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60年造不出優秀飛機發動機?”誰之過?
評--中國為何60年造不出優秀飛機發動機?
老漢2
文章的轉發者說,“ 本文客觀分析了中國之前研制航空發動機所存在的各種問題,相對說來,其實我國在該領域的投入是很低的。”
在作者的題目下的一段話, “我們給航空工業的整個兒投入,尚不及我們對越南援助的1/10,給朝鮮援助的零頭。”這實際上是個副標題,也就是作者提出問題的答案。
全文中有三個小標題: 一’“ 中國飛機的“心臟病””、 二、 “ 這個虧我們吃大了”、“ 三、研制經費不及給朝鮮的一個零頭 ”。
作者的題目寫的是60年,但從副標題、三個小標題的內容看,讓讀者一看就明白,中國造不出航空發動機的罪責在前30年。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作者的分析是否如轉發所說是客觀的?
副標題暫且不說,因后面要說到。
我們就從第一個小標題“中國飛機的“心臟病””說起。 作者說,“航空發動機的落后,已嚴重制約了航空工業的發展,成為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瓶頸”。可以說,沒有國外動力系統,我國的航空兵主力就無法升空作戰!這對于我國國家安全、和平崛起來說,絕對是一個極為嚴峻的現實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作者把航空發動機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這個偉大的事業得了“心臟病”。,病是怎么得的?我國為什么60年沒有成果?什么原因?誰之過?作者提出了第二個問題,“這個虧我們吃大了”。究竟誰讓我們吃了大虧?從下面幾段話里,可以看出,作者把過錯歸罪于前30年。他說,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航空工業引來了第一個春天,“但是我國并沒有為航空工業以及航空動力工業制定一個從仿制到研制的長遠發展規劃,而是將航空工業本身的任務局限于仿制、生產和修理。”,“ 中國和蘇聯往往是有了具體工程發展型號的時候,才去搞基礎研究、探索發展(應用研究)、預先發展,打算通過一個型號帶動整個航空動力產業的進步。而大家都知道這條道路是不符合航空動力型號研制的客觀規律的。而歐美等航空強國極其注重基礎研究和預研,筆者將其強大的法寶總結成為三個關鍵詞:預研工程,核心機計劃,發動機系列化。事實上,這三個關鍵的概念和理念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其構成了發達國家在航空動力發展上的整個思路體系的主干。” 我們不知道中國當時是否通過一個型號帶動整個航空動力產業的進步把它當做一個客觀規律?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客觀規律?作者所說的歐美做法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那么歐美研制航空發動機是否如作者所說那樣遵循這個客觀規律? 噴氣式發動機是由英國和德國分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發明的,其他國家都是從仿制開始,并沒有按照強大的法寶去做。美國人仿制英國噴氣發動機時,有英國技術人員帶著圖紙和技術資料來手把手地教,學會了仿制,然后有美國自己的設計;前蘇聯在仿制噴氣發動機的過程中,把德國工廠連人帶設備搬到烏拉爾和古比雪夫等發動機工業基地,把俘虜的德國技術人員集中起來,命令他們提供技術知識、經驗和管理方法,蘇聯人甚至要求德國設計人員把產品重新從頭設計一遍,以幫助蘇聯人從復原過程中掌握技術訣竅,前蘇聯花了5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從仿制到自主設計的過渡。連兩個超級大國都是先模仿后創造學出來的,作者硬要中國不會走路先要跑。
作者宣揚了歐美不存在的客觀規律,卻視而不見我國科技人員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航空事業的偉大成就豐富經驗。其中再可以吸取經驗教訓的是運10大型客機的下馬。大型民用客機是航空工業的王冠,技術最復雜,質量要求最高,涉及的經濟利益也最大。有人說,運十是抄襲國外的,在運十試飛成功后,英國路透社評價說:“在得到這種高度復雜的技術后,再也不能把中國視為一個落后的國家了。”擁有駕駛波音707飛行2000小時經驗的美國駐華使館武官參觀飛機后對中國設計師說:“凡是熟悉波音飛機的人,站在運10飛機艙門前看一眼就可以明白,運10不是波音飛機的復制品,機翼構型明顯是不同的。”當時波音公司的總裁對中國設計人員說:“你們畢業了,我們只不過比你們早畢業幾年。”該公司一位副總裁在美國《航空航天周刊》撰文說:“運10不是波音707的翻版,更確切地說,她是該國發展設計制造運輸機能力的十年之久的鍛煉成果。”奇怪的是,說運10抄襲波音707的人不是外國人,甚至不是波音公司的人,而是中國人。有人說,運10的發動機不是自己制造的,在運10研制過程中,為了配套,上海一家工廠在模仿美國普惠JT3D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基礎上,最終制造成功用在運10上的發動機。