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辦的大學,南皮縣的學生很難考進這些學校
南皮縣是河北滄州的一個縣。齊桓公在北伐敵人的時候,在這里制造皮具用品,所以稱為南皮,還有一個北皮城已經不存在了。人口30萬左右。東西長100里,南北寬有四五十里。這個小縣,出了很多震古爍今的人物,雖然它是一個貧困縣。
《詩經》的編纂者,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他被稱為中華詩祖,詩經有他的5首詩,還有他的前妻齊國的一位公主仲姬的46首詩。還有一種說法,《詩經》系尹吉甫一人所作,記錄他時間跨度50年的故事。他是為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晉朝的時候歷史巨富石崇也是南皮人,目前古皮城里還有他的綠珠樓遺跡。他怎么發家致富呢,就是搶劫,他以生活奢侈被記錄進晉書。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文學家,留下金谷24友的故事。王羲之《蘭亭集序》,都是在效仿“金谷宴集”。石崇的外甥歐陽建還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思想家,寫過《言盡意論》作為唯物論思想家而名垂史冊。他針對晉朝的玄學加以抨擊,時人稱為“渤海赫赫,歐陽磐石”。這樣的思想家收入哲學詞典的也就二十多位,唐朝宰相地理學家賈耽,制作了《海內華夷圖》,是一位地理學的開創者。晉朝的尚書令刁協。他的后代留下了《刁遵墓志》很有名。民國與梅蘭芳齊名的劉喜奎,創立了河北梆子,很有創新精神。
清代湖廣總督張之洞。他革新教育,喜歡辦學校,在家鄉創立了現在的南皮一中,在總督任上,還建立了現在的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的前身等。四川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就有胡須飄飄的張之洞照片。張之洞在南方當官建的學校現在都是好大學,現在都是985,分數高的很。
說到科舉考試,清朝的狀元張之萬,張之洞的族兄,兩村相隔3-4里地,一個是南街村,一個是雙廟村。狀元這種稱號在中國歷史上只有504人獲得過。當代的名人,比如作家王蒙還當過文化部長,張志公語言學家,編寫語文教科書的。
南皮縣出了這么多杰出人物啊,這已經是令人驚嘆了,要知道它一個30萬人的貧困小縣。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了,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應該考出許多北大清華才對。但是錯了,自從80年代復辟高考以來,考上清華北大是非常的難的,幾十年幾乎一個也沒有。
南皮一中屬于一個縣級學校。只是一個縣的重點高中。考清華很難嗎?別的縣市人家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滄州的泊頭市一中,全名叫河北泊一中。每年都要考上一兩個清華北大。
泊一中老師,90年代。有的就是大學的教授。有的老師就是北大的畢業的,人家的地位是河北泊一中,與南皮縣第一中學相比 。彼此的師資力量是不一樣的。
滄州這個地方文化名人非常多,高適劉長卿馬致遠紀曉嵐清朝的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等。神醫扁鵲也是滄州人,一些武林高手,霍元甲大刀王五,王子平,佟仲義,被康熙皇帝稱為鐵壯士武俠的八極牶師丁發祥, 雙刀李鳳崗等,總之滄州是一個出人才的地方。古代人才排名,南皮縣名列前茅。但是,到了改革開放南皮出人才就不好說了,南皮縣考個北大清華這么難,就是考張之洞所創立的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也是非常困難的。
高考幾十年來,有個說法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唯分數是準。我聽的耳朵都快滿了。但是就學校的師資配備來說,所謂分面前人人平等。其實分數前面是不平等的,學校是一個起跑平臺。只不過有的人用腿跑,有的人坐汽車跑,有的人坐著飛機跑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