致廣大農民無法生存,才在歷史上上演了一段段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運動,一幅幅改朝換代的歷史畫卷。
在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來,我們也看到在資本主義的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也上演了新老帝國主義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不斷興衰的歷史,同時裹挾著本國的無產階級互相廝殺。在私有制下,無論是封建地主社會,還是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從沒有過社會上各階級之間共同富裕的社會現實產生。在私有制的社會生產關系下,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無論是歷史還是社會現實來看,想在不改變私有制的社會生產關系的前提下去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新中國成立后,正是因為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普遍的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制度,才逐步實現了共同富裕,雖然從現在來看,那時的富裕程度還很低,只是基本解決了人民的溫飽。但是要歷史發展的來看,新中國是建立在上百年的被列強侵略和殖民,被國內反動統治階級統治,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黑暗社會的基礎上的。毛時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比于新中國成立前,可以說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人民之間沒有巨大的貧富差距,沒有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可以說是在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而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帝國主義的封鎖下仍然逐步實現了工業化,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的提高,用幾十年時間取得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上百年所取得的成績。
這也證明了只有在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才可以實現共同富裕的。想在私有制的泥沼里實現全民的共同富裕是愚蠢的和不現實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