在運10試飛期間,為安全起見,由運10裝載波音707使用的普惠發動機,而把仿制的發動機裝在波音707上試飛,效果很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位70多歲的航空發動機專家在回答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生產出大飛機的發動機時說,不用50年,但需要30年。說罷他話鋒一轉說:“當年上海居然把普惠發動機造出來了,真是太不容易了。”據他說,當年上海造出來的鈦合金帶尖的渦扇葉片,30年后的今天,整個中國航空工業都無法做到,而上海當時造發動機的技術能力現在已經徹底消失,廠房和設備早已拆除,人員流散。 相比之下,上海當年只憑著自己對原產品的逆向工程就造出能夠使用的發動機,其中的技術學習肯定不少。像美蘇一樣,能仿制離自主設計的目標就不遠了,如果運十不下馬,今天中國天空上飛翔的定是中國自制的大型航空客機,而不是波音和空客。最近網上有一條消息:“預計到2026年,航空業將創造超過5000萬個就業機會和至少3.6萬億美元的生產總值,其中尤以中國市場增長迅猛。如果“運十”沒有被下馬而是如同當年的空客一樣被堅持做大做強了而與波音競爭,那么“運十”僅僅分得不足三分之一的份額,則“運十”為標志的中國航空業現在將為我國每年提供不少于1200萬個就業崗位、創造不低于6000億美元的價值。但如今,這一切全被波音和空客分食了。”
“這個虧我們吃大了”。對比毛主席時代,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在那樣空白的基礎上,我們還和世界強國打了四仗,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和所謂“十年文革動亂”等,當時中國還是搞出了世界上尖端的高科技產品,成為理所當然的世界第三科技強國,和世界先進科技水平差距大大縮短。據2001年修訂版《 新華詞典》(商務印書館),有一欄專門記載“科學技術的重大發現發明”。從38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火到1999年止,記載了世界各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發現發明。其中我國最早的發明是公元前700年的“滑輪”,直到公元1280年發明“火銃”(火炮原型),期間有“建成萬里長城”、“造紙術”等等的發明。公元1280年至1949年前,除了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古人類遺址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算做可以“安慰”的科學重大發現外,再也沒有中國人的重大發明發現。而1949年至1999年這50年間我國有什么重大發現發明呢?一是1965年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聯合發明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二是1973年發明的“水稻雜交技術”。僅有的兩項可載入史冊“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均出在毛澤東時代。到了現在基礎又如此雄厚,科技人數又是如此龐大,怎么什么發明發現、含高科技核心技術的的東西一個也搞不出來的? 相反把前30年大量先進的科技項目,強行下馬,截至1982年。中國空軍包括遠程轟炸機、對地強擊機、空中優勢戰斗機、大型軍用運輸機、武裝專用直升機、地空遠程、中程、近程導彈等總計下馬項目31項。中國海軍包括包括現在才出來的“093,094”、、“092G”大型導彈SLV驅逐艦、中國早期航母等總計下馬原定項目11項。第二炮兵部隊包括多彈頭形式的“DF6A”固體發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等下馬項目多達45項。另外直-7下馬,直-8下馬,殲8II一拖再拖,殲9樣機免遭解,殲10亦擱淺,好在以色列人慧眼!看上了它。把它拿過去。他才僥幸逃脫。多項核潛艇項目被取消。經過了平平安安、歌舞升平的30多年,反而使我國失去了自主創新的能力,什么都成了洋人的產品。現在科技界權威都驚呼,我國的科技水平與世界水平越拉越遠,2007年中國科協學術建設發布會”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百春禮院士表示,自主創新的能力依然較弱,特別是在四大領域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即在地質學方面、機械工程領域、冶金工程技術等方面都有較大差距,航空產品、航空技術和航空科研能力差距仍較大。即使是新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的殲10戰斗機,與美國的F22、F35相比,在技術水平上也相差一代。 運10項目上馬時,中國在航空工業技術上與國際先進水平有15年的差距,今天再上大飛機,則有50多年的差距--這就是中斷技術學習和能力發展過程的代價。李國杰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根據他的判斷,實際上在很多核心技術上中國至少比國外落后兩代以上,包括中國的芯片、計算機等,芯片一代是兩年,兩代就是四年,這些在50年代已縮短了差距的項目現又拉大了。自主創新的紅旗轎車也成了組裝的了。近30年這個虧吃得夠大了吧!
中國為何60年造不出優秀飛機發動機? 作者提出了第三個問題,就是前30年,我們的科技投入太少了,錢都支援了外國。作者說,“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們給航空工業的整個兒投入,尚不及我們對越南援助的1/10,不及給朝鮮援助的零頭,甚至不及給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社會主義國家之間應該互相支援,而且社會主義國家還應該支援世界各國的革命斗爭,這是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在我們支援世界人民的時候,世界人民也支援了我們。我們進聯合國是第三世界人民支持的結果,看看當時我國進入聯合國時的激動場面,第三世界各國代表鼓掌、歡呼、跳躍、擁抱,他們把中國人民當做他們自己真正朋友,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現在還有嗎?連非洲人民都恨中國人。今天我們的錢支援誰了,支援了成天算計著我們的美帝國主義,光兩房的債券3760億美元就相等于當時清政府賠款(賠款加利息)總和的13-23倍,那是清政府吃敗仗的賠款,現在是大國崛起時代的“送禮款”。
現在讓我們再看看整個毛澤東時代,我國用于科技研發的經費究竟是多還是少,有比較才有鑒別。整個毛澤東時代,我國用于科技研發的經費究竟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平均為1.28%,達到當時幾個初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如意大利、西班牙)。毛澤東時代的后期,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這個指標更是增加到了2.32%,達到同期幾個最發達國家英、法、西德的水平,僅比當時的美國、日本低一些(美國長期為2.8-3.0%,日本70年代以前1.6%,進入70年代后與美國接近)。這個數字如果拿到今天,甚至比2003年全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值2.2%還要高,可見毛澤東時代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程度。但是從80年代開始,我們的決策者卻把R&G/GDP大幅度往下砍,到了80年代中期,我國的R&G/GDP還不到0.7%。而生產企業,1984年以后由于“撥改貸”造成的困境,基本無力進行研發投資,R&G/GDP驟然降到0.6%以下,進入90年代,我國仍然延續了研發經費的低投入,除了1993年之前的幾年由于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有了點緊迫感,R&D/GDP略微超過0.70%以外,90年代中期再次回到80年代的水平,其中1995和1996連續兩年下跌到0.60%,后來有所抬升,直到2003年才逐漸恢復到毛澤東時代的平均水平。
由此可見,在毛澤東時代,科研經費的投入已接近最發達國家的水平;而改革開放年代,科研經費的投入只能與落后國家相比較!“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就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產物,難怪袁隆平在一次回答網友提問時說:“我們湖南農科院是一個公益性的單位,國家給我們的人頭費是50、60%,還有40、50%我們要自己發展。我們是一個公益性質的研究單位。要靠自己去賺錢,非常難。所以借這個機會,我們希望網友支持一下,要把農業科學單位轉變全額撥款單位,免得工資發不出,焦頭爛額的跑。” 看吧究竟在科研開發投入上那個時代多?不是很清楚了,作者為什么挖空心思要把60年造不出發動機的罪名,加在前30年的頭上?
再說錢多是否一定出成果?辦好事?錢少就出不了成果?辦不了好事?前30年,就是花錢少辦大事。我們的掃盲 、全民愛國衛生運動,人民的福利保障等都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的。運十飛機只花了5.4億就搞成了,為什么?靠人的精神,他們沒有房子,就在集裝箱里辦公,畫圖、搞設計,哪有現在住三星級賓館的?也沒有什么加班費,夜餐補助費、發獎金等等,還有用科研假成果、假論文等欺騙國家撈取錢財,因此國家投入不少,產出寥寥。農村怎么能建成5萬多個水庫,現在連維修費都掏不起,當時的水利建設都壞了,年年造成干澇災害。作者只相信錢,不相信人,作者說,“例如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開始研制渦扇6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根據606所資料統計,20 年研制經費共計只有1.5億元,平均每年750萬元。當研制進入關鍵階段,需要高投資強度時,竟然有兩年每年只給200萬元,以這樣投資總額和投資強度來研制先進大型航空動力系統簡直是難以置信,但歷史事實就是如此。”確實令作者難以置信,但歷史事實就是如此, 渦扇6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也搞成了,不過和運十命運一樣,也下馬了。作者最后說,”“雖然“航空強國”的口號終究還是響徹中華大地,但是錯過的發展機遇和耽誤的時間又如何償還,如何追溯?損失的人才又由誰來挽回?在歷史的追思中,往往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可是作者找錯了答案。
綜上所述, “中國為何60年造不出優秀飛機發動機?”誰之過?
附『國際觀察』 [軍事廣角]中國為何60年造不出優秀飛機發動機?(轉載)
作者:henyue25 提交日期:2010-6-19 15:10:00 訪問:13350 回復:193
本文客觀分析了中國之前研制航空發動機所存在的各種問題,相對說來,其實我國在該領域的投入是很低的。
----------------------------
(新華網)
中國60年為何造不出飛機發動機? 文 / 田文信
我們給航空工業的整個兒投入,尚不及我們對越南援助的1/10,給朝鮮援助的零頭。
2009年是中國空軍成立60周年大慶時刻,隨著殲-10的大量列裝,中國空軍不僅獲得了進入21 世紀的主要裝備,中國航空工業也在此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科研人才。但最為遺憾的是:殲-10最為關鍵的部分--發動機仍然采用的是原裝俄羅斯發動機AL31 系列,這成了航空工業幾十年的心痛。
中國飛機的“心臟病”
我國航空兵主力作戰型號基本采用的是國外動力系統,目前除了裝備“太行”發動機的少量殲-11B戰斗機使用國產動力系統外,所有的新研軍機都是買裝或仿制國外的發動機。“飛豹”戰斗轟炸機使用的是仿制英國“斯貝”發動機的渦扇9-“秦嶺”。可以這樣說,我國航空動力工業還未向我國航空兵提供過任何一型我國自行研制的航空發動機型號,也從未有過一個航空發動機型號走完過預研-試制-驗證-立項-詳細設計-設計定型-生產定型的科研過程。
航空發動機的落后,已嚴重制約了航空工業的發展,成為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瓶頸”。可以說,沒有國外動力系統,我國的航空兵主力就無法升空作戰!這對于我國國家安全、和平崛起來說,絕對是一個極為嚴峻的現實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航空發動機是地球上技術水平最高、核心技術門檻最嚴格、涉及理論最高深、整體結構最復雜的工業產品,號稱是“工業之花”。航空發動機與航天工業產品火箭發動機不同,火箭發動機是一次性產品,而且最多工作數百秒,并不需要非常強大的材料和工藝技術。而航空發動機,尤其是戰斗機使用的渦噴渦扇發動機,其不僅僅壽命長達數十年(依照發動機壽命和各國空軍飛機使用情況),而且工作環境惡劣,工作狀態改變頻繁。
比如美國三代動力系統的第一個作品F100-PW-100,其研制之初沒有充分估計到航空發動機工作狀態轉換問題。裝備部隊以后,在戰斗訓練過程中,飛行員常常需要發動機在最大工作狀態和最低轉速之間頻繁轉換,結果F100-PW-100出現了大量問題,也成就了F-15戰斗機經常性的“趴窩”。因此航空發動機研制需要大量的實驗去模擬實際使用,更需要先進的材料和制造工藝去成就航空發動機這個工業桂冠。
這個虧我們吃大了
中國航空動力工業的發展實在是糾結了太多的辛酸和遺憾,起初我國航空工業得到了蘇聯老大哥的有力支持,當時蘇聯對于中國全方位的工業支持使我國航空工業迎來了第一次春天。在老大哥的幫助下,我國迅速建立起一個能夠和世界一流水平比肩的航空工業體系,基本上蘇聯的新型飛機型號和新型動力系統一旦確定引進就能夠在幾年的時間中仿制定型。但是我國并沒有為航空工業以及航空動力工業制定一個從仿制到研制的長遠發展規劃,而是將航空工業本身的任務局限于仿制、生產和修理。
中國和蘇聯往往是有了具體工程發展型號的時候,才去搞基礎研究、探索發展(應用研究)、預先發展,打算通過一個型號帶動整個航空動力產業的進步。而大家都知道這條道路是不符合航空動力型號研制的客觀規律的。而歐美等航空強國極其注重基礎研究和預研,筆者將其強大的法寶總結成為三個關鍵詞:預研工程,核心機計劃,發動機系列化。事實上,這三個關鍵的概念和理念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其構成了發達國家在航空動力發展上的整個思路體系的主干。
在我國,一個發動機型號真正開始著手相關的實質技術工作是從立項開始的。如果不立項,就沒有發動機研究發展的所需的大量經費。說白了就是如果軍方不立項發動機型號,與這個型號相關的基礎研究工作就基本無法開展。
而國外發達國家航空動力研制秉承著“預研優先”的發展方針,也就是在軍方提出發動機研制需求之前,航空工業部門就已經按照自己的研制流程,進行超前的技術探索研究。當軍方提出下一代發動機研制需求的時候,航空工業部門已經將相關的技術在驗證機上都玩得相當純熟了,自然發動機型號研制周期就會大大縮短、研制風險也極大地降低。
這一點在美國F119發動機研制過程中體現得極為明顯。在F-22“猛禽”飛機研制過程中,飛機重量與阻力均增加較多,為此,軍方要求發動機的推力相應提高近17%,即最大推力(加力推力)要求為156KN。中間推力(不開加力時最大狀態下的推力)為105KN。而此項重大改動并沒有很大的影響其研制周期,因為普惠一直開展超前的發動機預研計劃。在接到發動機性能提升的需求以后,普惠公司直接從自身預研研究發展技術中拿出已經驗證成熟的部件技術應用于 F119改進上,很快滿足了軍方要求。此類事情如果發生在預研工作不足的國家足以對航空發動機研制造成5年以上的拖延,并且有可能直接導致發動機研制失敗。
研制經費不及給朝鮮的一個零頭
我國由于長期處于航空發動機仿制生產狀態,對于航空發動機研制客觀規律的掌握嚴重不足,對于航空發動機研制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大投入性沒有清晰認識。這樣造成我國航空發動機研制投資強度遠遠低于研制實際需要。例如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開始研制渦扇6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根據606所資料統計,20 年研制經費共計只有1.5億元,平均每年750萬元。當研制進入關鍵階段,需要高投資強度時,竟然有兩年每年只給200萬元,以這樣投資總額和投資強度來研制先進大型航空動力系統簡直是難以置信,但歷史事實就是如此。
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們給航空工業的整個兒投入,尚不及我們對越南援助的1/10,不及給朝鮮援助的零頭,甚至不及給阿爾巴尼亞的援助!而同一時期,我國引進斯貝MK202發動機進行仿制,卻花費了13億元人民幣。
根據國外經驗,典型的發動機研制周期約為8~14年,整個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期約為30年。研制經費在歷年增長,根據發動機大小型號不同、研制條件不同,研制經費在5億~20億美元不等。如果投資強度不能保證,發動機就不可能按期保質研制出來,其后果只能是研制失敗,型號下馬。
我國航空動力工業長期發展不良的根本原因更多是決策不當。當然,我國在建國之初將發展航天和導彈核武器作為特定時期的重點絕無不妥,當時的國際形勢是核武器和美國蘇聯的霸權陰影長期籠罩在新中國上空,我國要實現突破核霸權的威脅就必須在戰略火箭和導彈工業上進行大力投入。
但是由此就認為航空工業不是高科技,航空工業則是簡單的生產工業就是相當大的認識謬誤。直到我國高科技發展計劃--863計劃,航空都未列入我國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中。雖然“航空強國”的口號終究還是響徹中華大地,但是錯過的發展機遇和耽誤的時間又如何償還,如何追溯?損失的人才又由誰來挽回?在歷史的追思中,往往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據《學習時報》、《看世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